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你忍不住二刷三刷的国产电视剧?

舞夜心动--灵魂的主宰者


国产电视剧除了寒暑假霸榜的,忍不住二刷三刷的就只有胡歌的啦!


①琅琊榜

②伪装者



③雪豹《人品什么的先不提,电视好看就行》


是苏慕呀


我推荐一部电视剧吧,那就是在2016年由张萌,俞飞鸿和田雨主演的都市电视剧《小丈夫》。


电视剧讲述的是70后俞飞鸿和90后杨玏谈姐弟恋的故事,但是这部电视剧里,吸引我的不是俞飞鸿和杨玏他俩,而是张萌和田雨这对活宝夫妻的剧情,张萌在剧里饰演的是一个轻熟女,当的是摄影公司的老总,性感火辣,而她的丈夫田雨在剧中是摄影公司的副总,人老实,对张萌是一万个忠诚,可是因为夫妻两人工作忙,张萌又是个事业心极强的女人,又为了保持身材,一直不和田雨要孩子,这也算是田雨的一个痛点吧。

还有就是什么呢,张萌是个大女人,事业心特别强,能力也是特别强,所以很多业务上的事情都是张萌在打理,自然需要打扮的花枝招展,田雨看着自然是心怀醋意的,可是又拿不住张萌,看着特别搞笑。

推荐给大家看看这部都市轻喜剧吧。


欢乐影视圈儿


说起来,我一直觉得傅艺伟版的《封神榜》非常经典,无论是里面的人物扮相还是故事内容,都经得起二刷三刷。

首先是这一版的人物扮相,傅艺伟版的妲己是在这么多版本中我认为最经典的一版。傅艺伟本身就是当年娱乐圈的大美女,出演妲己这么一个妖媚的角色简直是太合适了,妲己身上的那种艳而不俗,媚而有度,妖而不贱的狐狸精特质被她诠释得淋漓尽致。看了傅艺伟版的妲己,真的很难再看得下其他版本的《封神榜》。

其次是这部戏的台词非常有韵味。老版的影视剧一直都非常遵循原著,傅艺伟这一版的《封神榜》虽然并没有照搬原文的文言文,但是经过编剧改良后的半文言的台词显得非常有古风,听起来别有一番味道。现在很多电视剧对于台词一点都不考究,动不动就冒出一些雷人穿越的台词,实在是太不走心了。

最后就是这部戏的服装非常出色。看过这部剧的人应该都有一种感觉,剧里面大部分角色的衣服都是用白色作为主色,风格显得淡雅尊贵,和现在那些闪瞎人的电视剧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好的电视剧无论造型还是服装都是以简洁大方为主的,在这点上1990年的《封神榜》做了个很好的示范。

其实以现在的角度来看,傅艺伟这一版的《封神榜》有着诸多不足,比如感觉造型过时了,特效雷人等等。但是经典之所以这么耐看,就在于它们在有限的经费里,可以把钱用到实处,请最好的演员拍出最棒的故事。这个版本的封神榜尽管褒贬不一,但是我依旧百看不腻。

多读书,多看报,就关注“查娱日爆”。

查娱日爆


《大唐情史》这部剧是会让我忍不住二刷三刷一部作品。剧中的主演沈傲君、聂远、唐国强等人一改往日的荧幕角色,化身为历史人物。而正史和野史的结合,高阳公主和辩机的爱恨情仇,也让这部剧颇有看点。


故事的开始是唐国强扮演的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夺得了皇位,而且还霸占了自己的嫂嫂玳姬。

玳姬的扮演者张彤一开场就是风姿绰约、娇艳欲滴,香肩半路躺在卧榻上,让人无尽遐想。屏幕外的我们都看的心神荡漾,更别说垂涎已久的李世民了。


玳姬对李建成忠贞不渝,本想以死明志,但为了让李建成的5个儿子活下去,她放下了手中的匕首,委身于李世民。当初李世民对玳姬强行占有这一段,真的是刺激又香艳。没想唐国强演起这种心机腹黑、色胆包天的角色也是得心应手。


玳姬成了李世民的宠妃之后,没想到李世民狡黠奸诈,只是口头答应当初的要求,转眼就杀了李建成的儿子们,惹得玳姬破口大骂,愤懑不已。


因为玳姬生性刚烈,对李世民从没好脸色看,被打入了冷宫,自己的女儿高阳公主也被长孙皇后抚养。或许是对玳姬的愧疚,皇上对高阳是极尽宠爱,这也让高阳公主养成了刁蛮任性、叛逆果敢的性格。


沈傲君扮演的高阳公主,大概是史上最受欢迎也最还原历史的。她脸若银盆,眼似水杏,眉目含情,低头颔首直接满是万种风情。她扮演这个角色的时候才25岁,但是把高阳公主的放荡不羁、敢爱敢恨的性格演绎的淋漓尽致。


幼年时,在李世民为玳姬请玄奘进宫讲佛开导时,辩机作为玄奘的徒弟也随之而来,于是高阳与辩机结识,没想到这却是孽缘的开始。

因为辩机的父亲宗将军曾被威逼利诱给李世民开城门发动玄武门之变,事后却遭到李世民的满门抄斩,死里逃生的辩机由此种下仇恨的种子。


高阳在宫中虽然受尽宠爱,但是也有身为皇家儿女的束缚和无奈,她的婚姻大事由不得自己做主。她先后被安排给松赞干布、长孙嫱儿、房遗爱,每当自己快要接受的时候总有意外发生,内心不由得滋生叛逆和不满的情绪。




而自己的大哥太子李承乾、最要好的三哥吴王恪、还有魏王泰、晋王治又陷入了权利的斗争,自己的身世也一直被隐瞒。种种原因让高阳找不到发泄的出口,在被许配给房遗爱之际,她找到了辩机,诉说自己的苦闷。俩人在一来二往中,情愫暗生。


高阳对辩机的爱可以说是炙热而又直接的,面对高阳的主动,坐怀不乱的辩机也没能抵挡住,俩人干柴烈火在草庵发生了一段旷古奇恋。


剧中聂远饰演的辩机可以说是禁欲系的鼻祖了,又禁又撩。而沈傲君饰演的高阳,也是妩媚风情,充满了诱惑。


俩人远离世俗纷争,在草庵过的逍遥快活的日子,大概是全剧最让人面红耳赤也最温暖幸福的时光。不得不说,这段戏真的尺度挺大,但那时候过审反而没有这么严格。虽然充满了情欲的味道,却一点都不低俗。


作为高阳公主明面上的老公房遗爱,知道此事却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他享受高阳为他带来的官场上的晋升和美女相送的愧疚,甚至暗地里还屡次撮合了辩机和高阳。潘粤明把房遗爱的懦弱无能、贪恋权势美色的性格拿捏的刚刚好。


剧中除了李世民和玳姬、高阳和辩机的爱恨情仇,还穿插了很多配角的故事,让人眼界大开的莫过于太子李承乾和他的爱宠称心的故事,敢把太子的龙阳之好这么直白的拍出来也是非常大胆服气了。要是放在现在,肯定是播不了得被删减的。


此外秦岚扮演的武媚娘在剧中也是很吸睛的,虽然戏份不多,但因为足够妖娆多情也让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让人觉得羞耻的一段就是她蒙受李世民的宠幸,床上承恩叼露,真的是诱惑至极。


秦岚用她的演技和美貌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娇美动人,她所演绎出来的“风情”有别于情妇,也有别于疏离,而是那种恰到好处的地步。


剧中除了张彤、沈傲君、秦岚等美人,还有倍受李世民宠爱,前朝之女的杨妃。当年颜丹晨在里面的扮相非常绝美,非常的有古典美人的韵味。难怪后面扮演嫦娥的时候就很惊艳,都是颜值给撑着了。


除此之外,扮演长安第二美女酱油角色、出场只有几个镜头的文成公主、高阳公主身边的侍女都是非常养眼,所以说这部剧的颜值还是很高的,纯天然的美女看着就是舒心。


《大唐情史》这部剧制作精良,无论是从服装妆容、背景布置来看,都非常有大唐古典的味道,而且演员颜值高非常之高再加上演技加持,值得细细品味,重点是每个角色性格非常饱满,剧情转折起伏,非常有看点。


虽然剧中有一些情欲的戏份,但也都是为了突出人物特点、推动剧情的高潮而增加的。相比现在的剧只是为了博眼球、造噱头真的要良心太多。


八卦大田田


要说能几刷的电视剧还是有特多的,(好先生)(老爸当家)(我的体育老师)(一仆二主)(爷们儿)(小别离)(我爱男闺蜜)(大男当婚)(家有儿女)(武林外传)(爱情公寓)等。


1 : (好先生)孙红雷这“大坏蛋”一看到他的戏份就特别有意思,演的电视不闹事就不是他的风格了,在外国出事被抓,害了自己的兄弟都没有了,之后带着朋友的孩子回国生活,各种斗志斗勇,被前女朋友抛弃了,工作还被女老板调戏 。

2 : (老爸当家)张国立老师带着三个女儿一起生活,作为厨师角色,当然少不了美食,围绕着女儿们的操心事吧剧情后也是圆圆满满的,结局很不错的。





3 : (我的体育老师)(一仆二主)(爷们儿)张嘉译,一个有着特别魅力的中年大叔,总能让年轻的小姑娘围着转,“老牛吃嫩草的感觉”哈哈,好多剧都是有年轻姑娘追求,不得不说魅力大是吧,难怪他的电视剧几刷都不腻。



4 : (我爱男闺蜜)(小别离)黄磊之前还是有几部还的片子的,生活中常有的小剧情,也挺不错,不知道是不是当老师的原因反而最近拍的不多,没啥看点大多也就那样了。



5 : (大男当婚)徐峥还是不错的,中年火势就蹭蹭的大涨,这部剧不就是一个老男人为了找女朋友的家里的各种奇葩事,不过剧情最后不知道是哪位美女叫的他,也没有揭晓,让人胡乱猜,编剧要出来“挨打”。


5 : (家有儿女)最经典的就是家有儿女的几个调皮小孩了,下雪(夏雪),下雨(夏雨),下冰雹(刘星),佩服的就是他家的生活水平在那个年代很不起啊,有车有房有钱,一日三餐不重样的。至今还没赶上他家以前的生活水平,可怜,也算是陪我们走过一个个假期的欢乐剧。

6 : (武林外传)也是很经典的,古装剧搞笑经典,佟湘玉的抠门,鸡贼,剧情增添了不少特色,白展堂,郭芙蓉,李大嘴,莫小贝,俩傻捕头,老邪,小六,各类人才聚集搞笑。




7 : (爱情公寓)当然少不了它啦,最逗比的就是这部剧的了,张伟屌丝界的大神,曾小贤贱得出名,一菲女博士,光谷这逗比,虽说近几年爆出抄袭等原因,不过咱也没办法,也还是挺不错的,至少也陪我们欢乐了好长一段时间,国产剧也要更加油吧。这些都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剧,欢迎一起讨论。

感谢。


沙丘Alan


你好,我是秀一秀撩影视,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1.《封神榜》1990出品的。傅艺伟、达奇、蓝天野等主演。这部剧播出后受到观众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傅艺伟扮演的妲己已成为经典的银幕形象。小的时候非常爱看,经常到点就坐在电视机前等候,很怕少了其中哪个环节。剧中奇人能士数不胜数,武器法宝眼花缭乱。还心想着哪天自己也能拜师练习仙术,像杨戬一样厉害,那就美滋滋了。

2.《西游记》,老版的西游记是电视台必播的,到现在我都没看够过,只要电视放出来,几乎都会停留看到一集结束。小的时候感觉唐僧怎么长相变了?原来是换人了,还以为是人为变的。看我入迷的程度是多大?影响了小时候的我判断力,唉!

3.《新白娘子传奇》老版白娘子长的漂亮,人又善良!谁不喜欢?一心喜欢许仙,里里外外付出了太多,很感人的剧情。许仙这个角色一眼就看出来是个女扮演的,却被这部剧活生生演成男人,以至于我现在看见叶童的片就感觉,她应该演个男人,留长发被我看到心里感觉很不适应。

小时候是追剧狂魔,这3部剧是我最爱看的,已深深烙入心底。不知十年后电视还会不会放这些老片,让我再重温一遍。





秀一秀撩影视


虽然,现在的电视剧都往流量方向走,但是还是有很多优秀作品值得多刷的。在这推荐一部应景的《大男当婚》。

这部山争大叔(徐峥)主演的都市爱情喜剧主要讲大龄青年曹小强在事业无成(也不能这么说,只能说平凡普通)时,遭父母催婚,先后与几位女主恋爱的故事(并不是相亲)。

几段爱情故事,有不同的开局,不同的结局,笑中带泪。每个人都能在中找到最适合曹小强(或许是假想自己)的伴侣,希望他们在一起。


可是,最终曹小强都与她们分开了。在剧中我们或多或少能找到自己的影子,这或许就是能引起共鸣的原因吧。剧中还就男女关系进行深入探讨,我们是将就于年龄,还是追求爱情;我们是屈服于物质,还是追求爱情;人生除了爱情,难道没有更好的精神寄托……

本剧不仅轻松幽默,还有深度的思考,每个人都能在剧中找到立足点。本剧是开放悬疑式结局,让我一度苦等。不过也对,每个人都有最喜欢的女主,导演也很难办!



孤独浪着


一部好的电视剧除了敬业的演员外,还要有好的剧情。

《潜伏》这部电视剧在用人方面和剧情方面都达到了极致。 在以往的抗战片和谍战片中,男主角都会自带正面光环,从形象中大家一看就知道是个正面人物,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比较帅。而这部片中余则成的扮演者孙红雷与以往的正面人物在刚开始演的时间有一定的心理落差。 心想会好看吗? 但随着剧情的展开。在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曾无法自拔。 真是把人物演得活灵活现。 当时每天都是播放两集,于是在第二天都会准时坐在电视机旁等待着播出。

当然,每天坐等着播出的原因,还有另外一个就是剧情起伏跌宕, 面对不同敌人的种种猜测和怀疑, 凭借着精神和智慧一步步变被动为主动, 化险为夷,直到成功。

这样好的电视剧忍不住要刷了一遍又一遍, 每次刷都有不同的心理感受。 能让我们感受到当时那个特殊环境下革命先驱者的真实情况。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老一辈革命先驱者那个时代虽然我们没有经历过。但他们在当时的环境中能依靠信仰、才智 克服所有困难取得的成功,让我们敬佩! 值得我们学习!








课舍乡间


我的答案是《康熙王朝》,前前后后看了三四遍。


这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向天再借五百年》更是一首流传甚广的影视金曲。我现在时不时地还得哼哼两句,当年我也不明白这部剧的魅力在哪里,但就是身边的人都很喜欢看,一遍又一遍地看。我爸说这不电视剧里面有很多人生的大道理,当时不懂,长大后学到了不少。

这部剧是二月河先生写的,描述了康熙皇帝的辉煌一生,在位六十一年,灭鳌拜,平三藩,扫平葛尔丹,手台湾,驱逐沙俄,一生丰功伟绩,起起落落。电视剧情跌宕起伏,人物角色丰满,故事情节完善,引人入胜。


康熙这一生也是充满了各种挑战,小时候得了天花,差点死掉。根据剧中描述,康熙皇帝父亲顺治出家为僧,年仅八岁的康熙登基,十六岁亲政,也算是少年得志,匿名参加科举便获得探花名号。

康熙皇帝每一次处理重大国家大事都让人看的血脉喷张,手底下的大臣索额图、明珠、陈廷敬、周培公等人也是各有特色。康熙王朝中有很多很多经典的桥段,让我们回味,康熙怒骂姚启圣,周培公大败吴三桂,康熙亲政准葛尔。

这部电视剧在我们看的很过瘾的同时,也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待人接物,说话办事的道理和各种明着暗着的规则,一方面从历史上我们收获很多知识,二一方面从人文和社会方面也收获很多知识。确实是一部非常好的良心大剧!


我叫盐汽水


这些年看电视剧少了很多,不管是国产剧还是美剧韩剧什么的。一来是没有过去那么多闲工夫追剧,二来也是好片太少。

此前在问答中也回答过类似问题,推荐过的国产好剧大多是过去的剧,比如《西游记》、《我爱我家》、《编辑部的故事》、《过把瘾》、《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空镜子》、《浪漫的事》、《五月槐花香》、《士兵突击》、《潜伏》、《悬崖》。这几年又看过《人民的名义》和《大江大河》。这上面说到的剧,除了最后两部新剧,我都是经过二刷三刷甚至更多刷的。

今天在这里要说的是,是九十年代中期一部被当时很多人忽略的国产剧,《无悔追踪》。


<strong>

“肖大力,你好。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昨夜窗外凄风苦雨,雨声中我下定决心,此番话不吐何快,不吐何安?这些年来你我朝夕相处,可我过得年年如覆薄冰,小心翼翼,食而无味,寝不能安,这一切随我提笔之际都烟消云散了……”

《无悔追踪》的大结局,临近片尾,剧中的冯静波给四十年来的“死对头”肖大力写了这样一封坦白信。

刘佩琦扮演肖大力,冯静波是由王志文扮演的。这封信的笔触富有文采又情真意切,由王志文沉静的语调徐徐读出,全剧从开场到此间两人相处的黑白画面一一浮现,令人动容。

毫无疑问,《无悔追踪》是年代戏。好的年代戏是在酿酒,二三十集,一点一滴地酝酿发酵,不知不觉让你觉察出韵味渐浓,等到最后的结尾来临,酒瓶子砰的打开,整个人就醉了。

《无悔追踪》也是谍战剧。但相比《暗算》《潜伏》和《悬崖》,这部谍战剧鼻祖又显得是那么不同。它充满正能量,又富有生活气息,它从不说服,但又充满说服力,丝毫不让人感觉肉麻。


<strong>

九十年代是中国电视剧创作的黄金年代,《无悔追踪》是在九十年代中期播出的,首播是1995年。我不太记得第一次看到它是哪一年,肯定是在1996年前后,2000年之后还买过它的DVD重新看过一遍,而后多年未看。

几年来我的一位朋友经常提起这部剧,由于我很多年没有重温,他说到的一些细节我都淡忘了。这个国庆节前后,我花时间又重看了一遍,感觉出它更多的好来。

这部剧的剧情好。我从不爱看过于正能量的影视剧。很多此类作品违反艺术创作规律,充满虚假的说教意味,或者说那根本不是艺术,而是宣传。剧中的人物过于高大全,说出话来估计演员都不信,那怎么能演好呢?不能说《无悔追踪》里蕴含的正能量小,它不仅塑造出肖大力这样一个一丝不苟肩负使命的老民警形象,还通过展现国民党特务冯静波的思想意识转变过程,从侧面表现一个新国家蒸蒸日上的面貌。

一个好人,周围人都说他好,连坏人都说这个人不错,那他就绝对是一个好人了吧?

不得不说,《无悔追踪》找到了这样一个具有说服力的好故事。此剧是根据一部小说改编的,小说写作时有没有原型,我不太清楚。但我在某期读库上看过一篇文章,家住北京通州区的一户人家,解放后一直心甘情愿悄悄为海峡对岸办事,几十年间一家人命运多舛,波折横生。

而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剧,观众看下来根本不会心生厌倦,因为它在嵌入宏大事件的同时又充满生活气息,塑造出连同两位主角在内十几个鲜活的重要人物。土唐刀胡同里的街坊四邻互助互帮,偶尔互相拆台,恩恩怨怨四十年,从少年到青年,从黑发到白发,上演着说不尽的离合悲欢。这些人差不多都性格鲜明,不同的历史时期,在风风雨雨的裹挟下,体会不同的人生况味。


<strong>

这部剧的表演好。能看到王志文和刘佩琦这两位实力演员同框飙戏,刻画人物从年轻到年老都那么准确到位,真是观众难得的福气。不知别人怎么看,观察王志文的表演,有时候还能感觉出那是王志文这位演员,而看刘佩琦扮演的肖大力时,我总觉得那不是演员演的,那就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倔警察。

王志文和刘佩琦的合作,多年后在陈凯歌的《和你在一起》中也出现过一次。同为时间的艺术,但电影的容量毕竟不及20集电视剧,要说观众看同台戏看过瘾,还得通过此剧。

其他配角乃至小人物的表演,也都合适熨帖。岳秀清、孔琳、何冰、吴军、陶虹这些公认的好演员就不说了,这回我发现李丁老爷子的戏也实在有看头。他扮演的剃头包出场次数不多,但每次时代变迁他都摇头晃脑点评上几句,发出大时代下小人物的喟叹,充满无奈,同时又带有喜感。

顺便说一下扮演冯抗美的李冰冰。她的出现多少有些意外。这是一部老北京题材的剧,大部分演员都是说着一口北京话的演员,唯独她来自东北。尽管李冰冰的表演也算出色,但如果北京味儿浓一些会更贴近人物。

这部剧的台词也好。好台词意味着合适的角色说合适的话,生动且准确。一文一武,冯静波和肖大力完全是两种人,听他们两个人的台词是一种享受。

肖大力是行伍出身,文化水平不高,性子直说话冲,他台词的最大特点是爱说民间俗话,比如“没有三十年不漏的大瓦房”,“我就不信他能滋出两丈的尿去”,“我就是坐折板凳熬干油,不查他个底儿掉我不姓肖”。

有位在运动中得到过肖大力帮助的人说起往事,肖大力早就把这件事忘了,对方说他曾安慰自己“干屎抹不到人身上”,肖大力听到这句话连忙点头,“这话倒像是我说的。”屎尿屁台词平时听来尽显粗俗,但从肖大力口中说出来,丝毫不觉讨厌。而且,他的话与人民教师冯静波文绉绉的语言形成鲜明对比。

冯静波由王志文扮演也是找对了人,一辈子文质彬彬谨小慎微,偶尔露出峥嵘能把所有人吓一跳。我喜欢看冯静波老年时候的戏,王志文把眼睛一眯,见人含笑点头,走路慢悠悠的,两只脚略呈八字,真的是一个知识分子老年时的样子。

另外王志文说台词的节奏也好,很多时候的断句和字眼重复,能让人体会出妙处,演员在说起那些台词的时候,应该是经过反复琢磨的。他的声音也独特,听到他最后那一大段信中的独白,感觉是在上一堂好声音的赏析课。多年前陆毅主演的《永不瞑目》上演,这部剧王志文没有参演,但其中的旁白来自于他,旁白出现的机会并不多,但那是该剧重要的一部分。

顺便说一下电视剧台词的录音问题。《无悔追踪》无疑是同期收音拍摄完成的,每个角色的台词都由演员在表演时说出并完成录制。这很正常,因为“没有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一个演员的表演除了表情和形体,当然要包括他的声音,那也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而现在一些电视剧中主演的声音都来自后期配音,原因据说是录制同期收音不够完美,而后期配音占用大量时间演员给不出档期,只能由专业的配音演员代替完成。这,就是演员?


<strong>

我还特别喜欢这部电视剧不同寻常的转场镜头。一场戏中这个人问别人话,对方还没有说话,剧情马上转入另一个场景,这时说话的人貌似是在回答上一场戏中的问话,实则与其已经没有任何关系。巧妙衔接,又制造意外和笑点。

有人说《无悔追踪》是披着谍战剧外衣的年代剧,此话倒也不假。它的高妙之处在于,它既像很多谍战剧一样留给大家悬念,使观众始终不忘探寻一个秘密何时泄露,如何泄露,引发怎样的结果,同时它又让大家安于不那么急切地探究真相,因为那些形形色色的人物个个充满魅力,剧情婆婆妈妈又不落入俗套,街坊间的家长里短同样吸引人,“谍战”的真相倒显得不那么重要。

它比《潜伏》和《悬崖》等谍战剧多了真实的生活气息,又比《金婚》和《一年又一年》等年代剧多了让观众一追到底的悬念感。

《无悔追踪》目前在豆瓣的评分是9.3,比同为谍战剧的《潜伏》还高0.1分,但这部剧的知名度远远不及后者。这可能与它出现得过早人们有所忽视有关,没有赶上谍战剧爆棚的时间段。另外看报道说,因为题材关系此剧多年来还被雪藏过一段时间,这些年才获解禁。《一年又一年》是经典年代剧,豆瓣评分与《潜伏》持平,比《无悔追踪》低0.1分。


<strong>

在我忽视《无悔追踪》的这些年里,曾多次在该剧一个重要拍摄外景地经过,我还近距离端详过那座建筑,但从来没有把它和此剧联系起来。2018年国庆节前我开始重温这部剧,画面中的那座寺庙越看越眼熟,想起来它应该就是我多次经过的拈花寺,就在鼓楼西大街附近。一查资料,果然是。

国庆节前再经过那里时,我专门在拈花寺前站了一会儿,脑补土唐刀胡同街坊邻居们聚集在那里时的场面。拈花寺,雍正年间命名时大概是取拈花一笑的意思。《无悔追踪》这样一部经典剧目,多年之后重看再重看,始终也能让我们脸上浮起笑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