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官:“你为什么进入这个行业?”,回答“因为兴趣”就错了

面试官:“你为什么进入这个行业?”,回答“因为兴趣”就错了

分类丨面试技巧

字数丨1900字,阅读约3分钟

求职面试时,经常会听到面试官问这样的问题:“请问,为什么你会选择这个行业?

特别是当你跨行业或者跨专业求职时,这个问题几乎是必问的题目之一。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面试官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他真正在意的是什么,又应该如何回答。

面试官:“你为什么进入这个行业?”,回答“因为兴趣”就错了

回答面试问题,要提供“有效信息”

很多人在听到这个问题后,第一反应就会回答“因为我对这个行业很有兴趣。”、“我喜欢这个行业”、“我很看好这个行业”等等类似的回答。

然而,首先要告诉大家的就是,这一类的回答统统都是「无效回答」。非但没有很好的提供给面试官他想要的内容,而且还有可能会让对方对你的逻辑思考能力产生怀疑。

逻辑学当中,有一个现象,叫做「命名谬误」,简单来说就是把同一件事情换个说法,再说一遍,然后当做解释或回答

面试官:“你为什么进入这个行业?”,回答“因为兴趣”就错了

比如:

“你为什么迟到啊?”,“因为我今天来晚了。”

“你怎么摆着一张臭脸啊?”,“因为我今天心情不太好。”

这两个例子中,看起来好像是回答了后者的问题,但实际上呢?压根什么都没说……

来得晚,不就是迟到了么?“心情不好”才会摆一张臭脸啊!如果你心情不错,又怎么会摆这张臭脸呢?

所以,这种回答本身是没有意义的,这种情况一般是产生于对方「不想」或「没有能力」把一件事情表达清楚,但是又不得不说点什么。

面试官:“你为什么进入这个行业?”,回答“因为兴趣”就错了

而回到面试的场景当中,“感兴趣”、“喜欢”、“觉得有前景”,都属于这些没有意义的回答。毕竟如果你觉得一个行业“没兴趣”、“不喜欢”、“没前景”,你又怎么可能会选择来这个行业面试呢?

这些回答对于面试官来说,就是没有提供任何有效信息。而对于那些更注重考察求职者逻辑能力的面试官来说,更会直接怀疑你的逻辑思维水平。

面试官:“你为什么进入这个行业?”,回答“因为兴趣”就错了

理解面试官“真正的问题”

既然前面那些回答并不合适,那面试官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真正想听到的答案是什么呢?

其实,简单思考一下,你选择这个行业的理由,对面试官来说真的很重要么?

面试官的职责是考察一个求职者是否与公司正在招聘的岗位相匹配。

因此,他真正在乎的并不是你的选择理由,而是“我为什么要录用你的原因。

也就是说,“你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行业?”,这句话的潜台词其实是:“你觉得自己在这个行业中优势到底是什么?

面试官:“你为什么进入这个行业?”,回答“因为兴趣”就错了

只有当你充分展示出自己的优势,表达出自己对行业独到的见解,才是真的让面试官获取到了有价值的信息。

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回答呢?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他们分别是:

你在这个行业中的优势,以及你对这个行业的见解。

面试官:“你为什么进入这个行业?”,回答“因为兴趣”就错了

你在这个行业中的优势:

这一部分,主要是需要通过展示的能力、资源,来向面试官证明,你能够胜任当前的工作。

对于跨行业应聘的求职者来说,建议先从自己之前的行业入手,分析并展示两个行业之间的联系,并且说明自己能从之前的行业中给正在应聘的工作带来哪些“新思路”、“新资源”。

而对于应届生来说,由于并没太多的职业经验,因此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就需要从自己所学的专业角度出发,去谈一谈自己能够利用专业知识在这个行业中做到哪些事情。

你对这个行业的见解:

除了展示自己的能力外,还有一个回答思路就是聊一聊你对这个行业的分析与看法。

如果你提前做好了充足的功课,那么对整个行业鞭辟入里的分析,就能够让对方感受到你对行业本身有着不错的了解,并且善于进行深入的思考。

在开篇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说过,如果你只是回答说“我觉得这个行业很有前景”,那这个回答对于面试官来说基本上是毫无意义的。

你真正应该做的,是告诉面试官,什么样的原因、数据、趋势,使你得出了这个行业很有前景的结论。

面试官:“你为什么进入这个行业?”,回答“因为兴趣”就错了

在这里要特别说明的一下是,你的面试官毕竟已经在这个行业中摸爬滚打了多年,千万不要试图“忽悠”他。你所说的任何分析,都要确保停留在你自己的认知范围之内。

在面试过程中,不怕你不会,就怕你乱说

如果在跟面试官聊“行业分析”的时候,对方提出了一个超出你认知范围的问题,务必谨记直接告诉对方你对此了解不太深入就够了,千万不要胡乱做答。

毕竟你还没有真正进入这个行业,有些细节上的问题不清楚,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可是,一旦让对方发现你在信口胡诌,那就是品格与原则上的问题了。

示例:

面试官:我看您之前一直是在快消领域工作的,为什么这次想要进入家具领域了呢?

求职者:的确,我之前几年一直从事的是快销产品的营销企划工作,不过这次我来应聘的也是贵公司企划经理的职位,在我看来,并不算太大的跨行。

虽然,快消品和家具的营销思路有所不同,比如说,快消品更看重消费者的复购情况,重视的是商品的快速周转流通,而家具行业的营销上,往往更重要的是促使消费者做出关键决策。

但是呢,在品牌打造、渠道宣传上其实也有很多相通之处。我自身在过去的几年,主持过多个品牌形象的建设工作,而且在宣传渠道上积累了很丰富的人脉关系。

比如,我了解到贵公司近期正在大力发展线上的定制业务,贵公司作为我们本地行业中的头部企业,此刻发展线上业务我觉得非常准确又及时,这也使我很看好贵公司的发展前景,而我自己在新媒体宣传方面跟很多头部KOL都有不错的合作经验,相信如果能够有幸入职,会给公司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面试官:“你为什么进入这个行业?”,回答“因为兴趣”就错了

仔细思考一下上面这个案例,先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对两个行业的异同进行简单分析,接着展示自己在品牌建设、宣传渠道上的经验与资源,然后回归到目标公司与岗位,点出自己的独特优势,顺路小小的拍个马屁。

虽然没有说很多内容,但也足够让面试官知道,你的这次“跨行”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经过了一定的思考与调研。对于这种有备而来的求职者,往往更能赢得面试官的青睐。

以上,就是今天想要与大家分享的内容,希望对您能够有所帮助。

面试官:“你为什么进入这个行业?”,回答“因为兴趣”就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