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9.2,這部電影是獻給成年人的一場童話,感動無數人

豆瓣評分9.2,這部電影是獻給成年人的一場童話,感動無數人

帶著鐐銬跳舞的伊朗導演

我在頹靡的時候,會刻意給自己尋一些溫情的電影來看。

就是在這樣的機緣下,我遇到了伊朗電影《麻雀之歌》,然後扯著藤似的喜歡上了這個導演的電影,《天堂的孩子》《天堂的顏色》《巴倫》等。

這個電影導演最善用情,他會恰到好處而不浮誇地刺激觀眾的情感,他把苦難,殘酷,包裹著溫情呈現給你,讓你心裡泛起微微的痛,想要流淚,卻又懷著希望淡淡地笑了,胸懷裡多了一股對抗生活的力量和柔情。

這個導演就是導演馬基德.馬基迪,一位極具國際影響力的伊朗導演,被譽為伊朗的斯皮爾伯格。

這樣的榮譽等身,可不一般。

豆瓣評分9.2,這部電影是獻給成年人的一場童話,感動無數人

他14歲起開始當演員,後來轉型做導演,編劇,製片人,1991年執導的個人首部電影《手足情深》,一出手就獲選戛納國際電影節"導演雙週"單元放映 。

1997年《天堂的孩子》,又名《小鞋子》,不僅橫掃伊朗票房,獲得第21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美洲大獎,而且成功入圍第72屆奧斯卡。

這在伊朗史上也是首部入圍的電影,雖然最後敗給《美麗人生》,但馬基德.馬基迪也為伊朗帶來了無限的榮光。

之後由他執導的電影《天堂的顏色》,《巴倫》分別榮獲第23屆,第25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美洲大獎,2008年《麻雀之歌》獲得第5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提名。

要知道伊朗電影審核制度有多嚴苛,才真正明白這些獎項有多珍貴。

伊朗是個政教合一的國家,其文化經歷過開放,封閉,再度收緊,電影的審查分外嚴格。

審查制度為電影電視規定了種種禁忌,電影中不得出現,緊身的女性服飾,男女性之間的身體接觸,曖昧的語言,關於軍隊、警察的笑話,外語或粗鄙的語言,外國音樂,以及留有絡腮鬍的反面角色(伊朗信奉伊斯蘭教,尊崇蓄鬍)。

伊朗的導演們簡直就是帶著鐐銬跳舞,真是難為他們了。

也許馬基德馬基迪為避開政治,兩性關係,而把鏡頭對準純真的孩子,也許是馬基德馬基迪本就傾心於兒童題材,他的大部分電影,都圍繞著兒童,以兒童為軸心,家庭為背景,雜糅溫情,悲情,以看似淡然實則深情的方式探討,成長,親情,血緣,生命裡的純真與沉重。

“我對兒童世界特別感興趣,我的童年也是我思路的源泉,我經歷過“天堂的孩子”的童年,拍攝兒童電影,你不用墨守成規,可以揮灑自如。純真是兒童世界最令人折服的。

豆瓣評分9.2,這部電影是獻給成年人的一場童話,感動無數人

《天堂的孩子》,這是獻給成年人的一場關於童年的童話

《天堂的孩子》源於真實的生活,故事情節也很普通,當時這部電影在伊朗並不被看好,但是卻在國際上獲得很多大獎,被評為伊朗電影史上最棒的電影。

這部電影被稱為獻給成年人的童話,喚醒人們對童年遙遠的記憶。

它把童年的純真,貧窮里的溫情,善良,生命裡的堅韌與希望,都以細膩的情節和動人的細節刻畫地淋漓盡致。

豆瓣評分9.2,這部電影是獻給成年人的一場童話,感動無數人

這部電影,圍繞一雙鞋子展開,丟鞋-尋鞋-買鞋,情節並不曲折離奇,甚至平淡,但卻有一種特別打動人心的魔力。

妹妹莎拉的鞋子被哥哥弄丟,一雙球鞋,兩個人穿。家裡拮据到幾乎買不起新鞋子。

豆瓣評分9.2,這部電影是獻給成年人的一場童話,感動無數人

懂事的兄妹倆約定,每天妹妹放學,奔跑著回來,將鞋換給早已等候在巷口,上學要遲到的哥哥。

電影裡,鏡頭最多的就是小兄妹倆,麻利疾速奔跑和接力。

豆瓣評分9.2,這部電影是獻給成年人的一場童話,感動無數人

莎拉那雙丟失的鞋,被尋到,早就穿在另一個善良,漂亮的小姑娘腳上。

豆瓣評分9.2,這部電影是獻給成年人的一場童話,感動無數人

兩兄妹本想索回,卻看到小姑娘的阿爸是個盲人,生活維艱,兄妹倆最終放棄了索要。

阿里的爸爸是個本分的工人,他本想挨家挨戶給富人花園施肥打農藥掙點錢,改善生活,結果摔壞自行車人也受傷,掙來的錢也沒有了。

阿里為了給妹妹贏得一雙球鞋-長跑比賽季軍的獎品,他拼盡全力,被人絆倒重又爬起來,拼命奔跑,只為獲勝,贏得獎品。

阿里獲得一等獎,他回家失望地面對著妹妹,妹妹原本期盼的眼神漸漸黯淡..

而鏡頭閃過,爸爸的自行車後座,包裹著並不新鮮的青菜,還有兩雙給阿里和莎拉的新鞋子...

豆瓣評分9.2,這部電影是獻給成年人的一場童話,感動無數人

這個電影真的乾淨的像個童話,雖有苦難,但苦難裡透出的都是人性的美好,好像廢墟里的一朵白色的野花。

豆瓣評分9.2,這部電影是獻給成年人的一場童話,感動無數人

阿里兄妹,以及那個盲人的小女兒,他們是一群純真善良的孩子,電影取名《天堂的孩子》,正是反映出他們未被汙染的美好。

除了感受電影裡的美好,這部電影還給了我無比的溫情,以及一種不可言說的力量。

豆瓣評分9.2,這部電影是獻給成年人的一場童話,感動無數人

貧富分化下,底層人苦難裡的堅韌與溫情

阿里的爸爸騎著自行車,行駛在德黑蘭這座大城市,汽車川流不息的公路上。

俯視鏡頭下,那對騎著自行車的父子,在一眾現代化的高樓林立下,在疾速行駛的車流裡,顯得那麼格格不入,那麼卑微渺小。

豆瓣評分9.2,這部電影是獻給成年人的一場童話,感動無數人

這對樸實的父子,作為園丁,走進一處有陽光,有綠植,有玫瑰花香,同時卻滿是寂寞的豪宅裡。

偌大的宅院,深深的寂寞,老人在睡覺,小男孩連一個玩伴也沒有,他只被關在這個與影子一樣寂寞的院子。

阿里陪小男孩,在園中秋千架上並排坐著玩耍,格格的笑聲不斷,那笑聲讓這座冷寂的大院子重新活了,阿里離去時,小男孩甜甜地在鞦韆靠椅上睡著了,懷裡抱著他的毛毛玩具。

豆瓣評分9.2,這部電影是獻給成年人的一場童話,感動無數人

當父子掙了工錢之後,懷揣著對新生活的希望時,在一個長長的下坡路時,剎車失靈,車子直接撞到樹上,車圈變形扭曲,父親頭被磕破流血,辛苦掙來的工錢,也換成回家的車錢,那些對未來的憧憬瞬間變成泡影。

上天似乎對窮人格外薄情, 總是在苦難上灑一層鹽,讓艱難的生活,又苦又鹹。

之前有一個視頻,看起來讓人無比心酸。

颱風過境,勁風橫掃一切,一輛貨車被風吹歪,司機扛著風雨拼力撐著,卻沒想到一下子被壓在車下。

貧富強烈的對比,底層生活如此多艱,但是能讓人撐下去的就是來自家的溫情。

阿里的家,租來的簡單房子,用水量稍大就被房東一陣呵斥,買土豆,都只能賒賬,挑些又小又不新鮮的,妹妹的鞋子又爛又舊,還是補補又穿,最後被丟了,那似乎

豆瓣評分9.2,這部電影是獻給成年人的一場童話,感動無數人

是妹妹唯一的一雙可以穿著上學的鞋子,這個家拮据到連給孩子買一雙鞋的餘錢都沒有。

這個家貧窮不富有,也有為經濟拮据的鬧心,但是你看不到一種頹廢怨懟之氣,小兄妹懂事體貼,阿里的爸爸雖然是個粗漢子,嗓門大,脾氣大,但他疼妻愛子,體恤妻子腰痛,兩個小人一放學就幫忙做家務。

那個不富有的小家裡,兄妹情深,鄰里互助,縱然生活艱辛,但無怨言,這種溫暖是生活最難得的點綴,比空宅大院裡的寂寞,比豪宅裡的勾心頭角來得珍貴。

對比這兩天鬧得沸沸揚揚的熱點新聞,李國慶和俞渝無底線地互爆隱私,遮羞布都不要了,醜態畢現。

不知道他們是否懷念創業初期相濡以沫的日子?

免費的東西才是無價的。 陽光,空氣,水,不摻雜質的愛,更無價。

即使身在底層,活著都分外艱難,但是那苦難和貧窮里的溫情,像是千斤頂,讓人哪怕渾身滴汗,也會咬牙堅持下去。

豆瓣評分9.2,這部電影是獻給成年人的一場童話,感動無數人

底層生活裡,頑強生長,心懷希望的姿態才是最美的活法

馬基德馬基迪導演最會煽情,他總會不動聲色地攫住你的心。

看他的電影,那些原本沉重的苦難似乎也沒那麼沉重,相反還有一種柔韌的希望,淡淡的溫情縈繞不去。

阿里的爸爸,是個糙漢子,他辛苦掙錢,維持這個家。

當父子合作,拿到第一筆兼職的工錢,他載著兒子,興奮地與兒子聊攢錢,花錢,給妻子買個大櫥櫃,買個電熨斗。

雖然掙扎在貧窮和苦難裡,但是阿里的爸爸一直沒有被生活磨滅掉希望與憧憬,帶著這份責任與憧憬,他與生活裡的苦難對抗著。

留心尋鞋的妹妹,找到了穿著她那雙破舊的粉色小皮鞋的小姑娘。

小姑娘回家時,揹著書包,像個歡騰的小動物,一跳一跳的,回到那個貧窮但溫暖的家。

她的爸爸,是個盲人。 女兒一放學,他就高興地抱她,柔聲喚她。

豆瓣評分9.2,這部電影是獻給成年人的一場童話,感動無數人

有時小女兒還會牽了爸爸的手出門,給挎著木盒賣東西的爸爸帶路。

雖然眼盲,但是那個盲人男人臉上洋溢著一種幸福的光,一種希望的光。

阿里為了給妹妹贏得一雙鞋,他在五公里的長跑比賽上沒命地跑,帶著那種強烈而又深刻的希望在跑。

豆瓣評分9.2,這部電影是獻給成年人的一場童話,感動無數人

在貧窮和苦難的生活裡掙扎,希望是最不可或缺的東西,沒有希望,人會陷入一種麻木和絕望裡。

2010年蘇州最年輕的殺魚弟,憑著那早熟的犀利眼神,迅速在網上走紅。10歲的小男孩在自家魚攤上,熟練地殺魚開腸破肚,手法嫻熟而走紅。

看當時照片上,孩子的眼神,有不符合他年齡的早熟與犀利,這種犀利原不該屬於他這個年紀的孩子。

走紅以後,殺魚弟一如既往地殺魚,連書也不讀了。

8年後,18歲的殺魚弟因為父母的責罵,喝下幾乎百分百要人命的百草枯,據說後來被救活。

豆瓣評分9.2,這部電影是獻給成年人的一場童話,感動無數人

早早擔負家庭責任的殺魚哥,他生活在冷漠而缺愛的環境裡,性格暴躁的父親對他非打即罵,2013年,13歲殺魚弟被父親毒打,眼睛嚴重受傷,差點被摘除。

沒人疼愛,不讀書,也不曾懷揣希望,守著魚攤十多年,沒有朋友,殺魚弟幾乎活成了野地裡一株草,不問來路,不問去路,只有麻木的生存。

希望是苦難的人對抗命運的最有力的武器,心懷希望,才不至於被苦難,被麻木吞噬,白活了一遭。

任何時候都不要丟了希望,不做失水浮萍。

豆瓣評分9.2,這部電影是獻給成年人的一場童話,感動無數人

童年的純真,是人一輩子生命的底色

韓寒說:小孩子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益。

童年之所以讓人懷念,讓人回味,在於那是一段完全沒有算計,沒有蠅營狗苟,單純而美好的年代。

也許有的小孩並沒有那麼幸運,他們不得不要分擔沉重的家庭責任,就像阿里和妹妹,要買菜,要哄嬰孩,要洗碗,但是那一刻,他們刷著球鞋,在院子裡吹泡泡,輕盈透明的泡泡,滿院子飛,多像一場不忍觸碰的童話。

豆瓣評分9.2,這部電影是獻給成年人的一場童話,感動無數人

那樣純真的年代,真讓人懷念。

我已30+,小時候的一些往事,一直念念不忘,比如開黃花的草坪裡尋野草莓,小河裡摸魚,墳場裡抓知了,河灘裡烤地瓜...

那些往事,是我無比珍貴的回憶,一想起來就覺得暖意融融。

童年的底色,是人生命的底色。

小時候自由自在,長大之後的性情裡也有小時候的那份隨性,自在。

蕭紅在成人之後寫《呼蘭河傳》滿滿的嚮往,嚮往童年的自由:黃瓜願意開一個黃花,就開一個黃花,願意結一個黃瓜,就結一個黃瓜。若都不願意,就是一個黃瓜也不結,一朵花也不開,也沒有人問它。

蕭紅雖然後來人生歷經坎坷,但她一直保留著對自由的追求,對人性的悲憫,這大抵就是小時候那份田園的自在和爺爺的暖情造就的人生底色吧。

童年純真被剝奪,變得壓抑,成人之後,骨子裡也會有揮之不去的壓抑。

豆瓣評分9.2,這部電影是獻給成年人的一場童話,感動無數人

電影裡的阿里是幸運的,雖然貧窮卑微,但是依然被愛包圍,生活艱難,還有一份屬於兒童特有的純真沒被奪走, 殺魚弟卻早已沒有了那份童真,有的只是早熟與麻木。

呵護好小孩子的這份純真,用愛裹著它,別讓它那麼快凋零,要知道早熟懂事的孩子,其實讓人心疼,童年不幸,不快樂的人,也許要花一輩子時間來治癒。

這部電影節奏特別緩慢,沒有曲折離奇的故事,但是圍繞著鞋子,緩緩鋪開,人性裡的真與善靜靜流淌著。 沒有宏大的背景,沒有各種炫技動作,小成本拍攝,平實無華的場景,小小的人物和家庭,讓我們看見了底層人的掙扎,看見了底層的暖,底層人對生活保持的希望。

豆瓣評分9.2,這部電影是獻給成年人的一場童話,感動無數人

導演最懂得觸摸人性,在伊朗嚴格的電影審查制度下,他在夾縫裡,給我們奉獻了一筆精神食糧,讓我們在疲憊時,飢餓時,看一看,增添了一種對抗苦難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