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饭后喝酸奶的朋友注意,以后就不要再喝啦,原因在这里

现在很多商家都在宣传酸奶有助消化,其实这只是推销的一种方法,酸奶并没有

促进消化的功能。

酸奶有助于消化,其实并没有科学依据。

从源头上追踪,消化需要两大条件,一是规律的胃肠运动,二是消化酶。

而酸奶第一不含消化酶,第二酸奶也没有那么大本事纠正你不规律的胃肠运动。药都可能不行,何况酸奶呢。

喜欢饭后喝酸奶的朋友注意,以后就不要再喝啦,原因在这里

那……那些说含有“几百万活性益生菌”的酸奶呢?

答案是,一样不靠谱。

先不说是否真的含有那么多益生菌,在运输、存储过程中,在消化之后,这些益生菌还剩多少呢?

也就是说,益生菌在喝到你肚子里之前可能就已经死光光了,况且从益生菌的作用来看,它并不具备消化的能力。益生菌的功能是:抑制有害菌群的生长,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维持肠胃生态稳定。

所以说益生菌确实有助于胃肠道健康,但依旧没有帮助消化的作用。

所以喝酸奶有很多好处,唯独没有助消化这一项啊,可惜了。

喜欢饭后喝酸奶的朋友注意,以后就不要再喝啦,原因在这里

而且饭后喝,还有长月半的风险啊!

饱餐一顿再加一杯酸奶,这是你的生活写照吗?

其实这样不利于消化,反而会加重胃肠的负担。

若是喝的还是含糖量比较高的那种,还会增加额外能量,增加肥胖风险。

所以饭后并不适合马上喝酸奶,倒是很适合在你下午饿的时候补充下能量。

如果实在有饭后喝酸奶的习惯,那这餐饭记得别吃太饱哦。

所以酸奶可以喝,也很好喝,但千万别再指望它有助于消化了。

喜欢饭后喝酸奶的朋友注意,以后就不要再喝啦,原因在这里

另外,真正健康的酸奶要符合这3个标准!

是不是以为酸奶都很健康呢?感觉热量低又不会变胖呢?

但鱼目混杂的社会,总有刁民想害朕。

不过在相对有限的条件下,买到一款好酸奶,也是有技巧的!

这里总结了三个标准,请一定要收好,马上用起来。

标准一:首位营养素

配料表第一位一定要是生牛乳,否则这酸奶的营养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喜欢饭后喝酸奶的朋友注意,以后就不要再喝啦,原因在这里

标准二:选择含糖或少糖的

为了口感,现在市售的酸奶大部分都额外添加了糖。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成人每天摄入的糖,不应超过40g。一不小心就可能超标,所以尽量选择不含糖或少糖的酸奶。

我们先看配料表,是否标明含糖。

喜欢饭后喝酸奶的朋友注意,以后就不要再喝啦,原因在这里

若是配料表中没有,那就看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可以大体判断含糖量。

无糖、少糖酸奶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基本在 6% 以下。

含糖酸奶碳水化合物含量都在 12%~14%左右。

总的来说:

“风味酸乳”、“风味发酵乳”比“酸乳”、“发酵乳”含糖量要高很多。大家购买的时候请注意“风味”2字。而且排在配料表越前的成分,说明添加量越多,而糖添加的越多,酸奶的营养价值也就越低。当然,加糖的口感比无糖和少糖的会好很多,长期喝还是后者,前者可以偶尔喝。

标准三:食物添加剂越少越好避免额外添加蛋白

如“乳清蛋白、浓缩牛奶蛋白”等蛋白质添加。

少增稠或凝固添加剂

包括:明胶、琼脂、淀粉、变性淀粉(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等)、海藻酸钠、酪蛋白酸钠、黄原胶、三聚磷酸钠等。

少乳化剂、稳定剂

如酪蛋白酸钠、黄原胶等,另外还有瓜尔胶、蔗糖脂肪酸脂等。

少防腐剂

如柠檬酸钠、山梨酸酸

如果觉得麻烦,你只要记住:

配料表越短,越纯净,越好!

喜欢饭后喝酸奶的朋友注意,以后就不要再喝啦,原因在这里

至于很多人在问的脱脂酸奶:

它不仅被脱掉了脂肪,同时还脱去了一些脂溶性的营养素,所以与其选择营养损失的脱脂酸奶,还不如选择含糖量少或无糖的酸奶。

最后,请大家记住碳水化合物低、脂肪低、蛋白质高、配料表短这样才好。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