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畫第一”的百代畫師——李公麟

李公麟(1049-1106),字伯時,號龍眠居士,舒州(今安徽桐城)人。北宋著名畫家,有“獨步中國畫壇”、“宋畫第一”等美譽。他擅長鞍馬、佛像、人物和山水。他在臨摹古人名跡中掌握了繪畫技法,而越出古人的技法。人物、道釋深得吳道子旨趣,運筆如行雲流水,造型正確,神態飛動;山水氣韻清秀,得王維正傳;著色山水追李思訓心法;畫馬過韓幹,蘇軾稱讚他:“龍眠胸中有千駟,不惟畫肉兼畫骨”。李公麟集諸家之長,得其大成,師法自然,大膽創新,自成一家,被後代敬為第一大手筆、百代宗師。

李公麟是北宋時期一位頗具影響的名士,其白描繪畫為當世第一。在中國繪畫技法中,線描是最有特色的技法之一,而純用線條和濃淡墨色描繪實物的白描畫法,可以說是線描技法發展的最高、最純的階段。而李公麟正是在這藝術浪尖上的弄潮兒,他使白描技法成為後人學畫所遵從的樣板典範,“猶如群龍之首”千百年來代代相傳。

他畫的人物,據說能夠從外貌上區別出“廊廟館閣、山林草野、閭閻臧獲、臺輿皂隸”等社會各階層人的特點,並能分別出地域和種族的具體特點,及動作表情的各種具體狀態。他的藝術創造有生活現實性為基礎,所以他敢於追求新的表現。他敢於突破前人的定式,畫長帶觀音,飄帶長過一身有半,還畫過石上臥觀音,這些都是他創造的新式樣。他的創造性還表現在他對題材的理解上,他畫“觀自在觀音”,不是按照一般流行的坐相,他說“自在在心,不在相”,不必限制於某一固定的坐相,而是另創一種他認為能表現出心情自在的坐相。

李公麟的作品,保存下來的不多,有《五馬圖》、《臨韋偃牧放圖》、《免冑圖》、《維摩詰像》、《十六小馬圖》、《龍眠山莊圖》、《輞川圖》、《九歌圖》、《洛神賦圖》、《草堂圖》、《蓮社圖》、《明皇演樂圖》、《農節圖》、《西園雅集圖》、《明皇醉歸圖》、《維摩演教圖》、《汴橋會盟圖》、《白描羅漢圖》、《海會圖》、《百馬圖》等。

“宋畫第一”的百代畫師——李公麟


《五馬圖》 紙本墨筆尺寸:縱29.3釐米,橫225釐米日本私人收藏


“宋畫第一”的百代畫師——李公麟


“宋畫第一”的百代畫師——李公麟


“宋畫第一”的百代畫師——李公麟


“宋畫第一”的百代畫師——李公麟


“宋畫第一”的百代畫師——李公麟


《五馬圖》(局部細節)


“宋畫第一”的百代畫師——李公麟


“宋畫第一”的百代畫師——李公麟


《臨韋偃牧放圖》 絹本設色 尺寸:429.8x46.2公分 故宮博物院藏


“宋畫第一”的百代畫師——李公麟


“宋畫第一”的百代畫師——李公麟


《臨韋偃牧放圖》(局部細節)


“宋畫第一”的百代畫師——李公麟


《免冑圖卷》(又名《郭子儀單騎見回紇圖》(局部)紙本 墨筆白描 尺寸:縱32.3釐米 橫223.8釐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宋畫第一”的百代畫師——李公麟


《免冑圖卷》(局部細節)

“宋畫第一”的百代畫師——李公麟


《維摩詰像》 絹本水墨白描尺寸:縱89.7釐米,橫51.5釐米 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藏


“宋畫第一”的百代畫師——李公麟


“宋畫第一”的百代畫師——李公麟




“宋畫第一”的百代畫師——李公麟


“宋畫第一”的百代畫師——李公麟


“宋畫第一”的百代畫師——李公麟


“宋畫第一”的百代畫師——李公麟


《孝經圖》(局部) 絹本水墨畫 尺寸:21.9 x 475.5 cm 收藏在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宋畫第一”的百代畫師——李公麟


《九歌圖/眷顧楚國圖》長卷 絹本水墨 尺寸:縱32.1釐米,橫467.4釐米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宋畫第一”的百代畫師——李公麟


“宋畫第一”的百代畫師——李公麟


“宋畫第一”的百代畫師——李公麟


“宋畫第一”的百代畫師——李公麟


《九歌圖/眷顧楚國圖》(局部細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