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折戟,罗振宇被批没逻辑,自媒体能否打破上市魔咒?

作者|Resin

吴晓波苦心经营了许久的借壳上市最终折戟,没过多久,罗振宇接过他手中的棒,宣布其知识付费产品罗辑思维要进军A股,目标是科创板。

10月15日晚,北京证监局公布了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最新的辅导信息情况,并首次披露了罗辑思维的上市路线:罗辑思维选择在科创板上市,辅导机构为中金公司。

吴晓波借壳失败,罗辑思维能否接棒,成功登陆科创板?自媒体能否打破上市魔咒?

内容创业进入资本成熟期,上市潮流涌现

内容创业的高潮已经过去,现在已经进入“果实成熟”的时期了。风口之中,资本都不惜重金的砸钱,而如今,风口过去后,资本更在意的是能否获得更大收益,目标也从初创企业变为了成熟的内容企业,比如界面新闻、蓝鲸传媒、吴晓波频道和罗辑思维等。

不难看出,内容创业已经进入艰难时期。

内容创业中,自媒体是一股坚挺的力量,而其创办人,大多都是从传统媒体出走的媒体人。创业方向为新媒体方面的有蓝鲸传媒、刺猬公社、36氪等;自媒体和内容方面的有由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的个人IP吴晓波频道、最近几年来鼓吹知识付费的“旗手”——罗振宇创办的得到APP和罗辑思维,致力于熬制“毒鸡汤”的咪蒙......

除这些头部流量之外,还有诸多聚焦小众受众的自媒体,如暴走漫画、公路商店、VICE等等。

传统媒体转型新媒体也是内容创业队伍中的一员,传统媒体公司股份改革后,成立新媒体公司,引入资本,走市场化道路,相继出现一大批拥有专业新闻生产能力和水准的新媒体平台,如澎湃新闻、界面新闻、封面新闻等。

内容创业领域可以说的进入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但是这也迎来许多问题,没有传统媒体严格的把关机制,自媒体容易出现违规内容。随着近几年管制的加强,一旦触及违规,轻则删除内容,重则封号。这对绝大多数是以流量为生的自媒体来说,是致命的打击。暴走漫画就是典型案例。


吴晓波折戟,罗振宇被批没逻辑,自媒体能否打破上市魔咒?


曾经创造无数网络流行语的暴走漫画,因为2018年5月,在一期节目中恶搞董存瑞和叶挺等英烈,被指侮辱英烈形象,被北京市有关部门依法联合约谈。随后相关视频在各大视频网站被下架,暴走漫画被勒令整改,其视频节目停更,网站和相关APP也被无限期关停。

之后恢复更新的暴走大事件影响力大不如从前,2019年9月6日,暴走大事件第六季最后一期节目中,暴走大事件为暴走漫画标志性人物以及暴走大事件主持人“王尼玛”举办了一场葬礼。在粉丝和外界眼中,这是暴走漫画正式向大家告别。

曾经一度估值40亿人民币的现象级自媒体,如今也落得快要解散的地步。相似处境的自媒体还有好奇心日报、华尔街见闻,甚至我们没听过的自媒体可能在更早的时候就被洗牌出局。

另一方面,头部流量也开始走向资本市场。内容付费领域是内容行业中最受资本青睐的,因为“内容付费”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变现方式比一般通过广告变现的新媒体和自媒体要快和多。

2019年3月,A股上市公司全通教育拟作价15亿元收购吴晓波频道的主体公司杭州巴九灵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巴九灵”)96%的股权。据天眼查显示,吴晓波和其妻子邵冰冰为巴九灵的实际控制人,各持有巴九灵12.81%的股份。


吴晓波折戟,罗振宇被批没逻辑,自媒体能否打破上市魔咒?


也就是说,如果此次收购成功,吴晓波将顺利成为上市公司股东,其核心IP产品,吴晓波频道也自然而然成为上市公司旗下产品,换句话说也就等同于吴晓波频道IPO。

然而自媒体上岸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9月27日,全通教育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折合成那个收购也被正式宣告失败,吴晓波频道上市的美梦也就此破碎。

随后,和吴晓波频道定位相似的罗辑思维也宣布正在筹备上市工作,准备在科创板上市。此消息一出便受到媒体和网友的吐槽。


吴晓波折戟,罗振宇被批没逻辑,自媒体能否打破上市魔咒?


众所周知,设立科创板是为了提升服务科技创新企业能力、增强市场包容性、强化市场功能。根据证监会在今年初发布的《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科创板重点支持的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为止登陆科创板的企业基本上是硬科技领域的科技创新企业,科技含量一点都不“硬”的内容行业能在科创板上市吗?罗振宇放言在科创板上市的“豪言壮语”也被网友吐槽为“没逻辑”。

新媒体方面,互联网科技媒体36氪也在国庆期间宣布将在美国上市,已递交了招股书。相比个人IP化极大的吴晓波频道和罗辑思维,聚焦于互联网科技的新媒体平台36氪的上市反而被许多人看好。

传统媒体转型的新媒体也冲劲十足。上海东方报业集团旗下新媒体品牌澎湃新闻在2016年底获得上海国资企业6.1亿元的战略融资,2018年9月又获得精文投资的战略融资;由上海报业集团出品的界面新闻,从2014年9月成立开始至今,共经历了7轮融资,投资方囊括了报业集团、互联网科技企业和大小投资机构。2017年界面新闻荣登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单,被中央网信办评为“APP影响力十佳账号”。2017年年底至2018年年初,通过换股方式,与蓝鲸·财联社完成整体合并,整合后成为界面·财联社成为国内最大的财经移动资讯品牌,目标是成为“中国的彭博社”。


吴晓波折戟,罗振宇被批没逻辑,自媒体能否打破上市魔咒?


作为新媒体独角兽,界面新闻未来走向上市的可能性很大。早在2017年5月,就曾传出界面和蓝鲸传媒合并后将上市的消息。虽然最终和界面合并的只是蓝鲸传媒旗下的财经业务——财联社,不过这并不影响界面上市的可能性。

哪些内容更容易获得资本喜爱?

自媒体新媒体创业市场无限扩大,但是资本和流量确实有限的,如何把流量牢牢抓在手中,是吸引资本的关键。

但是仔细查看这些媒体的融资历程就会发现,许多头部媒体的融资几乎已经停滞了。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罗辑思维早在2013年就完成了天使轮融资,次年获得A轮融资,此后几乎保持每年一轮融资的趋势,目前为止一共完成了5次融资,2017年9月25日完成D轮融资时,罗辑思维的估值一度达到80亿人民币。但是D轮融资后到现在,两年期间,罗辑思维就再也没有关于新一轮融资的消息了。


吴晓波折戟,罗振宇被批没逻辑,自媒体能否打破上市魔咒?


和罗辑思维成立时间仅相差一个月的吴晓波频道,其遭遇也和罗辑思维大同小异。就连融资停滞的时间也和罗辑思维差不多。


吴晓波折戟,罗振宇被批没逻辑,自媒体能否打破上市魔咒?


天眼查数据显示,吴晓波频道目前为止仅有过两轮融资,分别为2017年1月3日和2017年9月29日,相隔时间还不到一年时间。目前已披露的融资金额为1.6亿人民币,在A轮融资后,吴晓波频道的估值达到20亿人民币。但是此后,也没有获得新一轮融资的消息了。

这个阶段,内容付费似乎已经很难再拉到新的投资,上市反而是眼前更为便捷的道路。

和一般互联网科技媒体不同,36氪除媒体、广告业务外,还有企业增值服务,据招股书显示,2018年企业增值服务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34%,在线广告服务为58%,订阅服务为8%。

可以看出,同一般新媒体和自媒体相比,36氪的优势在于企业增值服务。从2019年上半年的数据可以看出,企业增值服务占总营收的比重以增加至50%,已成为36氪营收的主要来源。从业务层面来说,36氪已经不仅是一个互联网科技媒体了,而是一个企业服务公司。

拥有上海报业集团背景的界面新闻在2017年底与拥有证券时报融资背景的蓝鲸传媒旗下的财联社合并,成为国内最大的移动财经资讯媒体。还将自身未来发展目标定为“中国彭博”。

可以看出,和自媒体内容创业不同,有传统媒体背景的新媒体企业目标和野心更大,也更容易受到资本青睐。从界面新闻和蓝鲸·财联社的合并可以看出,目前新媒体创业方面的趋势是从分散走向整合、由小型新媒体平台走向大型新媒体独角兽。

作者|Resin

(温馨提示:本文引用数据,均为官方数据,或为公开报道,未使用任何内幕消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