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因必有果,胃腸鏡檢查不可躲

提起消化道惡性腫瘤,大家很容易想起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等惡性病變,我們“談虎色變”,但是,曾幾何時,我們養成了很多不良習慣,不吃早餐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吃飽就睡,玩手機幾個小時不抬頭,每天大部分時間坐在椅子上工作,不活動或很少運動,習慣進食酸辣刺激食物,習慣吃醃製食物,大量吸菸飲酒等等。


百因必有果,胃腸鏡檢查不可躲

近10餘年來,胃腸道惡性腫瘤發病率逐年升高,食管、胃及結直腸等單一或聯合惡性腫瘤的始終位列前幾位,但凡是患者或者親戚朋友們諮詢胃腸道方面的問題,我們都強調40歲以上,建議體檢應該查一查胃鏡及腸鏡,最好都做一下,再加上腹部彩超及胸部CT排除一下肝癌及肺癌,就可以把最常見的五大惡性腫瘤都篩查一遍了。

預防早癌,關鍵在早,消化道早癌往往沒有明顯症狀,因此,早期篩查早期發現,才能早期治療甚至徹底治癒,提高癌症的生存率,效果非常好。比如,結腸息肉發展到結腸癌,大約需要10年左右的時間,人們完全有時間的阻斷息肉進展甚至癌變,為什麼一定要把惡性腫瘤很大了有明顯症狀了再去檢查治療呢。

百因必有果,胃腸鏡檢查不可躲

現在,我們醫院胃鏡室有了更先進的胃鏡腸鏡儀器設備及篩查手段技術,更好的內鏡診療,為高危人群帶來健康保障的福音。胃鏡、腸鏡等消化內鏡對於消化道疾病尤其是消化道腫瘤診斷和篩查有著重要意義。然而,在臨床中,不少人還是對內鏡檢查顧慮重重,總是聽說胃腸鏡檢查很“痛苦”,“難受”等相關聯。不到萬不得已,是不去進行胃鏡腸鏡的檢查的。殊不知因望而卻步,以致延誤了診療時機,實在可惜。

現在就大家關心疑問最多的幾個問題,為大家解答!

1、消化內鏡檢查過程是否很痛苦?

早期的內鏡檢查確實相對較為痛苦,但當前在熟練的消化內鏡醫師操作下,大多數人都可以較好地耐受消化內鏡檢查。對於有需要且沒有禁忌者,於麻醉或適當的鎮靜鎮痛下進行檢查,可使受檢者在沒有知覺的狀態下完成檢查,更無痛苦之說。



普通胃鏡於檢查過程中導致的不適主要是嘔吐反應,如能放鬆狀態,靜下心來,自然深慢呼吸,配合醫生的指令,這種反應也會相對減少,甚至不出現。對於普通腸鏡檢查,主要是腸鏡插入過程及充氣時的脹痛、腸管受牽拉的痛。確實難於耐受時,醫生可適當抽吸腸內氣體及儘量取直鏡身而減少不適感。

百因必有果,胃腸鏡檢查不可躲

2、消化內鏡檢查過程會交叉感染嗎?

對消化內鏡進行清洗與消毒,會嚴格按照規範要求。有條件的消化內鏡中心,則使用全自動清洗消毒機對內鏡進行清洗與消毒。對於清洗消毒質量,除了科室內部質控,還接受醫院控感辦和上級部門的質控,確保每一條使用的內鏡都是達標的。

3、檢查過程發現有問題怎麼辦?

當發現病變時,醫生會根據病變並結合患者基本情況,需要時會選擇內鏡下活檢送組織病理檢查,以病理檢查結果協助明確診斷,並指導進一步處理。如發現諸如息肉等需要進行內鏡下手術處理者,則會酌情考慮立即處理或擇期住院並作好術前相關準備後再行內鏡下處理,術前會徵詢患者或/和家屬意見並簽署知情同意書,切除的標本也會送病理學檢查。


百因必有果,胃腸鏡檢查不可躲

4、內鏡檢查為什麼要空腹?

胃鏡檢查時,如果胃內有食物,即會影響部分胃壁的觀察,掩蓋部分病變。另外,當出現嘔吐反應時,會將食物嘔出而可能有誤吸入氣管與肺,引發窒息和吸入性肺炎的危險。

腸鏡檢查過程中,個別患者也可能會有嘔吐反應,嘔吐物同樣會有相關危險,因此也要求空腹。

百因必有果,胃腸鏡檢查不可躲

對於需要實施麻醉者,需要更嚴格的術前禁食與禁飲。因為如有胃內容物嘔出,麻醉狀態下的受檢者更易於誤吸而窒息與導致吸入性肺炎。


5、為何強調麻醉檢查需要有家人陪同?

儘管現在的麻醉安全性很好,但因受檢者個體差異很大,難免有些人會有麻醉意外情況出現,或需要實施內鏡下治療時,均需要有家屬溝通協助處理。另外,為安全起見,術後受檢者需有家人陪同,並於當天不要駕車及避免高空作業。

6、服清腸劑以後大量腹瀉,受檢者受得了嗎?

腸炎時的腹瀉,會病理性地瀉出體內大量的液體,如無法通過口服或靜脈補充足夠的液體,患者會出現水電解質平衡紊亂,甚至休克。

而我們醫院當前較為常用的聚乙二醇電解質液(舒泰清)清腸劑,是機體將這些不能被腸道吸收的清腸劑隨腸蠕動排出以達到清潔腸道的目的。其因瀉出的是喝進去的清腸劑,且是電解質液,所以不會出現水電解質平衡紊亂。


7、消化內鏡檢查會損傷消化道嗎?

檢查過程中內鏡經過之處,消化道會有輕度摩擦或很少出現牽拉損傷的風險,嚴重者及其罕見可出現穿孔。但總體來說,消化內鏡檢查還是很安全的一項侵入性檢查,當有相關症狀需要接受內鏡檢查時,應當坦然接受。

百因必有果,胃腸鏡檢查不可躲


8、哪些人群更需要儘快完善胃鏡腸鏡的檢查?

強烈建議以下人群需要儘快行胃鏡腸鏡的篩查:

1、40歲以上的普通人群,無論男女,均應做一次胃鏡腸鏡檢查,如有陽性發現(潰瘍、息肉等),在做治療後均應定期複查。

2、有食管癌、胃癌及結直腸癌家族史的人群,可將初次體檢篩查提前到35歲。

3、有不良生活習慣;吸菸、飲酒、飲食不規律或暴飲暴食,習慣進食油膩食品和燒烤,工作壓力大,經常熬夜等。

4、出現消化道不適的人群,比如胃部不適,可表現為上腹痛,下腹痛,反酸、噯氣,飽脹感等,腸道不適,可表現為下腹痛,大便習慣和性狀改變,如,便秘,腹瀉、便血,粘液血便等。

5、正常體檢時發現癌胚抗原、CA199等腫瘤標記物升高,需要儘快行胃鏡腸鏡進一步檢查。

我們的願景:發現一例早癌 拯救一個患者 幸福一個家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