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債上癮,近半數美國人拿不出400美元應急

欠債上癮,近半數美國人拿不出400美元應急

有人說,20世紀美國人教會了世界如何消費。實際上也是,數十年來,美國人也一直踐行著提前享樂的消費理念。比如超前消費、舉債度日、不愛存錢等等。

對此,紐約牛津經濟研究院表示:美國經濟增長接近高峰,勢頭將從此冷卻下來,即將展開的邏輯很簡單。很明顯,當前美國的舉債力度比一年前要更高更快,目前則是天文一樣的債務赤字22.8萬億美元,而且還在不斷增長中。

在剛剛結束的2019財政年度中,美國國債又增加了1.113萬億美元,隨著嬰兒潮一代繼續退休,社會保障、醫療保險和其他應享權利計劃所需的資源量將繼續急劇增加。同時,美國聯邦財政赤字每年都在不斷擴大,而且美國當局似乎不想對此做任何事情。我們注意到,美國的國家債務在不久後將達到23萬億美元,但美國人永遠也不會真正的付清它,取而代之的是,將繼續積累更多的債務,直到整個狂歡變得像紙牌屋一樣崩潰。這樣帶來的後果是對消費者和企業的破產申請正在增加,據美國破產研究所本週表示,2019年9月破產申請總數較上月增加了5%達到66283件,高於去年同期,不幸的是,這可能只是一個開始。

正如,美媒“零對沖”所強調的那樣,目前,美國大部分地區的財政狀況都處於邊緣地位,因此經濟的大幅放緩將不可避免地引發另類巨大的消費者破產海嘯,就像我們在2008年所看到的那樣。而這背後體現的正是,我們日常看到廣泛強勁的經濟指標正在與個人生活經歷之間存在脫節。

有78%的美國全職工作者承認自己把月工資花的一分錢都不剩,而超過八成女性和七成男性均透漏,每月都在經歷左手進右手出留不住錢的尷尬。更嚴重的是,當前的美國經濟舉措將很快導致零售和進口生活用品價格上漲。對此,沃爾瑪警告稱:我們非常擔心對我們的業務、客戶、供應商和整個美國經濟帶來的衝擊。

無獨有偶,我們在華爾街日報網站找到這樣一個橋段,在華盛頓美國貿委會大樓的會議室裡,美國消費者總是不斷地重複著一個答案——你們進口的這款中國商品有沒有其他替代品?答:沒有,消費者就是喜歡這款性價比高的中國貨。

現在讓美聯儲左右為難的是,正常利率會扼殺這種由債務推動的繁榮。但重啟貨幣寬鬆更意味著債務增長速度更快。這也意味著,美元的價值在不斷被稀釋,借新還舊將變的越來越困難。因為凱恩斯主義經濟學並不是萬靈藥,這就會掩蓋一個更大的經濟風險。比如,在美國收入較低的地區,近三分之二的美國家庭,沒有能夠承受500美元的衝擊,例如,汽車維修或醫療費用。

稍早前,美聯儲最新發布的對超過12000人的調查報告發現,仍有近半數的調查者表示拿不出400美元的現金應急,可能不得不出售東西或者需要借錢才行,對於他們來說,一個糟糕的轉折可能導致無家可歸,但不幸的是,大多數美國人都不知道該如何做好準備。在這場金融市場危機到來前,大多數美國人可能都不知道財富是怎麼消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