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才能讀懂李白:所謂少年心,其實是奮鬥不息的執著

一、

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是很多男人的畢生夢想。

唐朝宰相薛元超已經位極人臣,依然有三大恨:不以進士擢第,不娶五姓女,不得修國史。

五姓女是指“五姓七家”的女兒,屬於唐朝最頂級的白富美,在她們面前,李家公主都要往後排。

可見男人的執念之深。

說來也巧,李白只是一介布衣,卻先後迎娶了兩個宰相的孫女。要知道他當時還不是詩仙呢,最多是文化界大腕。

而兩個白富美都是倒貼的。

大家都是九年義務教育,憑什麼李白的腰間盤就如此突出啊,很多人不服。

但是話說回來,迎娶白富美可能會幸福,卻有一堆糟心事伴隨,如果心臟不夠強大的話,很可能扛不住。

比如李白。

別人看他瀟灑自由,家中紅旗不倒外面彩旗飄飄,說不定李白的心中也是一肚子苦水呢。

表面越不在乎,越可能是掩飾。


人到中年,才能讀懂李白:所謂少年心,其實是奮鬥不息的執著

二、

公元727年,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遊”已經3年。

他從四川出發,沿著自家的物流貿易線,一路跑到揚州,不到一年時間就把身上帶的30萬錢花光光,然後北上河南。

可能在某天讀書時,突然想起司馬相如說過:“雲夢是個好地方。”他就背起包袱南下湖北。

這裡不僅有美景,還有美女。

當李白來到安陸的時候,不知道什麼原因,結識了許圉師的後人。許圉師是唐高宗的宰相,即便已經去世40多年,許氏家族也可謂“朱門。”

可就是這樣的人家,卻對李白青眼相加。

“太白啊,我有一個待字閨中的女兒,給你做老婆怎麼樣?不過你可要住到安陸哦。”

沒錯,許家想讓李白入贅。

“好啊好啊,完全沒有問題。”

很難想象,李白居然同意了。要知道唐朝的入贅女婿基本沒有人權,某些時候的地位等同於罪犯。

可李白不在乎,從此安心在安陸安營紮寨,過了幾年安生日子。

這其實是很有意思的問題,值得分析一下。

李白的畢生夢想是做官,用胸中的知識為大唐服務,可他出生於商人家庭,沒有資格參加科舉考試,這就堵死了正常入仕的途徑。

但是在唐朝做官不止科舉一條路,還可以推薦、恩蔭等等,只不過這些都需要一點條件。

比如階層和人脈。

只有士族階層,才能享受到父祖輩做官的恩蔭,才能和世交朋友互換資源,各自推薦對方的孩子。

這些對於李白而言太過奢侈。

做為物流商人的兒子,不論是碎葉城或者四川綿州,士族的階層和人脈都是李白可望而不可即的,想要實現理想,只能打通階層壁壘。

如今許家就提供了一個窗口。

只要入贅許家,就是士族階層的一員,許圉師曾經的地位和人脈,都可以給李白提供很多機會。

何況岳父混的也不錯,做到刺史高官。

那麼許家到底圖什麼呢?

我們都知道,李白特別有才,年紀輕輕就讀書破萬卷,號稱“軒轅以來,頗得聞也。”而且身體也不錯,可以“手刃數人。”

這是一個文武雙全的年輕人。

那麼許家的心思也就不難猜了。許圉師已經為家族奠定根基,想要保持門第不衰,除了培養自家子弟,還要吸收新鮮血液。

他們認定李白是前途遠大的年輕人,於是想投資李白,將來發達以後撐起許家的門面,和家族下一代共進退。

這場婚姻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各取所需。

最重要的是,許姑娘真的很優秀啊。某天李白寫了一首《長相思》,其中有兩句是:“不信妾腸斷,歸來看取明鏡前。”

許姑娘看過以後撇撇嘴:

“相公,抄襲也要有創意啊,你和武后寫同樣的句子,不難為情啊。”

原來武則天為了取得唐高宗的信任,曾經寫過:“不信比來常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少年夫妻打情罵俏,可能是李白最幸福的時光。


人到中年,才能讀懂李白:所謂少年心,其實是奮鬥不息的執著

三、

公元730年,李白已經30歲了。

他帶著岳父的親筆信,到長安拜訪曾經的故交,希望能打開出仕的門路。但是結果很不好,幾乎沒人給他機會。

那段時間,李白有點懷疑人生。

他苦讀30年,有一肚子文學才華,還能“題筆月氏書”、“草答蠻書”,屬於中外結合的複合型人才。

不論做文學研究或者外交,都沒有問題。

可現實卻當頭一棒,讓李白感覺一切都是如此虛幻,努力半生有什麼用,一腔錦繡就要荒廢。

他甚至自暴自棄,和市井之徒交往,那種意思就是,人生也就這樣,算了吧。

這是李白的第一個至暗歲月。

其實更慘的還在後邊呢。

李白在2年後返回安陸,岳父已經去世,最支持他的人不在了。再過幾年許姑娘也英年早逝,只留下2個孩子和他相依為命。

做為入贅女婿,李白很難在安陸生活下去。

是啊,招你入贅是指望你能出人頭地,但是去長安什麼都沒撈到,許家養你吃白飯啊,還是大才子呢,呵呵。

岳父和妻子去世後,不論家庭地位或者風言風語,李白都生活的很艱難。他就像失去丈夫的寡婦,在婆家舉步維艱。

他在幾年內拜訪過荊州長史韓朝宗、安州長史裴寬,分別用《與韓荊州書》、《上安州裴長史書》做敲門磚,低聲下氣的求賞識。

“嘿,我是有料的,給個機會唄。”

“哦,NO。”

那時的李白寫下《蜀道難》,劈頭蓋臉就是:“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他心裡想的或許是:生活真難。

不得已,李白帶著兒女來到山東投奔親戚。

他的兒子叫伯禽,女兒叫平陽,這兩個名字都很有來歷。伯禽來自周公旦的兒子,平陽則來自唐高祖李淵的平陽公主。

李白希望兒女都能成大器。

不過他們的年齡尚小,李白為了撫養兒女,只好和一個劉姓女子同居。是的,只是同居或者納妾而已,並沒有明媒正娶。

劉姑娘是標準的市井女人。

她以為李白是大詩人,肯定很有錢,將來要過好日子改變命運嘍。她在結婚後才發現,此時的李白其實蠻窮,兜比臉都乾淨。

太失望了。

滿心歡喜變成失落怨憤,劉姑娘對李白也不太友好,成天不是橫眉冷對就是摔鍋打碗,日子基本沒法過下去。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許姑娘是多麼美好的人,李白可是見識過的,再看看現在的劉姑娘,想想都替李白不值得。

他自己都說了:

“彼婦人之猖狂,不如鵲之疆疆。彼婦人之淫昏,不如鵲之奔奔。”

簡直是楊二嫂型的人物。

公元742年秋天,道友元丹丘把李白的詩文呈送玉真公主,繼而又被唐玄宗看到,一封offer終於飛向李白。

元丹丘就是《將進酒》中的丹丘生,李白要和他同消萬古愁的那位。

看到offer,李白太興奮了。

不是不想過日子,只是對於李白來說,住在家裡是看不到前程的,只有出去找機會,才能讓更多人看到自己的才華和價值。

如今終於開花結果,名聲直達天聽,他彷彿看到前程、地位唱著歌跳著舞向他走來。

走,去長安。

臨行前,李白給家人留下一首詩: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

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

會稽愚婦輕買臣,餘亦辭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看看李白的得瑟勁,一種春風得意的畫風撲面而來,他對劉姑娘說:“今天對我愛答不理,明天讓你高攀不起。”

我才不是一般人呢,你們等著瞧。

哼。


人到中年,才能讀懂李白:所謂少年心,其實是奮鬥不息的執著

四、

長安的一切都如此熟悉,又如此陌生。

10年前到長安謀前程,李白落寞而回,10年後卻被皇帝親自請來,這不正是自己想要的輝煌麼。

“一定要大幹一場,加油。”

唐玄宗以七寶床賜食,親手調羹送給他,又說了很多溫暖人心的話:

“你本來只是布衣,卻能讓我知道大名,如果不是常年攢人品的話,根本做不到。”

很可能李白都要哭了。

“陛下,我攢人品太辛苦了,付出多少努力多少心酸,你知道嗎?不過你認可就好,我一定努力。”

李白太努力了。

唐玄宗和楊貴妃在欣賞牡丹花,隨身歌舞團正準備表演助興,但唐玄宗另有打算:

“名花美人,怎麼能用舊音樂呢?李白不是有才麼,讓他來一段。”

李白吭哧吭哧來了,汗都沒來得及擦一把,趕緊給領導寫了一首《清平調》: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一支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的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外國使者帶著國書來朝,打開一看全是蝌蚪鳥獸文,根本沒人能看懂......唐玄宗想到李白,讓他來試試。

李白一看,簡單。

當眾翻譯出來以後,又用外語寫了一封國書。這是維護國家尊嚴的事,唐玄宗恨不得用小拳拳錘他的胸口。

但是也到此為止了。

李白盼望的出將入相並沒有實現,唐玄宗只是讓他來寫詩文的,做一個粉飾太平的宣傳工具。

和乾隆皇帝指著鼻子罵紀曉嵐一樣:“不過是養你做玩物的,你可別蹬鼻子上臉哈。”

這種心裡落差太大了。

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到頭來依然是蓬蒿人。

而才高遭人嫉恨,前宰相張說之子不停詆譭李白,甚至有停薪離職的可能,李白這麼高傲的人能忍受?

算了,離開長安吧。

這麼看,李白其實並沒有表面上的瀟灑。

他的家庭生活不幸福,相愛的妻子早已遠去,新納的妾又粗俗不堪,不論安陸或者山東,李白都感受不到任何溫暖。

事業也沒有希望,唐玄宗只是當作養寵物而已,並沒有提供施展抱負的機會,人生已過42年,畢生夢想可能要成鏡花水月了。

李白的內心苦悶,不知道如何消遣。

他不停的喝酒、逛夜店,什麼“笑入胡姬酒肆中”......什麼“載妓隨波任去留”......彷彿只有酒精的麻醉和美女的肉體,才能讓他找到些許安慰。

李白給世人留下浪漫的背影,卻把一肚子心酸獨自嚥下。


人到中年,才能讀懂李白:所謂少年心,其實是奮鬥不息的執著

五、

公元744年,李白被賜金放還。

他遇到杜甫和高適,兄弟們一起打獵、一起喝酒、一起嫖娼,玩的好不快活。

這一年冬天,李白入道。

他在齊州紫極宮受道籙,正式加入道教的編制,寫下“離心無遠近,長在玉京懸”的詩句。

是的,他本來就是道教信徒。

但是之前很多年都沒有接受道籙,怎麼偏偏被唐玄宗拋棄之後,才下定決定加入道教,並且說出不離不棄的話。

只有一種解釋,就是李白要面子。

他在對別人、也對自己說:“我不稀罕人間的榮華富貴,成仙才是我的人生追求。”

這是自我安慰。

李白也需要道士的身份,堵住別人對他的冷嘲熱諷。

還有一件事挺有意思。

他回到山東以後,就和劉姑娘分手,另外找了一個女人同居。這個女人沒有姓名,只是被稱作“魯婦人”,還給他生了兒子叫頗黎。

關於劉姑娘就不說了,李白一方面不喜歡她,另一方面是嫌丟人。當初牛皮吹得震天響,如今又慘淡回來,怎麼面對江東父老啊。

關於魯婦人,李白也沒太上心。

同居一年之後,又跑出去浪了,當然也可以說是尋找機會。他寫下《夢遊天姥吟留別》來告別東魯的父老鄉親,最後一句很有名: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李白嘴上說著不願意侍奉權貴,身體卻很誠實,再次走上尋找前程的追夢之旅,想想也蠻可愛。

但他真的不是一個好父親。

兒女再次成為留守兒童,頗黎要麼在母親肚子裡,要麼在襁褓之中,魯婦人幽怨的眼神,也沒能留住丈夫出門的腳步。

在家沒有前途,出門沒有家庭。

李白的本性喜歡浪,現實又讓他不得不浪,他就像被命運選定的水手,在規定的航道中踏出波瀾壯闊。

李白從未放棄追夢的腳步。


人到中年,才能讀懂李白:所謂少年心,其實是奮鬥不息的執著

六、

公元750年,李白再次來到梁園。

幾年前,他在一面牆上寫下《梁園吟》,如今牆壁依舊,卻已物是人非。

說來也巧,李白在這裡遇到宗楚客的孫女,兩人一見投緣,迅速結為夫妻為愛鼓掌。

宗楚客是武則天的遠房外甥,也是唐朝宰相,後來成為韋皇后的心腹,在李隆基政變時被砍下腦袋。

反正是政治鬥爭的失敗者,名聲極其不好。

此時的李白已經50歲,屬於黃土埋到脖子的糟老頭,但是宗姑娘看重李白的才華,委身下嫁於李大爺。

宗姑娘家族是殘酷政治鬥爭的受害者,所以她對李白其實沒什麼訴求,只希望夫妻二人平安度過餘生,也就知足了。

可李白不行。

他出來就是謀前程的。我覺得啊,李白娶宗姑娘的目的之一,可能也是希望藉助其家世,助自己一臂之力。

李白想去邊疆立功,宗姑娘說不行。

他獨自背起包袱來到幽州,打算努力練習騎射,以後參軍打仗為國立功。可那是安祿山的地盤,沒多久,他就發現不對勁。

跑到黃金臺上哭了一通,趕緊南下中原。

3年後,安祿山也率兵南下,整個中原幾乎沒有抵抗的能力,安祿山猶如衝入幼兒園的壯漢,很快攻破潼關進入長安。

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是一道鬼門關。

李白很幸運,帶著宗姑娘跑路......他們經過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最終定居於廬山。

李白一生都在遊蕩,卻從未如此狼狽,但也是第一次和妻子行走在路上。

我們有理由相信,他的心是暖的。

那些風餐露宿、毒蛇猛獸、刀槍劍戟,終於不用一個人承擔了,身邊有個女人握著他的手說:“別怕,我在。”

李白一生浪跡天涯,這次最狼狽,也最溫暖。


人到中年,才能讀懂李白:所謂少年心,其實是奮鬥不息的執著

七、

公元756年,寒冷的冬天沒有凍結“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廬山瀑布,李白和宗姑娘正在你儂我儂。

此時一封offer飛向李白。

永王正在招兵買馬,想要為國擊賊,正需要李白的名氣壯大聲勢。他前後三次聘請李白,終於談好工資待遇和持股分紅。

李白特別想去,宗姑娘說不行。

對於56歲的李白來說,這可能是人生最後一次機會了,他實在捨不得放棄,不論結局如何,都要為夢想拼一次。

他留下家書,再次出門而去:

王命三徵去未還,明朝別離出吳關。

白玉樓高看不見,相思須上望夫山。

出門妻子強牽衣,問我西行幾日歸。

歸時倘佩黃金印,莫學蘇秦不下機。

翡翠為樓金作梯,誰人獨宿倚門啼。

夜座寒燈連曉月,行行淚盡楚西關。

李白依然對未來充滿期待,認為這是偉大的軍事行動,將來官拜宰相也是指日可待的事。

宗姑娘嘆口氣:“哎,我信你個鬼,滿座跑火車,糟老頭子壞得很。”

真是頭犟驢。

到達永王軍營以後,李白專門擬定口號,給部隊加油打氣:

永王正月東出師,天子遙分龍虎旗。

.........

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

.........

南風一掃胡塵靜,西入長安到日邊。

他把自己比作東晉的謝安,希望輔佐永王平定“安史之亂”,到長安向皇帝陛下彙報工作,實現畢生抱負。

不知李白有沒有想過,一支軍隊進入長安以後,只是向皇帝彙報工作嗎?很有可能是爭奪皇帝寶座的啊。

僅僅三個月後,永王李璘就被滅了。

而打敗永王軍隊的,其中之一就是淮南節度使高適,曾經和李白喝酒擼串的詩人朋友。

人生的際遇,真是奇妙。

經過這次失敗,李白的人生夢想徹底破滅,什麼封侯拜相、什麼功名大業,再也看不到一點希望。

在黑暗的牢房裡,李白或許想到陪伴多年的宗姑娘:“哎,老婆永遠是正確的,以後要聽老婆的話。”

老婆不止是正確的,還是最好的。

宗姑娘啟動沉寂多年的人脈關係,只為營救最愛的丈夫,甚至不惜典賣家當。這個老小孩,讓人操碎了心。

最終李白收到朝廷發的大禮包,被流放夜郎。

除了安陸的幾年,他一輩子都缺少家庭溫暖,卻在人生暮年,命運一次性補償了李白所有的運氣。


人到中年,才能讀懂李白:所謂少年心,其實是奮鬥不息的執著


人到中年,才能讀懂李白:所謂少年心,其實是奮鬥不息的執著

八、

如果是其他人的話,可能就放棄了。

59歲的年紀,古人生命已經進入倒計時,深深的皺紋和花白的頭髮,時刻在提醒自己:“別折騰了,好好安度晚年吧。”

李白依然要折騰。

在前往夜郎的路上,突然聽到朝廷大赦的消息,他找了一艘船轉頭就向中原狂奔: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那些艱難困苦都過去了,以後又是新的開始,我雖然59歲了,但只要活著,就得接著折騰。

公元761年,李白送迷戀道教的宗姑娘上廬山,並且拜入女道士李騰空門下。李騰空是李林甫的女兒,在《長安十二時辰》中打過醬油。

然後下山,打算投奔李光弼的軍隊。

這種執著精神真的讓人佩服。他受過那麼多打擊,看到那麼多冷眼,聽過那麼多冷嘲熱諷,依然不拋棄不放棄。

雖然一次都沒有成功,但一次都沒有放棄。

屢戰屢敗,屢敗屢戰,這就是真正的李白。

當然這次也不例外,他投奔李光弼也沒有成功,而且又生重病,只能到當塗投奔族叔李陽冰。

次年,李白病重去世。

他的著述已經十喪其九,僅存的一部分留給李陽冰,讓其幫忙編撰保存。李陽冰在《草堂集序》中說:

“自三代以來,風騷之後,馳驅屈宋,鞭撻揚馬,千載獨步,唯公一人......唯公文章,橫被六合,可謂力敵造化歟。”

李白沒有成功。

李白終於成功。


人到中年,才能讀懂李白:所謂少年心,其實是奮鬥不息的執著

九、

都說李白從未老去,一生都是少年郎。

可少年心不是說說而已。

他有一個宏大的夢想,願意傾其所有去努力實現。不論艱難險阻、不論挫折苦難,他有過猶豫和懷疑,但從未放棄。

李白嘴上說不願折腰事權貴,卻能彎下腰到處拜謁求賞識。看上去有些心口不一,但是不丟人。

我寧願相信,他說的是氣話。

李白為了改變命運,不惜入贅豪門,做最沒有地位的上門女婿,但是為了事業奮鬥不丟人,更何況,他收穫了兩個美好的妻子。

在他的追夢之路上,豪門給予的幫助不多。但他卻用自己的劍膽琴心,寫下自己一生的波瀾壯闊。

這種不屈服於命運的執著,就是少年心。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特別像李白給自己寫下的墓誌銘。

余光中說: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還有三分嘯成劍氣,秀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李白的少年心,其實也是少年中國的氣質。

唯有如此,不屈服於命運、努力奮鬥不息的李白,才能代表盛唐,並且融入國人的血脈之中。

李白,中國有你,才真的了不起。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