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如果关税归零,中国会出现什么情况?谈及进口糖

有人担心,“零关税”就是国门大开,在外国商品冲击下,中国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都将萎缩。这种观点在上世纪90年代申请加入WTO时非常普遍,当时的讨论包括早加入好还是晚加入好。有人说越晚加入越好,这样让本国产业更强大一点之后再开放,就不会受到其他国家的冲击。

当时上海和国家提过一个建议,基本逻辑是加入WTO进比不进好,早进比晚进好,并提出了一整套方案。事实证明,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基本都没有受到太多的冲击,相反,出现了一批世界级企业。通过开放,我们得到了很多好处。

今天如果关税归零,中国会出现什么情况?假如农产品关税归零,外国的农产品会不会对中国进行倾销?进口农产品又便宜又好,最后会不会使得中国各种消费者不买中国农村的粮食,导致中国农业萎缩,最终威胁国家粮食安全?

对此,我们既要居安思危,也不能杞人忧天,要做具体的结构分析,才能对这个问题进行回答。

进口农产品从结构上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稻米。中国人的主食是大米。欧洲和美国不生产稻米,无法对中国进行倾销。稻米主要由中国自己生产,其他亚洲地区也种植,但中国从其他亚洲国家购买稻米通常是因为其生产的稻米口感好,无须担心安全问题。在稻米方面,零关税不会带来欧美倾销冲击,亚洲地区是利益共享,是互好,无须担心安全问题。在稻米方面,零关税不会带来欧美倾销冲击,亚洲地区是利益共享,是互助互益的贸易行为,稻米层面不存在贸易风险问题。

第二,大豆饲料。目前我国大量进口大豆饲料。中国现在可耕用的地20亿亩,其中一年要生产1.2万亿斤粮食,需要12亿亩,一亩地一年产1000斤;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大体上所需耕地是6亿亩;仅剩2亿亩土地可以用来种植饲料。以每人每年平均消耗肉类大约40公斤来计算,13亿人需要5000万吨,一吨肉要四吨饲料转化,需要2亿多吨饲料。还是按一亩地1000斤来算,需要4亿亩到5亿亩土地来种植,我国剩余的2亿亩土地不够用。因此我国大豆进口量高达8000多万吨。全世界能够用来交易的大豆中,相当大的一部分被中国购买。也就是说,在没有零关税的时候,我们就买了一个天花板的量,零关税情况下,大豆的进口充其量到1亿吨。

第三,小麦、玉米、糖。这是我们既要进口调剂需求,又要适当控制以免大起大落受冲击的品种。 北方人大多喜欢吃面粉,南方人也吃馒头,因此需要小麦;也需要玉米,既是饲料也可以人吃;还有糖,中国国内市场每吨糖5000元,在欧洲和美洲巴西等地,糖基本上每吨1500元人民币,差价高达3000多元,如果这个领域开放程度增加,糖的进口量会上升,国内糖价会下降。总体来说,如果关税降为零,会对小麦、玉米和糖等农产品生产带来冲击性变化。

不过,在这些领域,在FTA的实 施中可以按照“三零”原则的阶段性和趋势性原则,利用例外条款和配额限制等工具予以缓解冲击。

总体而言,零关税对中国农业有调剂补充的作用,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

黄奇帆:如果关税归零,中国会出现什么情况?谈及进口糖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