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的人情哲学:人情大似圣旨

孙悟空的人情哲学:人情大似圣旨

在我们的印象里,孙悟空就是正义的化身,他不畏强权,敢于藐视权威;爱憎分明,嫉恶如仇;为人坦荡,敢作敢当。

敢当面将玉皇大帝唤做“玉帝老儿”,藐视皇权。

敢把如来佛祖称作“妖精的外甥”,目无领导。

敢骂观音“活该她一世无夫”。

但,就是这样一位猴哥,却公然喊出了“人情大似圣旨”的口号。

鲁迅先生说: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带着主角光环的孙悟空也不能免俗,不仅不能免俗,反而是个处理人情世故的高手。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猴哥的人情哲学。

(一)顺水人情,不送白不送

孙悟空虽然在背地里咒骂过观音、也八卦过观音的私生活,不过该尊敬的时候必须得尊敬,该给的人情那是一样都不能少。

观音的宠物金鱼到通天河为妖,吃了不知到少童男童女,这要是一案双查的话,一定得追究观音菩萨一个看管不严的领导责任。

孙悟空的人情哲学:人情大似圣旨

但是懂得人情世故的孙悟空怎么会让领导脸上难堪呢,不仅不能让领导难堪,而且还要把领导歌颂一番。

观音成功擒获金鱼精后,准备回南海,这时,孙悟空却主动对观音说:“菩萨,既然如此,且待片时,我等叫陈家庄信人等,看看菩萨金面:一则留恩,二来说此收怪之事,好教凡人信心供养。”

明明是观音疏于管理造成的一次重大责任事故,但在孙悟空的周璇下,这起负面事件却变成了宣传观音正面形象的一次绝好机会。

你看来围观的一庄老幼男女无不感恩戴德,为一睹观音真容,扑通通跪了一地,哪还管地上是泥是水。

而且“内有善图者,传下影神,这才是鱼蓝观音现身。”一传十、十传百,歌颂观音的功德,宣传效果极佳,这顺水人情送的真妙。

孙悟空的人情哲学:人情大似圣旨

(二)借花献佛,该给还得给

关于借花献佛这一招,猴哥用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在青龙山团灭三只犀牛精后,八戒锯下六只犀牛角,面对这些奇珍异宝,你看孙悟空是怎么分配的。

原文中说他“更有主张”,心里早就想好怎么分配:一只留在当地作为免征灯油的证据,一只献灵山佛祖,四只进贡玉帝。

一向刚正不阿,不知拍马屁为何物的孙猴子,怎么要向玉帝、如来送礼呢?

如来和玉帝什么稀世珍宝没有见过,还会稀罕你这犀牛角。

其实,对孙悟空而言,领导喜不喜欢是领导的事,给不给是我的事。

送上犀牛角,一是让玉帝、如来满意,表表心意,以后领导在工作上加强支持。二是给四星宿一个人情,虽说人家是公干,奉旨行事,但毕竟出趟公差不容易,得带份大大的功劳回去,才好交差。

孙悟空的人情哲学:人情大似圣旨

(三)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

一向桀骜不驯的孙悟空,也知道,该低头时得低头,该变通就得变通。

青牛精将金箍棒套走后,孙悟空第一次向玉帝低了头,也知道殿前礼仪了,也懂得唱诺了,也会说官话了:“老孙不胜战栗屏营之至”,又打了一个深躬道:“以闻”

,宛然换了一个人。

连一向严肃的张天师都调侃起来了,“猴子是何前倨后恭”

孙悟空的人情哲学:人情大似圣旨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看来这五百年也没白压。

为降服九头虫,面对二郎神,这个曾经的对手,悟空第一次变得拘谨起来了。

“虽说脱难西行,未知功行何如。今因路遇祭赛国,搭救僧灾,在此擒妖索宝。偶见兄长车驾,大胆请留一助。未审兄长何来,肯见爱否。”

两人相见,孙悟空那是相当的客气,也是张口兄长,闭口兄长。二郎神也是面子专家,江湖老油条,哪里不懂这些世故人情。

曾经的死对头瞬间变成了多年不见的挚友,大哥、二弟叫着甚为亲热,梅山六兄弟在旁边一顿带节奏,氛围推向了高潮。

五百年后再相见,相逢一笑泯恩仇。高手与高手过招,果然通透。

(四)施恩勿念、受惠勿忘

不想着把人情讨回来,不给对方施加恩情的压力,这叫施恩勿念。要时刻记着对方给予的这份恩情,这叫受惠勿忘。

人情关系的最佳状态就是:施恩勿念、受惠勿忘。

西天路上,有两个妖怪因为孙悟空的原因修成了正果。一个是黑熊怪,一个是红孩儿。

但黑熊怪和红孩儿对这份人情的态度却截然不同。

对于孙悟空这份人情,红孩儿是记下了,你看他再次见到孙悟空时的表现,

上前施礼道:“孙大圣,前蒙盛意,幸菩萨不弃收留,早晚不离左右,专侍莲台之下,甚得善慈。”

红孩儿这话说的很到位,对孙悟空表达了十分敬意,孙悟空听了十分受用,两人相聊甚欢。一个施恩不念,一个受惠不忘。

孙悟空的人情哲学:人情大似圣旨

但,黑熊怪对孙悟空这份人情就要打折扣了。黑熊怪修成正果后在珞珈山的后山见到孙悟空情形是这样的,

那大神出山林来,叫声:“孙悟空,那里去?”

他这话的味道就不对了。一是称呼有问题,三界之中给面子的,那个不尊称一声大圣,你黑熊怪好歹受过人家的恩情,结果上来直呼其名,不礼貌。

二是语气生硬,那里去?明明就是看门保安对普通游客的语气嘛,不讲人情。

也难怪猴子会生气,把施恩勿念那套理论也抛到了九霄云外,

抬头喝到:“你这个熊!我是你叫的悟空!当初不是老孙饶了你,你已此做了黑风山的尸鬼矣。今日跟了菩萨,受了善果,居此仙山,常听法教,你叫不得我一声‘老爷’?”

猴子也是真急了,急赤白脸就是一顿怒对。黑熊怪连忙赔笑,让孙悟空大人不记小人过、君子不念旧恶,才把猴子给糊弄过去。

孙悟空的人情哲学:人情大似圣旨

人生在世,人情关系的最佳状态往往很难保持,不是你欠别人人情,就是别人欠你人情。

黑熊怪会不会受惠勿忘那是他的事情,会感恩当然好,不感恩也无所谓。

自己讨回来的人情,味道就变了。人情不讨,人情一直都在。

即便是深谙此道的孙悟空有时都还需要不断修炼,何况你我。

人情大似圣旨,人情关系要达到并保持一种理想状态,委实难以。

各位看官,你们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