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三大基因”倾心绘制新绥化的“精神图谱”

隋 伟

8月13日,在黑龙江省“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活动第八场—绥化新闻发布会上,市委书记曲敏在做主旨发布时充满自豪地提出:“绥化,传承着‘红色基因’ ‘良善基因’‘文化基因’。”

百多年风雨传薪,吉祥安顺、造化发展的绥化,无愧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盛赞。在这片多情的土地上,不仅孕育着寒地黑土及其生态化的丰富物产,更传承着作为绥化特质符号的“三大基因”,这是最可宝贵的精神密码和文化财富。

市委特别重视“三大基因”的传承。2017年市四次党代会以来,我市精心策划推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绥化读本”即“基因三部曲”: 由绥化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编篆,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黑土军魂》,传承革命英烈的“红色基因”;由市文联组织编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家训廉吏乡贤》《绥化好家风》,传承绥化人民的“良善基因”;由绥化市政协组织编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醉美都城地》,传承寒地黑土的“文化基因”。市委书记曲敏为“基因三部曲”拨冗作序,并在今年2月26日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讲话时讲到“基因三部曲”时提出“基因强大,就不会变色、不会变形、不会变质”。早在2016年,曲敏同志任市长期间就策划选编了《家训廉吏乡贤》一书,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书立言以文化人的一段佳话。该书所选的30篇文章犹如今人与古代圣贤的时空对话。内容有孔氏家训、“为官如清水”的包拯、乞讨兴义学的武训等等,以此作为廉政文化教材发至政府系统各部门。人们争相传阅,唇齿留香,启迪心灵。

红色基因世代相传 英雄故事永不落幕

为庆祝共和国70华诞,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颂赞祖国、祝福中华的爱国热情,进入9月份以来,绥化大街小巷上万面鲜艳的国旗迎风招展,城区成了“红海洋”;19日“我和我的祖国”全城同唱一首歌大型群众文化活动隆重举行,市级领导出席活动,直接参加活动的社会各界群众达到7万余人。“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绥化人唱出了传承红色基因,歌颂伟大祖国的时代最强音!

在我们赖以生存且倍加眷恋的这片寒地黑土之上,一批批绥化儿女胸怀奇志,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在反对内外敌人之历次革命斗争中,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出生于望奎的革命家林枫,少小离家,早年领导学运,33岁时专程赴延安向毛主席汇报抗战形势,长期在晋西、东北开展革命斗争,后来成为第七、八届中央委员,第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担任过刘少奇同志的秘书,协助周恩来总理抓过教育。抗联英雄、老省长陈雷曾任绥化中心县委书记,领导了绥化军政建设和反奸剿匪运动。抗战14年,赵尚志、李兆麟、于天放等著名抗联将领都曾转战于绥化。望奎的张锡武曾指天发誓“宁愿战死,绝不屈服小鬼子”!安达的冷万忠在生命最后一息递交入党申请书、青冈的马玉祥被著名报告文学作家魏巍称赞为“最可爱的人”、北林的麻扶摇抗美援朝出征前写下振奋国人的“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壮丽诗行。据权威统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靠血性、理性、韧性,我们绥化这片黑土地共走出了103位共和国将军。

基因传承生生不息,忠贞故事连续上演。

在海伦,退休乡村教师伊天才,40年间两递申请书,72岁成为党的人;义务植树60载,两立遗嘱,25万株树木全捐国家,献出百亩森林作“绿色党费”。在明水,退伍军人、公安辅警范永强, 9月3日在抓捕公安部重大督捕逃犯时头部被砍血流如注,但他置生死于度外,终于制服嫌犯。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这些英雄人物带给绥化无上的荣耀,因此我们不能让时间风化记忆。今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为浓厚尊崇英烈铭记功勋的社会氛围,筹资330万元修缮烈士纪念设施。

良善基因蔚成风尚和谐绥化慈爱无疆

尊道贵德,善莫大焉。

——勤劳善良的明水人梁军,作为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积极投身开发北大荒,当选亚洲妇女大会代表,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全国劳动模范,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1962年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一元纸币上的女拖拉机手就是以梁军为原型。在哈尔滨火车站一面馆发生爆炸时,三次勇闯火海的“最美警卫战士”海伦人高铁成,因见义勇为获评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

——9月20日下午,市委宣传部在党政办公中心千人会堂举行“新时代绥化好少年”颁奖仪式,17名杰出的青少年获此殊荣。市委书记曲敏致信祝贺并勉励全市广大青少年“立鸿鹄之志、成有用之材、建非常之功,传承好绥化的红色基因、良善基因、文化基因,跑好伟大事业的接力赛,让生金长银的‘都城地’在你们的手中真正成为美好生活的‘桃花源’”!

——2018年6月,市委宣传部进行的绥化撤地设市20年来首次道德模范评选,集中展示了我市道德模范的美丽群像,让人们近距离感知向上向善的道德力量。14年如一日用业余时间捡废品资助贫困学生,助力寒门学子完成求学求知梦想的乡村教师何春雨;爬上7层楼顶救下轻生女,40年间越是艰险越向前的“侠商”石永固;发扬工匠精神,20年来所建工程合格率一直保持100%的全国劳动模范吴奉明;颅骨骨折未痊愈跑回工作岗位,罹患癌症术后第8天重返维稳一线的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刘明辉;带着公公改嫁,被乡亲们点赞“天上难找,地上难寻”的好儿媳刘凤杰等36名道德模范以德修身齐家,善行闻名遐迩,群众认可度高,示范作用强大,是新时代新绥化最可爱可敬的榜样教材,最可亲可学的道德标杆。市文明委隆重表彰道德模范,吹响了加强全市思想道德建设,助力绥化振兴发展的“精神号角”。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市充分利用道德模范这个精神的富矿,让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广为流传、家喻户晓;让干部群众真正从中获得精神力量、道德滋养;让道德模范高尚的人格魅力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行为习惯,进一步提高了绥化干部群众的“道德颜值”,使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成为“都城地”最新最美的风景。12年间,共有83名绥化优秀儿女获评全国、全省、全市“道德模范”称号。

文化基因泽润黑土成风化人培根铸魂


构建特色文化,传承文化基因,形成“一县一品”。 肇东是“国画艺术之乡”、安达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海伦是“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东北地方戏之乡”、望奎是“全国诗词之县”“中国书法之乡”、 青冈是“中国猛犸象故乡”、庆安是“全国版画之乡”、兰西是“中国民间挂钱艺术之乡”、绥棱黑陶获评“中国陶瓷十大品牌”、明水篆刻成为艺苑奇葩声名远播、北林是“全国风筝之乡”。

“人以地传,地以人贵。”著名“乡土诗人”王书怀和歌唱家郭颂1962年在绥化宝山工作期间,以宝山农民的火热生活为题材,联袂创作出享誉全国的歌曲《越走越亮堂》, 用歌声唱出了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获得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元帅的赞誉。冰雪山水画开宗立派的大家于志学、让黑土诗歌走向世界的邢海珍、以讴歌绥化礼赞家乡为己任的 “中国寒地黑土绿色使者”青年歌唱家伊泓远、折取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的青年书法家蔡兴洲、奥运会竞走冠军王镇……群英荟萃,群星璀璨。

我市拥有世界级、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7项。宣讲“对国言忠、对亲言孝、对子言慈、对友言信”的望奎皮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登上了世界非遗的顶级殿堂,还曾赴美国、德国、日本进行艺术交流;望奎皮影戏《西温莫日根》斩获皮影类国家级最高奖金狮奖“最佳剧目奖”,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类示范剧目”;作为黑龙江皮影“江北派”创始人之一,望奎皮影国家级传承人谷宝珍,荣获我国对非遗传承人的最高奖励 “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海伦剪纸作品装饰过人民大会堂的会议厅,被周恩来总理转赠北海舰队和大庆铁人王进喜;省级传承人傅作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艺术大师”称号;省级传承人于忠厚,则在促进剪纸产业化发展上下功夫,20年来经常深入海伦中小学开设的剪纸艺术培训班言传身教剪纸艺术;海伦制定了建成“十个剪纸村、百户剪纸人家、千个剪纸人”的传承目标;海伦剪纸现已漂洋过海,亮相世界文化博览会并展销70余个国家。在兰西,有全国第一家挂钱博物馆,兰西挂钱曾在毛里求斯、意大利等国家进行艺术交流。

在“三大基因”的传承上,我市排演的“三台大戏”,精彩演绎出绥化人忠孝仁义的气节风骨,成为戏剧艺术的“基因三部曲”:

——《海伦往事》,是海伦市北派二人转传承保护中心为了传承“红色基因”创排的抗战题材的大型拉场戏。2015年6月5日在哈尔滨首演便大获成功。2016年7月21日在首都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参加由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全国基层院团戏曲汇演,获得好评如潮。8月27日再次进京,为在京的百名将军演出,赢得一致点赞;2017年12月至2018年4月在闻名中外的牡丹江“雪乡”驻场演出120余场,人气爆棚。

——《这片黑土地》是海伦市北派二人转传承保护中心为了传承“良善基因”创排的大型龙江剧。以“感恩黑土地、守望黑土地、报答黑土地”为主题,作为改革开放4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剧目,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粮食中国饭碗”重要论述的艺术表达,于2018年10月份搬上舞台后多次在我市汇报演出。今年初,已获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并获得250万项目资金。

——《扶贫书记》,是北林区文工团为了传承“文化基因”创排的以精准扶贫为主题的大型龙江剧。被市委作为弘扬廉政文化、进行廉政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出,2018年在10个县(市)区巡演,被评为是一部“沾着泥土、带着露珠、顺应时代、体现民意”的好作品,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该剧在今年上半年参加了全国基层院团汇演活动,并于7月份代表黑龙江省在北京中国评剧大剧院进行了汇报演出。

三台大戏,原汁原味地向世人呈现了色彩斑斓的寒地黑土文化,以其独特气韵传承了“三大基因”,在充满自信讲述“绥化故事”的同时,酣畅淋漓地展示了“绥化气派”,传递了“ 绥化力量”。

峥嵘岁月重回首,几千寒热到今朝。谱写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绥化篇章”、推动“都城地”建设向更高质量发展,全市干部群众正牢记初心使命,重整行装再出发。

我们有信心有能力释放“农业大市”潜力、彰显“工业新军”锐气、加速“方兴之城”崛起。生金长银的“都城地”就是“学懂弄通做实”的“施工图”、 “两座金山银山”论的“试验田”、追求美好生活的“桃花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今天,回望“三大基因”的传承,是我们绥化人共同的记忆追寻,集体的温故知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正是在我们血管里奔涌着的红色基因、良善基因、文化基因,以其鲜明特质绘制出新时代新绥化砥砺奋进、开拓创新、担当作为的“精神图谱”。

行文至此,让我们以市委书记曲敏在做客央广大型直播节目《城市新跨越》,向海内外听众推介绥化时的一句话作结:

“绥化是一个值得端详、值得品味、值得记忆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