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成鐵路建成於1958年,是溝通中國西北與西南地區的首條鐵路幹線,也是新中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這條鐵路沿途坡大、溝深、彎道多,地勢十分險峻,從楊家灣站到秦嶺大隧道,直線距離只有6公里,卻要盤繞展線運行27公里,升高達680米。在任家灣和楊家灣之間,線路以30‰縱坡急速爬升……
在寶成鐵路,曾經活躍著一個特別的群體——中國第一代電力機車女司機。當年,劉維萍、白燕娥、王萍、侯愛華等人駕駛進口的6Y2型、6G型電力機車及國產韶山1型、韶山4型電力機車,飛馳在當時我國最難走的鐵路線上。巾幗不讓鬚眉,她們安全駕駛機車飛躍秦嶺之巔,在新中國鐵路發展史上書寫了輝煌的一頁。
電力機車女司機和師傅在機車前合影。
去年年初,4位電力機車女司機回到曾經工作過的地方,講述當年往事,並登上新老電力機車,切身感受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鐵路日新月異的變化。
電力機車女司機檢修、保養機車受電弓。
在寶雞機車檢修廠聯合檢修庫內,今年63歲的劉維萍顯得非常激動。劉維萍介紹說,1973年底,單位決定招收一批電力機車女司機,那時她才18歲,當時招收條件特別苛刻,除了業務技術過硬外,還要經過政審等多個環節的考評。報考的女青年很多,大家都有一股不服輸的精神。最終,21名女青年被錄用,成了電力機車學習司機。兩三年後,女青年們相繼考取了電力機車駕駛證。
電力機車女司機王萍(右)、高琨璞對機車進行保潔。
“當時覺得特別新鮮,穿上嶄新的工裝,早早來到整備場地,一遍遍檢查機車狀態。”王萍說。她今年已經65歲了,至今仍保留著當年的工作證和機車駕駛證。提起自己第一次駕車上秦嶺的事,她記憶猶新,往事歷歷在目。“儘管在線下反覆練習,已熟練掌握機車駕駛技術,但單獨操縱時,還是特別緊張。一路上,見到山洞、彎道,我就主動鳴笛,直到機車在站臺上停穩,這才長舒一口氣。”她說。
電力機車女司機高琨璞(前)、侯愛華在開車前進行安全瞭望。
“這臺機車就是當年我們開過的車,上去看看。”在廠房外的軌道上,停靠著一臺早已退役的韶山1型電力機車。說話間,63歲的白燕娥一腳登上機車梯蹬,一手抓牢機車扶手,眨眼間已邁進了離地約1.5米的司機室。坐在司機座椅上,撫摸著操縱檯前的琴鍵開關,望著熟悉的儀表盤和操控手柄,侯愛華講起了當年駕駛機車在崇山峻嶺間飛馳的故事:剛考上司機時,單位擔心她們經驗不足,給每個機班都配了一名男同志保駕護航,確保行車安全。男同志特別嚴格,為了讓女司機準確把握駕駛速度,經常用帽子將速度表遮住,讓大家根據駕駛情況,估算大致車速,以提高操控水平,保證機車精準停靠。
“在寶雞至秦嶺段開車確實很難,特別是上嶺機車牽引,要保證拉得上去;下嶺控速操縱,要保證車停得住、停得準。不僅要會開,還要會處理機車突發故障,各種處置方案和應急措施必須熟記於心,熟練掌握才行。”至今,侯愛華仍能夠熟練說出當時的一些行車術語。
電力機車女司機出乘歸來(後排右1為王萍)。
在交車場,看到一臺臺修繕一新、即將交付上線的機車,侯愛華感慨地說,當年她們駕駛的機車,以韶山1型電力機車為例,共有33級,上嶺時要一下一下給級,只有反覆練習,才能精準掌握要領。不像現在的動車組、和諧型大功率機車等,不僅自動化程度高,而且在牽引動力、人性化設計等方面都有了革命性的改進,這種變化用“翻天覆地”4個字來形容,一點兒都不為過。
2018年初,電力機車女司機在機車前合影。左起分別為白燕娥、劉維萍、王萍、侯愛華。李昭軍 攝
包括劉維萍、白燕娥、王萍、侯愛華等在內的中國第一代電力機車女司機雖早已退休,但回想起當年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她們記憶猶新。看到今天中國鐵路的發展變化,她們內心依然澎湃。而這條鐵路所孕育的寶成精神以及所有建設者的故事,至今仍影響和激勵著一代代鐵路人頑強拼搏、努力奮鬥。
文圖:趙選團
文章轉自人民鐵道
閱讀更多 鐵路信息直通車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