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宗為什麼無奈任命李希烈去平叛樑崇義?軍隊路線又是什麼?

接上期《唐相盧杞強借長安商人錢財的貨幣和稅收政策背景是什麼?》或者搜索《唐德宗時期貨幣和稅收政策為什麼逼迫盧杞只能向商人硬借錢?》

那麼,當時的戰況如何?

其實,戰事進展才是最為關鍵的。如果一個月完事,那麼就不用擔心了。

然而,戰事不順,而且是頗為不順。打成了朝廷和藩鎮的持久戰了。

大體戰線分為兩路,一路是以魏博節度使田悅為一路,另一路是以鄧襄節度使梁崇義一路。這兩路戰事互相配合,但是總體上是以朝廷對魏博節度使田悅一路的平叛戰事為主,以梁崇義一路為輔,這是自然的,因為梁崇義在諸路藩鎮中力量最弱,被收拾起來卻也最容易。

我們簡單地先交代下樑崇義這邊的戰事情況,其實這邊倒是後打起來的。

在開始,朝廷對梁崇義是安撫的。當然不希望全面發生戰事。當戰事起後,平定梁崇義那一支的軍隊李希烈——也是一個軍閥——居然長期按兵不動。德宗甚是奇怪,當然我想更是著急啊。盧杞告訴他,李希烈之所以按兵不動,那是因為有楊炎在。

李希烈以久雨未進軍,上怪之,盧杞密言於上曰:"希烈遷延,以楊炎故也。陛下何愛炎一日之名而墮大功?不若暫免炎相以悅之。事平復用,無傷也。"上以為然。庚申,以炎為左僕射,罷政事。以前永平節度使張鎰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七》)

理由是很充分的,因為楊炎反對李希烈去攻打梁崇義。而且是堅決反對。

事實也是正如盧杞預料,楊炎罷相,李希烈就開動了,果然很有戰鬥力,最終將梁崇義拿下。當然李希烈也就控制了那裡,成為更厲害的軍閥。可以說這邊戰事最大的特點就是德宗藉機拿下了楊炎,當然,字面上寫成了盧杞。可是,我覺得這裡面就有問題,因為之前的楊炎和地方的藩鎮其實關係很好,他還到處去跟藩鎮們忽悠說殺劉晏是德宗的主意。藩鎮們自然也不是真的關心德宗殺誰,而是擔心這種誅殺大臣的做法其實對於這些叛臣來說是一個殺雞駭猴的做法,讓他們心裡不爽,所謂過問朝中大臣的人事,幾乎就是干政,在為自己尋找在朝中的代言人,我倒是覺得楊炎是個不錯的藩鎮的代言人,所以李希烈按兵不動,估計不是為了楊炎,而絕對可能是為了跟德宗要軍費,一個自己都被分了相權的人有什麼價值?如果真是如漢景帝的晁錯還好說,楊炎分明不是漢景帝的晁錯,對於李希烈來說其實毫無價值,特別是楊炎反對德宗派李希烈平定梁崇義,德宗最後還是堅決使用李希烈,這就是說明楊炎沒有對外軍事行動的決定權,所以我猜測,一定是跟德宗要軍餉才是最實惠的。當時在名義上李希烈的軍隊其實還是朝廷的。所以如果跟朝廷要糧餉,恐怕朝廷還真的沒有法推脫。在李希烈之前,這支軍隊由李忠臣帶領,安史之亂以來這支軍隊基本都是站在維護李唐統一的立場上和叛軍作戰的。只是因為原先的李忠臣治軍無方,起碼史料上的字母意思是說治軍無方,李忠臣才被下屬驅趕走,換了李希烈為帥的。

《舊唐書》記載:

李希烈,遼西人。父大定。希烈少從平盧軍,後隨李忠臣過海至河南。寶應初,忠臣為淮西節度,署希烈為偏裨,累授將軍、試光祿卿、殿中監。忠臣兼領汴州,希烈為左廂都虞候,加開府儀同三司。大曆末,忠臣軍政不修,事多委妹婿張惠光,為押衙,弄權縱恣,人怨。與少將丁皓等斬惠光父子,忠臣奔赴朝廷。詔以忻王為淮西節度副大使,授希烈蔡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淮西節度留後,令滑亳節度李勉兼領汴州。(《舊唐書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九十五李忠臣、李希烈傳》

這是李希烈的發家史但是從其簡歷看,本人也是處於遼西,這些都是當年安祿山的舊地,所以,在建中三年,平定了梁崇義之後很快反唐並與其他藩鎮勾結是有歷史基礎的。都是安祿山教化出來的。當然,從經濟角度看,這片地區自李希烈開始到後來的李塑雪夜取蔡州,這片中原腹地居然獨立於李唐六十年,這說明當地是有獨立割據的經濟基礎的。

從當時的軍隊安排看,德宗當時是沒有其他兵可掉的,當時對付魏博節度使的主要力量是山西太原駐紮的馬燧,後來參戰的李懷光是朔方節度使。名將渾瑊其實當時是在長安護衛天子,根本離不開。名將李晟還在四川對付當時入侵的吐蕃。昭義軍節度使李報真,是唐肅宗時期在今山西與河北設置的節度使,主要領有古山西澤、潞二州與河北相、衛、貝、邢、洺六州。當時的昭義軍節度使李報真正對著前線和魏博節度使田悅對峙。所以實際上是無人可調用。只有這個暫時還沒有公開謀反的李希烈一支軍隊了。

關鍵是李希烈當時所處在的位置是今天的開封,當時的汴州,南下今天的南陽和襄陽是非常順的,其實就是挨著。

因此,雖然李希烈後來反唐,可是唐德宗也依然只能任用他去平定梁崇義,起碼狗咬狗,對朝廷在對付魏博節度使等北方藩鎮的時候,當今河南南部的壓力就減輕多了。

不過胡三省注引司馬光考異所引建中實錄,其中提到是因為當時夏天下大雨發大水的原因,所以李希烈才沒有立刻動身。並非是因為楊炎。

當時北方的魏博節度使方向的平叛已經打響,山東的李正已已經控制了甬橋、渦口兩處從江南可運到長安糧食和給養的關鍵點。我想其實應該是觀望局勢。當然,跟朝廷要軍費這點我想也絕非不可能。

從戰事進程看,楊炎是六月罷相的。而到了八月,李希烈就帶軍隊沿漢水逆流而上打敗了梁崇義。極可能走了水路。

梁崇義發兵至江陵,至四望,大敗而歸,乃收兵襄、鄧。李希烈引軍循漢而上,與諸道兵會;崇義遣其將翟暉、杜少誠逆戰於蠻水,希烈大破之;追至疏口,又破之。二將請降,希烈使將其眾先入襄陽慰諭軍民。崇義閉城拒守,守者開門爭出,不可禁。崇義與妻赴井死,傳首京師。

江陵是今天的荊州。唐代設江陵縣為荊州治,是當時中國南方重鎮,唐肅宗時在公元760年及762年曾兩度設為南都江陵府,是唐代五都之一。梁崇義試圖攻佔當然也是很有眼光的。江陵地處長江中游,江漢平原西部,南臨長江,北依漢水,西控巴蜀,南通湘粵,古稱“七省通衢”。正是巡長江進入漢水的重要通道口。李希烈的部隊完全有可能從這裡進入漢水,沿漢水而上打敗梁崇義。

四望,胡注是隨州隨縣之東有四望山,其山最高,四望皆可見。四望山位於豫鄂兩省交界的河南省信陽市西南約三四十公里處,因站在山上可以望到河南省的信陽、桐柏和湖北省的隨縣、應山(廣水)四個縣,故名四望山。四望山還是一座英雄的山,革命的山,這裡的人民具有光榮的革命歷史和革命鬥爭傳統。在土地革命時期,共產黨人曾在這裡首先領導了四望山起義,同國民黨新軍閥及地方反動勢力進行了堅決的鬥爭,在豫南革命史上寫下光輝的一頁。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率領的抗日武裝曾經創建了以四望山為中心的豫鄂邊敵後抗日根據地,廣泛團結各界人士,大力發展抗日武裝,積極開展游擊戰爭,堅決抗擊日本侵略者,為豫南、華中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李先念曾經在這裡領導過對日鬥爭。

這一路是山路。

唐德宗為什麼無奈任命李希烈去平叛梁崇義?軍隊路線又是什麼?

梁崇義在四望山這裡我估計既可能是攻打武勝關。

唐德宗為什麼無奈任命李希烈去平叛梁崇義?軍隊路線又是什麼?

武勝關,位於河南信陽與湖北交界處,北屏中原,南鎖鄂州,扼控南北交通咽喉,是古義陽三關之一,中國古代大別山脈與桐柏山脈之間重要隘口。春秋時期稱直轅、澧山,秦統一中國後改為武陽關,南宋時期易名武勝關。

武勝關關口,被人們稱為“青分豫楚、氣壓嵩衡,襟扼三江”的一塊風水寶地,地質學上為秦嶺褶皺山系東段桐柏山脈和大別山脈的東西交界處,中國南北地理的中點。

天下十大名關之一的武勝關坐落在兩山峽峙之中,地勢險要,長200米,寬50米。古以“車不能方軌,馬不能並騎”形容其險。

史載南北朝時期,梁、魏為取得關隘要道的控制權,曾在三關相持,反覆爭奪達數十年之久,歷來為南北抗衡之地,行師必由之道。

現武勝關關城下面是京廣鐵路隧道,關上鄭州-武漢公路縱穿。武勝關 與東側九里關和西側平靖關成犄角之勢,古時統稱“義陽三關”。三關中武勝關居中,交通便捷,為歷代兵家所重視。武勝關發生的戰事,最早追溯到黃帝與蚩尤的爭戰,春秋以後有記載的大大小小戰爭就有60多次。

南朝齊稱武陽關。唐稱禮山關。清始稱武勝關。

當然李希烈還可以直接從河南經過今天的葉縣直接進入新野與梁崇義的軍隊對決。

從其與梁崇義軍戰於蠻水,也就是夷水來看,即今湖北西部長江支流清江及其上游小河。

唐德宗為什麼無奈任命李希烈去平叛梁崇義?軍隊路線又是什麼?

唐德宗為什麼無奈任命李希烈去平叛梁崇義?軍隊路線又是什麼?

之後希烈的軍隊追至捤【拼音:wěi。這個字極為少見,沒有明確意思。】口,又破之。胡三省注,捤水出中廬縣西南,東流至邙縣北界,東入漢水,謂之捤口。中廬縣,即今襄樊南漳。

唐德宗為什麼無奈任命李希烈去平叛梁崇義?軍隊路線又是什麼?

從中國歷史地圖集看倒是沒有標出這條叫捤水的河。而且還將四望山標註在今天的南漳。反倒是在應山附近沒有標註。不知道是不是有誤。

從今天的地圖看:

唐德宗為什麼無奈任命李希烈去平叛梁崇義?軍隊路線又是什麼?

現在的解釋是這條蠻河也叫夷水。可是胡三省的注說的很清楚叫捤水。而歷史地圖集也明確表示出今天恩施境內的水流叫夷水。從胡注看,蠻河才是叫捤水,而現在的蠻口村其實就是前面說的捤口。

這場戰事已經打到了長江邊上,而且是長江的腹地了。所以,李希烈的軍隊應該是走水路為主的。從這個情況看,即使有洪澇災害,對於以船運輸軍隊的汴州軍而言問題也不大。從這裡,建中實錄的記錄甚至可能是錯的,否則何以梁崇義就不怕大水而率先開展攻打江陵和四望山呢?

因此,觀望局勢,順便敲詐筆軍費,對於李希烈來說,左右逢源,豈不美哉?

唐德宗為什麼無奈任命李希烈去平叛梁崇義?軍隊路線又是什麼?

待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