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奶粉喂养宝宝,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柠檬茶的哭泣


宝宝出生后有三种喂养方式,分别是母乳喂养、奶粉喂养、混合喂养。母乳喂养是最经济简便也是对宝宝最好的一种喂养方式,但是有的妈妈因为某些原因而无法全母乳喂养,只能奶粉喂养或者混合着喂养。

所谓的奶粉喂养和混合喂养就是以奶粉为主,也就是买回来婴幼儿配方奶,然后按着上面的冲泡说明冲给宝宝喝,过程相对麻烦些,而且里面有些注意事项,也是需要新手爸妈们不可忽略的。


用奶粉喂养宝宝,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1. 奶瓶奶嘴要合适,与月龄相符

宝宝的奶瓶选择有讲究,每个阶段使用的奶瓶都要以宝宝月龄为标准,选择与月龄相符的奶瓶奶嘴,这样奶嘴的流量才适中。

如果给刚出生的宝宝用了3个月大宝宝使用的奶瓶奶嘴,那奶嘴过大流量过快,就会导致新生儿嘴巴和奶嘴衔接的不吻合,宝宝容易吸入空气,引起吐奶和呛奶。

2. 注意卫生和消毒

首先,给宝宝冲泡奶粉时,大人双手要清洗干净,避免把细菌遗留在奶瓶上面。

其次,奶瓶要提前消毒好,使用前就彻底清洗和消毒,不要等到要泡奶粉时才来操作,这样费时比较长,性子急的宝宝等不了,就该哭闹了。

3. 按说明冲泡

新手爸妈冲泡奶粉时,一定要按照说明书的比例,不要随意的增加或者减少奶粉的量,从而改变奶粉的浓度;过浓的话会导致宝宝消化不良;过稀的话又会导致宝宝营养摄入不够,体重下降。

冲泡时,先加温水再加奶粉,然后盖好奶嘴盖,将奶瓶反复翻转8-18次,或者用两只手掌反复的搓奶瓶,直到奶粉和水融合在一起;但是不要使劲的摇晃奶瓶,这样会让更多的空气进入到奶瓶里,产生气泡。

4. 给宝宝喝之前“试温”

冲泡好的奶粉,在给宝宝喝之前,要先滴一些在大人的手腕背面试下温度,既不烫也不凉的温度,就正合适。

5. 喝奶时做好细节护理

在给宝宝喝奶粉时,最好先提前在宝宝的下巴旁边垫一块小方巾,因为有时候宝宝来不及吞咽,多余的奶水会从嘴角里自然流出来,如果没垫毛巾的话就会流到脖子里面,处理的不及时或护理的不好,宝宝就会难受,有的还会淹脖子。

6. 家长不要强迫宝宝多喝奶

宝宝虽然小,但也是懂得饥和饱的,当宝宝喝饱后,他们会自然的把奶嘴顶出来。不管剩多少,家长都不要再强迫宝宝继续喝,宝宝的胃很小,一次喝太多奶宝宝的肠胃受不了。

另外,宝宝喝剩下的奶粉也不要留着,想着等下顿再给宝宝喝,超过30分钟的就不适合再给宝宝喝了,最好是宝宝喝剩的能及时处理,二胺后奶瓶必须清洗干净,并消毒好放置好。

7. 关于奶瓶材质的选择

不少家长在给宝宝选择奶瓶时也发现了,有塑料奶瓶也有玻璃奶瓶,没经验的家长也分不清楚,到底哪种更好些?

其实,在宝宝还不会自己抓卧奶瓶时,最好选择用玻璃奶瓶,因为玻璃奶瓶的刻度清晰,感受温度也比较敏感,最主要的是容易清洗没有异味。

另外,就是不管选择玻璃的还是塑料的,一定要注意品质保证,毕竟是直接接触宝宝嘴巴的物品,还要从正规渠道购买。

京妈提示:配方奶粉是模仿母乳成分而研制的,是除了母乳之外最适合宝宝的食品,所以家长们除了在奶瓶的选购上要上心外,选购奶粉也要上心;要到正规的母婴商店或者大型超市去选购,而且尽量选择大品牌的奶粉,这些地方的产品质量比较有保证,但是选购时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别买临近过期的或者是包装已经破损的奶粉。

以上就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可以帮到您,祝宝宝健康成长!


京妈说:医学专业、营养师妈妈,多平台母婴原创作者,分享专业实用的孕产育儿知识,欢迎关注。


京妈说


小宝宝肠胃弱,有可能会出现奶粉不合适的情况,我家宝宝刚开始喝普通奶粉,喝了一个月后出现便血,经医院查检后是对奶粉过敏,换了氨基酸奶粉后症状才好了。所以,宝妈们一定要注意了。

下面说下奶粉分几大类,一普通配方奶粉,适用于大部分的健康婴幼儿。二无乳糖奶粉,主要适用于乳糖不耐受的患儿,如原发性乳糖不耐受和继发性乳糖不耐受。

原发性乳糖不耐受,主要见于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表现为服用奶制品之后,出现黄水样的大便,有酸臭味,可以伴有腹胀、腹痛等一些表现,停用奶制品之后即可好转。

继发性的乳糖不耐受,主要见于病毒感染的患儿,当病毒感染之后,服用奶制品腹泻会加重。如果服用无乳糖奶粉,可以缩短病毒性肠炎的病程。

三、氨基酸奶粉,适用于中重度过敏的患儿,表现为患儿使用服用奶制品之后,出现湿疹、呕吐、腹泻、便秘等一些胃肠道症状,此类患儿可以服用氨基酸奶粉。

四、深度水解奶粉,适用于过敏患儿服用氨基酸奶粉之后,症状已经改善,为了诱导蛋白的耐受,可以由氨基酸奶粉逐渐过渡为深度水解奶粉。

五、部分水解奶粉,适用于一些可能存在过敏体质的患儿,用于预防奶粉过敏,或者轻度过敏的患儿。


宠儿狂魔


奶粉喂养的宝宝需要注意的事项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f28eccacf2b4ef243a79ae142767d4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