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瑞典人,擁有龐大的“中國作家朋友圈”

這個瑞典人,擁有龐大的“中國作家朋友圈”

“我頂大的心願,

就是諾貝爾文學獎能夠給一位中國作家。”

这个瑞典人,拥有庞大的“中国作家朋友圈”

據瑞典學院官網消息

知名漢學家、瑞典學院院士馬悅然

於當地時間10月17日去世

享年95歲

这个瑞典人,拥有庞大的“中国作家朋友圈”

瑞典學院官方網站

漢語天賦極高

馬悅然(Gran Malmqvist),1924年6月6日出生於瑞典南方。

1946年進入斯德哥爾摩大學,跟隨著名瑞典漢學家高本漢學習古代漢語和中國音韻學。

1975年,馬悅然當選瑞典皇家人文科學院院士,1985年當選為瑞典學院院士。

馬悅然學習漢語有著很高的天分,學習兩年中文後,便能夠閱讀《左傳》《莊子》《詩經》。在很長時間內,馬悅然是諾貝爾文學獎評委中惟一懂得並且精通中文的評委。

这个瑞典人,拥有庞大的“中国作家朋友圈”

致力傳播中國文化

作為當代西方漢學界代表性人物,馬悅然不僅在文學作品翻譯和學術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在中瑞文化交流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他曾將《水滸傳》、《西遊記》譯為瑞典文,並向西方介紹了《詩經》、《論語》、《孟子》、《史記》、《禮記》、《尚書》、《莊子》、《荀子》等古典文學著作,翻譯了辛棄疾的大部分詩詞,並組織編寫了《中國文學手冊:1900-1949》。他對中國古代典籍的譯註和評介幾乎遍及中國整個古代的各個時期和所有的文類。

在參加一場活動時,馬悅然曾說,辛棄疾是南宋最大的詞人,他運用語言的技巧“好得不得了”。他說:“我非常喜歡他的《沁園春》,他總共寫了13首《沁園春》,每一首都非常好。如果辛棄疾活在我們這個時代,他一定會得諾貝爾文學獎。”馬悅然坦言,雖然很喜歡李白和杜甫,但並不是因為他們全部的詩作有多優秀,而是因為他們的句子已經達到最好詩人的水平。

過去半個世紀,馬悅然也是中國現當代文學走向世界的重要推動者。馬悅然與多位中國現當代作家交情匪淺,擁有龐大的“中國作家朋友圈”。無論是上世紀30年代的詩人艾青、馮至、卞之琳、臧克家等,還是現當代作家沈從文、高行健、莫言等,馬悅然將他們不少作品譯成瑞典文介紹到歐洲,共計50多部。

这个瑞典人,拥有庞大的“中国作家朋友圈”
这个瑞典人,拥有庞大的“中国作家朋友圈”

馬悅然部分中文版作品

馬悅然一生致力於提升中國文學在國際上的地位,作為諾貝爾文學獎18位終身評委之一,馬悅然見證了2012年莫言成為中國首位摘得諾獎的作家。馬悅然佩服莫言對文字的掌控力,他讀完莫言的短篇《小說九段》後就將其譯成瑞典文,“讀莫言的文章會想到中國古代會講故事的作家,蒲松齡、吳承恩,從中能看到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影子。”

當年莫言得諾獎後,作為評委的馬悅然也曾陷入非議。有人認為他用瑞典語翻譯的莫言作品適時出版,或有不菲收益。馬悅然說,他是應瑞典文學院的要求翻譯莫言作品的,只對瑞典文學院負責,沒有拿過出版社的一分錢稿費,而且“文學質量是得獎唯一的標準”,不是光他一個人能說了算。

與中國緣分頗深

馬悅然與中國有著深厚的不解之緣。1948年,大學畢業後的馬悅然,來到中國四川做方言調查。他還特別到峨眉山研究中國方言語音。也正因為這段經歷,他結識了房東的女兒、四川女孩陳寧祖。1950年9月24日,馬悅然與陳寧祖在香港結婚,自此二人攜手走過近半個世紀,直至1996年陳寧祖在瑞典辭世。多年後,馬悅然將他對妻子的回憶和思念以及漢語研究中的點點滴滴整理結集,出版了《另一種鄉愁》一書。

这个瑞典人,拥有庞大的“中国作家朋友圈”

不少公開活動場合,馬悅然都喜歡穿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對襟盤扣外套

馬悅然曾說,

“我認為中國是我的第二個祖國了,

我越來越覺得我是屬於東方文化的。”

來源:文學報、北京日報、鳳凰名人面對面

西安報業傳媒集團

曲江出版傳媒投資集團

聯合出品

这个瑞典人,拥有庞大的“中国作家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