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佩斯與趙本山相比,哪個人的表演更具有藝術性和觀賞性?

CGdu


兩相比較,陳佩斯更勝一籌。

陳佩斯表演小品,是調動全部身心的投入,語言其實並不是主要的,關鍵在於動作和麵部表情的巧妙配合。

趙本山表演小品則恰恰相反,主要體現在嘴皮子上,俏皮話多,語言包袱多,說白了就是靠油嘴滑舌取勝。


當然,油嘴滑舌玩溜了,也是功夫。

當年陳佩斯和朱時茂第一次登上春晚舞臺,表演的那個小品叫《吃麵條》,這個小品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不僅僅是它本身取得的巨大成功,還在於它從此開闢了小品這種文藝形式的先河。

這個小品中,有四個片段陳佩斯是沒有臺詞的,大家還記得吧,他先後吃四次麵條。

第一次,鬼鬼祟祟地偷吃,是因為自己餓了,看到有面條開心;

第二次,高興,為什麼?第一碗才吃個半飽,這劇組真好,一大桶麵條,敞開隨便吃,太好了,所以狼吞虎嚥,風捲殘雲,那動作,大家肯定在現實生活中見過;

第三次,勉為其難,因為前面已經吃了兩大碗,肚子裡沒地方了,但導演要求吃,那就吃吧;

第四次,肚子撐圓了,腰都彎不下去,只好半蹲著盛麵條,把面挑到嘴邊後又放下,實在吃不進去了啊。

在這四次吃麵條的過程中,陳佩斯除了吃麵條的動作,幾乎沒有臺詞,全部靠的是肢體語言來傳遞劇情,而這正是這個小品的精華部分,觀眾被逗得前仰後翻,也正是被陳佩斯的表演所感染。

再來看趙本山的小品,以《賣柺》為例。

這是2001年春晚由趙本山、高秀敏和範偉聯合表演的,這個小品同樣成為經典,獲得成功,而在這部小品中,趙本山的表演體現在面部表情上,就是擠鼻子弄眼,能把人們逗的捧腹大笑的,和他的動作沒多少關係,主要還在於不時從口中蹦出的臺詞。

不妨一起再來回顧一下。

“腦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伙伕”;

“是你的末梢神經壞死把上邊憋大了”;

“走兩步,走兩步,沒病走兩步!”;

“你跺,你也麻!”;

“要什麼自行車呀?要啥自行車?”

所以,大家可以看出,趙本山的小品主要是靠臺詞取勝,表演次之。

所以,當你閉上眼睛,回顧陳佩斯和趙本山的小品,從陳佩斯那裡想到的是他豐富的表情和肢體動作,而從趙本山那裡想到更多的則是他說過的那些臺詞。


而能讓人逗笑的臺詞,誰都會說,能把人逗笑的肢體語言,考校的則是更高一層的真功夫。

從這一點上講,陳佩斯顯然要高出一個段位,記得他在《主角與配角》這個小品中曾有這樣一句臺詞:

“我不出這個圈兒,照樣把戲給他搶過來。”

看看,這才是表演的最高境界。


剁手屆的鄧紫棋


說實話趙本山的小品主要是靠貶低或醜化最底層的農民來搞笑點,所以看他的小品往往大笑之後留不下深刻影響。其小品風格主要來源於東北二人轉,故他的徒弟基本上都是來自東北二人轉演員。而陳佩斯的小品涉及面廣,小品內容和表現形式,既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有回味無窮之感,其藝術性和觀賞性明顯高於趙本山的小品。所以若一定要給兩者評個高下,那麼陳佩斯的小品屬於"陽春白雪",趙本山的小品屬於"下里巴人"。


風帆


兩個人的小品我都喜歡看。但我最喜歡愛的是陳佩斯的小品。陳的小品可以多次翻看不覺厭,如《吃麵》等,而趙的有時一遍都看不下去。可能是各花入各眼吧,總覺得趙更有藝術性。





子非yu魚


趙本山每一個小品都是針砭時弊、貼近生活、富有內涵、接地氣的作品。最主要的特點就是構思巧妙、笑點居多。談到趙本山上春晚低俗的作品確實有,如《同桌的你》之中的“圈”代表什麼不言而喻,就很低俗。可是春晚的導演和編審是幹什麼的?為什麼不把這些低俗內容審查掉?

至於陳佩斯的小品我歷來不看好,因為他演的基本都是小丑形象,以耍活寶見長,沒有多少笑點和美感。更不貼近生活,就是出洋相。如被“堪稱經典”的《吃麵條》除了一些滑稽的動作惹人笑笑還給觀眾留下什麼?有意思嗎?我就覺得沒什麼意思:題材單一、沒有內涵、單純逗樂、脫離生活。他的其它小品大多都是這個特點。

我們歷來提倡雅俗共賞。正如毛主席所說:“陽春白雪,合者蓋寡。”老百姓看春晚除了高雅的作品,更喜聞樂見“下里巴人”。說到低俗的問題,其實那是節目把關的問題。每場演出都有導演和編審。其實每個人都是一樣的:既有高雅的一面,也有低俗的一面。都有兩面性。我們為什麼非要苛求別人呢?從藝術角度來說,評價一個作品的好壞無非是兩個標準,即藝術標準和政治標準。就政治標準來說,是否反應時代潮流的作品。是否反對黨、出賣國家利益、醜化民族的漢奸文藝。


guangyu1189


當然是陳佩斯,陳靠的演的滑稽逗人笑,他不傷害別人來逗笑,趙本山是靠傷害病人的痛苦來逗一群傻屄來笑,病人中風,對一個人,一個家庭來說本身就是一個大災難,如果是你,你會笑嗎?只有,詛咒趙本山早點遭報應,報應果然如約而至,它也中風了。


用戶4629484799568


趙本山和陳佩斯就不是一個層次!!陳佩斯是藝術塑身,而趙本山不過是拿殘疾人、農民取笑逗樂的下三濫!!!以後這樣的問題不要再提了,那是天壤之別!!!


老酒匯0168


陳佩斯和趙本山都是很好的小品演員。他們都得到了很多大眾的喜愛。他們表現的藝術方式可能有一點不同。但都達到了讓人們開懷大笑的目的。小品就是讓人們忘掉憂愁煩惱,讓人們開心的笑一笑。能做到這一點也就夠了。他們兩人都具有喜劇表演的天才。中國的普通老百姓又有多少的文化素質,只要能哄著老百姓高興,就能得到老百姓的擁護。老百姓就會經常想到他們。


沙漠跋涉者


90年代之前陳非常受歡迎,90年代到現在,趙在人們的心理不可撼動。如果非要比個高低,個人覺得趙要比陳高几個檔次,比如讓陳在現在這個階段表演個小品或者相聲,估計沒幾個人有期待,陳的表演方式已經提不起大眾的情趣了,只不過是有些年紀不小的人不想承認自己老了而已,在那裡強詞奪理罷了


印象141441291


陳佩斯的小品沒人能比,他眉毛眼睛都是戲,舉手投足帶著滑稽。他的處女作吃麵條,可稱得上中國小品的經典之作,可做為小品教學示教。他成功的表演,激發了小品市場應運而生。以趙本山為代表的東北鄉土氣息小品充斥整個演義市場。由於陳佩斯的退出,趙本山21次進春晚,次次得冠,堪稱不可一世的小品王。他以幽默滑稽誇張的語言,夾雜著小品的滑稽迎得觀眾的喜愛。但陳佩斯的小品基本功紮實,表演規範,打諢得體,也是藝術院校表演基本功。


用戶1954974629776千


藝術來源於生活,其實這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各有各的優點缺點,但你仔細的斟酌品味,很顯然,陳佩斯的小品更上檔次,像《賣柺》《賣車》…趙本山的一些小品只能說是讓你捧腹大笑而已,仔細一想,現實中到底有幾個那麼傻的人,根本不符合邏輯,我們常說,這個人會講笑話,那個人很幽默,什麼是笑話?什麼是幽默?一句話讓人聽了就笑的是笑話,一句話聽了之後琢磨了一會才覺得可笑,這便是幽默!顯然,前者趙,後者陳!鄙人之見,陳能勝趙,因為陳的作品更有深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