黃河河套“河頭地”種植水稻緣何能實現“一舉五得”?

黃河河套“河頭地”種植水稻緣何能實現“一舉五得”?

說起“水稻”,人們會想起“江南魚米鄉”,不會想起“黃河上游”高寒、乾旱、缺水地區還能“種水稻”?

事實往往“出乎人的意料”,如今,黃河上游的內蒙古“800裡河套平原”,從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到巴彥淖爾市磴口縣種植了十多萬畝水稻,豐收季節,黃河北岸,金黃金黃的稻田與金黃金黃的“向日葵”田相映成輝,一片豐收景象,農民的收入也可觀,每畝增收上千元,廢地變為綠色有機良田,黃河母親也笑了。

黃河河套“河頭地”種植水稻緣何能實現“一舉五得”?

在黃河上游河套“河頭地”種植水稻可以“一舉五得”:

第一,固泥定沙,護提築壩,有利於保護黃河水土流失與生態環境;

第二,增產增收,廢地利用,有利於黃河兒女發家致富;

第三,養魚養蟹,多種經營,有利於改善黃河兒女的生活條件;

第四,排鹼洗鹽,改良土壤,有利於化“荒蕪”為“有機良田”;

第五,麥稻相會,南北薈萃,有利於發展黃河現代農業文化旅遊“農家樂”。

黃河“九曲十八彎”,“800裡河套是最大的彎”。

黃河河套“河頭地”種植水稻緣何能實現“一舉五得”?

黃河河套平原,位於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境內,通常是指內蒙古黃河沿岸的平原,西到賀蘭山,東至呼和浩特市以南,北到狼山、大青山、南界鄂爾多斯高原,又稱河套地區。黃河在此先向東北流,後轉向東流,再折向南流,形成馬蹄形的大彎曲“幾字形”,統稱為河套。東西沿黃河延展,長1000裡(俗稱800裡河套),南北寬20~90千米,面積約2.5萬平方千米。

2000多年的“河套農業歷史”,與水稻有緣,歷史上河套地區本身種植水稻。歷史上,現狀河套地區土壤肥沃,大小阡陌縱橫交織,適於種植春小麥、水稻、糜、谷、大豆、高粱、玉米、瓜果等,是中國重要的農業區,有“塞外米糧川”之稱。

黃河河套“河頭地”種植水稻緣何能實現“一舉五得”?

河套平原地表水和地下水豐富,黃河北岸山前埋藏較深,平原較淺,由10~30米減至2~3米;含水層由厚變薄,地勢由西南向東北略傾斜,海拔1020-1050米。晝夜溫差大,地勢乎坦,土地肥沃,可以黃河水自流灌溉。

早在秦漢時期就開始開渠引水,發展農業。清代光緒年問形成八大灌渠。解放後,建成黃河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完成180公里長的總排乾渠(俗稱二黃河),並進行了大規模的水利建設。現共有灌水乾渠5道,排水乾渠13道,支、鬥、毛渠縱橫交錯、千條百條,成為水網。河套平原有可耕地960多萬畝,已開墾近500萬畝。

就“固泥定沙,護提築壩”來看,種植水稻有利於黃河生態環境的保護和保護水土流失。黃河上游河套地區土地軟化,泥沙流動嚴重,需要草根固化,稻田與蘆葦草結合,正好能夠“固泥定沙”,保護黃河的水土不在流失。

“九曲黃河萬里沙。”黃河有害、害在泥沙。黃河年均輸沙量約16億噸,內蒙古境內的五大沙漠沙地是主要的“泥沙地”,“河頭地”用稻田和蘆葦蕩“固沙鎖泥”是很好的辦法。

黃河每年攜帶的泥沙堆成一道一米寬一米高的土牆,足以繞地球27圈。這就需要用莊家與蘆葦蕩“固定泥沙”。

種植水稻及蘆葦蕩,“有利於黃河兒女發家致富”,增產增收,廢地利用。

黃河河套“河頭地”種植水稻緣何能實現“一舉五得”?

黃河河套“河頭地”種植水稻緣何能實現“一舉五得”?

當前的事實是:黃河流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區域。由於歷史、自然條件等原因,黃河流域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後,特別是上、中游地區和下游灘區,貧困人口相對集中的區域。如何讓“黃河上、中游地區”的老百姓能夠富起來,就需要創造新的發展模式、尋找新的致富途徑,其中,推廣種植水稻就是一個好的路徑。黃河“灘塗地”不一定適合種植小麥,但是適合種植水稻,水稻畝產保持在600斤以上,產值上千元,效益好,就會受到農民的歡迎。

種植水稻有利於改善黃河兒女的生活條件,“黃河稻農”在稻田“養魚養蟹,多種經營”,生活方式“賽江南”。

俗話說,“稻穀黃,蟹肥壯”,金秋豐收季節,南方人吃蟹,過去北方人吃蟹需要去南方購買,現在吃上了“黃河稻田蟹”,生活美滋滋的。

種植稻田可以“排鹼洗鹽,改良土壤”,有利於化“荒蕪”為“有機良田”。

過去,“春天水汪汪,夏天苗發黃,秋天不見糧,冬天白茫茫。”這是河套地區鹽鹼化土地的真實寫照。

黃河的灘塗地、河頭地大多數是“鹽鹼地”,種植水稻與現代技術相結合,可以排鹼洗鹽,改良土壤,化“荒蕪”為“綠色有機食品”。

巴彥淖爾市河套灌區有484萬畝不同程度的鹽鹼地長期撂荒,研究表明,通過加大排灌量可以減輕鹽鹼含量,達到以水洗鹽的目的。巴彥淖爾市農科院2018年開展了“膜下滴灌節水防鹽鹼水稻種植技術研究”,水稻膜下滴灌技術改變水稻傳統種植的淹灌模式,整個生育期滴水無需建立水層,也無需灌溉泡田,將地膜覆蓋、滴灌技術、機械播種水肥一體化技術有機結合,用水量是傳統水田用水量的十分之一。研究表明,“滴灌”和“大水漫灌”相結合的方式,既解決了鹽鹼地無法種植水稻的困境,又節水省水、節約了成本,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種植水稻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小麥與水稻相會黃河邊”,南北農耕文化薈萃,有利於發展黃河現代農業文化旅遊“農家樂”。

種植水稻一般是秦嶺—淮河以南地區,北方單季粳稻播種面積佔全國稻穀總播種面積的10%左右,如今,東北地區、華北、地區、西北、綠洲地區均有“稻花香”,這是黃河文化與長江文化的巧妙結合,是發展現代生態農業文化旅遊的好景觀、好故事。

河流河套罐區是連接青藏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的一條“彎彎曲曲生態廊道”,貫穿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區、五大沙漠沙地,擁有烏梁素海等湖泊、溼地,沙漠浩瀚,草原廣佈,自然景觀壯麗秀美,適合在沿黃河地區發展“生態農業旅遊”。

“黃河寧,天下平”,“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河套地區種植水稻也是“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一種渠道;更是“提升水源涵養能力”的一種方式。

未來的黃河沿岸經濟文化旅遊的發展,就需要“宜水則水、宜山則山,宜糧則糧、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河套灌區、汾渭平原等糧食主產區要發展現代農業,把農產品質量提上去,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貢獻”,這為“河套灌區”指明瞭發展方向,沿黃河北岸適合地區種植水稻就是很好的探索。

1952年10月,毛澤東同志第一次專程離京巡視,就來到黃河邊,發出“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偉大號召;新時代,我們要“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就需要黃河兒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