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高人寫的《井陘酒局》太有才了


哪位高人寫的《井陘酒局》太有才了

河北井陘,石家莊三環,北京六十環邊上的一個小縣城,地道的千年古縣,井陘人熱情豪爽,隔三差五不時有不甘寂寞者組織聚餐。

時間通常都在晚上,週末最多。不到5點半,主人就到了飯店,所選酒店不一定大,但是肯定會有一定特色。

主人一落座,就拿手機撥打一通,重複著同一句話:“怎麼還沒到啊,就等你一個人了…”對方就會說:“到了,到了,已經到飯店門口了“,“正拐彎呢”,或者是“5分鐘到…”,其實剛出門甚至還沒走。終有姍姍來遲者,明明在家閒的難受,卻故意來遲,美其名曰:剛散會。

井陘有個不成文的規矩,主人通常會坐在正席位置上,也就是埋單人的位置。左右手邊大多是大哥級或權重者的位置,小弟自然依次而坐。菜上酒滿,主人會說上一兩句,無非是“也沒甚麼事,就是想大家夥兒了,在一起聚聚”之類,要是主人什麼也不說,客人會催他說上兩句,然後酒宴正式開始。主人先一一介紹客人。主人這時候大多變成了組織部長,因為他把每個人都現場提拔了。比如公安交警部門的陳警官就是陳局,銀行信用社部門的便是行長,學校的陳老師就是陳校長,醫院的護士就是院長,自由職業者王某人立馬搖身王總,村裡來的不是村長就是書記……諸如此類。一個桌子上,副科、正科,副處、正處比比皆是,全是領導,大家也不客氣。不認識的,還相互點點頭,表示知道了認識了,非常自然。很明顯,大家對主人的介紹很滿意。偶爾極個別的會謙虛一下,會模模糊糊地說:“我不是,我就是個老百姓…”聲音小到差不多連自己都聽不見。馬上就有人說:“快了,快了…”謙虛的人聽了信心大增,很是開心。


哪位高人寫的《井陘酒局》太有才了

介紹完客人後,主人開始帶頭敬酒,此後或左、或右轉彎以此類推每人表示一下,客人點頭哈腰地說些感謝讚頌言辭。兩杯白酒過後,開始進入自由階段,也就散打階段,誰與誰好,誰與誰對眼兒就可單敬了。。。。。

井陘不失為千年古縣,有著上千年的酒文化,性情直率,為人厚道,稱得上是標準的好客之地,人既善飲也認實。通常一個酒桌上,起碼是先帶一提白酒來,三杯共同科目白酒結束後,然後再每人“加深”。雖然大家都豪飲,大街小巷到處可見喝的紅臉巴吃之人。但喝酒卻講究文明,如遇到老鄉戰友同學等,必是操著濃濃的井陘土音“咱倆弄一個”“咱倆再弄一個”“咱倆弄仨再說”....老朋友的,新朋友的,一推一杯,有時還輪流“推圈兒”,幾個回合下來,不少人吃不消,大喊不喝了不喝了,留點,留點……於是乎,邊上便有人說,不沾,不沾,你酒盅裡這是養魚老?這時,“串座”又粉墨登場了。

所謂“串座”,就是端起酒杯起身到朋友面前敬酒,這樣的禮遇是高規格的,沒有人能夠拒絕,於是,酒又是海喝了一通。 幾番下來,一提白酒就見底了,主人便喊飯店老闆,再拿兩瓶酒來,眾人就開玩笑:“不拿了,不拿了,拿來也喝不了。”主人看看面紅耳赤的客人,便說:“能喝也不拿了,那就搬箱啤酒解解酒吧。”老闆便搬來一箱啤酒,全部打開,一人發一瓶,接下來,便是一場啤酒戰,如此 這般,各人的酒就喝得差不多了。於是,“張科”與“李主任”之間就開始交換手機號,“王局”“周總”相約下次聚會的時間,場面異常熱烈,你兄我弟相見恨晚,握住的手緊緊不放,擁抱起來如膠似漆……這時,就有人說:“今天已經盡興,下次再聚吧。”甚至還有人說,各位,抽時間還是咱們這些人,還是這個地當兒,我坐莊昂。

這再聚坐莊往往只是一說,你可千萬不要當真。這時主人把握住此機會,請示主賓後當機立斷宣佈:“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酒不足下回補,撤吧!” 於是,大家起身穿衣、 拎包、拿手機……,出得門外,又是一番握手、擁抱,十八里相送,難捨難分。一群搖搖晃晃的身影在燈火闌珊裡漸行漸遠…… 難怪曾經有個外地的朋友,來井陘做客,待了七天,喝了七天,離開時,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我能從井陘活著回去就算燒高香了。下次打死我,我也不跟井陘人喝酒了。

井陘,就是這麼一個牛B的縣城!豪邁中,不失溫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