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大才子12岁抬头望月,写一首妙诗,无一生僻字却令人拍案叫绝

说起明代才子,人们首先会想到唐伯虎。唐伯虎是能写诗,能作画,这样的才子在明代其实还有很多,比如徐渭,被称为东方的“梵高”。此外,还有东方的莎士比亚汤显祖。明代是一个才子辈出的朝代。之所以才子辈出,是因为这一时期的主流思想发生了重要改变。

明代大才子12岁抬头望月,写一首妙诗,无一生僻字却令人拍案叫绝

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思想此时发生了松动,取而代之的是王阳明的心学。从这个意义而言,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是明代才子辈出的源头。所谓心学,就是肯定人的主观和主体价值,扬弃了朱熹理学所谓“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因此,无论是唐伯虎,徐渭,还是汤显祖,甚至包括张居正这样的首辅,都是心学的实践者。所以若论明代才子,王阳明才是真正的才子,因为他是众多才子之师!

明代大才子12岁抬头望月,写一首妙诗,无一生僻字却令人拍案叫绝

王阳明在12岁的时候,写了这首诗,奠定了自己的才子地位:

《蔽月山房》

明代:王守仁(王阳明)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也许很多人会说,王阳明只是一个思想家,怎么算得上才子。其实不然!这一首他十二岁抬头望月,写下的妙诗,无一生僻字却令人拍案叫绝。这首冠绝古今之作,充分体现了他的才华和卓尔不群的思想见的。

明代大才子12岁抬头望月,写一首妙诗,无一生僻字却令人拍案叫绝

这首诗的妙就妙在看到了常人看不到的一面。王阳明用最质朴的语言,叙说了最丰富、高绝的思想和见解,这种才华,非常人所能及。真正的大师,往往才能做到如此深入浅出。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当时诗人只有12岁。12岁的年纪就显示出如此高深的思想见解,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为什么我们觉得月亮那么小?是因为月亮真的小吗?如果它真的小如银盘,怎么会照亮宇宙乾坤呢?这个问题今天看来似乎是不需要说明的问题,但在明代,却是困扰人们的大问题。王阳明一阵见血地指出原因所在:山近月远觉月小。须知道西方画家透视法中近大远小的观念,是西方绘画最大地贡献。王阳明用七个字,就将这个问题解释得清清楚楚。

明代大才子12岁抬头望月,写一首妙诗,无一生僻字却令人拍案叫绝

因为山近,月远,所以我们觉得月亮很小。有人说,山比月亮大多了!可是,如果有人眼睛比天大,眼光足够开阔长远,一定会发现,虽然山是很高,但是月亮更为辽阔!

这首诗看似写月亮,但是又绝不止于写月亮。尤其是最后两句,希望有人“眼大如天”,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实践,得出月比山阔的结论。这其实已经预示了王阳明心学最重要的观念“知行和一”,要用实践去检验内心的认知。不能盲从所谓的“天理”,也不可盲目自信于自己的“主观”,从而达到主客一体。

明代大才子12岁抬头望月,写一首妙诗,无一生僻字却令人拍案叫绝

此外,王阳明的所谓“人眼大如天”就是希望人的眼界更加开阔,不得不佩服王阳明的思想高度和前瞻性。成年后的王阳明最终和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被后人尊为圣人。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