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影壇30年,演技切換自如,怪不得這些江湖片都選周潤發

周潤發作為江湖片的始祖,用炸裂的演技殺出一條通天之路,將參演的影片推向一座座豐碑。1986-1989,這四年間,對於周潤發來講,達到個人出片和成就的一個高峰。所接影片以江湖片、劇情片、警匪片為主。也確定了華語影壇一哥的地位!

縱橫影壇30年,演技切換自如,怪不得這些江湖片都選周潤發

都是青春回憶,那時的張國榮還顯得稚嫩。

香港早期經典江湖片--《我在黑社會的日子》是由周潤發主演,講述的是年輕的“洪興社”龍頭李坤的兒子—李萬豪的江湖故事,此時的他正在和妻子、孩子享受美利堅的陽光和愜意。阿豪是一個不沾血的生意人,他因為父親被仇殺回到香港,葬禮上看似一團和氣,實則居心叵測。從他的角度看來,偶爾從長輩的對話中,勾連出他的過去和曾經的父親。

縱橫影壇30年,演技切換自如,怪不得這些江湖片都選周潤發

《我在黑社會的日子》聽聞噩耗,阿豪百感交集,一陣酸楚湧上心頭。

阿豪在香港所有的人和事都成了軟關係,在他現在的故事裡,只有社團。隨著故事的開展,他將遇到棺材板、周老闆、阿港這三個不同的男人,他們試圖激發他產生江湖關係。但問題的矛盾在這期間清晰化,他與這個江湖世界的不尋常關係。關於這三種關係,阿豪試圖克服他的無力感和無助感,對他的周圍產生感官的刺激。故事大致分為四個部分,講述了這些關係之間的撕扯,加劇了阿豪在演變過程中的絞痛感。

縱橫影壇30年,演技切換自如,怪不得這些江湖片都選周潤發

《我在黑社會的日子》幾個大佬要試試阿豪

在電影最開始,阿豪得知父親離世的訊息,飛回香港,在叔叔伯伯的幫助下,操持父親的葬禮。儘管他是一個江湖大幫派繼承人,看起來確實一個天真的人,他討厭擾亂了自己世界的這群幫派成員。每天驚心動魄,他都要和長輩打理各種場子和其他大佬談笑風生。阿豪的同理心和絞痛感在他所遭受的追殺中,這進一步使他對周圍的環境憤怒。

縱橫影壇30年,演技切換自如,怪不得這些江湖片都選周潤發

《我在黑社會的日子》對於棺材板簡直是奇恥大辱

然而,有一天,他在廢棄的樓宇看到一個戾氣很重的男人—棺材板,他是洪興對立幫派的管事。在粉飾太平的城市環境中,竟有一隻如此兇狠的猛獸,這讓阿豪感到瑟瑟寒意,他一定是阿豪命中註定的煞星。當我們遇到一個完全排斥的人,那麼相遇的背後一定有著某種宿命。

儘管在時局和抉擇上有著明顯的差異,阿豪還是堅定的放了“棺材板”,踢了眉毛了事。而“棺材板”可能是士可殺不可辱的心態作祟,被阿豪的善意所激怒。所以“棺材板”現在有了一個充滿怒火的目標和復仇的途徑。

縱橫影壇30年,演技切換自如,怪不得這些江湖片都選周潤發

飾演周老闆的鮑漢琳先生代表作《賭神》

相對“棺材板”的殺暴怒目,周老闆本身確實一個菩薩面容的惡邪小人,他只是在整部電影重複著標準的上海話。在我看來,導演對他性格的刻畫是一種精煉式的手筆,因為周老闆的上海腔代表了隱藏著的真相。隨著影片的進展,在不知不覺中阿豪會意識到,周老闆是阿豪在這個江湖裡絞痛的化身。

縱橫影壇30年,演技切換自如,怪不得這些江湖片都選周潤發

《我在黑社會的日子》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然而阿豪的暴風雨終於來臨了。“棺材板”很快就因阿港和阿勝的洪興內部龍頭之爭,重傷阿勝,嫁禍給阿港。阿強報仇心切,被阿港錯殺。就在此時,正在四處躲藏的阿港找到炳叔,道出想請周老闆出手,平定洪興內亂。炳叔見事不妙,找到阿豪去向周老闆求情。在傾盆大雨下,周老闆坐在車裡藐視著阿豪,向阿豪道出自己全盤計劃,指認給他殺父仇人,倒在泥坑的阿豪滿是悲切的懊惱和不甘。這是江湖世界對情義墮落到極點的標誌:一個廣開恩澤的江湖大佬被迫求討。

縱橫影壇30年,演技切換自如,怪不得這些江湖片都選周潤發

《我在黑社會的日子》阿港恍然大悟,誓要為兄弟們報仇!

解決江湖問題的辦法似乎總是殺戮。阿豪的目標是把阿港從陷阱中拯救出來,他告訴警方阿港是被人陷害的。這似乎是阿豪唯一的選擇。不管阿豪如何解釋,警方都無動於衷,反而對周老闆的線報大加讚賞。阿豪的屈辱和阿港的仇恨在此刻被點燃,所有的矛盾因此被激發,將整部電影推向高潮。

縱橫影壇30年,演技切換自如,怪不得這些江湖片都選周潤發

《我在黑社會的日子》透著一股兄弟情深。

接下來觀眾看到阿豪走向自我毀滅的道路。阿豪顯然想要打破無情無義的江湖,他的目標成了周老闆、棺材板、小蝦米。他不再選擇申辯,不再相信曾經的價值觀,一切在此刻崩塌。他選擇復仇,隨後發生了一場血腥的追車,阿豪撞死了周老闆和另外兩人。在追車最後,阿豪試圖自首,被阿港擊暈。隨後警察趕到,將阿港帶走了。阿港在影片最後說了一句“你是一個好大哥,但不是一個好老大”。吸了一口煙,上警車走了。留給豪哥(發哥)一個落寂的背景,留在雨中。

縱橫影壇30年,演技切換自如,怪不得這些江湖片都選周潤發

《我在黑社會的日子》一切都歸於塵土!

這部電影的結尾是一個純粹的哀悼。阿豪的一把業火燒掉了洪興堂的一切,卻彌留在心。但阿豪慢慢地、略帶憂傷地離開炳叔的最後一個鏡頭表明,他仍然心有豪情,內心深處渴望與兄弟們建立聯繫。現在他的情義被更大的理智所指引,但也許他已經放棄了面對它們的勇氣。

縱橫影壇30年,演技切換自如,怪不得這些江湖片都選周潤發

發哥表示誰我都能帶的動!!!閃靈了!!!

本片的人物塑造就像陰影理論,讓物體更加立體,那它的陰影就要更豐富,這樣整個物體的立體效果就會更棒。發哥這個時期的電影人物,通過強的對手戲和角色細節表演,完成陰影塑造。比如《賭神》的劉德華、《喋血雙雄》的朱江、《監獄風雲》的梁家輝、《英雄本色》的張國榮,都是讓發哥的這一時期的銀幕形象更加立體和豐富。而反觀《我在黑社會的日子》整部片子,發哥則在不停給劇中的配角來豐富人物性格。通過對手戲,肢體語言,大量的半身、中、近鏡頭,來豐滿其他演員人物。而且蘊含了大量的隱藏劇情,比如小蝦米怒目坤爺說蝦叔回鄉,為什麼那麼氣憤。還有周老闆年紀一把,看到阿豪求饒的時候,貌似血海深仇的充斥坤爺的過往。都只是一帶而過,卻加強了對劇情主線的鋪墊。

縱橫影壇30年,演技切換自如,怪不得這些江湖片都選周潤發

電影的獨到和偉大之處在於它開創了香港江湖片的先河。周潤發扮演一位新做頭,反常態的出演,沒有之前人物性格那麼豐滿,塑造的人物給人一種商人氣質,愛商高,心機不深。但,杜琪峰先生的《無間道2》,倪家接班人倪永孝(吳鎮宇),演的很棒。無論從城府,還是手段,憑一己之力四兩撥千斤,做了龍頭,推演劇情昇華。而且倪永孝很好的推動了韓坤人物成長,殺妻,跑路,再殺妻。最後街邊談判,韓坤力挽狂瀾,倪永孝吞槍自殺。緊鎖劇情,環環相扣,《無間道2》儼然成了江湖大哥成長史。但兩部片子截然相反的處世哲學,一部海闊天空,一部因果暴戾,讓我們看到兩位導演不同的電影哲學。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