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乡村小学50多岁的语文老师普通话引起热议,你怎么看?

Erica42


小学是学拼音的关键时刻,谁都希望有普通话标准的老师教。我也从乡村出来,我们那时的老师都是用方言上课,拼音也教得马马虎虎,我现在的普通话平舌和翘舌都不太准。但是又有什么办法?你嫌他教得不好,你普通话好,你愿意去乡村教吗?

我小时候,村里有村小,现在没有了,完小也没有了,整个镇上就一所小学。一是因为学生少,一个是老师不足。教得好点的老师都被挖走了,能走的老师,有几个愿意留在穷乡僻壤?如果不是有9年义务教育,乡村小学存不存在都不知道。总的说来就是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的不平衡。


慕雨遇到微光


第一,大约是在去年的上半年,四川省教育主管部门就下达了一个文件:语文老师普通话必须达到二级甲等的要求,不论职称和年龄,都必须达到这个要求!老师说好普通话,才能引导学生说好普通话。


有了这个文件规定,我们学校那些评了高级职称的40多岁的老师,甚至50多岁的老师,都还是在努力的学习普通话,每天都在办公室朗读,但是考几次都没有过。

第二,50多岁那批语文老师,在二三十年前读书的时候,确实没有经过比较专门的普通话训练,普通话说得不好,也情有可原。


我们学校年级组六位语文老师,只有我最年轻,普通话才过了二级甲等,其他所有老师基本上都是45岁以上,还有一个50多岁,其中三个已经评了高级职称,但是他们的普通话确实说得不好,不敢恭维,自从出了文件之后,他们还是去参加了一两次普通话测试,但是都没有达到二级甲等。有一次备课组会,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师,头发都花白了,他很生气的说:如果过不了普通话二级甲等,大不了不让我教语文。

50多岁的这批语文老师没有经过普通话专业训练,说不好普通话也情有可原,不能够求全责备。


第三,50多岁的老师还坚持上网课,这种职业精神,还是值得敬佩,普通话不好并不是完全个人不努力,而是有当年教育教学的客观原因在里面。

所以作为老师普通话不好,大家应该一分为二的来看人家的敬业精神值得肯定,普通话说得不好是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并不能够代表整体教师的素质不好,现在网络上黑教师这个群体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以点带面,以偏概全。


教师资格证持有者


对于这个问题,我有发言权。我家在广西省偏远的山区,从小到大,我讲的都是壮语。从小学到高中,我们同学之间交流,大多时候是用壮语的,真的很少讲普通话。到大学后,我读的是师范专业,在上汉语言文学这门课时,我才开始真正跟着老师练习说标准的普通话。我那汉语言文学老师是国家一级普通话测试员,听她说普通话,真的是一种听觉享受。网上热议的这位,农村小学50多岁的语文老师为何会拼音发音不标准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受方言的影响。

我们都有着根深蒂固的方言发音习惯,比如“椒盐”川普,港台腔等。从小就说方言的人,从来没有发过普通话的某些音素,也从来没有做过普通话某些发音动作。对于这些人,通过一定时间的专业训练可以准确发音,但对于年龄越大的讲方言的人来说,能说准普通话的难度越大。有的人即使学了普通话,也没有完全发准发音,而形成了一种带有地方特色普通话。

其次,受周围环境影响。

乡村学校,大多数老师的普通话估计讲得也不是很标准。在农村,人们用的是方言进行沟通和交流。你自身普通话讲得再好,长期与这些发音不标准的人讲话,你受他们影响。这位50多岁的语文老师就深受影响啊!

最后,他自身的原因。

这位老师以前上学的时候,他的老师也可能是普通话讲得不标准的,并没有上过专业的汉语言课,练习如何说标准的普通话。有可能,这位老师以前学的是其他专业,根本没接触过汉语这些专业,甚至出来工作大多时候是教数学。同时,这位老师后天也没有真的去系统地学普通话,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不可否认,这位老师确实语文教学素养和技能差些。但是这位老师遭人肉搜索,真的是不应该,是遭网络暴力的体现。试问,50多岁的老师教了多少学生,有多少个学生曾经被他用心教育过,你们这些人肉搜索的人怎么不搜索计算一下呢?试问你们身上就没有什么缺点吗?都是完美无缺的人吗?试问你们老师没有教过你如何正确看待别人的缺点吗?

对于这问题,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我是一名小学老师,致力于解答小学语文教育问题,不断分享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心得体会,与您见证孩子的成长。假若我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持续关注!


小小溪学堂


网友对这位语文老师进行人肉搜索的行为是不道德的,也是一种违法行为。乡村小学老师的普通话不标准是很普遍的,不能因此而谈及到老师的素养问题。

给大家说一个真实的案例,2019年5月份,我应邀到某乡村小学去听小学低年级的语文公开课,上公开课的老师是一位50来岁的男教师,他的普通话就很不标准,上公开课的过程中也闹出了一些笑话,给大家举个例子吧,这位老师在教学生读生字的时候用的普通话,虽然不标准,但还能听得懂,但在讲解字意的时候又用的地方语言,有时候一句话中既有普通话又有地方方言,听起来很别扭。

但这位老师的确也尽力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听说要用普通话上课,他心里很害怕,既要考虑到上课的内容该怎么讲,又要考虑到这句话用普通话该怎么说,上完这堂公开课,汗流浃背,的确难为这位老师了。但普通话教学是现代教学最基本的要求,老师也要多花时间加强训练,力争能用普通话顺利地进行交流。

50多岁的小学老教师,他们以前用普通话教学的时间少,老师接受普通话培训的机会也不多,平时上课都用地方语言,学生容易接受,老师也不会受到嘲笑,可能是这个原因让老师习惯了用地方语言教学。

按照现在教育系统的要求,老师上课都必须要使用普通话,虽然普通话不标准,但慢慢学习总会有提高的。

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也害怕使用普通话教学,总担心会闹出笑话,越担心越没有胆量使用普通话教学。参加工作的第2年,经过一系列思想斗争,我下定决心要用普通话教学,不然很可能会被社会淘汰,就这样我一直使用普通话教学,使用普通话教学到现在已有19年了,自我感觉普通话还良好。

对于偏远地区的农村教师,有些老师的确不能使用普通话教学,那是因为老师没有突破心理障碍,虽然有些普通话不标准,但还是应当坚持,学生要给予更多的支持和理解。网友人肉搜索老师的普通话不标准的行为应当受到谴责。


Lance课堂


有网友认为普通话达到二级甲等是教师的基本素养,这个没错,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记得我有个同学的父亲是小学老师,有次他班上的孩子调皮不学习,这位老师直接给学生跪下了,语重心长的教育学生。后来全班同学都哭了,调皮的那几个孩子当时就道歉并表示要好好学习,不能辜负老师的期望。这事当时轰动了整个乡镇,并在一定时间内改变了学校的学风。由此可见,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作为语文老师,普通话不标准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当然,这位老师50多岁了,还是乡村小学教师,普通话不是那么标准我们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乡村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待遇偏低,好的教师都留在了城市。这里说“好的教师”,并不是说教书育人做的好的教师,而是说学历高普通话好的教师。这位乡村教师普通话是欠缺了点,但看她上课的认真程度,我相信她是一位好老师。我也相信,这位老师也下功夫勤练普通话了,但有些事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

我的观点就是老师是好老师,但是普通话不标准对学生的影响真的是不好。还是呼吁社会多关注下乡村偏远地区,政策向落后地区教育倾斜,让农村孩子跟城市孩子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我的漫漫路


首先我想说的是第一句话是:请善良一点,因为每个人都在和人生苦战。我也是一位从教近30年的农村初中语文老师。不用换位就本位思考,非常理解这位同行在她的处境中的所作所为。

先说我们这代人的启蒙教育,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中,教我小学一至二年级的语文老师是一个年级近60岁快退休的老先生。他对拼音和部首几乎都不会,他们上学时跟我们的要求不一样,他上课时用的特溜的河南方言,课堂上拼读zu(足)时,交给我们发出的音是zu---jue(脚)。我们的方言“足”就是“脚”土话口语读jue(觉),我们小孩子不知道拼命的读zu(足)——jue(脚)觉,后来从教室外路过的高年级老师都给我们订正了,这样的事情太多了,所以无论是普通话和书写,我的启蒙教育都是负数,深深的烙印了影响我今后生活,心里特自卑。从中师毕业回到母校后,我带头用普通话上课,带动了整个学校课堂的改变,一晃这是20多年前的事了。

现在初中学生的普通话,基础比较好,我在课堂上发音不准时,被学生指出时我虚心接受,及时订正,并记到课本上,课下也勤查字典,集中突破一些常用的词语的发音。还好自认为上课语言幽默,教学业绩也不错,所以虽然普通话不太好,并没有影响我的教学的热情以及学生对我的认可。之所以讲我自身的经历,就是让后辈了解前辈老师的经历以及人各有所长。少些误解,多谢理解,从而让我们学会平视或仰视他人。这位小学语文老师受地区方言的影响发音不标准不太好改变。虽然发音不准,却坚持工作在一线,肯定是教学认真,工作热情高。在评价一位老师,称职不称职时首先是用师德来衡量的,当然普通话讲得好,字写得漂亮更是锦上添花,更符合一个好老师的标准。另外,从孩子的角度考虑,语文基础的奠定非常重要,社会毕竟在迅速发展中,更希望今天的孩子的启蒙教育少走些弯路,让今后他们的人生更顺畅些。学校可以适当调整这位教师的工作岗位,让她教稍高的学段。或者凡是拼音教学,让年轻发音准的老师代教一段时间也未尝不可。

总之,希望网上的热议,不要给这位教师带来工作压力和心理阴影,也真诚希望广大同仁都能虚心学习,不断钻研,与时俱进,做一个新时代的合格的好老师!


aft秀


看到乡村小学50多岁的老师普通话引起热议,我就想起我初中三年的语文老师都是用家乡土话给我们上语文课,大家的关注点都在老师的普通话不标准上,如果你们以城市老师的标准去要求乡村50多岁的老教师的时候,你能给到乡村老师跟城市老师一样的薪资待遇吗?

为什么现在的老师越来越多,乡村学校的教师荒却越来越严重?因为老师也要养家,一个月2000的工资连自己都养不活,怎么养家?

所以现在的年轻教师都不愿意去教学设施差,工资待遇差的乡村学校,乡村学校就就剩下这些老教师和一些代课老师在苦撑。

现在稍微有一点条件的就把孩子送到城市学校或镇上学校读书,留在乡村读书的就是一些父母在外面打工,爷爷奶奶带的留守孩子。

现在的学校,城乡差距和教育资源越来越严重,优质教育资源在不断向城市学校倾斜,年轻老师不愿意去的乡村学校,如果不是这些老教师和一些代课老师,学生上课会越来越难,我们看到50多岁的老教师在疫情时期,还坚持给学生上网课,就这份认真劲,我们也不该去批评人家,对学生负责是一个老师最应该称赞的地方。


遇见晓C


我儿子初中男老师还用他们方言(他是市里的,我们是县城,南方城市,每个县说话都不一样),给他们上数学课呢,现在说起来,儿子都说,当初数学就被他坑了,好在高中时遇到了好数学老师。作为家长,我们能怎么办,总不能让学校把老师开除吧



芸姐爱生活


我觉得50多岁的老师普通话不好,不应该教语文。毕竟语文教学,特别是低年级的语文,更注重拼音的发音,教得不准,那不是误人子弟。学校应该重新安排一下普通话更标准的老师来上语文课。我们小时候读书,教我们的老师普通话也不好,我那时的拼音一塌糊涂。但是条件有限,有人教就不错了。我觉得我们不易过多评论,凡事皆有两面性,不能因为普通话不好而否认老师的其它能力。


菡女


我是东北人,在北京担任教师工作,很多人和我说你的东北口音重,其实我的普通话挺标准的,只不过是和北京人的重音不同,上课时也不说东北话,其实教师更多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如果教师的口音学生能听懂,愿意听,这不妨碍教师的教育教学任务,很多学生都说老师我特别喜欢你用东北口音上课,可能是地域关系吧,很多人都劝我说你的口音必须得改,入乡随俗,我认为只要是不影响我的教育教学,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合自己的,适合自己学生的才是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