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险家”苏阿平和他的“苏闯”之旅

20世纪80年代,他将液化气引入太仓,结束当地百姓烧煤柴的历史;进入新世纪,接通天然气,为扛钢瓶时代画上句号;如今,又建立石化产品数据平台,加速了燃气数字时代的到来……

“冒险家”苏阿平和他的“苏闯”之旅

“苏创的路是‘闯’出来的,是‘逼’出来的,更是用血汗浇灌出来的。”相对于企业家,苏州市苏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苏阿平更愿意称自己为“冒险家”。人们更多地看到的,是他和苏创的成功辉煌,却很少有人理解他这段话背后的真正含义。

军旅生涯“炼”出敢闯的勇气

“初入部队时我一无所知,是部队严明的纪律、严格的教育、严肃的生活,把我这匹桀骜不驯的野马驯化成懂规矩、守纪律、明是非、爱生活、有追求的人。”

“冒险家”苏阿平和他的“苏闯”之旅

出身寒门,加上父母离异,苏阿平自嘲从小就是一株“阴山背后的野草”:本该上学的年纪,却无奈下地干农活;本是长身体的时候,却经常食不果腹……“我从小吃苦惯了,现在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怕。”这段过往,给了他刚强好胜、吃苦耐劳的性格,让他从小蕴育脱贫致富、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

17岁那年,苏阿平毅然参军。“如果没有在部队的锻炼成长,就不会有我40多年来艰难创业的成功。”他回忆说,当兵5年后从部队回来,别人带回大包小包土特产,而他带回的是一箱毛主席著作,凡事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辨别是非的胆识更是多了不少。“南方有个词叫‘老呆’,是说别人不想做的、不愿做的,自己都揽过来做。用这个词形容我,再合适不过了。”正是这股“傻劲”助力苏阿平在创业路上,甘于吃苦耐劳,冲锋在前,不计个人得失,始终视企业利益高于一切,闯出了一番新天地。

20世纪70年代初,受外围经济影响,苏阿平所在的太仓农机二厂遭遇市场疲软的困扰。厂里急需使用的煤炭告罄,眼看工厂正常生产将受影响,血气方刚的苏阿平毅然向厂领导毛遂自荐,到江西采购煤炭。没有人脉?边干边积累;不会销售?边学边思考。拥有这样的灵气和勇气,结果必然是成功的。

不久,苏阿平又接到销售液化气钢瓶的任务。这是他初次和液化气结缘。为寻找市场,苏阿平孤身前往山东、天津跑油田和炼油厂。那年头液化气还没被人们认识,钢瓶销售难度不小。在山东胜利油田辛店炼油厂,他就吃了“闭门羹”。好在他不灰心,有意多留几日,深入调研钢瓶市场,有幸结识一位同行。在同行引领下,苏阿平与当地陶瓷厂和化工厂签下购销合同,终于销售出首批数量可观的钢瓶。

为了一鼓作气继续开拓市场,苏阿平跑了山东许多城市,不知不觉中花光囊中盘缠,待回程时才发觉已身无分文。毕竟是“从小在苦水中泡大”的硬汉子,他厚着脸跑到公路上搭顺路车,因为没钱吃饭经常挨饿还挨出了胃病。好在苦涩的经历,换来的是山东潍坊、聊城、烟台等地钢瓶市场的陆续拓展,“闯山东”也就此成为他“创业大宴”的“前餐”。而从小养成的“吃苦”习惯,让他至今仍坚持每天工作13-15个小时。

起落人生磨砺能闯的魄力

“江边的纤夫,光着背、弯着腰、拉着纤、哼着号,一步一弓,手拉肩扛、艰难前进,不能不让人感叹他们刻苦耐劳的精神,苏创永远需要这种精神,成为激励苏创前进的动力,浇铸明日之灿烂。”

“冒险家”苏阿平和他的“苏闯”之旅

在“闯山东”的同时,苏阿平也有意在家乡太仓积极销售钢瓶。尽管当时太仓使用液化气的用户还很少,但他坚定认为发展重心要逐渐转移到太仓,且销售钢瓶仅能作为过渡,终极目标应该是销售液化气,推动清洁能源更新换代。

1980年,苏阿平调入太仓经编厂,组织成立了“太仓企业液化气站”。凭借其行之有效的经营方针、灵活机动的营销手段,企业液化气站得以迅速发展,获得了可贵的原始积累。1986年,他调入太仓布厂,企业液化气站更名为企业液化气所。1988年,他离开布厂,经太仓县政府批准,成立太仓煤气公司并任经理。1992年,苏州市苏创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至此,从站到所,再到公司乃至集团公司,苏阿平带领苏创成功跨越了三个“里程碑”。

为了实现太仓城乡厨房能源从传统煤球到液化气的更新换代,苏阿平曾借了几辆车专程到南京等地拿气;也曾借过10只钢瓶作周转,以满足太仓居民“随时拿到气”的诉求;还曾经创办饲养场、购买渔船出海捕捞,用自产的副食品与有关单位串换能源……“那个时期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阵痛期,可以说苏创的原始积累大多是由太仓煤气公司一点一滴聚集起来的。”苏阿平回忆说,做得最好的时候,公司用户数达70万户。不论企业效益如何好,苏阿平始终坚持勤俭节约,自定“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廉洁治司,以身作则,带头不拿回扣,婉拒礼品,不抽客人烟,不喝客户酒,赢得了众多客户的尊重。

随着液化气供应日趋紧俏,苏阿平意识到要做大做强苏创,必须克服畏难情绪,解放思想“走出去”。他将目光直接投向太仓的近邻——大上海,盯上当时被人忽视的上海郊区——川沙县。1992年,在上海川沙县政府的支持下,浦东川平液化气公司成立。乘着浦东开发的东风,苏阿平带领苏创开疆拓土,陆续收购并建设发放站108座,占据了浦东70%的液化气市场。

“即使砸锅卖铁,也要办天然气工程!” 2001年前后,随着国家“西气东输”工程进入尾声,各沿线城市开始着手对接天然气工程,太仓市也在其内。在太仓多家企业婉拒接手天然气项目后,苏阿平挺身而出。由于启动资金不足,他忍痛把浦东川平公司90%的股份转让给外商,得到首笔启动资金约1亿元,为二次创业提供宝贵的“血液”。此后,他又将开发房地产挣到的钱也全部投入进去。截至目前,他前后共建设高中压管道长达1500公里,地下管线中穿越工程达数十公里,创造了太仓管道工程历史的辉煌纪录,成功地为太仓27万居民用户和数百家工商用户供气。“唯有舍‘鱼’,才能尝到‘熊掌’的美味。”对当初的决定,苏阿平没有后悔,因为太仓厨房能源实现了从液化气到天然气的再次更新换代。太仓市天然气有限公司也于2015年成功在香港主板上市。

苏阿平的第三次创业源于在第一次液化气创业时,他发现油品的开发销售蕴含巨大商机,因此早在1992年便创办石油公司并在多地设立加油站。经过多年发展,2003年,太仓苏南石油有限公司通过转制后正式成立。如今,苏创已发展成为拥有20多亿元资产的大型集团公司,旗下十多家子公司分布在上海、苏州、太仓、常熟、昆山等地,同时拥有1座十万吨级巨型油库、1座万吨级油库、1座长江万吨级码头、8座加油加气站和8座位于各地的枢纽站,销售的触角一直延伸到长三角纵深地带。

与时俱进铸就会闯的信心

“人不能糊糊涂涂虚度一生,总要为国家、为社会、为父老做出点贡献,才不枉来此世界走一遭。”

创建以二维码为中心的气瓶安全信息化管理平台系统,开始推出智能化钢瓶;初步搭建以气瓶使用管理系统为核心的气瓶信息化监管平台;建立“门店换气、呼叫送气、电话打气、微信购气”的销售新模式;成立天然气调度中心,让年轻人组建团队开拓新市场……自2015年太仓天然气有限公司在香港主板上市后,苏创迎来了创新潮。“新时代新思想出现了,要不断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新市场。”苏阿平补充说,虽然当下行业整体不景气,但苏创仍要紧紧抓牢液化气、天然气、石油化工、分布式能源等板块的核心竞争力,专注做好燃气主业,并围绕主业改革创新。2018年,苏创营业收入达85亿元,利润超亿元,缴纳税款达亿元。“苏创正在努力整合太仓、昆山、苏州、上海等地公司,力争实现‘四个太仓’的天然气公司产值,再艰苦奋斗若干年,实现‘百年苏创’‘百亿产值’的宏伟目标。”

“苏闯精神”在苏阿平大女儿苏奕身上得到了延续。大学毕业后,苏奕孤身前往美国继续深造,努力成为国际化复合型人才。苏创燃气上市后,她自愿放弃在美国优厚的工作待遇,回家乡接棒苏创燃气事业。在新疆投资开发炼油厂二氧化碳排污染项目;在北京投资分布式能源板块;与安徽古井贡酒厂合作……苏阿平欣慰地说,等到各板块陆续上市后,自己将正式退休去享受“夕阳红”。“一个人已经三次创业了,该交付给年轻人去闯了。”

采访中,记者问及一路走来苏创成功的秘诀时,苏阿平将这一切都归功于改革开放的好时代。“我们这代人是幸运的,能干出点成绩,都是因为抓住了创业创新的时代机遇,党和政府扶持了我和苏创。所以,我要多做好事实事,兢兢业业、廉洁奉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家乡多作贡献。”苏阿平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始终对员工强调奉献精神和服务精神,为太仓老小区改造减免部分燃气工程费用,20世纪还曾捐资建设太仓电视台…… 眼下,这位“冒险家”又踏上“新长征”,这是一段没有终点的“冒险之旅”。对于苏创而言,没有最大最强,唯愿更大更强。而苏阿平和苏创的故事,只是行进的中国万千个“时势造英雄”的故事之一。

江苏经济报记者 杜颖梅 刘 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