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人究竟需要面對多少苦難,餘華幫你解讀生命的意義

中國作家史鐵生曾自嘲自己,"職業是生病,業餘是寫作。"在21歲那年,正值青春年華,追求夢想的年紀,史鐵生卻被醫生告知,他下身完全癱瘓了,這意味著這一輩子,他將和輪椅共生,意味著他不再是個正常人。

面對苦難,他一次又一次抱怨老天的不公,命運的無情,在生命的這場較量中,他輸的一無所有,而苦難又給他開闢了新的道路——寫作。

通過寫作,他找到了生命的意義,可以說苦難既摧毀了他,也成就了他,更多的是在面對苦難時那份堅韌與豁達,在探尋生命的深度上面,他比一般人收穫的更多。

同樣,餘華代表作《活著》,也講述了關於苦難的故事,主人公福貴從地主闊少爺因賭博輸光了家產,淪落到底層,等到他洗心革面的時候,那個動盪的年代,一次又一次把他推倒在生命的邊緣,家人一個又一個離他而去,最後只剩一頭老牛與他相伴。

《活著》被評為九十年代最有影響力小說,榮獲意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最高獎項,並於一九九四年,由著名導演張藝謀指導拍成電影。

《活著》:人究竟需要面對多少苦難,餘華幫你解讀生命的意義

01 言傳身教,便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福貴出生在一個大地主家庭,作為家裡的獨苗,享受一切好的資源,上私塾的時候,從不走路,都是家裡的僱工揹著去讀書,這樣讓他更加不可一世,甚至戲弄起私塾先生,年過花甲的先生對福貴爹說,"你家少爺長大了準當個二流子。"

福貴爹也明白兒子不可救藥,知道福貴染上賭博,更是氣不打一處來,準備好好教訓福貴,誰料沒兩下倒是被福貴給制服了,福貴對爹說,"你他孃的算了吧,看在你把我弄出來的份上讓讓你。"福貴爹只能幹瞪著眼生氣。

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福貴爹年輕的時候也是這樣,吃喝嫖賭樣樣沾,直到年紀大玩不動了,才慢慢收斂了起來,兩百多畝良田硬生生的少了一半多,所以面對福貴的質問,福貴爹多多少少有點心虛的,只會唉聲嘆氣訓斥福貴,讓他光宗耀祖,至於福貴聽不聽的進去,他也無可奈何。

後來福貴娶了米店老闆女兒家珍,家珍和母親一樣,知道自己在外面鬼混,從不當面說什麼,家珍就變著花樣提醒福貴,可福貴軟硬都不吃。日子對他來說,實在太無趣了,每天起來的第一件事,就琢磨這天應該如何度過,而賭博帶來的刺激感,讓他找到所謂人生的樂趣。

《活著》:人究竟需要面對多少苦難,餘華幫你解讀生命的意義

直到最後賭博的那一次,福貴剛好賭在興頭上,為了贏得一百畝良田,福貴拿出所有的賭注,家珍挺著七八月份的肚子,讓福貴回去,福貴打了家珍,額頭都流出了血,依舊挽回不了福貴的心,就這樣,福貴在別人的設計下,輸光了所有家產,父親知道後也自殺了。

可以說,造成福貴悲劇的主要原因,父親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身為父親,卻不能以身作則,在該需要管教的年齡,不給孩子建立任何威信。明知道孩子這樣下去不行,也不懂得反思自己,自己是否可以引導孩子成長呢?自己的威嚴到哪裡去了,值得孩子尊重嗎?

父母的一言一行,無形中影響著孩子對生活的認知,即使我們沒有接受好的教育,那麼我們對生活的解讀,或者說我們的生活態度,也會直接影響到孩子。而福貴父親本身是個對生活沒有一點感觸的人,遇到問題只知道逃避,要麼就通過打罵控制孩子,言傳身教,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02 一段婚姻能走多遠,取決於男人品性的好壞

年輕的時候,家珍很漂亮,福貴也是看上了家珍,便讓母親說煤提親,就這樣福貴娶了家珍。輸光家產之後,福貴愧疚的想自殺,家珍對福貴說,"只要你以後不賭就好了。"老丈人聽到這個消息,立馬派十個年輕人敲鑼打鼓,把家珍接回去了,並說與徐家斷絕關係,家珍肚子裡的兒子以後就是陳姓。

福貴也不敢期望家珍回來,好端端的家和老婆都沒了,隔誰都心裡難受,女兒鳳霞問福貴,"四個角少了一個角,還剩幾個?"福貴說,"還剩三個。"鳳霞告訴福貴,"是五個角。"原來是鳳霞在安慰自己,想到家珍和肚子裡面的孩子,福貴又重新看到了希望。

有一天,家珍回來了,帶著六個多月的孩子,走了十幾公里路才到的家,看到福貴窮苦的模樣,也忍不住流淚了,母親邊哭邊說,"我說過家珍是你的女人,別人誰也搶不走的。"福貴愣頭愣腦的看著這個穿淺藍色旗袍的女人,心裡有著說不出來的滋味,家珍是城裡小姐,跟自己如此受罪,每次福貴在田裡做事,總是囑咐家珍去歇一會。

後來因為鬧饑荒和勞累過度,家珍得了軟骨病,幹不了重活,只能臥床休息,醫生也說最多隻剩一個多月的壽命,福貴顧不得心裡傷心,東拼西湊的攢夠了錢,準備給家珍買一口棺材,到時候讓家珍體面的離開。家珍問福貴,"我是不是成廢人了?"福貴回答說,"你就好好臥床休息,還有我跟鳳霞呢!"

《活著》:人究竟需要面對多少苦難,餘華幫你解讀生命的意義

在家珍臨終之際,家珍對福貴說,"你對我這麼好,我也知足了,下輩子我們還要一起過。"家珍走的時候很安靜,沒受一點苦,並且死後沒有一點閒話,對於一個女人來說,這是莫大的尊重,想起家珍福貴也是一臉寧靜。

即使生活艱苦,福貴和家珍深厚的情感,也足以支撐彼此走下去,堅持這份情感最大的動力,來源於福貴身上優秀的品質,在家裡發生變故後,福貴便下決心戒了賭,並勇敢的支撐起這個家,同時也感恩家珍的不離不棄,對家珍也付出了百分之百的愛。

到底什麼樣的男人最值得嫁,網絡上曾經有一句這樣的話,"始於顏值,忠於人品,陷於才華。"男人身上的品質,才是女人一直留戀的理由,即使貧窮有什麼關係呢,只要為了家庭,承擔家庭責任,家庭成員彼此關心,兩個人的心永遠都不會走遠。

03 世事無常,生命最大的意義是為活著本身而活

龍二通過設計福貴,贏得了福貴一百多畝家產,看著福貴從闊少爺淪為貧農,龍二對福貴說,"我也收山了,再也不賭了。"因為害怕變得跟福貴一樣,見好就收就是他的生活哲學。

這樣的光景不過四年,因為政局的改變,需要地主把土地讓出來,龍二卻不配合,他不相信人民政府會槍斃他,不肯把土地讓出來,在行刑之前,他淚眼婆娑的對福貴說,"我是替你去死的啊!"嚇的福貴臉煞白煞白的,如果沒有龍二,可能死的是自己了。

同樣跟福貴出身入死的春生,那年被人拉去當壯丁,在戰場上兩個人意外活了下來,後來找大餅和福貴分開以後,春生打贏了幾場勝仗當了縣長,因為文化大革命,春生被折磨的不成人樣,福貴勸春生為了老婆孩子活下來,春生還是自殺了。

《活著》:人究竟需要面對多少苦難,餘華幫你解讀生命的意義

春生和龍二的死,讓福貴明白了活著的意義,按道理他是早就應該死的,年輕的時候如龍二一樣,追求錢財結果龍二死了,在戰場以為自己要死,意外活下來後就去找家珍和娘了,在福貴心裡,家人比什麼都重要,春生卻選擇為權利而活。

世事無常,凡是追求身外之物的,大多會迷失方向,忘卻心裡最本質的情感,而福貴卻能夠守得住初心,面對再大的苦難,都能對生活保持一份豁達和信心,這也是跟他人生哲學分不開的,正如福貴對生活的感悟,"活著是為活著本身活著,而不是為活著任何以外的事物活著。"

04 苦難是人生的必修課,如何面對苦難,需要保持一顆平常心

女兒鳳霞難產死了,兒子有慶獻血的時候,被醫生愚陋無知害死了,妻子勞累生病死了,女婿搬運的時候被砸死,外孫吃豆子噎死,最後只剩一頭叫福貴的老牛陪著福貴,兩個老不死的就這樣活著。

縱觀福貴的一生,雖然名字叫福貴,自從家裡破產後,以後再與福貴無緣,人生充滿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苦難,本以為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沒想到人生是接著一個又一個苦難,活著比死亡更痛苦。

有時候福貴想想也是挺傷心的,但心裡又很踏實,親人雖然不在了,但親人們之間的溫情始終支撐著他,人生還能糟糕到哪裡去呢?在讓旁人眼裡,福貴的一生除了苦難就是苦難,可福貴自己知道,雖然身子變得越來越堅硬,心裡那塊卻越來越柔軟了。

面對人生的苦難,福貴變得越來越豁達,就如千千萬萬個農民伯伯一樣,他們的背曬的跟牛背一樣的漆黑,他們也時常會留下渾濁的眼淚,但他們會輕輕擦掉繼續前行,不論生活如何悲苦,始終保持著對這個世界樂觀的生活態度。

《活著》是作家餘華根據一首老黑奴唱的民謠,有感而發所創作的,雖然家人都離去了,但老黑奴卻選擇依舊擁抱生活,這種豁達的生活態度感染到了餘華,他也坦言道,"關於人生的真相往往是不忍直視的。"

一直以來他都處於跟現實的緊張關係中,有時候真的希望自己要麼是位童話作家,或者是一位實實在在作品擁有者,而不用這樣跟自己較勁,跟殘酷人生中的真相較勁。

在寫作過程中,他逐漸明白人生的真相,開接納這種真相,對善與惡一視同仁,不變的始終對高尚品質的歌頌,對於美好的追求。正如老黑奴和福貴,"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的生活態度,能夠在殘酷的真相中,依舊選擇相信愛,接納自我和世界,值得每個人學習。

《活著》:人究竟需要面對多少苦難,餘華幫你解讀生命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