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户应该要注意避免的三个事项


散户应该要注意避免的三个事项

散户失败的地方

主要有:过度交易、追捧热门、寻找刺激的新技术、新题材、新概念。

(1)过度交易导致了非常高的摩擦成本,同时增加了失败的概率。假设交易佣金的手续费是万分之2.5,那么买卖一次就要付出万分之5的手续费和千分之1的印花税,总计千分之1.5的成本。如果每个月买卖5次,一年买卖60次,总成本是9%。即使是美国股市,它的长期回报也就8%附近。所以,如果散户总是频繁交易,那么即使他每次交易是正确的,他也赚不到钱。

(2)追捧热门,股票之所以成为热门股,主要是大家对它的预期增长太高,从而导致了散户为股票付出了过多的资金。(是否还记得2015年创业板市盈率高达100多倍的盛况?)

(3)寻找刺激的新技术、新题材、新概念,大部分的产业和公司都还处于讲故事的阶段,这些股票背后的产业瞬息万变并且面临过度竞争,这些产业中少数的大赢家无法补偿数量众多的失败者。

新技术的创造,确实让很多人变得极为富有,但是这些收益并没有流向散户

虽然很多新技术的创造,确实让很多人变得极为富有,但是这些收益并没有流向散户(个人投资者),而是流向了创新者和建立者那里(包括为项目提供大笔资金的风投、销售股票的投行)。

新兴的产业和公司不仅不能为投资者提供丰厚的回报,而且它们带来的投资收益往往不如那些几十年前就已经建立的老企业。

经验教训

2015年上半年的中国创业板股票,大家像打了鸡血一样,把板块的市盈率推高到140倍,导致了后面4年的大熊市。如今创业板的整体市盈率仍然还在30倍附近,创业板熊市并未结束。

历史已证明,投资者片面地看重增长并支付过高的价格,那么得到的回报将会令人失望。

2007年投资者普遍看好中国银行业,把银行股的整体市盈率推高到30倍,市净率5倍的价格。而后的十多年,银行股即使利润增长了5倍,但由于市盈率掉到了6倍,市净率掉到了1倍以下,估值降了1/5,在2007年高点买的银行股十年都不赚钱。但如果投资者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的低点买入,那么过去十年,大部分银行股可以赚到3至5倍的利润。

自2014年以来,很多传统行业的公司,由于低估值、高分红,给中长期持有这些股票的投资人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最好的投资目标或许是快速成长的公司,但是,前提是它的定价相对于增长率必须要合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