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存了很多钱却不买房是为什么?

理财迦


存了很多钱却不买房,多数是觉得“房价太高”,“风险太大”。而之所以会存钱,就是典型的惧怕“风险”的人。尽管,事实上,“存钱”反而是风险最大的——存款,长期受到通胀和贬值双重打击,而且是“确定性”的打击。而房价相反,从长期来看,反而是“确定性”上涨,反而是保值和增值的最佳选择。

事实上,在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去看“房价”,从没有“低”过,也从来没有“没风险”过。这是多数人的感受和历史的事实。

恰恰相反的是,存款,从历史任何时候来看,都被认为是“没有风险”的,结果恰恰是风险最大的——损失了时间价值,损失了购买力价值以及损失了投资机会。

为什么会如此分裂?为什么如此极端?

那是因为我国的国情决定的:土地财政,是城镇化和人口红利时代的国家支撑,房地产是三十年以来经济高速发展的驱动力和自我驱动结果。对比城镇化和土地财政,其反面,就是货币超发和通胀。而货币超发和通胀,本身并不是一个“坏人”,而是特殊经济结构,经济发展阶的必然产物。但是,货币超发在叠加了“土地财政”之后,就成为一个“坏人”——鼓励炒房,鼓励投机,否则就要被社会平均财富拉大差距水平,被贬值和通胀吃掉,被“穷人支持富人投机投资”吃掉。

从社会的经验来看,房价从来就没有“便宜过”,哪怕是在90年代,房价非常低,但是人民的收入更低。从2000年以后房价开始初步上涨,人民的收入对比房价依旧低,从14-15年后全国房价加速上涨来看,人民的收入与房价的差距则是加速扩大差距。从19年现在站在这个角度和时间去看,未来会改变吗?

任何问题,如果本质不改变,结果就不会改变;任何人,不是听他怎么说,而是看他怎么做!这是我们处世的基本道理。“透过现象看本质”是一个基本的哲理,如果做不到这点只会从自身感受去看问题的人,其层次必然比较低下!

那么,从房地产调控是否涉及“土地财政”这个根本问题,是否涉及货币超发机制彻底扭转,从信贷是否彻底关闭炒房者的通道以及从城市人口流入结构角度去看,是否结束了一线城市的人口趋势?

从调控来看,本身的目的,并不是也不允许房价暴跌到“大家买得起”的合理水平,而是要“放慢房价涨幅,以等待居民收入增长水平追上房价上涨水平”。这是一个良好的愿望!事实是,房价不是涨就是跌,没有“既不涨,又不跌”的,这不是“人为意志”可以左右的事!但是,偏偏有人就觉得“人定胜天”,偏偏要人为左右。那么,房价要么跌要么就涨。

而从历史的房地产调控来看,“限售”,“限购”,“信贷利率上浮下折”,开发商备案价格设置涨停板,这些有用过吗?有!最终的结果就是堵截了真正的刚需,而被炒房者巧妙回避。一旦“松开”,房价就加速上涨。房地产的调控历史成就就是“涨多了——调控——滞胀或者下跌——刺激经济刺激房地产——房价上涨——疯狂加速刷新上涨记录和房价记录——调控”,周而复始。

因为,房价上涨的本质问题——土地财政,货币超发,从没有从根本上被改变过——甚至,连改变的想法都没有过!回到做人的基本原则和问题的基本原则角度来看——本质未改变,结果怎么会改变?

反观,货币购买力的贬值速度,十年前的100万到今天就只剩46万购买力,那么,存银行人真的“安全了”吗?是存银行的人,在支持和鼓励买房者,支持鼓励投机者,只有更多的人存银行,才能给银行创造信贷资金乘数去支持房贷和炒房!

未来呢?不知道,谁也不是神仙可以预测未来,只能说,很多现象并非是人为意志可以改变的——但是,偏偏有人要“人定胜天”,那么,我们只能看问题的本质是否发生改变——土地财政和货币超发!事实上,买房炒房者,是最聪明的,他们提前看出了“人定胜天”者的本质嘴脸——只说不做!




屠龙刀fei0598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存钱却不买房,这是很正常的,背后也有很多原因,存钱却不买房在未来还会越来越多,变得更加普遍,那么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一,房价太高,即使存钱也买不起

如今的房价实在太高,就拿二线城市来说,普通一点的地段的房价在1.5万每平方米,如果按照一套房子100平方米计算,那么就需要150万元才可以购买,再加上其他装修的费用,基本上已经到了180万左右的资金,这仅仅是普通的地段和位置,如果是更好的地段和位置,那么房价更是高到吓人,甚至需要“六个钱包”才可能买下一套房子,所以很多人虽然存钱,但是无奈即使存钱也买不起一套房子,这就是现实的处境。

二,炒房时代过去,现在炒房无异于高风险

也有很多人已经有了一套房子,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存钱的目的就是炒房,通过炒房来得到收益,但是他们很快地就会发现房价虽高,但是无法再上涨,现在在炒房,基本上已经成为较高风险较低收益的投资,而在过去这是高收益低风险的投资,这样的转变也让人逐渐开始放弃炒房,即使愿意存钱,也不会去炒房,所以不买房。

中国有着13.9亿人口,在这些人口里面很多人“存钱却不买房”的原因都是不一样的,低收入群体,中收入群体,高收入群体分别这样做的原因是不一样的,再加上即使是同一群体,它们也会面临着各种各样不同的环境以及影响因素,所以不同的人这样做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除了刚需之外,现在买房的确不划算,主要的表现就是房价高,买下一套房子要么需要六个钱包,要么需要背负几十年的负债,所以除了刚需,一定尽量不要买房,在未来,房地产调控会逐渐深深影响到房价,让房价回归到正常的水平。


理财日记哥


存钱不买房,有钱不买房,这才是正途,也是聪明人做法。

一,现在房子租售比不划算,存钱在银行拿的利息比买一套房出租划算多了。

二,持有货币比房子划算,会理财都在卖房换货币,贷款买一套房给银行利息不如卖掉一套房银行给你利息,贷款买房工作上班不如卖房存银行不工作享受生活。

三,房子有价无市,在炒房得开发商之间流转,现在房价就算0首付,缺少房子的也付不起月供,这说明房子泡沫到底多离谱和多大,这个时候还给买房和炒房贷款的银行,我们得当心了,说不准那天他就出问题了,海南农村信用社曾经在他们房地产出问题时候破产过。

四,货币如果贬值,物价继续上涨,货币失去信用,汇率保不住,房子也不会保值,现金在手,万不得已有退路那就是买硬通货膨胀的黄金白银等等,从而保住自己财富,就像委内维拉,京巴布韦,阿根廷,如果他们有钱人有先见之明先买了黄金,估计现在日子最潇洒。


刘贵刚mark


最近,有网友提出:他身边很多人都存了不少钱,但奇怪的是这些人也不买房,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对此,有专家们表示,现代人对理财需求也逐步走向多元化,此时存款、基金、股票等其他理财方面也受到青睐,导致有钱了暂时不投资房子,不买房,也很正常。同时,也有民众表示,他们存点钱就是为了以备不时之需。

从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的房产家庭总资产的77%,家庭中的金融资产只占23%,事实上,很多家庭已经把多半积蓄都投向了房地产,还欠了几十年的债,现在他们存了点钱,也就是以备子女教育、医疗、旅游、购车等需要大笔开销时使用,如果再把所有的钱都投向房地产业,显然中国人不能只为买一二套房子活着吧。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很多人都在存钱,但是却不去买房呢?首先,很多人不看好房价未来趋势,认为炒房时代已经过去,现在炒房无异于高风险。这些人存钱只是以备其他用途。近日,银保监会领导和央行的领导多次在公开媒体上讲,我国的房地产泡沫实在太大,要注意防控房地产金融风险。下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将收紧,未来房价不可能再上涨了,所以大家也不愿意存钱买房。

再者,房价过高,普通人买不起房,一般大家存点钱,只是以备家庭不时之需才会使用。像上海的房价动辄700-800万/套,而当地的居民家庭年收入也就是10多万。很多家庭要凑三成首付款都很艰难,更别说要买得起这高房价了。很多人也看穿了,反正已经买不起房子,就租房子住,干脆就不买房了。

再次,现在一二线热点城市都实行了限购、限贷、限售等政策,每家每户要购买房子还是要受到资格限制,比如你要在当地缴满5-10年不等的社保后,才能符合购房贷款的资格。

还有一些城市有规定,业主在买入房产后,2-5年内不能出售,这也让炒房者望而却步,而一旦投机性购房者退出,刚需群体购买力又跟不上来,房地产市场只能持续低迷。所以,热点大城市并不是没人买房,而是一些人没有买房的资格。

最后,对于很多人来说,随着国内房价的不断上涨,房子已经不具备投资价值,只有投机价值。举个例子,上海房价基本上都在600-700万/套,但是房子的租金只要8000元/月,一年最多也就是10万元,这需要购房者买房至少60-70年才能收回投资。租房的收入还不如银行存款。在这种情况下,买房只有房价大涨才能赢利,而未来房价大涨的可能性很渺茫,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买房更冷静了。

那么,很多人存钱不买房,那这钱又想花到哪儿去了呢?我们认为有两大途径:一方面,存钱就是为了消费。很多人把钱存下来,可以重新装修一下老房子,照样如新的一般。再比如,买不起房,但是买辆轿车总也要存钱吧。所以,人们把买房的资金,用到其他地方消费去了。

另一方面,房价既然已经不涨了,而且还存在一定的投机风险。那么,很多人把手里的钱去买银行理财产品、股票型基金、国债、大额存款等,至少在目前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大家理财更加谨慎,现在不亏钱才是王道。对此,我们也认为现在相对保守一些还是比较明智的决策。


不执著财经


很多人存了很多钱不买房,在侯哥看来非常正常,对于部分生活在一二城市以及沿海城市的人来说,买一套房需要花费好几百万,即便是三成首付也接近百万,一旦有了买房的打算,那么此前所有的积蓄都会被一次性花掉,而且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买房都是首付按揭,后续还需要每月供房,所以买房之后,就基本宣告你后续有其它创业想法都会因没有启动资金而放弃,同时由于有每月房贷的压力,在生活中就不能太冒险,而且还需要注意节流,这对于部分有想法的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毕竟在这些人的眼里,存钱是为了过更好的生活,是为了为自己接下来的即将开创的事业进行原始积累。

另外从目前对地产行业的严格调控来说,地产行业的黄金周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很多城市对于商品房都实现了限购限贷,房主不炒的大政方针会成为未来地产行业的一个主导方针,这种趋势在很多人来看,也基本宣告了投资房子高回报已经不太可能了,所以即便有闲钱都不会选择去买房,要知道资本都是趋利的,即便投资房子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有高的回报,那么很多人也就不会有买房的需求。

最后从投资者心理角度来看,市场普遍都是买涨不买跌,而目前全国各地的房价都处于震荡小幅下降的趋势,这也无法刺激投资者买房的意愿。同时很多城市投资房子之后,租房价严重偏低,这也会抑制大家买房的意愿。


侯哥财经


这个我想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吧:

一、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好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经过一二十年的高速发展之后,目前已经处在了历史高位,投资者对于后市的看法出现分歧实属正常,虽然还是有很多人看好未来的房价,但很显然,随着商品房空置率不断高企,离婚率越来越高,结婚率、新生人口出生率越来越低,房地产的人口红利在逐渐消失,也有不少开始看空未来的楼市,对于看空者来说,不买房,而是把钱存在银行,是很正常的投资选择。

二、老百姓的投资渠道有很多,不只是楼市:

目前,老百姓最主要的投资渠道有:股市、楼市、银行理财、保险、黄金外汇、期货等等,楼市经历了一二十年的黄金大牛市之后,目前已经处在了历史高位,之前投入的部分资金可能已经开始选择获利了结、转战其他市场了,楼市目前的价位与其他投资品种相比,性价比越来越低,投资的风险越来越大,所以,很多人宁愿选择购买银行理财、存定期或者投资股市、黄金外汇,也不愿去高位接盘楼市。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K涛资本


有的人从房产中撤退,有的人却在想方设法购买房产。

很多人可能还停留在有钱就买房的老观念中,但实际上从近几年一线城市的房价走势来看。越来越多的信息显示,房子并不在具备投资价值。



随着三四线城市棚改计划的落幕,没有交易量支持的房价会支撑到什么时候谁也不敢确定。

2018年比2017年人口出生减少了200万,达到了1523万人,2019年的出生人口数量将会更加严峻。而去世人口却在稳步增长,预计2019年会突破1000万人。中国人口将很快到达顶峰,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并不看好房价的后市。


虽然房地产税短期内不能出台并付诸实施,但长期来看落实的概率是100%。

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从房地产领域退出。炒房客早已经难觅踪迹,目前只剩下个别人仍在自娱自乐。高昂的房价,伴随着的是交易周期的越来越长。想要急于变现的人,只能通过降价的方式提前离开房地产市场。

2019年是现金为王。2019年上半年住户存款增加6.82万亿元,2018年末的住户存款余额只有71.6万亿。也就是说上半年人们光存款就增加了9.5%,难道全年会增加19%以上吗?这一部分钱是从哪里来的?我们的GDP增长速度只有6.3%。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2019年已经有很多人在急于变现了。


或许随着国家对股市有关制度和法规的完善,股市将会成为下一个的爆发点和财富的蓄水池,但绝对不会是楼市了。

人们正在积蓄资金,等待机会。那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人的人喜欢存款而不愿意买房了。


暖心人社


我国的房产占了家庭资产的80%比例,不存在很多人存钱不买房的说法,只能说在近两年很多人看到了房价的调控政策后不准备开始投资房地产,加上目前国人投资观念日渐升级,对理财的需求也是逐渐的走向了多元化,此时存款,基金,股票等其它的理财方式也受到青睐,导致有钱了暂时不投资房子,不买房。

但是目前大部分的人都有一套房子,在房价高高在上的时期,没有刚性需求很多人已经没有十几年前那种买多套房的想法了,基本都是捂着口袋过日子,毕竟现在实体行业并不景气,资金越来越少,能省就省。

那很多人存了很多钱不买房,都在做什么?

1,资金在股市里。一季度大盘出现上涨,很多民间资金纷纷入市,让股市投资气氛再度活跃,此时无论是老股民还是新股民都想在股市获取财富,很多人存了钱无处理财全跑到股市投资,结果到目前为止新入市的股民大部分被套牢。

2,资金在稳健的理财产品中。有部分人士还是比较理性,不想买高风险的理财产品,就会把资金继续留在余额宝或者零钱通中,更有的投资者选择了银行的各种理财产品,这里也稀释了很多资金。

3,资金在基金产品中。今年上半年,新的基金发行合计募集了资金达到4793亿元,这次募集资金量创下了2016年以来各上半年的新高,说明民间很多资金开始投入基金市场,买入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等各种基金产品。

总之:大部分人的资金都放在了某些理财产品中,但是也有部分人用在了实体创业阶段,很多人之所以存钱不买房,主要是受制于现在房地产政策还有房价过高的影响,担心会出现回落的行情,都处在观望中。


金美圆的财经笔记


这种操作是正确的。因为一,目前中国的房地产价格已经高的特别离谱了,如投资房地产说不定会一夜回到十年前;二,其他的投资项目,我看普通老百姓是没有的。股票?一般人玩不了,进去就赔钱!三,银行定期存款?中国的四大国有银行是最赚钱的,赚谁的钱?存户的钱,你的,我的!四,投资做生意,你能干的生意,哪个能赚钱?放眼看一下,现在哪个实体店不赔钱!赚钱的买卖有!你作的了吗?三桶油,移动,联通!五,老百姓唯一的去处,银行理财或者保险理财产品。本人拙见,不对勿喷,谢谢手下留情!


用户3465941465294


您认为很多人存了很多钱,但却为什么不买房呢?在题主看来,是一件想不通的事。可我觉得这是没有逻辑性的,也就是说存钱的目的并不能直接与购房划上等号。


首先,到底有没有很多人存了很多钱?这也是无从考证的,因为你并没有给出具体数据或者存款比例是多少?所谓的“很多人”不过是一个形容词,我们做财经通常要拿数据说话。

据我了解,根据央行今年第二季度末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住户存款余额77.66万亿元,按照当前实际人口13.95亿计算,相当于人均储蓄存款约为5.55万元。

但是,按照国家统计局今年7月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92元。很明显,我国居民真正能够用于消费支付和储蓄的部分并不多。

其次,有些人存钱不买房子,但可能选择其他理财产品,同样是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的目的,毕竟当前并不是投资房产的最佳时机。或者说房子并非唯一的投向。

另外,不买房子不代表人家之前没有买,或者说人家买了没有,我们也无法了解具体数据。因为我认为您提出来的问题缺乏有效数据支撑,可能仅仅是凭借主观意念。

最后,您在题目中提到很多人存了很多钱,请问很多人和很多钱?你是从哪里得知?总而言之对于这个问题的逻辑性有些牵强,在我看来当前国内老百姓有大量存款的并不是多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