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還田,種小麥不用鉀肥怎麼樣?

農村二表哥


自實行秸稈禁燒以來,秸稈還田就成了農民比較常用的一種處理秸稈的方式。秸稈還田用好的話,有著一定的增肥增產能力,尤其是秸稈本身含有豐富的鉀肥,那麼不少種植戶就問了:在秸稈還田之後,還需要施用鉀肥嗎?

答案是需要施用鉀肥的,如果不施用鉀肥的話,小麥的長勢就會因為營養不足受到抑制!

哪怕是多年進行秸稈還田的耕地中,都需要在種植小麥的時候適量的施用鉀肥,更何況一些地塊只是頭次進行秸稈還田。

雖然說秸稈中的卻含有豐富的鉀肥,但是需要秸稈腐爛、分解之後才能將肥效發揮出來,這就需要較長的時間完成。所以一般情況下,當季的作物很難利用秸稈中的肥效,需要隔茬作物才能有所效果。

另外一方面,就算在隔茬作物中能利用到秸稈還田產生的鉀肥,但是實際上每畝耕地上能夠還田的秸稈數量是有限的。也就是說,單靠還田秸稈所產生的鉀肥量並不能完全滿足作物生長所需的鉀肥量,為了保證作物能夠正常生長,也需要農民額外施用鉀肥。

除此之外,鉀肥還很容易被土壤固定或者隨水流失,所以在秸稈分解出鉀肥中,其實有部分是無法用於作物的生長的,在本身就供給不足的情況下,還進行多餘的消耗,自然也就需要農民施肥補充了。

所以在秸稈還田的地塊中種植小麥,如果單靠秸稈產生的鉀肥,而農民不進行適量補肥的話,那小麥生長所需的鉀肥量不足,植株生長受阻,產量嚴重下降。


駿景農業


又到玉米的收穫季節,玉米秸稈還田已逐步被農民朋友所接受。農作物的秸稈中,所含的營養元素相當豐富,尤其是鉀元素的含量是比較多的。秸稈還田,是改善土壤結構,培肥地力,為田間積累有機質和礦質養分的重要措施;也為農業種植可持續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可是,秸稈還田後,播種小麥,地裡還需要施鉀肥嗎?

玉米田秸稈還田後,需要施鉀肥

以近幾年還田面積大的玉米秸稈為例: 一般一畝玉米地可以生產1000-1200斤的玉米幹秸稈。 如果進行秸稈還田,可以為土壤畝增加14-17斤的鉀 ,但這些鉀肥80%左右不能在當季被作物利用。 再者鉀肥還容易被土壤固定或隨水流失。

科學實踐證明,每生產100斤小麥籽粒,小麥需要吸收土壤中的鉀肥3斤左右 。按畝產1000斤小麥計算 ,一畝小麥就要在土壤中吸收大概30斤鉀,秸稈還田補充的鉀肥對於目前的小麥生長是遠遠不夠的 。秸稈還田對農業的持續性生產是必要的,但施肥還要根據土壤養分狀況等而定,進行科學施肥。

秸稈還田後,比較常見的問題和現象。

1、碳氮比失調 碳氮比例失調、秸稈粉碎過粗、土壤過鬆。土壤微生物在分解作物秸稈時,需要一定的氮素, 玉米秸稈碳氮比為65~85∶1,而適宜微生物活動的碳氮比為25∶1,秸稈還田后土壤中若氮素不足,微生物會與作物爭奪氮素,麥苗就會缺氮而黃化、瘦弱,生長不良。

2、耕翻深度要合理 玉米秸稈還田時,在處理秸稈粉碎的程度時,是越碎越好。長度至少要在10釐米以下,推薦5釐米左右,粉碎後要在田間均勻撒施,不堆不露白(土壤)。並在秸稈上均勻撒施秸稈腐熟劑,畜禽分辨或尿素,防止因微生物分解有機物而使田間缺少氮素。 原則上應保證當年還田秸稈充分腐爛,不影響下茬耕作,每畝還田秸稈以300-400公斤為宜,過多會危害下茬小麥根系的生長。

3、防病蟲害傳播 玉米秸稈還田時要選用生長良好的秸稈,不要把有病蟲害的玉米秸稈還田,以免病蟲害蔓延和傳播。否則翌年夏季若種植玉米易發生病害。這類秸稈應銷燬或高溫堆腐後再施入農田。


適量的追加鉀肥,合理選擇秸稈還田作業時間,嚴格控制秸稈的粉碎長度,並通過深耕、施肥、施藥等方式加強土壤與秸稈之間的融合質量,能有效地將土壤內的碳氮比維持在適宜範圍內,提高土壤內微生物的活性,增加土壤的養分含量和有機質含量,為作物生長創造出優良的基礎條件。


農家時光印記


秸稈還田後,種小麥不用鉀肥,效果肯定不怎麼樣,會出現缺鉀症狀,小麥老葉尖端及葉片邊緣逐漸枯黃,莖稈柔弱細小,容易出現倒伏現象。

我們粗略的算一筆賬哈。

一,事實證明

作物秸稈還田,是不經堆漚腐爛,直接翻壓入土做基肥的一種施肥方式。就拿小麥前茬作玉米來說。玉米秸稈在主要的糧食作物中養分含量是較高的,每百斤幹秸稈中含氧化鉀0.9斤,一畝玉米地可產幹玉米秸2000–2500斤,那摺合氧化鉀18–22斤。

小麥是一種需肥量比較多的作物,每生產100斤小麥籽粒,需吸收氧化鉀3–5斤。那我們按畝產1000斤,需鉀最少3斤來計算,那得需氧化鉀30斤。

不考慮土壤中原有鉀的吸收利用,它倆一比較,就差8–12斤氧化鉀,遠不夠小麥的需求。

這還是按玉米秸稈完全腐爛後,百分百提供的鉀元素,事實並非如此。



那秸稈還田有什麼好處呢?

二,還田的好處

作物秸稈中的成分主要是纖維素和半纖維素,經土壤微生物的分解後,作物秸稈的幹物質約有30%可形成腐殖質,主要是增加了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團粒結構和理化性質,提高蓄水和保墒能力等。

因此,實行作物秸稈直接還田,既加速培肥地力,緩解乾旱威脅,又節約勞力,處理作物秸稈,還可防止火災,改善環境衛生。

據多年的觀察,秸稈還田後的小麥,穗大,莖稈粗壯,根多,發達,不早衰,產量高。

三,秸稈還田的注意事項

有的人說,秸稈還田後的小麥出現麥苗發黃,枯苗,減產等現象,這主要是與這幾個問題有關。


1,重視翻壓質量。如果翻壓不嚴實,會造成土壤透氣跑墒,導致小麥根系難扎到土中,造成架空幼苗,難以吸水水分和養分,冬天會被凍亡,或麥苗發黃。因此要比不還田的麥田多旋耕一遍。

2,增施氮素肥。作物秸稈還田後,微生物會分解秸稈,要消耗土壤中一定量的氮素和水分,導致後期與麥苗爭肥爭水的矛盾,會導致麥苗發黃。所以要及時澆水,並畝追氮肥,如碳酸氫銨15公斤,或尿素10公斤等。並沉實了土壤,促進秸稈的腐爛。

同時可隨水衝施噻唑磷,或阿維菌素,或氯氰菊酯等,可防治地下害蟲。

3,如果前茬作物有傳染性病害,就不要進行還田了。


總之,作物秸稈還田後,不能不施鉀肥,可適當少施,但得增施氮肥,否則會導致小麥根少,棵小,分櫱少,穗小粒少,抗逆性減小,易倒伏,產量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