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的「创客」野心,不止一场嘉年华

创客和商业地产的距离,似乎微乎其微。但瑞安却用8年的时间,告诉了我们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瑞安的「创客」野心,不止一场嘉年华

“创”造一场嘉年华

2012年,时任《连线》杂志主编的克里斯·安德森和团队在美国推出了当时最新一本著作《创客:新工业革命》。这本书让一群看起来有些特立独行、喜欢“自造”的人,开始受到全世界人的关注。

彼时,“创客”(Maker)在美国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词。微软、苹果、谷歌,三家科技巨头的创办者,都曾经是创客。一个名为 maker faire 创客大会,也已走过了六年,其中一届的活动地点甚至在白宫外。而与此同时,创客运动开始逐步将大会搬到欧洲和亚洲。

瑞安的「创客」野心,不止一场嘉年华

曾获白宫支持的 Maker Fair | 图据网络

同样是2012年,在大洋彼岸的中国上海,一场名为「上海创客嘉年华 Maker Carnival」的活动于杨浦区的创智天地举行,这场总规模1000人的活动,更像是一次国内创客运动的一场试验田。

当然,创客不能与创业者完全划等号,更多指的是一群科技技术的实践与分享,更注重激发人的创造力。当时上海也已涌现出第一批创客组织和空间,例如上海的新车间、DFRobot 等,不过各组织都以自发型方式发展,并未形成规模化。

在美国考察 maker faire 活动,被现场创客的各种脑洞大开的想法所震撼后,瑞安集团决定与 DFRobot 合作,共同筹划了中国第一个原创创客活动——首届上海创客嘉年华。而活动地点,便是在充满创新氛围的杨浦区创智天地。

谁都没想到,2012年的仅20个摊位的小活动,如今已成为为期三天,千余件创客作品,近10万人次的大活动,成了真正的“嘉年华”。

瑞安的「创客」野心,不止一场嘉年华

2019年 上海创客嘉年华

做创新生态中的“创”造者

我心里一直有个疑问:做了上海新天地的瑞安集团,为什么要打造创智天地,并持续投资“创客”事业?

从上海创客嘉年华的活动气质来看,它一点都不“新天地”,甚至也不太像是一个商业地产所主办的活动,而是犹如一场少年的创造力作品大聚会。

瑞安的「创客」野心,不止一场嘉年华

在硕大的江湾体育场中央,一批来自世界各地的创客,手拿自己作品站在各自摊位做展示,他们的平均年龄可能不超过25岁,有本地的初中生代表,也有专门从日本赶来的组织;有人炫耀着自己的重型铁甲,有人展示着最新技术的3D打印,有人带着自主研发的卡丁车让孩子试玩,还有人在用机器人算命……

瑞安的「创客」野心,不止一场嘉年华

参与到现场的观众,一部分人,明显是“圈内人”,或和不少摊主打成一片,或不断游走于各个摊位,寻找新鲜产品,而大部分则来自于亲子家庭,父母希望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好奇心。

《创客》一书中这么描绘到:“今天,有成千上万的企业家从‘创客运动中涌现’,将DIY精神工业化。” 这也许是这些父母想让自己孩子接触创客的原因,也是瑞安的真正野心——真正做好创新创业,从培育青年、少年的动手能力、激励创客精神开始。

“知识” 和“大学”始终是杨浦为之骄傲的元素。

复旦大学、同济大学、财经大学等十多所高等学府均于此设立,高中师资力量也位于全市前列。不过,因缺更完整产业的布局,杨浦区却始终未能从中受益。

在2003年,区政府将杨浦区定位 “知识创新区”, 提出了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理念,并拉来了刚刚帮卢湾区完成上海新天地项目的瑞安地产。

不久,一个兼具创业模式和生活氛围的创新商业生态系统,在五角场中段出世。学生、研究者、企业家、创业者和附近居民汇集在这个同时拥有社区、园区、小区三种属性的综合性社区。下沉式广场、办公楼、居住区,还有上海唯一的“大学路”等功能区划分设置,特别是大学路一头连着复旦大学,另一头是江湾体育场,拉近了与大学和专业科技园区的空间距离。

瑞安的「创客」野心,不止一场嘉年华

截至2017年底,创智天地已聚集了十多家不同产业功能和商业模式的众创平台和孵化器;累计孵化注册近1900家创新企业,每年新注册企业约140家;近5万人在这里工作、学习和生活。

瑞安的「创客」野心,不止一场嘉年华

大学路一隅

也正因十多年对创新科技产业的布局,才能支撑出基于对“创客”社群培育的土壤。在今年的创客嘉年华中,展商近100家,吸引了来自荷兰、日本近30位海外顶级创客和专家共同参与其中。嘉年华还设置22场快速演讲和创客教育论坛8场,其中特设“中国创艺”单元的艺术论坛,将致力探讨科技与艺术融合,构建中国创造力的展示平台。

这样的场景,与整个创智天地的社区生态,相互交融。

“创”造未来

地产是个长期回报的事业,孵化也是一样。当两者合一,是城市发展的基石与未来科技的结合,其迸发出的效应不可预估。

而再回到已举办了八年的创客嘉年华,你眼前看到的这些画面,在十年后,也许已是一派全新的产业生态循环:

创客嘉年华的现场小观众,在10年后成为了一名创客,拿出了自己的作品,前来参展;

那些曾参展的年轻创客,在创智天地住了下来,也成为一名优秀的科技创业者,并培育起新的小小创客,为下一代播种。

在瑞安集团旗下的办公产品 INNO 中,一群充满创造力的年轻人连接在一起,讨论、碰撞,并实现新想法的落地;

他们研发出的产品出现在了创客嘉年华活动上,准备接受市场的商业可行性测试,获得更多商业机遇。

创客不一定是高科技产业、也不一定是创业,但创客可以创造未来,赋能于地产等基础产业,影响未来经济。而在地产的加持下,这个影响未来的产业实现了更快速的正向循环。

而这一切,在创智天地这片富有生命力的土壤上,瑞安集团早在2003年,便已抢占先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