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康熙擒鰲拜時失敗了,孝莊太后會有什麼對策嗎?

宋安之


說到底,鰲拜始終把康熙當做一個“孩童”來看待,要說鰲拜有反心,就是生擒鰲拜的康熙估計心裡也會打一個大大的問號。鰲拜的悲劇就在於,他忘了面前的這位少年雖然比不上自己的資歷和威望,但他卻是大清帝國唯一的代言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最終是要大權獨攬,獨掌乾坤的。



鰲拜為何能得到順治的賞識?

鰲拜是皇太極一脈最為勇猛的武士,滿洲鑲黃旗人,早年曾跟隨皇太極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與鰲拜的勇武相比,之所以後來能榮登輔政大臣之列,他的忠心卻是最大的亮點。

當年皇太極突然病逝,權力出現真空,在多爾袞與豪格為了皇位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是鰲拜聯合了索尼等人,向多爾袞施壓,歃血為盟,發誓只有立先帝之子為皇帝才能不負先帝的厚恩。

鰲拜的背後站著滿洲上三旗皇太極的所有心腹,他們的突然加入,讓勢在必得的多爾袞也不得不掂量掂量強行登基帶來的後果。最後在代善的主持下,雙方各退一步,選擇了6歲的皇九子福臨登基,這才避免了雙方的兵戎相見。


雖然多爾袞雖然沒有如願當上皇帝,但卻以皇叔之名強行拿下了攝政王的位置,雖不是皇帝,但卻可以代幼小的順治發號施令,鰲拜因為此前與多爾袞為敵,從此徹底登上了多爾袞的“黑名單”,整個順治朝前期,鰲拜過得很不如意。

但鰲拜沒有向多爾袞屈服,對於皇帝的忠心直到多爾袞死後才被順治發現。順治親政後,聽宮中的老人講起當年的是是非非,當講到鰲拜為保先帝之子而受多爾袞多年打壓的時候,順治早已泣不成聲,親自到鰲拜的府中去看望他,從此將他視做自己的恩人和心腹,鰲拜也因此得以步步高昇。

順治十八年,順治皇帝病危,為了輔佐小皇帝,順治皇帝在乾清宮召見索尼、蘇克沙哈、鰲拜和遏必隆,命他們四人為輔政大臣,四人肝腦塗地,發誓要為大清死而後已。


鰲拜到底有沒有反心?

四位輔政大臣從剛開始的勠力同心,同仇敵愾,慢慢發展到彼此爭鬥的局面,這完全是人性的使然。鰲拜想一家獨大,壓制其他三位,說到底還是對於權力的渴望,但至於說他有謀反的罪行,這一點卻有點冤枉他了。

首先,身為上三旗皇帝忠實的奴僕,當鰲拜被擒住後,裸露出上身自己征戰多年的刀疤,連康熙都不得不為之動容,以至於最後沒有殺掉鰲拜,只是把依附鰲拜的班布爾善明正典刑。到了康熙晚年,念及鰲拜的功績,還為他恢復了名爵,足以證明鰲拜並無反狀,只是康熙當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其次,就連當年橫行一時的多爾袞也沒有敢走廢帝的道路,權勢不如,威望不如,身份不如的鰲拜就更不敢了。說到底,鰲拜被擒屬於突發事件,就連鰲拜都沒有想到,好好的一次上朝竟成為了自己的不歸路,如果他早有反心,豈能毫無防備?


而康熙雖然已經親政,但只有解決了鰲拜才能真正大權獨攬,康熙一生痴迷權力,是絕不會允許任何人染指,即使是他的兒子也不行,更別提外人了。

孝莊太后給予了哪些幫助?

孝莊太后我們不用多言,作為一個輔佐了兩代幼主的優秀女性,他的能力與謀略在中國歷史上也是能數得著的,對於孫子的困擾,她早就瞭如指掌,並且做了相應的部署。

在索尼病逝前,孝莊欽定索尼的孫女赫舍裡為康熙的正宮皇后,其目的在於拉攏索尼家族,使雙方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索尼受到了如此大的恩寵,立即上書請求皇帝親政,這樣就讓還不願歸還權力的鰲拜甚為尷尬。


緊接著,又把遏必隆的女兒封為貴妃,實際上,孝莊已經把當時的權勢人物全部拉攏過來,形成了政治聯姻,鰲拜孤掌難鳴,即使想反也不會輕易得手。

而且鰲拜只是在朝中掌握重權,對於軍隊的掌控,鰲拜還沒有這個實力,這不得不說,清朝在控制武將方面做的極為妥當,終清一朝,都沒有發生過武將帶兵逼宮的場景。

而至於說康熙擒拿鰲拜失敗後,孝莊又有何動作?我想這壓根就是一個偽命題,之前的工作部署妥當之後,擒拿鰲拜只是水到渠成的事,之所以要在宮中擒拿只不過是為了做到萬無一失,如果一封旨意傳到鰲拜府中,我想他也會乖乖束手就擒,只不過那樣增加了風險,不是萬全之計罷了。


亮仔學史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康熙擒拿鰲拜所做的步驟

第一步:聯姻

在當時有四大輔政大臣,除了鰲拜另外三個分別是索尼、遏必隆、蘇克薩哈。其中索尼的孫女赫舍里氏為皇后,遏必隆的女兒為皇妃;

第二步:護駕

命索尼的第三個兒子索額圖為皇帝身邊的侍衛,且招了二十多個布庫少年,整天在一起玩布庫戲;

第三步:五連環計

第一計:收繳鰲拜的武器

鰲拜覲見皇帝都是帶著武器上朝的,這時索額圖就說:“鰲少保,皇上都親政兩年了,再帶武器上朝是不是不太合規矩了”,鰲拜當時沒多想就把武器給了索額圖;

第二計:因鰲拜是輔政大臣,他面見皇上時都賜座位,這時他們就把鰲拜坐的椅子據掉了一條腿,在用膠沾上;

第三計:把平時伺候在鰲拜椅子後的太監換成布庫少年裡最厲害的一位;

第四計:把平時伺候鰲拜茶水的太監換成庫少年中第二厲害的;

第五計:把平時給鰲拜泡茶喝的杯子先放開水裡煮沸,然後用茶托遞給鰲拜茶水

最後一步,實施五環計;

當鰲拜沒有帶任何武器覲見,皇上賜坐後,第二厲害的布庫少年就將事先準備好的茶水端給鰲拜喝,當鰲拜端起滾燙的杯子時,這時人的自我保護意識本能就會將杯子丟掉,身子也會往兩邊晃動,接著椅子腿就會斷,這時站在凳子後的布庫少年就用凳子把鰲拜扣起來,送茶水的布庫少年也幫忙把鰲拜摁住了,成功捉到鰲拜!

這就是康熙擒拿鰲拜的經過,而在這經過的每一個步驟裡都有孝莊太后的功勞。

首先聯姻就是太后下的指,指定她們兩為皇后與皇妃的,其次索額圖是大學士,有很多官職的,是太后安排他辭去一切官職做了皇帝身邊侍衛的,最後的計策也是孝莊太后幫忙出謀劃策!<strong>

對於如此聰明的女人,鰲拜根本囂張不起來,所以如果康熙擒鰲拜失敗了,太后沒什麼可怕的,她有兩個選擇。

第一,幫助康熙把鰲拜處理掉,她下一文詔書,以皇太極遺孀和順治帝母親的身份公佈鰲拜的罪狀稱其輔政大臣做的不稱職,要罷免了他,為此鰲拜想造反也不大可能,因為他真實的權利並沒有那麼大,他只是個功臣而已!

第二,孝莊會說這一切都是小孩玩鬧,和他開玩笑,並不是真的要拿他,然後繼續不理朝政,做康熙皇帝幕後的幫手,幫她繼續處理鰲拜,讓康熙通過這件事樹立起自己的威望與形象!

第三,如果逃跑且起兵造反,孝莊太后會和康熙一起對抗,當然成功與否就不知道了,如果成功,鰲拜難逃一死,如果不成功,鰲拜就會重新立皇帝,孝莊太后也很有可能被監控,什麼都做不了。


貓眼觀史


孝莊對於康熙智擒鰲拜一事提前準備了預案,沒想到第一個預案就引的鰲拜,以身犯險,鰲拜自以為勝券在握,沒想孝莊才是大清的“獅子頭”!

在康熙想要將鰲拜罷官免職之時,孝莊做了哪些萬全之策?

孝莊太后自皇太極經順治帝,再到康熙帝可以說見慣了刀光劍影的場面,毫不誇張的說他對朝中每一位大臣都是瞭如指掌,而且其對政治也是不屬於任何一個男人,孝莊太后的幾項對策足以保康熙和大清萬全。

內鬆外緊,故佈疑陣,攻其心,擾其外,圈地為牢,逐個擊破,擒賊擒王!

深夜康熙帶領“五名敢死隊”,密報孝莊除賊(鰲拜)計劃,孝莊太后曾經在奉先殿勸阻順治帝不要放棄大清的江山,但是以失敗而告終,這次孝莊太后同樣是在這個地方,面對的同樣是大清的皇帝,她做出的選擇依然是支持康熙。

當然支持不僅僅是口頭上的,孝莊太后告訴康熙用了兩次熱河調兵,首先攻心於康熙,

“我以密掉熱河五千精兵,黎明前即可到京,巴哈里勤王護駕,”

其次攻心於五名敢死隊,

“我以密掉熱河五萬精兵,黎明前即可到京,巴哈里勤王護駕,”

聽到五萬精兵,康熙嘴角泯然一笑......

大赦九門提督伍六一義父,以安撫九門之首之忠心,讓其死保禁宮,以保內廷安全,待將鰲拜活捉後,其蝦兵蟹將不足為患!

孝莊深知內廷最後一道關卡就是九門提督一職,顯然伍六一便成了重中之重的人物,相信給到伍六一密旨的定然是孝莊的旨意,再或許是孝莊假借康熙之意授意給伍六一密旨,將內廷除伍六一外全部大換血。

當然大赦伍六一之父也有脅迫和誘惑之意!

孝莊假意病重,引鰲拜單身上鉤,殊不知前期與鰲拜交手過的侍衛已然被孝莊和康熙訓練成了死士,以命相搏,換取似錦前程!

康熙深夜帶死士向孝莊請命,孝莊太后給他們先是畫了前程似錦的大餅,後是告訴他們,人這一輩子能幹成一件大事,等年老了回首往事的時候都是值得的,此時以後的侍衛已然可以以一當十,可以說是提前燃燒了自己的力量。

在與鰲拜拼命的過程中,輪番上陣,吐血爬起,致死不休!

內外包夾,分圈屠殺,在內活捉鰲拜,在外屠殺班布爾善,裡應外合。

九門禁閉,九門提督伍六一緊鎖城門,帶兵對班布爾善等人突襲,鰲拜被侍衛纏身,終以寡不敵眾,被生擒,而班布爾善及兵勇不善廝殺,最終被伍六一所剿滅!

康熙之所以能夠如此順利的產出鰲拜及其黨羽,其中大半是孝莊太后密謀策劃,只是康熙不知其全部竟而已!

我是歷史中簡堂追溯傳奇,一家汽車公司的失效分析師,喜歡的朋友歡迎關注吐槽。

有關汽車,日語,英語,自考等方面的知識也可以互相交流,感謝您的閱讀。


歷史中簡堂追溯傳奇


如果康熙擒螯拜時失敗了,孝莊太后會有什麼對策嗎?

看過鹿鼎記的人都記得,少年時的康熙被權臣螯拜欺負得不要不要的。無奈之下的康熙,只能鋌而走險,依靠韋小寶和一群少年布庫,智擒了螯拜,而韋小寶更是在天地會刺殺螯拜時,手刃了螯拜。從此改變了康熙小玩伴的身份,走上了飛黃騰達之路。

小寶戰鰲拜:

歷史上的螯拜是個什麼樣的人,真的如小說中一樣不把康熙放在眼裡嗎? 螯拜是滿洲鑲黃旗人,清朝三朝元老,一生隨皇太極征戰四方,屢立戰功,號稱‘滿州第一勇士。“,是皇太極的心腹。

在皇太極去世後,堅定的與多爾袞鬥爭,擁順治繼位,深得順治的信任。順治死後,任命以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為輔政大臣,輔佐小皇帝玄燁。



但是這四人之間,矛盾重重,在索尼病死後,鰲拜設計除掉了蘇克薩哈,排擠遏必隆,大權獨攬,絲毫不把小皇帝康熙放在眼裡。

為了維護皇權,康熙以布庫之計擒住了螯拜,宣佈鰲拜N條罪狀,雖然沒有殺他,也讓他牢底坐穿了。 客觀上來說,康熙用的是一招險棋。

如果失敗了,會有什麼後果?康熙自己都不知道。可有一個人知道,也許一切都在她的掌握之中,這個人就是康熙的奶奶,老謀深算的孝莊太后。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除螯拜之前,康熙向孝莊商量過。雖然孝莊是個女人,但她久經權力鬥爭的考驗,有著豐富的鬥爭經驗和鬥爭策略。

早在索尼去世前,孝莊就做主,將索尼的孫女許配給康熙做皇后。這還不算,過了幾年,又讓康熙把遏必隆的女兒娶做妃子。

孝莊和小康熙:

這樣,四個輔政大臣就有兩家與康熙捆綁在一條船上了,同時,這兩家代表的正紅、正白二旗兩股勢力也站在了康熙這一隊。

孝莊其實知道,螯拜雖然囂張撥扈,但不敢也不會造反。他說到底只是個莽夫,最終夢想不過是在皇帝面前他一個人說了算,所有他看不慣的人都得滾蛋。就算康熙的意圖被識破,螯拜也不敢真的把康熙怎麼樣。

智擒鰲拜:

事實也證明了她的遠見:螯拜真的沒怎麼反抗,只是大喊“老臣無罪!“ 螯拜黨羽雖多,可真正的死黨不過班布爾善一個。在康熙擒螯拜的同時,孝莊就順帶讓人把班布爾善給解決了。這樣,螯拜孤掌難鳴,也興不了什麼風浪。

所以,康熙八年(1669)五月的那一天,她只是安靜的坐在後宮,等待著勝利的捷報就行了。


剛日讀史


其實就算康熙擒鰲拜時失敗了,也不會有什麼事,因為鰲拜只是孝莊給康熙設置的一個小考驗,鰲拜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強大,更別提造反了。至於孝莊太后的對策也無非有以下兩種:

鰲拜如果聰明便告老還鄉,孝莊一開始也沒有想殺他之心!

鰲拜是莽夫,所以才會被孝莊利用,從排名最末的顧命大臣一直幹到首輔權傾朝野!鰲拜的作用是替孝莊幹掉政敵,統一權利。當鰲拜的任務完成後,他最後的利用價值就是替孝莊歷練一下年輕的皇帝康熙。所以即使康熙歷練失敗,只要鰲拜不反,知進退,孝莊會給他留一個退路的。



鰲拜如果反抗,那就殺了,鰲拜只是權臣,並無兵權!

當然莽夫之所以被稱為莽夫是因為他們莽、衝動,所以如果康熙沒能活捉鰲拜,鰲拜很可能一怒之下直接反了,但是這也沒關係,一是鰲拜沒有武器,武器已經被鰲拜交出去了,二是康熙手下訓練的十多人並不光是用來擒拿鰲拜的,也是用來保護康熙安全的,只要鰲拜不能第一時間拿下康熙為人質,作為一個權臣,沒有兵權的鰲拜,等待他的只能是死,孝莊調動的五萬軍隊分分鐘解決他!



康熙擒鰲拜本來只是剷除一個權臣而已,沒有那麼轟轟烈烈,只是康熙為自己臉上貼金而已!

我是歷史白話君,歡迎大家關注我,觀看更多歷史方面的精彩回答!

歷史白話君


孝莊之所以放心大膽讓康熙“擒鰲拜”,是因為她把背後所有厲害關係都看得清清楚楚。所以,放心啦,她知道棋子放在哪裡便無後顧之憂!所以不是有無後手的問題,而是需不需要後手的問題?



鰲拜本質不過一家奴耳,上位之路靠的是表忠心!

鰲拜雖然是滿清第一巴圖魯,但是他的出身並不高,他只是鑲黃旗的一個護軍統領而已。他所有的功績都是因為她死心塌地地追隨皇太極。所以在孝莊面前,他只能以家奴自稱。

在皇太極駕崩後,豪格與多爾袞的儲位之爭。他是堅定的豪格支持者,原因只有一個豪格是皇太極的長子,擁有對正黃旗和鑲黃旗的繼承權。所以他與正黃旗的索尼等八人密謀阻止多爾袞上位,並且誓死兵諫,”不立先帝之子,我們寧可從死先帝於地下。

在多方鬥爭與妥協以後,多爾袞作出讓步,擁立皇太極第九子,年僅6歲的福臨繼位,由鄭親王濟爾哈朗和多爾袞一同輔政。這個格局不過緩兵之計,目的就是多爾袞為了在大清仍能保持團結的情況下,一步步實現自己的野心。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鬥爭仍然繼續,各種勢力仍然在做著權力上的爭奪。多爾袞重點打擊豪格,而豪格的擁護者鰲拜自然是處於被“迫害”的行列。

這就使得鰲拜徹頭徹尾成為多爾袞的反對者。順治親政後,得知鰲拜、索尼等人當年曾經盟誓“一心為主,生死與共”,認為鰲拜是個大忠臣,所以把他視作心腹肱骨。而鰲拜的表現也表現得可圈可點,順治14年(1657)冬,孝莊病重,鰲拜晝夜於宮中侍候,都顧不上自己休息吃飯。


性格決定命運,鰲拜性情剛愎,器量狹隘,勢力愈張,驕橫日甚。

所以順治18年(1661)正月初8,順治駕崩的時候,鰲拜、索尼、遏必隆、蘇克薩哈4人成為了託孤輔政大臣。這4個人裡索尼是正黃旗,鰲拜和遏必隆是鑲黃旗,只有蘇克薩哈是正白旗的。所以這四個人之間仍然也是內鬥不止啊!

鰲拜和遏必隆本身都是鑲黃旗,願意不願意那都是同盟,更何況遏必隆相對還是比較腹黑一點的,萬事不出頭。而索尼年紀又大了。所以正白旗的蘇克薩哈就成了鰲拜的眼中釘、肉中刺。

在輔政期間,鰲拜的野心是得到了進一步的膨脹。他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一直被康熙看在眼裡,恨在心裡。鰲拜很善於打仗,但是政治上仍然非常幼稚。


看看其他三個輔政大臣做了什麼?你就知道鰲拜為什麼會是這個結局了。

索尼在死前上書請康熙提前親政。因為他提前得到孝莊賜婚,將自己的孫女嫁給康熙做皇后,保證了赫舍裡家族未來的榮華富貴。

而蘇克薩哈也是被鰲拜壓著,沒實權,所以不如趁此機會,直接請辭輔政大臣。這就意味著鰲拜和遏必隆也應該下崗了。這樣一下子反而成了康熙的忠臣,整個正白旗面臨的”不公正”的政治待遇都將改寫。

而遏必隆雖然鰲拜做什麼,他都不發一言。但是康熙4年(1665年)就把二女兒送進宮裡了,當時連個封號都沒有,人家任然啥話都不說,結果康熙16年(1677年)立為皇后,是為孝昭仁皇后。而自己也僅僅身陷囹圄一年而已,很快就得到了康熙的寬釋。

再來看看鰲拜,只知居功自傲,目空一切。結果別人審時度勢,各有所得。而他被康熙打翻在地,用來立威!所以真正厲害的人都不在表面,而在背後。表面越張狂,結局越荒唐!


即便康熙失手了,接下來只需要康熙一道詔書,鰲拜仍然無法掀起大浪!

因為此刻上三旗,正紅旗、正白旗都已經站隊到了康熙旗下,而所謂的鰲拜的鑲黃旗,也已經有一半現在康熙旗下。到時候無非是考驗遏必隆得態度,廢話女兒在宮裡呢,康熙明確了鰲拜的罪狀,難道自己還要跟鰲拜一起造反不成?

即便鰲拜仗著自己的武功,打出所謂”清君側”,形成抗衡局面。此刻只需要孝莊一道詔書,以皇太極遺孀的身份,詔令鑲黃旗迴歸。如若不然,鰲拜是要自己打自己耳光嗎?

更何況,入關以後,經過順治朝的漢化。皇權意味著什麼?作為臣子,鰲拜又有什麼資本跟康熙鬥?

《康熙王朝》裡有個班布爾善叛亂,被九門提督鐵丐吳六一平定。這是藝術創作,但是也從另一個方面來展示了,如若鰲拜動刀兵最後的結果,唄剿滅,也只有被剿滅。


其實從前往後,都顯示了孝莊在康熙身後佈局的身影。但是孝莊更多的是不干預。在這整個過程中,他她只動了一個棋子,那就是替康熙娶親,把赫舍裡家族拖下水,和康熙捆在一起。其他她甚至連問都沒問一句。然而正是因為這步棋,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把整個棋局都走活了!


炒米視角


簡單分析一下康熙戰勝鰲拜的關鍵因素。

第一,康熙擒拿鰲拜的思路:(擒賊先擒王)。這是孫子兵法的戰術思想,同樣也是康熙皇帝能夠做好的戰勝鰲拜的策略。如果想實現“擒賊先擒王”這個想法,必須滿足一個條件,因為鰲拜作為攝政王中權利最大的一位,必須讓他放鬆警惕,如果做到讓鰲拜放鬆警惕呢?

如果要擒拿鰲拜,須講究天時地利人和

第一地點,也是第一關卡,這個地點是地理上的位置,同樣要是政治上的位置,這個地點的選擇要在擒拿鰲拜之前不能讓信息洩露以免功虧一簣,二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太久不行,以免鰲拜起疑心。三是躲避眼線,鰲拜作為權臣,同樣在康熙的身邊安插了不少眼線,避免有人通風報信,最後地點選擇在了武英殿。

但是這些只是為了保證能夠擒拿鰲拜,不足以捍衛皇室親政,為什麼呢?因為鰲拜的同黨會不顧一切衝進武英殿救出鰲拜,更有班布爾善虎視眈眈,到那時,就算康熙擒拿了鰲拜,怕也是局面失控。

怎麼辦呢?

第二步,為了防止以上情況的發生,康熙設置了第二道關卡:九門。從皇宮通往歪廷的關鍵地點。九門之內一般都是皇親國戚,出九門皆為三教九流。但實際上,鰲拜居住在應該是九門之內,皇宮之外,這些地方歸九門提督管理,控制住了九門提督相當於給九門之內與皇宮安插了一把結結實實的鎖。

戰爭的必要條件是軍隊,就算康熙前面的條件佔盡先機,沒有軍隊未必穩操勝券。當時朝廷上的四大輔政大臣遏必隆蘇克沙已經完蛋了,只剩下索尼和鰲拜。所以孝莊太后出手了,康熙設置了第三道關卡。

剷除鰲拜的三個關卡,康熙自己解決了第一道,他培養了十幾個布庫,天天玩一樣訓練,目的就是擒拿鰲拜,有人說打不過怎麼辦,就算鰲拜是滿洲第一勇士,但是雙拳難敵四手,他總有累的時候,人海戰術也能夠戰勝。為了避免鰲拜有所防範,他讓布庫挑戰鰲拜,結果被鰲拜打的滿地找牙,這時候鰲拜已經放鬆警惕,小看了康熙身邊的布庫,哪知道他們都把力量藏起來了。

第二個關卡和第三個關卡怎麼辦?孝莊太后出手了!

首先搞定九門提督吳六一,控制九門,號稱“鐵丐”為人正直,在孝莊的指點下,康熙將吳六一的養父赦免,吳六一是孝道之人,依然是感恩戴德,本來鰲拜和班布爾善也收買過吳六一,很明顯事情沒有辦到點子上,被吳六一拒絕了,吳六一的選擇很重要可以說他的選擇起到關鍵作用。

二是搞定索尼,孝莊直接開出了一個天價,令索尼無法拒絕的條件,就是將索尼的孫女納為康熙的皇后,索尼自然喜出望外,畢竟這個條件令他無法拒絕。

綜上所述,康熙能夠擒拿鰲拜,孝莊太后太關鍵了,如果沒有吳六一的支持,沒有孝莊太后的手段,康熙恐怕會遭到鰲拜等黨羽的剿滅屠殺。


吾聊歷史


我認為整個清朝的皇太后裡面權勢最大的只有兩個,一個是慈禧太后,另外一個就是孝莊太后,而後者無論是在眼界、見識、還是治理國家的能力方面都要勝出前者很多。以我個人對於孝莊太后的認知來看,

對付鰲拜只是她為孫子設置的一道考題而已,即便康熙失敗,她也早就做好了對策。

運籌帷幄,手腕高超

孝莊太后具有所有優秀政治傢俱備的政治嗅覺和領導能力,首先她是一步步從後宮爭鬥之中脫穎而出成為皇后的,磨礪了她的性格,沒有一點狠勁是絕對不可能統御六宮的。之後又連續輔政兩位年幼的皇帝登基,並且都牢牢的坐穩了寶座,孫子康熙更是打造出康乾盛世,這些都說明孝莊有著極其高明的政治手腕。尤其是在和多爾袞的鬥爭中孝莊始終處於上風,連實際上大清朝的開國皇帝都奈何不了她,區區一個鰲拜只是為了制衡多爾袞的工具,又能掀起多大的風浪呢?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別看在影視劇中鰲拜顯得不可一世,但其實上他只是出身於效命於正黃旗的鑲黃旗,說的難聽點就是皇族的奴才,能夠從排名最後一名的顧命大臣做到當朝首輔,其實所有的權利都是孝莊對其賣命報效的一種褒獎,孝莊心裡有數,鰲拜是不會反的,因為鰲拜得罪的人太多,即便反了也很難得到其他人的支持。另外對於這個輔政大臣孝莊也是留了一手的,那就是隻給他政權,卻不給他兵權,沒有兵權鰲拜個人再勇猛又怎麼可能造反成功呢?而在鰲拜幫助孝莊除去所有的政敵之後,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場也並不意外。

所以,我認為鰲拜外強中乾,他只是孝莊手中的一個棋子,他的生死榮辱都繫於孝莊的一念之間,鰲拜最後的剩餘價值就是孝莊對康熙親政前的一次考試,考過了固然好,考砸了孝莊一句輕描淡寫的“小孩子喜歡胡鬧,鰲少保不必放在心上”就可以輕易的把鰲拜打發掉,這個女人不簡單啊!


歷史真香


智擒鰲拜,實際上是在索尼還在世的時候,就已經與孝莊太后和康熙皇帝定下的策略。

康熙四年(1665年),在孝莊太后的主持下,康熙皇帝迎娶了索尼的孫女,至此索尼、索額圖父子所在的赫舍裡家族與皇家的利益緊緊捆綁在了一起。

而在康熙六年(1667年),索尼去世前奏請康熙皇帝親政,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舉措。

首先,康熙皇帝親政後,輔政大臣的職責就此終止,如果鰲拜等輔政大臣再擅權專政,則是犯下了觸動皇權的大罪,而這也就使康熙日後除掉鰲拜奠定了法理性基礎。

其次,康熙皇帝親政,可以收歸權力,確保鰲拜集團倒臺後政權的平穩順利過渡。

再次,這也是康熙和孝莊太后通過索尼,向朝堂釋放的一個重要信號,提前為執掌朝綱打下輿論基礎。

儘管康熙出於試探的目的沒有馬上同意親政,但是朝堂上的輿論風向已經形成,在索尼去世後沒多久,康熙皇帝就宣佈親政。

但面對剛剛親政的康熙,鰲拜依舊專橫跋扈,甚至在朝堂上擅殺了蘇克薩哈,這也使得康熙皇帝和孝莊太后是下定決心要除掉鰲拜。

而索尼生前進行的第二項安排則在這個時候也隨之啟動,這就是讓自己的兒子索額圖辭去了大學士、吏部侍郎等一切職務,擔任康熙的貼身侍衛,在保護康熙絕對安全的同時,為康熙皇帝智擒鰲拜訓練布庫少年。

智擒鰲拜的準備工作也就此開始。


智擒鰲拜看似是一蹴而就,但卻是一整套非常複雜的“連環計”。

在康熙對鰲拜動手之前,準備工作全部在秘密的狀態下進行。

此時的康熙皇帝整日與布庫少年們玩鬧在一起,不問朝政,繼續讓鰲拜掌權,在確保朝政穩定的同時,也極大的麻痺了鰲拜。

而所有被選召的布庫少年均為上三旗子弟,只服從於康熙皇帝和索額圖,對於他們將要做的事情,就連他們自己也不清楚。

康熙智擒鰲拜的時候,是各個環節,環環相扣。

第一環,康熙以商議朝政,並且指導布庫少年為由,請鰲拜到武英殿,讓鰲拜並沒有做任何的防備。

第二環,索額圖站在武英殿外,說明康熙已經親政,不應在佩刀上殿,於是讓鰲拜交出了武器。

第三環,在此之前,鰲拜在殿上做的椅子,喝水用的茶杯,都已經經過了特殊的處理,使得鰲拜在無意間翻身倒地。

第四環,服侍鰲拜的太監,其實是喬裝打扮的布庫少年,在鰲拜倒地後,隨即招呼同伴,原本以為這些少年是要扶自己起身的,卻不想竟被控制了起來。

第五環,在鰲拜被控制後,康熙皇帝馬上宣佈鰲拜的三十大罪狀,並且宣佈要將鰲拜處死。

至此,整個智擒鰲拜的過程就這樣的結束了,可以說整個過程設計的非常巧妙,而這也離不開索尼和孝莊太后的智慧,以及索額圖的執行力,康熙在此情形下表現出的鎮定與泰然,也昭顯一代帝王的風采與魄力。


此時的孝莊太后已經幫助康熙做足了除掉鰲拜的一切準備工作,而她需要的只是憑藉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穩定局面而已。

為了智擒鰲拜,孝莊太后為康熙做足了準備,其中最為重要的手段就是政治聯姻。

實際上,在孝莊太后的授意下,康熙皇帝不僅娶了索尼的孫女,與赫舍裡家族實現了利益綁定,同時,康熙皇帝還迎娶了另外一位輔政大臣遏必隆的女兒,使得長期依附於鰲拜的遏必隆,在康熙與鰲拜的較量中保持了中立。

況且在康熙皇帝登基之初,確立四大臣輔政制度的同時,也確定了孝莊太后對於輔政大臣們的監督與節制作用:

“四輔臣擔當國事,裁決庶務,入白太后(孝莊)。”

但是實際上,孝莊太后完全可以不用為此擔心,已經親政的康熙是王朝的最高統治者,只要宣佈了鰲拜的罪狀,鰲拜也只能認罪俯首。

就在康熙宣佈完鰲拜的罪狀,並且宣佈要將鰲拜處死的時候,這個時候的鰲拜是掙脫了布庫少年的控制,然後這個時候的鰲拜並沒有去傷害或者脅迫康熙康熙,也沒有就此逃出武英殿呼喊援兵,要知道,此時在武英殿外的皇宮侍衛都是聽命於領侍衛內大臣的,而這個時候的領侍衛內大臣正是鰲拜集團的黨羽班布爾善。

鰲拜只是脫掉上衣,露出自己一身的傷疤,來質問康熙,而康熙在隨之動容後,也選擇將對鰲拜處死的決定改為了終身監禁。兩個月後,鰲拜就在獄中鬱鬱而終了。

所以,即便是權勢再大,面對已經親政的康熙,依然是要行君臣之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憑藉皇權的威嚴足可致鰲拜於死地,也確實不需要孝莊太后留有後手。

如果真的要以防萬一的話,關注並控制此時負責宮禁衛戍的領侍衛內大臣班布爾善才是關鍵,而這也就是康熙皇帝為何要在監禁鰲拜之後,一定要處死班布爾善的原因所在。


雍親王府


你真當鰲拜是權臣?他就是個功臣,有點囂張跋扈的人而已,他的權力遠遠沒有威脅皇權的地步。

你真當滿清的那些王爺、貴族、旗主都是打醬油的?如果康熙是皇帝,他們的利益才能保證,如果鰲拜篡位,這些人算什麼呢?

鰲拜只是一個打工的,其他人是股東,你一個職業經理人,還能把大股東干掉?

康熙除鰲拜,其實是個很容易的事,就是孝莊給他練手的,給他立威,震懾一下朝臣,鰲拜只能束手就擒。

只是御用文人把康熙寫成少年天子,英明神武,就過度拔高了鰲拜的權力,如果鰲拜是曹操這樣的人,你讓康熙殺一下試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