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漸濃葉漸紅 柏尖山賞葉

位於林州市區南原康鎮境內。清咸豐四年(

1854年)《重修柏尖山山寺碑記》曰:“林邑山也,四面皆山,其載名邑志者,如太行山之金燈,黃華、洪谷山指不勝屈,而柏尖山不與焉。柏尖山,太行之山也,在惠廳泉西南,層巒聳萃,上出重霄疊嶂,浮雲下壓,諸嶺四周空闊,峭若呈瓶,遙指數於蒼煙白雲之外……”歷代縣誌都稱柏尖山為林慮山勝景之一。

秋漸濃葉漸紅 柏尖山賞葉

山峰峭壁中鑲嵌著一座古剎,名曰柏尖山寺。據清嘉慶三年碑文記載,柏尖山三奶奶廟“自包羲氏王天下即建此廟,曰柏山奶奶與泰山二仙奶奶相為姊妹”。包羲即伏羲。《中華全史》記載:“伏羲所都之地曰宛丘,即今河南淮陽縣也。”這一廟宇多次修葺,才保存下來,特別是清康熙二十四年(

1684年)重修後,從山跟寺址用青石壘砌一道

100米高的護崖牆壁,砌築

2.5米寬步雲臺階,工程宏偉,扣人心絃。北京大學教授陳傳康

1992年在此揮毫題詞:“神州初廟,太行奇境。”

秋漸濃葉漸紅 柏尖山賞葉

秋漸濃葉漸紅 柏尖山賞葉

柏尖山殿閣建築位置險峻,佈局嚴謹,古樸典雅,金碧輝煌

三仙奶奶殿、玉帝殿、南海觀音殿、二仙奶奶殿、十帝

閻君殿、春秋樓、臨宮殿等七大殿閣和大、中、下三院屹立山巔;南天門、中天門、朝天門豁達大方;王母祠矗立在柏尖山西側一主峰上,背臨七層巖、八層嶄千仞絕壁;南頂祖師廟坐落在柏尖山北側山峰上,天然生成的龜蛇二將雄踞門前。

秋漸濃葉漸紅 柏尖山賞葉

倒掛在崖間峽谷的白皮古柏,葉翠枝茂,風光旖旎,環境優美,特別是秋天來臨,紅葉片片,果實累累,一派奇景色彩。遊人至此,宛如仙境,或題書或賦詩,讚歎不已。

秋漸濃葉漸紅 柏尖山賞葉

紅葉(變種),灌木,高3-5米。葉倒卵形或卵圓形,長3-8釐米,寬2.5-6釐米,先端圓形或微凹,基部圓形或闊楔形,全緣,兩面或尤其葉背顯著被灰色柔毛,側脈6-11對,先端常叉開;葉柄短。

秋漸濃葉漸紅 柏尖山賞葉

秋漸濃葉漸紅 柏尖山賞葉

灌木,高3-5米。葉倒卵形或卵圓形,長3-8釐米,寬2.5-6釐米,先端圓形或微凹,基部圓形或闊楔形,全緣,兩面或尤其葉背顯著被灰色柔毛,側脈6-11對,先端常叉開;葉柄短。圓錐花序被柔毛;花雜性,徑約3毫米;花梗長7-10毫米,花萼無毛,裂片卵狀三角形,長約1.2毫米,寬約0.8毫米;花瓣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2.5毫米,寬約1毫米,無毛;雄蕊5,長約1.5毫米,花葯卵形,與花絲等長,花盤5裂,紫褐色;子房近球形,徑約0.5毫米,花柱3,分離,不等長,果腎形,長約4.5毫米,寬約2.5毫米,無毛。

秋漸濃葉漸紅 柏尖山賞葉

柏尖山地勢險要,主峰高於周邊群峰。每到金秋時節,柏尖山上總面積10萬餘畝的黃櫨樹葉由青變紅,呈現出“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壯觀景象。登柏尖山,四季可覽群山,深秋可賞紅葉,雨中可看雲海,雨後可觀日出

秋漸濃葉漸紅 柏尖山賞葉

河南省旅遊協會原副會長尤滋洲在遊覽後欣然賦詩:“柏尖峰頂廟堂高,遠望群山如海濤。殿閣疑在九天上,勝似齊魯蓬萊島

秋漸濃葉漸紅 柏尖山賞葉

秋漸濃葉漸紅 柏尖山賞葉

秋漸濃葉漸紅 柏尖山賞葉

秋漸濃葉漸紅 柏尖山賞葉

秋漸濃葉漸紅 柏尖山賞葉

秋漸濃葉漸紅 柏尖山賞葉

秋漸濃葉漸紅 柏尖山賞葉

秋漸濃葉漸紅 柏尖山賞葉

秋漸濃葉漸紅 柏尖山賞葉

秋漸濃葉漸紅 柏尖山賞葉

2001年被林州市人民政府、林州市文物管理所命名為林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