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紅林卸任中鋁集團董事長 任職五年帶領企業“扭虧脫困”

葛红林卸任中铝集团董事长 任职五年带领企业“扭亏脱困”

用“加減乘除”將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鋁集團)帶出虧損泥潭的葛紅林,在超齡工作半年後,正式離任這家他已掛帥5年的央企巨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中鋁集團方面獲悉,10月24日上午,集團在召開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大會時,中共中央組織部有關負責同志宣佈了中央關於中鋁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調整的決定。葛紅林離任中鋁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由鞍鋼集團董事長姚林接棒。

今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有相關人士向記者透露,中鋁集團一把手將在今年進行調整。彼時,距葛紅林年滿63週歲僅有一個月時間,而63週歲則是央企一把手最晚的退休年齡。也就是說,截至目前,葛紅林在中鋁集團已超齡工作半年。

時至今日,葛紅林執掌中鋁集團帥印整整5年,對他而言,離任也算是功成身退。5年前曾一度虧損198億元的中國鋁業公司(2017年12月完成公司制改制,改名為中鋁集團;對改制前企業,以下簡稱中鋁公司),在葛紅林“加減乘除”法則的指引下,各業務板塊實現全面盈利,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屬企業。

對於葛紅林的去向,據中鋁集團人士透露,擔任全國政協常委和經濟委員會委員的葛紅林,卸任中鋁集團後將任職於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

從年虧近200億到全面扭虧

5年前,主政成都十多年的葛紅林馳援中鋁公司,這在外界當初看來有些意外。

2014年10月20日,葛紅林正式繼任中鋁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彼時,有色金屬行業因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受到嚴重衝擊,中鋁公司陷入連續嚴重虧損的困境,2014年全年虧損高達198億元,被媒體稱為央企“虧損王”。

上任中鋁公司董事長後,葛紅林便馬不停蹄地工作,除了在辦公室會見前來拜訪的合作伙伴外,葛紅林在雙休日多是到下屬企業調研。儘管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短期內不可能改變,但在經過3個月的走訪以及對鋁行業有了初步瞭解後,葛紅林開始指揮其在中鋁公司的首場戰役。

在2015年度工作會議上,葛紅林帶領下的中鋁公司,將實現各板塊全面扭虧作為新一年的工作目標。

然而,葛紅林當時面臨的問題卻頗為棘手。中鋁旗下的中國鋁業(601600,SH)在2014年之前的5年,累計虧損超百億元。葛紅林到任的第二週(2014年10月31日),中國鋁業再發財報,2014年前三季度虧損超過54億元,淨利潤同比下降193%。

在這種背景下,葛紅林的空降也被業內普遍解讀為“救火”。

而葛紅林剛一上任便提出“加減乘除”改革舉措,即做強最精主業,處置不良資產,把創新驅動作為扭虧脫困的新引擎,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資本回報率。

葛红林卸任中铝集团董事长 任职五年带领企业“扭亏脱困”

在接下來的扭虧戰中,這套數學法則也成為了關鍵所在。相關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葛紅林在公司內部多次強調,對於那些“明顯扭虧無望”的企業,要“堅決並加快減掉”,以止住“出血點”。中鋁公司內部將2014年至2016年分別形容為“防垮”年、“連滾帶爬”年、“拳打腳踢”年。

此後的幾年中,中鋁集團經營數據上的變化令人刮目相看:2015年大幅減虧153億元,2016年扭虧為盈,2017年盈利20.5億元,2018年全年實現經營收入超過3000億元、利潤總額同比增加一倍以上。2019年上半年,中鋁集團稱,公司各版塊均實現盈利,淨利潤同比增長超過40%。

在中鋁集團內部人士看來,2019年集團繼續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屬企業,邁上了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葛紅林,終究是完成了臨危受命的初心和使命。

接任者為鞍鋼集團董事長姚林

除了帶領集團扭虧脫困,在葛紅林任職的最後一年,中鋁集團完成了對雲南冶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冶集團)的控股。

2018年11月14日,雲南3家有色金屬企業——馳宏鋅鍺(600497,SH)、雲南銅業(000878,SZ)、雲鋁股份(000807,SZ)均發佈公告,且涉及同一事項:雲南省國資委擬將其持有的雲冶集團51%股權無償劃轉至中鋁集團全資子公司中國銅業有限公司。中鋁集團有關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此次戰略合作,是我國有色金屬行業最重大的戰略性重組整合,將對全球有色金屬行業產生重大的格局變化。

2007年10月,在雲南銅業集團的增資擴股過程中,中鋁公司以75億元現金參股,拿下了雲南銅業控股股東雲南銅業集團49%股權。2008年初,在獲得雲南省國資委劃轉的雲南銅業集團4%股權後,中鋁正式成為雲南銅業集團大股東。而將雲鋁股份和馳宏鋅鍺兩家上市公司收入旗下後,中鋁集團一躍成為亞洲規模最大的鉛鋅企業。此外,通過整合資源和產能置換,中鋁集團旗下的氧化鋁、電解鋁產能分別達到2000萬噸和800萬噸,躍居全球第一。

葛红林卸任中铝集团董事长 任职五年带领企业“扭亏脱困”

在規模壯大的同時,來自民營企業的競爭,也在倒逼中鋁集團接下來更加主動地進行轉型升級。

去年7月14日,葛紅林在提到第二輪“加減乘除”時稱,站上新起點,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更需要進一步深化對“加減乘除”的認識,開展第二輪“加減乘除”,加快轉型升級,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不過,作為傳統有色金屬行業的龍頭企業,被納入新一輪中央企業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名單後,加快轉型升級的中鋁集團接下來工作的側重點或有所轉變。在明確2019年經營工作目標時,中鋁集團黨組副書記、總經理餘德輝首先就提出:“佈局結構再優化,做強做優核心產業,積極發展協同產業,加快培育新興產業,穩步推進資本運作。”

葛紅林在2019年年中會議上表示,中鋁集團確定了“4+4+4”發展戰略,即做強做優鋁、銅、稀有稀土、鉛鋅四大核心產業,加快發展工程技術、工服物業、資本金融、貿易物流四大協同產業,積極培育環保節能、創新開發、海外發展、智能科技四大新興產業的戰略發展新格局。

按照中鋁集團的戰略安排,在2035年前,公司將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有色金屬企業。這個目標,顯然也成為葛紅林的繼任者接下來的工作重點。

從工作履歷來看,接任葛紅林職位的姚林,上任鞍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僅一年多。不過,自1988年便進入鞍鋼集團的姚林,也是一位重工業老將。在姚林任職一把手期間,2019年,鞍鋼集團以2018年236.19億美元的營業收入第六次進入世界500強,位列榜單第385位,創歷史新高。

每日經濟新聞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