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好朋友不能搭伙做生意,三个例子,发人深思

第一,好朋友一起做买卖,分不清谁主谁次。因为乱猜忌,反而比外人更容易受伤。

大刚和柱子是堂兄弟,改革开放后一起去县城开了个饭店。因为两人从小一起长大,也是堂兄弟中关系最好的,所以,开始也没分那么清,一起早起去买菜,一起经营。

后来,小饭店做大了,两人商量着租个大点的门面,扩大经营,让家里种田的老婆都来帮忙。两人将小饭店兑了,又在不远处接了一个大饭店。依然叫那个名字,只是人多了,大家就想分工,这样干活快一些。

大刚觉得自己是堂兄,应该拿主意,就拿过一张纸,边写边说:“柱子,以后你每天负责早起买菜,我就不去了,门面大了,我先把店里打扫干净。柱子媳妇,你负责择菜和上菜,我媳妇桂花负责洗碗和晚上打扫卫生。”

柱子说:“哥,为什么是我早起买菜?夏天还好,冬天小风跟刀片一样,我这细皮嫩肉的,不行。还是我在家里打扫卫生,你去买菜。”大刚说行,就这么干。

开完小会,柱子媳妇把柱子拉到一边,小声说:“我看这里面有蹊跷。你看,大哥先说让你去买菜,你不同意,他立即同意了,这说明什么?买菜有油水啊。我经常去集市上买菜,对这件事太熟悉了。比如,今天黄瓜一块,明天可能八毛就买了。我看,买菜是个好活。”

柱子一想也是,原来两个人一起去买,花多少钱都知道,现在一个人去,回来说多少是多少啊。尤其是市场里卖菜的,即使你要凭证,也无非在一张纸上撕下一点来,写上数目。这要造假,太简单了。

为什么好朋友不能搭伙做生意,三个例子,发人深思

除此之外,柱子还觉得,应该选出一个当家人来,全权负责饭店的大小适宜。

饭店现在一共四个人,还是两对夫妻,当家人怎么选?于是,两人决定每人负责一个月,半年后看谁做得好,就决定由谁来当家。

就这样,饭店在互相猜忌中开业了。没到半年,饭店就关门了。别人谁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大刚和柱子也是各说各的理。从此以后,两人由关系最好的堂兄弟变成了仇人,老死不相往来。

奶奶说,那是几十年前的事了,满打满算那个饭店投资也不超过一万元。这么小的买卖,却因为互相猜忌,让亲人变成仇人,值得吗?所以,关系再好,也不要牵扯到钱,一牵扯到钱,矛盾就出来了。

为什么好朋友不能搭伙做生意,三个例子,发人深思

第二,是平均分配,还是多劳多得?利益分配永远是横亘在好友之间的千古难题。

镇上有一个电视机修理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很是红火。修理铺是三个好朋友一起投资开的,自然也就平分利润。开始挣钱少,大家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后来随着农村电视机增多,业务开始多了起来。三个人就做了一下分工:技术好的小李负责维修,小张和小孙负责开车出去找电视机,拉回店里;在小李修好后,再送回去。

因为修电视机是一个细致的活,小李常常忙到半夜。而小张和小孙拉回来就不管了,两个人去附近肉食店买点熟肉,整点啤酒,喝着酒陪着小李。慢慢地,分歧就出现了。

小李觉得,所有电视机都是自己辛辛苦苦修好的,是技术工人;而小张和小孙只是跑跑腿,属于苦力,他应该比两人多拿一些钱。

小张却说:“你在屋里,风不打头雨不打脸的,我们干的什么活?风里来雨里去的,一样拿钱你还吃亏了?”

为什么好朋友不能搭伙做生意,三个例子,发人深思

人就是这样,不沾光不要紧,但也不能吃亏。但这个界限太难划定了。

当双方觉得都没沾光的时候,矛盾也就无法调节了。因为平时都是小张和小孙一起出去跑,自然统一战线,将小李当成了敌人。这样一来,小李更觉得委屈,于是,第一轮谈判闹个不欢而散。

三人又闹了几次,最后只好分道扬镳。

奶奶说,做朋友讲的是情义,只要能聊得来,就能成为好朋友。但做生意讲的是利益,比较注重细节,如果处理不好,则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为什么好朋友不能搭伙做生意,三个例子,发人深思

第三,好朋友可以喝酒吃肉,那是玩;但一起做生意,也一样给你挖坑。

奶奶讲的最后一个例子我知道一点,是发生在我一个远房亲戚身上。

小雪做化妆品生意后,生活大变样,常常在朋友圈显摆高品质的生活。正好,好朋友小芳刚生了孩子,没有上班,就想和小雪一起做化妆品生意,入股一起经营吧,算是分店。

谁知道经营一段时间后小芳发现,小雪给她的货,很多都是即将过期的产品,卖不了就砸在手里了。

小芳给小雪说了这个情况,并提出了赔偿。但小雪坚持说,她也不知道哪些是即将过期的,所以,大家一样经营,你卖不掉就不要怪产品。

说来说去,小芳就生气了,要求退股,但小雪还是不答应,说签好的合同是五年,现在不能退股。最后,两人对簿公堂,闹得满城风雨。

为什么好朋友不能搭伙做生意,三个例子,发人深思

古人说“做一个买卖瞎一个人”,虽然有失偏颇,但还是有点道理的。因为做生意就想赚钱,没有人想做赔钱生意的。但生意不是那么好做的,有赚钱的就有赔钱的。所以,哪怕是为了蝇头小利,有些生意人也往往会不择手段,只要能坑的,不管亲戚朋友都不会放过。后来祸害全国的“传销”,就是血淋淋的例子。因为,生意场上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友情。

奶奶最后说:何为“商人”,其主要的关键词就是“重利”,利益面前,不管是谁,都可能成为他的垫脚石。所以,很多“关系老铁”的人一起做生意,最后只能落个“老扎心了”。

奉劝那些想和好朋友搭伙做生意的人,“生意有风险,搭伙须慎重”。

奉劝那些已经“搭伙”的朋友们,钱没了可以再赚,友情尽了就再找也不回来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