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水泥增速放缓,水泥行业或存垄断情况


纵观三季报 | 海螺水泥增速放缓,水泥行业或存垄断情况

在水泥行业高度景气背景下,多家水泥企业交出了靓丽三季报。

上峰水泥(000672. SZ)、冀东水泥(000401. SZ)、华峰水泥(600801. SH)等均实现了营收增长。

其中,行业龙头海螺水泥(600585. SH, 00914. HK)同样营利双增,但也不是完全无忧。

净利增速低于营收增速

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海螺水泥实现营业收入1107.56亿元,同比增长42.37%,归属净利润238.16亿元,同比增长14.96%。

第三季度单季,海螺水泥实现营业收入391亿元,同比增长22.04%,归属净利润85.6亿元,同比增长10.06%。

从数据来看,海螺水泥营收及净利润增速,同比、环比增幅均呈现出下滑趋势。

纵观三季报 | 海螺水泥增速放缓,水泥行业或存垄断情况

纵观三季报 | 海螺水泥增速放缓,水泥行业或存垄断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海螺水泥的净利润增速略显疲软,远远低于营收增速。

原因为何?

那就是毛利率。第三季度单季,海螺水泥毛利率环比下滑1.27%,同比下滑13.93%。

半年报中,海螺水泥称由于成本大幅增加导致毛利率同比下滑11.23个百分点。

毛利率同比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成本大涨所致,同时还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水泥价格已上涨乏力。

产能过剩价格翻倍 或暗藏玄机

要知道,2016年每吨水泥含运费、利润在内的合同价仅需300元左右。

现在加上税收等剩余各方面,水泥运到工地价格已经达到每吨约600元。

数据显示,自2016年以来,水泥价格一直在每吨200元上下波动,如今上涨到每吨400多元,一度达到近十年来的历史最高价格。

中小水泥企业的被迫关停,致使水泥价格的翻倍暴涨,成就了海螺水泥的业绩暴增。

2016年-2018 年,海螺水泥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9.72%、34.65%、70.50%,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3.48%、85.87%、88.05%。

只是怎么简单吗?毕竟,水泥行业的产能一直处于过剩情况,且严重过剩。

中国水泥协会发布的《2019年上半年水泥行业经济运行报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水泥库存总水平依旧处于历史低位,多数时间维持在50-60%的较低水平。

但在《南方都市报》的报道中称,水泥的全国平均产能利用率约在70%左右,有些省份的产能利用率甚至只有50%。

《华商报》亦表示,陕西水泥产能过剩,其中关中地区产能过剩高达50%。

行业产能过剩,企业应该开展‘价格战’去库存,现在水泥价格还能一直上涨,这很不正常。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曾于4月24日召开建材领域垄断行为告诫会。

中国建材、海螺水泥、冀东水泥、华润水泥、华新水泥、山水水泥等6家企业参加会议。

产能过剩、价格翻倍、高额利润,这一切的背后推手,或就是暗藏垄断、抱团提价。

存下行空间 业绩或受价格影响

华创证券指出,因2018年4季度旺季中水泥价格基数较高,2019年4季度的水泥价格表现仍非常关键。

当前时点全国水泥均价已与去年同期持平,南部地区水泥企业的业绩增幅逐步放缓,4季度的业绩增长压力或将最大。


纵观三季报 | 海螺水泥增速放缓,水泥行业或存垄断情况

海螺水泥的业绩及利润,与水泥价格息息相关。

自2011年起,海螺水泥营收增速大幅下降,产能提高使公司营收依旧保持正增长。

水泥价格持续下跌至2015年低点,使海螺水泥的营业收入在2015年-2016年出现下滑。

长期来看,水泥行业及海螺水泥均存在下行空间,也存在周期性下滑可能。

截至10月25日,海螺水泥报收42.38元/股,总市值达2245亿元,其年内涨幅达5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