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為只在性中定,覺悟仍需事上磨!

修為只在性中定,覺悟仍需事上磨!

上士養心,中士養氣,下士養生。

心乃人身之宇宙,變化之虛空,一念之間,便已雲雨殊途。

欲求似草天天長,煩惱無根日日生。

養心之難,難在恆一,難在如常,思來極簡,行來至難,以意去意意之不盡,以念止念止之不窮。

心若不歸於淡泊和寧靜,任其蕪雜草長鶯飛;行就會偏離正軌,在浮塵雜事當中流浪飄零,沒個安放之處。

自然也就散發不出本自具足的靈光和性光來,在迷離的道路上漸行漸遠……

如何找回那份返本歸元的空靈自在?應是修行路上永無止境的話題!

人生無處不修行,紅塵俗世亦是跋涉萬水千山的修行道場……

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心境若成,無一不成,萬般皆是道,日用不見形。

心凝於性,自性與生俱來本自光明;悟源於事,點點滴滴盡是流水光陰,磨磚作鏡,水滴石穿……

因此,修為只在性中定,覺悟仍需事上磨。方方面面都是如此道理……

修為只在性中定,覺悟仍需事上磨!

01

待到平淡無奇之時,自是處變不驚之際。

俗雲: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又云: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世間萬事,總是變化無常紛紛擾擾,躁感而憂,急觸則愁。

經歷多了,也就漸漸自然明瞭,年年歲歲都是如此這般走過,簡單平淡的日常生活,才是形影不離的相守,澎湃的叫做浪潮,平靜的叫做湖水,清澈的叫做源泉。

無論世事如何滄桑變化,源泉總不幹涸,湖水心如明鏡,浪潮自古波濤洶湧,心在哪兒,哪兒就是自身的映照……

待到平淡無奇之時,自是處變不驚之際!

一切順其自然靜處如初,便是自性源泉流淌,日漸清澄。

修為只在性中定,覺悟仍需事上磨!

修為只在性中定,覺悟仍需事上磨!

02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古人云: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寶劍鋒從磨礪出,人生在世,時時事事都是千錘百煉的打磨,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洗去浮塵與鉛華,磨磚可做鏡。

雨雪風霜皆造化,梅花香自苦寒來。

若說平淡無奇為定性,那麼千錘百煉乃悟真,靜動之中,皆是修行的次第機緣,靜即是動動亦是靜,二者並無分別。

待到心靜如湖水,自然化槳蕩波開,平穩徐行在舟上而無搖擺顛簸,縱使煙霧繚繞,亦如置身仙境,恍兮惚兮,如詩如畫。

一切苦寒磨難,皆為涵養內蓄,腹有詩書氣自華,自然平靜如湖水。

修為只在性中定,覺悟仍需事上磨!

修為只在性中定,覺悟仍需事上磨!

03

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

心境的淡然,源於生活的厚重。

那些從泥水塵煙裡摸爬滾打出來的人,最終都成了淡看人間花開花落的智者和強者。

在風吹浪打之中,練得一身逆流而上的飛魚內勁來,追本溯源。

生活的厚重,從風雨兼程的勇氣中修煉而來,從毫不畏懼永不退縮的堅強意志中,日積月累凝練而成。

事上磨,磨的是一個人的金剛意志,越挫越勇;性中定,定的是一個人的如一精神,數十年如一日。

待到不持盈不揣銳,順其自然而行,也無風雨也無晴,平淡無奇處之,應是閒庭信步心境所成吧?

修為只在性中定,覺悟仍需事上磨!

修為只在性中定,覺悟仍需事上磨!

凡事,皆成於心;心養,則百氣皆養。

參禪悟道,參到頭來無非就是一顆清靜心,悟到窮處終究明得一顆平常心。

話說九萬里悟道終歸詩酒田園,如是所云,這個所謂的這個道,其本身應是一種質樸無華的滋養,山水流連的天然。

心中若有田園在,人生無處不甘甜;甘甜釀就詩和酒,古人生活賽神仙!

人生就是一段不斷向前的旅行,永遠沒法回到昨天,雖然那是一切能量的源泉……

您又怎麼看呢?

修為只在性中定,

覺悟仍需事上磨!

——關注樵夫,帶您遨遊不一樣的文化視野!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