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電影放映員的過去和現在!他們經歷過什麼樣的改變?看完就懂

農村電影放映員的過去和現在!他們經歷過什麼樣的改變?看完就懂

80年代出生的農村孩子,對於以前農村放的露天電影一定並不陌生。那個時候,什麼村子放電影是會傳得很快的,三里五村的人都會跑去看,一晚上放部片子,放完後基本上就到十一點左右了,散場後,人們邊談論著電影內容邊回家,這是以前農村一道獨特的風景線。而這樣的畫面幾乎已經成為了永遠的回憶,小時候的那些農村孩子晚上跑幾個村去看電影的場景再也看不到了。

人們為什麼懷著這麼大的熱情呢?其實是因為那個時候人們可供娛樂的方式並不多,電影也很稀缺,那是瞭解外面世界的唯一方法。而相應的,電影放映員也成為了一種吃香的工作。這個工作不是什麼人都能隨便乾的,我們村以前有過一個這樣的放映員,他們的這個工作經歷了兩個最重要時期。

農村電影放映員的過去和現在!他們經歷過什麼樣的改變?看完就懂

一、這份工作很難得到

大約是在五年前,黑嫂準備寫一部農村小說,雖然一直生活在農村,可畢竟有年齡限制,很多農村發生過的事自己並不知道,於是就全面的把村裡那些以前的工人和各種大隊幹部採訪了一下,自己整理了不少的筆記,這其中就包括村裡以前的電影放映員。

跟很多人想象的不同,電影放映員的工作在最初時並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幹的,如果自己想得到這個工作,首先你得是轉業退伍兵,等於是給安排了工作。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這是個正式的工作,拿國家工資的。

農村電影放映員的過去和現在!他們經歷過什麼樣的改變?看完就懂

而且這個工作在當時也是有指標的,並不是隨便一個村就安排一個,當時的安排是一個鄉里配一個或者兩個,他們平時也在家務農,但到了某村裡有事需要放電影了,人們會去他家裡找他,告訴他後,他騎著自行車去鄉鎮上拿片子,有專門的地方,但並不是每個鄉鎮都有,有的是幾個鄉鎮共有一個這樣存放片子的地方。片子是哪種鐵盒子裡面裝的圓盤,上面是電影膠片,裝在鐵盒子裡。

當時的農村孩子們一看到放映員騎著自行車,帶著兩個鐵盒子,就知道晚上要放電影了,他們追著車子看鐵盒子上寫著什麼,想知道晚上會放什麼名字的片子。那個時候的電影放映員是有工資而且很吃香的,但這種情況很快就發生了改變。

農村電影放映員的過去和現在!他們經歷過什麼樣的改變?看完就懂

二、放映員轉為私人

在我們村裡,大概是92年左右的時候,放電影成為了一種私人行為,就是說完全的成為了私人的,沒有人再給發工資,而且以前那種縣裡和鄉里組織的放電影活動也漸漸減少,成為了村裡誰家有紅白喜事的標配。當時最需要放電影的就是誰家有老人去世了,然後會連著放兩晚上電影。當時最流行的做法是電影放到一半,電影放映員會拿著個話筒喊這是某某家的事,由於某某去世,他閨女或者朋友什麼的為了感念,所以特意出錢請的放電影

相應的,這個放電影是有償的。放兩晚上,商量好給多少錢,這裡是有個大致的行情的,但這個價格完全是放映員定的,一般也不會太過分,都是三里五村的,相互都認識。這個都會連放兩晚上,然後第二晚上放完後,主家必定會做兩個菜,配上一點酒招待一下電影放映員。吃飯喝酒時,把兩晚上放電影的錢結了給人家。

這是電影放映員在農村兩個非常重要的時期,從一種安排的工作轉為了一種私人的生意性質。

但我們在這裡同時還要說明,那些後來轉為私人經營的放映員,大多還是以前那批當成工作的放映員。因為他們熟悉這裡面的流程,也熟悉這樣的工作,所以還都是他們。

農村電影放映員的過去和現在!他們經歷過什麼樣的改變?看完就懂

寫在最後:再後來,電影在農村逐漸沒落,人們可供選擇的東西越來越多,看露天電影的人越來越少,於是以前的電影放映員又開始放“

投影”,仍然是誰家紅白喜事了放一下。但放映員這件事,已經成為了一種雞肋,沒有人專門幹這個,因為掙不了幾個錢。從最初的工作性質,到後來的個體經營,再到現在的兼職放映,這是我們農村獨特的電影放映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