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三年累計債券違約60億 川煤集團或借債轉股“脫困”

一波未息,一波又起,已經深陷多宗債券違約泥潭的四川省煤炭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川煤集團”)又添一宗債券違約。

10月15日晚間,川煤集團發佈公告稱:“公司債券‘10川煤債’(債券代碼:1080120)由於川煤集團資金鍊緊張,未能按期足額償付“10川煤債”本金3.5億元,僅能兌付當期利息。”

這是過去三年來川煤集團的第九宗債券違約,債券累計違約總額近60億元。除了深陷債務違約泥潭,雪上加霜的是,隨著煤炭行業融資環境收緊,再融資越發困難。

財聯社記者獨家獲悉,目前川煤集團部分欠債已經變成“永續債”,公司只需還利息。此外四川省國資也曾動過對債轉股讓其“脫困”的念頭,不過目前尚未有最終定論。

三年債券九違約

財聯社記者查閱資料獲悉,“10川煤債”發行於2010年,總額5億元,8年期,債券採用固定利率形式,債券票面年利率為5.20%,在債券存續期內前5年固定不變。該利率根據Shibor基準率加上基本利差2.52%確定,主承銷商為中信建投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分銷商為招商證券,審計機構為中瑞嶽華會計師事務所,信用評級機構為上海新世紀資信評估投資有限公司。

據川煤集團公告顯示,“‘10川煤債’應於10月14日(如遇法定節假日或休息日,則順延至其後的第1個工作日)兌付本金人民幣3.5億元及其當期利息0.182億元。”

公司表示,當前資金鍊緊張,雖經多方渠道籌措資金,但截至2018年10月15日,公司未能籌集足額償付資金,“10川煤債”不能按期足額償付本金,僅能兌付當期利息。後續將通過多種途徑積極籌措資金,儘快完成“10川煤債”本金兌付。

財聯社記者通過查閱公開信息統計,這已經是川煤集團自2016年至今第九次債券違約。2016年6月,川煤集團發行的一年期10億元短期融資券“15川煤炭CP001”,到期未能償付。這成為當時近年來中國內地第一起煤炭行業的債券違約,也是四川省第一起國企債券違約。

此後川煤集團不斷曝出債券違約事件,2016年當年發生兩起違約;2017年發生三起;2018年至今已經發生四起,據記者統計累計涉及金額近60億元。

早在上半年,川煤集團就先後發佈公告稱,本該在2018年1月9日兌付的“15川煤PPN001”未能足額償付本金5億元,此外“15川煤炭PPN002”應於9月25日兌付本息,然而截至日終未能足額償付本金4億元,僅能兌付利息3000萬元。

此外,近年來,還有“12川煤MTN1”、“13川煤PPN1”、“14川煤PPN1”、“14川煤PPN2”、“15川煤PPN1”都未能按照約定完成本息兌付。

上述債券未能按期兌付的原因,與行業持續低迷有關。記者查閱歷年煤炭價格獲悉,從2011年末,煤炭價格開始持續下滑,至2015年末2016初,跌入谷底,川煤集團的虧損進一步放大。

記者通過公開信息獲悉川煤集團歷年財報:2012年,公司首度出現虧損,當年淨虧損0.24億元;此後2013年至2016年,虧損逐步擴大,分別達到2.70億元、7.16億元、14.14億元、15.67億元。川煤集團的資產負債率也持續上升,從2012年的77.77%,飆升至2016年的92.22%。而川煤集團2018年半年報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公司總負債379.4億元,資產負債率仍然高達91.23%。

隨著虧損的持續,川煤集團在債權市場發行的大量債券開始違約。據四川當地一位券商的債券從業人士透露,“目前川煤集團因為違約,其再融資是很難的。一般違約一次,資金鍊斷裂,川煤多次違約,已不可能再通過信用債融資了。其存續債券也會在二級市場上下跌,企業也很難通過其他渠道融到資金兌付未來到期的債券。”

實際上,此前上海新世紀資信評估投資服務有限公司在對川煤集團的研報中指出,“煤炭行業產能過剩嚴重,川煤集團煤炭主業盈利能力持續下滑,短期內盈利改善的可能性不大;川煤集團的財務槓桿正持續上升,債務負擔處於不斷加重狀態。”

債轉股謀“自救”?

四川經信系統一位人士也表示,“近年來煤炭價格持續下行,再加上開採成本提高導致了川煤集團盈利能力的惡化,不僅可動用貨幣資金很少,總體流動性壓力很大,不過公司的資產質量還是不錯的,並未到山窮水盡的地步。”

公開資料顯示,川煤集團是四川省委、省政府以省內國有重點煤礦為基礎,於2005年8月28日組建的大型企業,公司註冊資本30億元。該公司現有員工4.2萬餘人,資產總額405億元,年營業收入115億元以上;有煤炭生產礦井20對,核定生產能力1463萬噸/年。

上述經信系統人士告訴記者,“川煤集團成立的初衷之一,就是提高四川省的煤炭資源‘國有控制力’,為此在幾個大的國有煤礦,包括礦務局的基礎上,合併而來。後來,又利用全國‘整頓和規範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工作’的機會,兼併了更多的煤礦企業。”

而據財聯社記者瞭解,此前四川省國資委曾表示,將選擇鐵投集團、川煤集團等3-5戶企業,探索開展債轉股試點想法。

上述債券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參照以往的違約債券處理方式,一般是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剝離收購債務、債轉股、破產清算。債轉股是個不錯的選擇,通過債轉股可以解決過重的財務壓力,也能盤活更多的資源,不過目前省裡一直也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畢竟川煤集團體量巨大、資產龐雜,還有四萬多員工,處理起來肯定要協調好方方面面的利益。”

實際上早在2016年12月2日,四川省政府金融辦(2017年2月更名為四川省金融局)下發《關於商請支持化解川煤集團債務風險的函》,商請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三家銀行的四川省分行,以及興業銀行成都分行、浙商銀行成都分行,就川煤的債務問題,向各自總行彙報溝通,爭取“對川煤集團給予更大的理解和支持”。

此外,此前四川銀監局牽頭,還組織多家銀行成立了川煤的債委會,主任單位為給予川煤貸款及貸款餘額最多的工商銀行,副主任單位包括農行、交通銀行等等。2016年6月交通銀行與國泰君安聯合承銷的10億元“15川煤炭CP001”,雖然出現違約,不過後來在有關各方的協調之下最終兌付了。

除了政府的幫助之外,川煤集團也在嘗試“自救”,2016年至今先後關閉了多處礦井,並且對部分人員進行了下崗分流安置,以減輕負擔。

對於川煤集團深陷債務泥潭以及後續是否會如傳聞的採取債轉股化解債務危機等問題,記者先後多次致電公司,但是截止記者發稿尚未收到回應。

本文源自財聯社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