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过分夸大中科大和南大?你怎么看这种行为?

资料14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南京大学均是华东五校之一,他们的实力显然不容置疑,在国内高校圈内也可以算得上佼佼者,在国内外的各项高校排名中,他们也都能排名全国前列,而且多数情况下都能进入全国前十名。

不过,近年来确实有人在鼓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理科都厉害,南京大学的历史多辉煌、武汉大学排名全国前三、浙江大学超越北京大学等,这些说辞看似很客观,但笔者认为他们对于学校的评价还是显得不是很客观,不可否认这些大学都是国内一流顶尖大学,但是也不至于成为天下无敌的状态。

华东五校绝对能称得上国内顶尖大学,同时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也能成为国内顶尖大学的有力争夺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南京大学的实力确实很棒,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理科实力也不错,而且在安徽省每年的招生录取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也基本仅次于清华、北大;在其他省份,也基本能保持前五名的状态,可以说他的招生录取分数线也能说明其实力所在,而且拥有中科院的强大背景,即使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出现,笔者认为也很难影响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发展、社会认可度及考生的追捧热度。

南京大学近年来饱受人才流失的困扰,同时有人认为南京大学一直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天天算着从自己身上分出了多少名校,基本上不再想着如何将现有的自身发展的更好。这种说法也是片面的,不太符合当前南京大学的发展实践。其实,很多在鼓吹南京大学过往多厉害的,其实这种评价并不客观,而且南京大学也没有必要一直躺在过往的成绩上,他现在的实力也足以让自己骄傲,毕竟如今的实力依然能排进全国前十名。

在笔者看来,不管是什么学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社会舆论评价你如何厉害,不如韬光养晦,认真推动学校向着更高水平发展,不管提高自身的实力,让社会能有更大的认可,让自身的实力能更强大,能拥有更加不错的发展前景,只要自己有了足够的实力,就不再怕别人如何评价。


东爱雨小公


我是安徽人,09级,当年513分只是个普通的大专,本来对这类大学没什么资格评论,但是奈何当时我们一个同学在科大,关系还不错,所以就对这类大学略有了解

我们安徽的理科历年录取分数都是清北复科(复科一般不会超三分) ,科大在安徽录取在200人左右,但是分数可以稳在第四,在安徽理科考生的眼中,科大仅次于清华的存在,当年我同学就是清华可以上但是不是好专业,学校为了面子让报清华但是当时的班主任建议他报的科大,后来科大研究生,现在在合肥科学岛做科研!

在头条我不会说科大是理科第二,我们都会说在前五位,南大更是低调,不需要靠吹捧的名校,反而是今天的排行浙大超过北大,明天的武大排在第三,让我说最浮躁的二所院校就是浙大和武大(不信大家看下一般说浙大第三的基本都是浙江人或者说武大第三的都是湖北人,)

个人愚见:达到这个层次的大学都已经是中国的顶级院校,每个学校都有所在领域最顶级的,南大和科大比科研尤其是科大拥有二个国家级实验室,南大肯定吃亏,但是让科大和南大比综合那就是个笑话,所以我觉得清北,华五(不要分先后),人武中西交同济(不分先后),更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开着红旗走天下


如果吹中科大和南大,那么我就是这其中一吹了,历来欣赏中科大,对南大的印象也十分好。

列几个数据供大家参考一下,

1.优秀博士论文数量

<strong>

中科大45篇(排名第五),南大44篇(排名第六);中科大跟浙大数量相差无几,但是中科大和浙大都是为大规模合并的基础上的成绩。

2、院士校友数量

<strong>

南大75人,排名第四超过浙大(62人);科大60人排名第六仅次于浙大。

3.杰青数量

<strong>

科大120人(排名第四仅次于浙大127人);南大109(排名第六仅次于负担114人),这几项人才指标,科大和南大都是前六,浙大和南大不好吗?

4、实验室

<strong>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上南大有6个(与吉大并列排名第五,清华11、北大9、浙大9、上海交大7),分别是:

1 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2 现代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 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4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5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6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 南京大学、同济大学

<strong> 科大1个: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但中科大有两个国家实验室(一个建成,一个筹建)

国家实验室是什么,国家怎么定位的:国家实验室是以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开展基础研究、竞争前高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国家级科研机构。

根据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和具有我国特色和优势的领域,依托国家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建设若干队伍强、水平高、学科综合交叉的国家实验室。
看看国家实验室分布如何呢?

中科大一建成,一筹建获批准立项,所有大学中只有中科大有。南京大学获得筹建国家实验室资格,其中有资格建设国家实验室大学只有:中科大、清华、北大、华中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上海交大、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

所以,中科大何须吹捧、南京大学何须吹捧。


大笨new易数学


直接打浙黑的脸,2017年数据,含硕博士生,浙大在校生4.73万,上海交大在校生4.72万,清华在校生4.5万,北大在校生4.3万,复旦在校生3.8万,南大在校生3.3万。上海交大合并了3校不比浙大少,中科大1999年合并了合肥经济技术学院,清北复都有合并。

2018年下半年中科大合并了安徽省立医院,成立了医学部。今年上半年刚成立人文学科发展中心,其实适当扩张和发展无可厚非,也不用遮遮掩掩,中国人口是美国的3倍多,国情也不同,不用事事以美国为准,发展好了,研究成果突破了进不了,学生确实培养的好就行。只要不是像郑大、武大这种大而不强就行。

浙大的发展硬指标很多,打破了固有次序,其实是好事,但不容于遗老遗少,也不容于一些竞争高校,如中科大、南大、复旦、人大的一些心胸狭隘之辈。任何时代都是如此,创新的阻力也来源于此。

了解中国高校史的人都知道1952年之前的浙大是可以与清华、交大、中央大学正面PK的高校,但因湾湾一众大佬都是浙江人,7院28系被肢解成1院4系,这4个系还拆了部分专业出去,拆下来的院校一大半主力拆往外省,江苏在朝里有人,中央大学虽被拆,主力还在江苏,甚至在南京。而且1952年浙大、中山大学、同济、交大、川大、武大等都支援了被拆下来的南京各高校,浙江高校根本就没有获得什么支援。客观上浙大为中国高校发展做出了贡献,如今的浙黑主力,肥科吹、复吹浙黑的学校,曾任肥科大校长谷超豪,王淦昌、贝时璋从浙大拆出去的老师,复旦1952年理科各系主任基本都是浙大的,是1952年的受益者,再看看他们对浙大的抹黑,你就知道他们其实与猪狗何益。











专揭各吹各黑


终于有人跟我有同样感觉了,在头条上面,中科大吊打清华北大,简直可以媲美麻省理工,无敌的存在。而他们说的最多的,无非是科大低调,科大学术氛围好科大不扩招。WTF?不扩招也能吹?有本事在确保教学质量的情况下为什么不扩招?不让更多人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南大,一颗曾经辉煌的巨星,当然现在依旧辉煌,只是与他鼎盛时期相比要差一些。南大与科大都以理科见长,也能理解大家为什么吹捧这两所高校,因为大家看到的他们的研究成果多,所以觉得他们厉害。

头条混的最惨的985高校是哪两所呢?浙大和武大。浙大被喷的最多的就是,大!其实用点心查一下就知道浙大真的算不上大,起码没到巨无霸级别。还有合并问题,因为合并了原来分出去的几所学校所以“无耻”,可笑!武大被喷更可笑,因为武书连里有个“武”,因为大家不喜欢武书连排名,所以武汉大学就遭殃了。


一只羊1015


我觉得中科大和南京大学,确实是很强的,中科大和南京大学从来也没怎么吹过吧,人家也不是网红大学,也没有评级机构,尤其是中科大,有点象中国的巴黎高等师范,每年就那一点学生,但确实很厉害,当然只是人比巴黎高师多,诺奖和菲尔兹奖没人家多而已。

首先说一句,我不是这两所学校出来的,是最北边的,就是那所纯工科的,我们和中科大关系还挺好,我97年毕业那年,系里老师找我,让我去读中科大的博士,两所学校互相之间知根知底,那边老师找人,我没去,系里老师问有没有兴趣留校读,有香港大学一年半左右的交换时间,我们也没兴趣,金本银硕铜博,这个道理大家还是明白的。我们这些被问的,都属于一般般而已,排前面的都是已经联系好出国或者等待出国留学的。但学校之间联系还是很紧密,中科大在我们心目中确实是非常非常好的学校,只不过,我们都想出去工作,计算机系在那些年代,确实很好找工作。说这些,只是说,我们是带着尊敬的眼光,平视中科大,不需要什么溢美之词。

中科大的学生素质高,成果显著,出来的学生,即使在美帝,也是很受欢迎的,这个是硬道理,不接受反驳,一般的大学,真没有挑衅的资格。

中科大好的地方咱就不说了,罗列普通的数据,无论是学科评估还是各种排名,还是ESI指数,从网上抄过来,也没意思,说多了都是帮助吹嘘了,说一点容易引起争议的地方,就是网上常说的每千学生院士产出比。

中科大是很强,但是通过比较每千人学生的院士产出比来说中科大强,其实是有点儿偏颇的,因为中科大本身,原来就是中科院院办大学,而中科院是什么机构,大家都明白。中国的院士评选也是讲地缘,学派山头的,地方院校不如北京轻松,某些派系互相提携这东西都是读过研究生都知道的事实。所以,中科院就相当于中国足协,而中科大其实就是足协办的俱乐部,相比其他俱乐部,你要说一点便宜和优势都没有,好吧,算你赢了。

因为你单独比这个,你就拿唐山交大,也就是现在的西南交大,有七八十位中美英院士,姚同斌,陈能宽、林同炎,林同骅、严恺、肖纪美、王梦恕,张维...,这些人基本都是民国时代培养的吧?这群人的素质能力相比现在的院士,应该是只高不低吧,比如,哪个土木的,有林同炎那种地位?唐山交大民国时代,学生比现在的中科大难道还要多?

但中科大确实还是我最佩服的五六个学校之一,清北也是之二,确实厉害,也不需要我多说什么。

南京大学民国时代的四大名校,国内大学,被拆分的不少,如浙大,唐山交大,哈工大,浙大,同济,上交,被拆分的惨烈也不少,当然还有其他形势的惨(比如我们学校,不但被拆,而且中苏冲突那几年,学校还南迁四川,这一路上老师丢了真不少,等回来,连很多校舍都被别的单位占了,再也要不回来了),但南京大学分出去八九个学校,其中东南大学,也是实力超强的,国内还有哪所大学,除了上交,分出去的学校能达到那种程度呢?但是,上交也就拆了西交一块儿吧?

而且其他很多名校,都合并过知名医科大学,包括清北复交,但南京大学,从没合并过医科大学,在排名上确实吃亏,还不是这么一直挺着。

这一点,就值得尊敬。说什么理科第二第三,其实没多大意思,

中科大,南京大学,并没有啥夸张和吹嘘的地方,人家需要吹嘘吗?

浙大,武汉大学,华科,都是很好很好的学校,大家各有所长,争来争去,没啥意思,你学校再牛逼,也不代表你牛掰,牛掰的也不在网上吵,也没时间。


流浪在远方的忧伤


中科大和南大作为华东五校之二,相对于其他三所学校,确实有自己独特的地方。

特点之一:所处地域相对较差。这两所学校比起“华五”的其他三兄弟而言,地域上相对吃亏。特别是中科大,地处合肥,虽然也是一个省会城市,但比起魔都和杭州,差了一大截。

特点之二:它们都比较小而精。它们都没有经历过大合并,而其他三兄弟,复旦和交大都是合并了一所不错的医科大学的,浙大就更不用说了,合并了好几所大学。可以说,其他三兄弟都颇得益于合并,而中科大和南大并没有这种“收益”。

中科大和南大的这两个特点,注定它们在竞争中“比较吃亏”。但是,无论是它们自身展示的实力、教学与科研能力及影响力等各个方面,还是国内外各种大学排行榜,它们都不逊于其他“占尽便宜”的三兄弟,因此,坊间对于它们颇为看重,也就是合情合理的了。



而且,这两所大学都颇为低调,无论是它们的学校宣传部门还是它们的学子们,都比较低调务实,很少通过网络等途径对它们自身进行大力宣传,这也赢得了很多网友的尊重和认可。

事实上,很多网友认为它们的“高精尖”也比较符合实情。它们自身规模并不算大,但学科精度确实挺高,各自都拥有不少排名全国第一或者排名很靠前的学科及专业,说“过分夸大”并不符合事实。当然,某些网友基于个人喜好,有所夸大的情况也恐怕在所难免。

总体而言,中科大和南大确实实力强大,又因为地域不太好,没有参与大合并,但依然很强大而且低调,因而得到很多网友的尊重和认可,进而给予很高评价,虽然偶尔难免有夸大之嫌,但谈不上过分夸大,更不会有专门的“中吹”和“南吹”的存在。




博雅燕园


南大我不熟悉,科大就在我母校隔壁,校园永远是那么安谧,哪怕周末学生宿舍几乎看不到人。很多评测都是把高校学术论文数量当作一个重要指标,可是中国论文作假、剽窃太多了,外国人不信服。相反,科大的科研成果却是有目共睹,有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且,科大人少,不像有些高校把整个城市有名的大学都合并了,在绝对数量上占优势。更难得的是,前几年,教育部组织对高校教学评估,不少高校对评估组进行公关,在资料上作假。当时中科大的校长朱清时提出,不接待、不作假,评估结果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所以,在中国高校越来越功利化的今天,科大像一股清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没有中吹。


用一辈子去忘记啊


过分夸大中科大?

中科大需要夸吗?呵呵呵。。。

除了不扩招,除了不是综合大学,在等人数,等比例的情况下,论及国内高校成才率,学风严谨和科研成果质量,以及科研成果世界影响力,除了中科院,还有哪所大学能与中科大相提并论?

难道这些不是事实?

为什么要扩招?优质资源应该只给优质人才,学渣级别也配进入优质大学?

本人不能不冷笑!

大学时期,本人喜欢游学,走访过我国十大名校中的绝大多数高校——有些学生虽然有幸进入这些名牌大学,实际上根本就是滥竽充数的学渣!

只有在中科大,本人才能感受到勤奋和严谨的治学学风——可惜,本人学的是文科,就读的也是我国十大名校之一的大学,如果是理科,本人宁愿选择中科大!因为,本人崇尚真才实学,而不是虚名!

即使是在本人就读的名牌大学里,也不乏混日子的学渣——本人打心眼里就从来没有看起过这些混日子镀金等学历证书的学渣,平时虽然不得罪他们,但连说话都懒得搭理他们!

唯有在中科大,我能切身感受到同学们为了追求真才实学拼命努力的气氛——中科大,是一所让我一踏入,就能感到浓浓的求学氛围的大学。

中国需要更多的中科大,而不是其它那些徒有虚名,所谓的名牌大学(包括清北)!

北大,本人也经常去(很多学生除了夸夸其谈,实在谈不上什么真才实学)。清华,那个时候,给本人的印象也不怎么样——我是说学生的求学氛围,如果不是后来遇到过一个土木工程系的女生,我当时很怀疑清大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实际才学、眼界和格局。

直到后来邂逅了这位女同学,她渊博的学识,敏锐的才思,开阔的眼界,高贵的气质,都深深地震撼了我——在她之前,本人从来都没有看起过其她任何女生(要么就是花瓶,要么就是恐龙)!

在中科大,我所遇到的绝大多数同学,和我在北大清华遇到的不一样,他们有追求,有思想,更有真才实学!

我国每年高校学术造假有多少,连北大清华都不能幸免,中科大呢?你听说过中科大有学术造假的吗?如果有,有多少?占多大比例?

遗憾的是,很多国人被虚名所累,根本看不到事情的本质!

一所中科大,拥有的国家实验室数量就可以秒杀除北京之外的所有城市!拥有的大科学装置数量,更能秒杀全国所有的城市(包括北京)!拥有的大科学平台数量,同样可以秒杀全国所有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

世界级的科研成果数量,国内目前有哪所大学可以和中科大相提并论?

这样的大学还需要夸吗?就算再夸,过分吗?

本人希望中科大可以扩大,但决不能扩招,坚决抵制学术造假,永远对学渣说不!


郑瑞文2015


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件坏事情,在当前社会浮躁现状之下,成功基本上可以与财富划等号了,大家蜂拥而至,都想学习所谓的热门专业,而从这一评价体系,科大并不占优势,甚至相当偏科,科大的绝大多数专业都是需要默默无闻,十年磨一剑的。很多人小时候都说自己的梦想是当科学家,长大之后怎么挣钱怎么来了,这种情况下就很需要一种社会风气去鼓舞专心做科研的地方,国家也需要一批人去投入这些领域。南大的性质和科大相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