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死后为什么要周公而不是姜太公辅政?

忘忧清乐阁主


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姜太公是周武王的老丈人。如果周公旦篡位,江山还是老姬家的;如果姜太公篡位,江山就是老吕家的了。姜太公能力太强,他如果辅助周成王,想要篡位,就算周武王再世也无法阻止。因此周武王将姜太公分封到齐国,且让姜太公立刻启程去齐国主政,非王诏不得返都。周武王灭商后就病重在床,周朝大政实际是周公旦与召公奭在主持,此两人皆武王亲弟弟。

周公旦是周武王最器重的一个弟弟,当年大哥伯邑考被商纣王制成人牲分食给众诸侯,周武王与周公旦都是亲眼所见的。周武王在反商过程中,心理压力极大,经常做恶梦(估计是梦见自己兵败,下场跟大哥伯邑考一样),周公旦每天都给周武王解梦,并将解梦的说辞发展成一套道德理论。周武王死前让周公旦辅政,就是深知周公旦的执政能力强,道德水平高,不仅会将周朝治理得兴旺发达,还可以保证他不会夺周成王的位。

《淮南子·齐俗训》昔太公望、周公旦受封而相见,太公问周公曰:何以治鲁?周公曰:尊尊亲亲。太公曰:鲁从此弱矣。周公问太公曰:何以治齐?太公曰:举贤而尚功。周公曰:后世必有劫杀之君。

从以上周公旦和姜太公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两人的治国理念是不同的。周公旦是宗法血缘关系治国,姜太公以贤人尚功治国。姜太公的治国理论在现在看来是高于周公旦的,但是在周武王看来,周公旦的宗法血缘关系治国更可以保证儿子周成王的君位稳当。姜太公如果发现周成王不可辅,说不定会直接废掉周成王,自立为王,毕竟姜太公举贤而尚功,天下虽大唯贤者居之。周公旦不会那样想,他会根据嫡子继承制确保周成王的王位无忧,那怕周成王是一位昏君也不会废他。退一万步讲,周成王时昏君,周公旦废了周成王,他也会选择周成王的贤子继承君位。

姜太公出生于羌族,周王朝发根于周族,两族的关系并非良好。商朝之时,周族得到商人的技术支持(青铜冶炼技术),于是周人替商朝捕捉羌人用于祭祀。商朝十分喜欢祭祀祖先与上天,祭祀品除了牛、羊、猪外,还包括人,而人主要从战俘与奴隶中来。周族长期抓捕羌人用于商朝祭祀,因此两族关系不好。如果姜太公主政,再利用羌人的势力颠覆周朝,那么武王灭周的故事将重演。这也是周武王不用姜太公辅助的原因之一。


大秦铁鹰剑士


殷商末年,商纣王暴虐残忍、杀害忠良、祸害百姓,引起天怒人怨。西陲小国周国,经历几代人用心经营,文王勤政爱才、善施仁德,为其子武王伐纣灭商奠定了基础。

大约公元前1050年文王崩逝,姬发继位,号为武王,沿用“受命”年号。武王继位后,继承父志,重用贤良,其心胸广阔、眼光长远,周国日益强盛。

约公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庸、蜀、羌、髳卢、彭、濮等部族进攻商纣,讨伐暴君纣王统治下的商朝,此战称为牧野之战。殷商大败,纣王自焚于鹿台,殷商灭亡。周王朝建立,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

灭商后的第三年,周武王由于积劳成疾、溘然长逝。临终时武王遗命,让其四弟周公旦即周公,辅佐他的儿子姬诵,史称“周公辅成王”。周公辅佐成王是一段历史佳话,后来汉武帝托孤时,就曾拿出此事表达自己的意图。“周公辅成王”已成为辅助幼主的象征。

姜子牙作为周文王的得力军师,在“牧野之战”作为武王的总指挥,为其出谋划策,助力武王伐纣,其才能智谋并不在周公旦之下,为何周武王临终却让周公辅助幼主?一直令人疑惑,人们饭后茶余也总会聊起。

姜太公偏任人唯贤,周公倾向血缘至亲

根据《淮南子》记载,姜太公问周公旦:“准备如何治理鲁国?”周公旦:“尊敬尊长,亲近亲人。” 姜太公:“那鲁国以后要衰弱了”。周公旦问:“你又如何治理齐国?”姜太公:“保举有贤之人,奖赏有功之人。”周公旦:“那齐国以后肯定会有君王被篡杀。”从这两人的对话可以看出,他们治国方式是不同的。

姜子牙治国理念必然会导致,随着时间推移君王病逝,这个天下会变成别人的天下,后来“田氏篡齐”就是很好的证明。周公的治国方式,哪怕国家衰弱,但政权最后还是在自己亲人手里。周公的治国理念深得周武王之心,与其基本一致,毕竟周武王还是希望把政权牢牢控制在自家人手里的。姜太公和周公都是武王最为得力的助手,而周公是武王的同胞弟弟,这一点与姜太公不同,因此,无论军国大事,还是其他的疑难小事,武王总是与周公商讨。

功高盖主,忌惮姜太公权势

周武王还有一个重要的考虑:姜太公在父亲在位时就统领兵权担任军师,深得人心,势力也逐渐强大,万一将来他拥兵自立,对周朝来说算是一个威胁。姜太公是西周建立的功臣,于国家于父王和自己都有功,所以将姜太公分封至靠近海边的齐国之地,也能让他颐养天年。

西周宗法治国、等级划分明确

西周建国以宗法制度为国家核心制度,同宗亲兄弟辅政符合宗法制度要求,“用人以亲”也是政策之一。亲亲尊尊是西周的组织纲领,远亲、外戚、异姓、功臣都排在至亲后边。姜太公是军师也是周成王外公,属于功臣也属于外戚。在宗法制度中排后,他不可能由外戚越过亲叔叔上位辅政,这与宗法制度不合。同时姜子牙属于外姓人,尽管是伐纣之战中的大功臣,但的确是外姓人。总不能把权力交给一个不姓姬的外人吧?姜太公也就被排除到了最高权力以外的位置。

周公自身有德有才有威望

周文王姬昌还在世时,周公非常孝顺,忠厚仁爱,胜过其他兄弟。姬发即位,姬旦也经常佐助辅弼,处理很多政务,奠定了周朝基业。在当时周公不仅是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个多才多艺的诗人、学者。

相传他制礼作乐,制定和完善宗法制、分封制等各种制度,使西周奴隶制获得进一步的巩固。“制礼作乐”制定和推行了一套维护君臣宗法和上下等级的典章制度,确立的嫡长子继承制,即以血缘为纽带,规定周天子的王位由长子继承。把其他庶子分封为诸侯卿大夫,他们与天子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小宗与大宗的关系,加强中央政权的统治,这就是礼乐制度,影响了后世几千年。

汉初大思想家贾谊评价周公曰:“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已成佳话,后世亲人之间的权力争夺,完全与“周公辅成王”相悖。汉代海昏侯、唐朝玄武门之变、宋代斧声烛影、明朝朱棣夺权等,虽是“用人以亲”,但却多了为争权夺位,亲人之间相残的权谋、血腥和杀戮。


奕天读历史


首先,姜子牙辅助周武王伐纣成功后,周武王分封诸侯,姜子牙的封地是齐国,周公的封地是鲁国。

周武王灭商朝建立周朝时,姜子牙的年龄已经很大,周武王认为他年老,不想让她过于操劳,所以就让姜子牙去封地安享晚年。

其次,姜子牙很用用兵,当时姜子牙的封地齐国,齐国位置很重要,当时那里还有商朝的属国,让姜子牙镇守那里,可以安定周朝的东方。

最后,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他在周武王伐纣的过程中,也是立下很大功劳,他和姜子牙一个太公、一个周公,都是周武王最得力的助手。

周公旦不仅能力强,而且他是周武王的弟弟,在年龄上也要比姜子牙小,同时周武王在灭商数年后就离开了人世,而当时周公旦不仅是他的弟弟,而且一直在周朝都城辅助周武王。

所以,周武王驾崩后,主要是周公辅政。

而姜子牙被称为太公,在周武王执政时,又称他为“师尚父”,可见当时姜子牙的地位之尊贵。同时文王所命太公为太师,是西周王朝三公中最高之官,有参政主军的权利。

姜子牙虽然不是周武王去世后主要的辅政大臣,但姜子牙封齐建国后,多数时间是在周都做太师辅佐周成王和周康王,同时他的儿子齐丁公也没有在齐国而是留在周都统领王宫内军队。

周成王时期发生管叔、蔡叔、霍叔的三监之乱,这时的姜子牙辅助周公旦,有时坐镇周都、运筹帷幄,有时带兵征讨,姜子牙又为周朝立下大功。

后来周成王去世,周成王又把太子托孤于姜子牙父子,姜子牙之后和大臣们一起尊太子姬钊继位,是为周康王。在周康王六年时,姜子牙在周都去世,他的儿子齐丁公继续辅助周康王。


其实周成王是姜子牙的外孙,而周康王就是姜子牙的重外孙,所以姜子牙和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不仅有君臣关系,而且还是有亲戚关系的。


中孚鉴


这个问题不妨用《封神》原著来答一答。封神虽然是后人加工的神话故事,但如果与正史(比如《史记》)相参照,多少还是能得到一些有意思的答案。

简单说来,有以下几个原因。

1、亲疏有别

周公是谁?武王的亲弟弟!姜太公是谁?姜子牙,外姓人,尽管是伐纣之战中功劳最大的功臣,但的确是外姓人。

《封神》第100回,列侯分封国号名讳:

文王第四子姬公旦,佐文、武、成三王,有大勋劳于天下,成王时为大宰。武王封其长子伯禽于曲阜,号为“鲁”。

太公吕望起自渭水,为文、武两朝帝师,号为师尚父,辅佐武王平定天下,有大功,封国营丘,为齐侯。

2、年纪有差

按封神原著,姜子牙九十八岁封完神后功成身退。武王向来都称姜子牙为“相父”,这一年42岁(或51岁),可见姬发都没姜尚大,更别说周公了。可见,在两人年纪对比上,周公春秋鼎盛,而姜尚已经是个快要入土的老人,除非脑袋被门夹了,否则武王就不会用姜尚辅政。

3、折腾不起

武王伐纣功成于公元前1046年,克殷三年之后,前1043年,姬发就驾崩了。此时姜子牙已就封国。我在一篇文章中想像过,姜尚的这条路充满了艰辛:本身他年纪已大,加之林深难行,视野所及,尽是狼虫虎豹与原始森林。西岐(今宝鸡岐山县)到营丘(今山东临淄)有多远,地图可以查到。因此姜尚的赴国之路,最快得半年左右,最慢得一至两年。而且就算姜子牙半年就到了营丘,他还要马上面临三个问题:一是莱人争国;二是修缮城池;三是送子就国。这一番折腾下来后,差不多也得两三年光阴。

现在听说天子驾崩,姜尚又得花小半年工夫赶回西岐去,最大的可能就是,他还没奔着丧,就先把自己奔没了。

4、武王驾崩甚速

大人物都没想过“上天之子”的自己也会死。惟其如此,才不会过早安排身后之事;而等到他想安排的时候,已经什么都来不及了。武王一直觉得自己还能活几十年,孰料他竟然会走到“相父”的前面?

在武王弥留之际,恐怕他的心里嫉妒姜尚活得更长占了上风。

5、周公吐哺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辅政,教化四民,政通人和。即使恐惧流言,仍能平二监之乱。贾谊评价他说: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

周公用铁一般的执政才能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知子莫若父,知弟莫若兄。兄弟两人毕竟在一起相处了40余年光阴,周公已经用无数次机会充分证明了自己。

姬发又怎么可能有这么好一弟弟而弃之不用!


王事情


周武王,西周王朝的开国君主,在位19年。被尊崇为古代明君。

武王伐纣,周公辅政是中国历史上被千古传诵的美谈。

灭商三年后,周武王积劳成疾,溘然长逝,遗命弟弟周公旦辅佐儿子诵,史称周公辅成王。

周武王为什么选择周公,而不是姜太公辅佐成王?

作为明君,如何选择辅政大臣也一定会深谋远虑,有着政治家的战略眼光。

从最高统治者的角度来讲,应该会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一、可靠与制衡

历代帝王选择辅佐幼帝的大臣首先考虑的是其忠诚度,可靠性。选择自家兄弟自然要比外人更为可靠,即便做最坏的打算,就算周公有不臣之心,取代成王,江山也还在自家人手里。

周武王非常了解弟弟周公旦,深知他不是贪恋权位之人,众所周知,周公旦一生只对风水和相术痴迷,但是姜子牙却不同,七十岁高龄仍然想着建功立业,权力之心比较重,两者相比较的话,周公还是最适合的人选。


姜太公虽然也对周王室忠心耿耿,但毕竟是外姓之人。可靠性自然大打折扣。

我们从历代幼主的辅政大臣都可以看到,辅政大臣里一定会有自家宗族有着血缘关系的近亲。并且辅佐幼帝,不仅要管国事,也还要处理家事,周公显然是更好的人选。

制衡考量

姜太公虽然为周朝立下汗马功劳,又是周武王的岳父,周成王的外公,但终究是外姓人员,从武王的分封就能看出这种端倪,姜太公功劳最大,却被封在偏远的齐地,齐地周围经常发生暴乱,商纣王的儿子还起兵反叛过,把自己的弟弟周公旦却分封在鲁地,这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比齐国之地好的多,这里就可以看出周武王开始在防范姜子牙了,这样就不会把国家大权交给姜子牙来掌管。



之所以选择周公而没有选择姜太公,周武王自然有他的想法,姜太公早年统领兵权,因此深得人心,势力也逐渐强大,周武王颇为忌惮姜太公的权势,担心他会拥兵自立,姜太公与他的关系,又不能除掉他,于是把姜太公封在偏远的齐地,让他远离政治中心。

二、才能威望。

周公,姜尚,都和周武王并肩作战,周武王非常清楚两人的特长,选择自己弟弟,可以说是任人唯贤,人尽其用。

具体说说他们的特点。

姜尚

周、姜二公都是文武全才,但是姜太公的的特点更多的是在军事上,姜子牙一直以来是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军师,擅长具体的军事谋略,战役指挥。从我们现代的军事理论上来讲的话,既是帅才,也是将才。姜子牙被历代皇帝和典籍尊为兵家鼻祖、武圣,他所编著的军事著作《六韬》为后世的中国著名的军事家孙武、鬼谷子、诸葛亮所学习和借鉴。

国家治理上,姜太公在其封地上也把齐国治理的井井有条,但是这种治理只是地区性的治理。在全局及整个周国宏观治理上,则需要更强的思想,理论,及一套完善的治理体系。


周公

武王姬发和周公姬旦是周文王十来个嫡出儿子中最聪明能干,德才兼备的两个儿子。在周文王时代作为他的左膀右臂辅佐他治理封地,并发展壮大,最终到可以与殷商一绝雌雄。在一起长大的兄弟,自然是非常了解自己弟弟的人品和才华。

来看看周公政绩

在周王朝立足未稳的情况下,在他的带领下,周朝二次克殷,统一东方,建立以成周为中心的军事政治中心,在周公的辅佐下,周王朝从开始建国的立足未稳,危机四伏。到周公还政时,江山稳固,从上到下井井有条。



他被尊为儒学奠基人,为周王朝800年的基业,以及为后世长达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奠定了基础。是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

所以周公在治理国家方面的能力以及威望要高于姜太公。可见选择以周公辅佐成王是一个成功的选择,体现了周武王的政治远见和战略眼光。

三现实考虑 ——年龄

有人说没安排姜子牙辅政的原因是因为姜子牙太老了,但是事实上那时候姜子牙还非常健康,而且他活到了周成王都去世了。

这种观点是马后炮,谁能预测姜子牙的年龄?

当时的生活环境人平均寿命三十多些,姜子牙高寿属于极小概率事情,周武王决绝对不会拿姜子牙的长寿来赌江山的稳固。

周文王请姜子牙出山的时候,他已经72岁了,在古代那个时候已经是非常高寿的老人了,然后又辅佐文王和武王两代君主,年龄至少也有八十有余了,这样的老人随时都有可能西去,如果辅政的话,万一不测,周成王还小,又得动摇国本,这样就得不偿失了,况且周武王一生尊敬姜子牙,尊姜子牙为相父,周武王也希望姜子牙能够安享晚年,以报辅政之恩。

周公旦不仅能力强,而且他是周武王的弟弟,在年龄上很有优势。

后来事实证明,周武王的选择是相当正确的,选择周公和召公来辅佐幼子,后来周公也在周成王二十岁的时候,把朝政大权还给周成王,也算是完成了哥哥临终前的嘱托。


历史逸事


牧野之战后,西周建立,周武王封邦建国,将古国之后、殷商遗民、宗室子弟以及开国功臣都封了土地建立小国,紧紧的围绕在周王室周围,以保周王室国祚绵长。但是周武王自己却在周朝建立不久就去世了,而太子姬诵尚且年幼,能不能让天下的诸侯国都臣服还是个未知数,因此周武王给姬诵留了四个辅政大臣,这就是著名的“周初四圣”。

周初四圣即为周公旦、太公望、召公奭以及太史佚,根据《史佚书》的记载:

承者,承天子之遗忘者也,常立于后,是史佚也。与周公为道,大公为充,召公为弼,同列而总谓之四圣。

《大戴礼记·保傅》中的记载和《史佚书》是相同的,不过在毕姓族谱中的记载,则没有太史佚,而有毕公高。因此实际上这五个人都是周武王留给儿子姬诵的。

周公旦站在周成王的前面引路,太公望和召公奭一左一右护卫着周成王,而太史佚和毕公高站在周成王的后面负责提醒周成王遗忘的事情,这几个人帮助周成王稳定天下。在这些人中,周公旦居于主导地位,即是领导。

这种领导地位既是他卓越的才能所致,也是他文王之子、武王之弟的身份所致。我们知道西周时期开始设立宗法制,其核心就是嫡长子继承制,而这个是父系社会下以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族制度。而太公望也就是姜太公是武王的岳父、成王的外公,说到底只能算是外戚,召公也是周王室的宗族,毕公是周公旦的弟弟,只有太史佚是真正的外族。

在这些辅政大臣中,周公旦地位最高,太公望次之,论才能,两人可能不相上下,但是论血缘,周公旦是真正的周王室子弟,而姜太公只是外戚,自然不可能居于领导地位。我们简单打个比方,在一个大家族中,如果家主去世,留下的继承人年幼,那么幼主的叔叔们就会在大事上给侄子拿主意,而幼主的外公则只能给点建议,到底是外人,不可能真正插手外孙家的事情。

所以周公旦为主是理所当然的一件事,但是周公旦摄政也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周武王虽然将国家大事都交给了周公旦,但也只是让他辅政,而不是摄政,因此在周公旦决定“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的时候还是遇到了阻力。

这个阻力最开始来源于周公旦的三哥和五弟。周武王封邦建国的时候,将帝辛的儿子武庚也进行了分封,在殷商原来的地方划了三分之一给武庚,另三分之二给了三弟管叔和五弟蔡叔,管叔和蔡叔的任务就是监视武庚,但是这三个人却在成王继位后勾结在一起了。原因就是管叔作为哥哥不满周公旦摄政,他散布谣言说周公旦想要取代成王。

谣言一出,同为辅政大臣的召公奭很是不满,周公旦为了说服召公奭是颇费了一些心思的,首先作了一篇《君奭》来表明自己的心迹,不过召公奭依旧觉得不妥,周公旦只好拿出过去历史上出现的事迹来,说:

“汤时有伊尹,假于皇天;在太戊时,则有若伊陟、臣扈,假于上帝,巫咸治王家;在祖乙时,则有若巫贤;在武丁时,则有若甘般:率维兹有陈,保乂有殷”。

意在表明自己只是为了国家的安稳,之后是会归政的,召公奭这才答应了下来。之后周公旦又向姜太公等人解释,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后,周公旦正式摄政,然后迎来了“三监之乱”。即管叔、蔡叔和武庚联合起来作乱,这个叛乱对西周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一旦平定不下来,那么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诸侯都会兴兵作乱,周王朝就会面临瓦解,好在周公旦辅佐成王平定了叛乱,也向天下诸侯展示了周王室的力量,既解决了三监之乱,又安定了天下诸侯之心。

之后,周公旦和召公奭“划陕而治”: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

经过周公旦七年的努力,西周的发展已经步上正轨,各项典章制度也已经制定出来,而成王已经到了亲政的年纪,周公旦“反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成就了一段佳话。

周公旦是西周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可以说西周赖以生存的各项典章礼仪都是在周公的主持下制订出来的,而他不贪恋权势、果断还政的事迹更是传唱不衰。周公旦的干脆利落为他赢得了几千年的好名声,周公吐哺而天下归心。

但在几百年之后的鲁国,即周公旦儿子伯禽的封国,同样有一人想效仿周公旦摄政,即鲁隐公。鲁隐公只是鲁惠公的庶长子,鲁惠公的嫡子年幼,因此有鲁隐公暂时做鲁国的国君,等到公子允长大后归政。但是随着公子允的长大,鲁隐公迟迟没有归政的意思,在公子挥的挑拨下,公子允杀死了鲁隐公而登基,是为鲁桓公。


萧晓四姑娘


姜子牙,小说《封神演义》里的大咖!满天神佛都是他封的。但是,真实历史却完全不是一回事。姜子牙,姜姓吕氏,名望(一说名尚),号飞熊。古人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因此姜子牙的名字实际上应该叫吕望或者吕尚,而不是姜望或者姜尚,至于姜子牙这个名字出于何处,本人没有查到相关史料,不好随便乱说。太公这个称号倒的确是吕望的,但是并不是“姜太公”而且“太公望”,吕望被周文王拜为太师之后,被尊称为“太公望”。但是,无论如何也没有姜子牙、姜尚、姜太公这样的说法。



吕望的确是周文王、周武王时期重要的大臣之一,也是周文王、周武王的首席“智囊”。周武王灭商,吕望功不可没,这也是周武王后来尊称其为“师尚父”的原因之一。但是,吕望仅仅是文臣而已,而且他是周初少有的、不是带着资产加盟的股东之一。周初所封的诸侯基本上都是周王室姬姓子弟和一些投靠周文王、周武王的商封诸侯。但吕望不是,他是夏商时期的没落贵族之后,到商末时已经沦为了白丁,甚至还不如后来的刘备!他之所以能够被封为诸侯,完全是因为“功劳”。而这也注定了吕望不可能成为周公旦那样的人物!



众所周知,无论是商周,还是后来的封建王朝,血缘始终是维系王朝的重要纽带,外姓权臣一直都是统治者最为忌惮的。同姓权臣虽然也会遭到忌惮,但是终究不会威胁到王朝本身,其只对君主个人的地位产生威胁。而周初分封的诸侯绝大多数都是姬姓子弟,吕望不是姬姓,这就注定了他会受到姬姓子弟的忌惮和防范。周武王可以用他、重用他,甚至尊称他为“师尚父”,但是绝对不可能把年幼的儿子周成王交到吕望手里!周公旦就算是取周成王代之,周天子依然是姬姓!但是,吕望一旦生出野心,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商初的名臣伊尹便是最深刻的教训,伊尹是商汤手下的异姓重臣,商汤灭夏,伊尹功不可没。但是,后来将商王太甲流放的恰恰就是这位伊尹!权臣流亡商王,无论是出于忠心还是野心,都不是王朝之福!这或许就是周武王最终选择了周公旦而不是吕望的原因所在!



从吕望的封地也能看得出,周王室的姬姓子弟们对这位“大功臣”并不十分放心。吕望被封在了齐地,而齐地并不是故商的腹地,而是原来东夷部落的地盘。换句话说,周天子给吕望的是一块靠海的“蛮荒之地”!即便如此,周王室还是不放心,看看齐国周围,燕国、晋国、鲁国,都是姬姓封国。说白了,吕望的封地不仅是“蛮荒之地”,而且还处于周王室姬姓子弟的环绕、监视之中,这和周初的所谓“三监”几乎如出一辙。不仅如此,吕望被封为齐侯之后,并没有能够像其他诸侯一样之国,而是由儿子接管了齐国,吕望本人被留在了镐京,名义上是重用,可实际上与“监视”无异。吕望之上有了周公旦,其作用已经不大了,从后来的史料记录来看,吕望也的确没有太多发挥空间。因此,将吕望留在镐京,最大的作用就是“监视”!当然,顺带着也可以让他发挥发挥参谋的作用。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都明白为什么最终辅政的是周公旦而不是吕望了吧?说白了,周文王、周武王重用吕望不假,但是对他却并不完全信任。他们真正信任的还是自家的姬姓子弟,又怎么可能让吕望成为第二个伊尹呢?虽然伊尹离现在的我们已经非常遥远,但相对于周文王、周武王无非明清与现代的距离,在历史长河中,这点距离可以忽略不计,周文王、周武王对伊尹之事不可能不知道,他们又怎么可能让吕望成为第二个伊尹?


农民工老杨歪说历史


【姜太公和周王室的关系,和你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作者:冷清先生,个人史学研究成果,严禁抄袭剽窃。

姜太公吕尚,祖上是山东东海人士,尧舜之时曾经做过“四岳”,就是尧舜朝廷的四大重臣。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封于吕国(河南南阳),本姓姜,炎帝后裔也。夏商之时,吕国封国后裔繁衍,很多就成了庶民百姓,就以封国为姓。姜太公原本姓名为吕望。周文王得吕尚为国师,因为吕望原为姜姓,故称其为“姜太公”。

姜太公博学,曾经去往殷商朝歌求官,帝辛(殷纣王)不用。姜太公都老了六十岁了,穷困而且郁郁不得志,遂前往西岐为用、垂钓于姜水之上。西伯昌将要出去打猎,占卜的结果:“所获得的的不是真龙也不是螭龙,不是老虎也不是棕熊。所获得的是天下首辅,成王霸之业者也。”

《竹书纪年》:“帝辛三十一年,西伯治兵于畢,得呂尚以為師。”

《史記?齊太公世家》:“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周西伯。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彲chi,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于是西伯猎,果遇太公望于渭之阳……立为师。”

周文王得姜太公是帝辛(殷纣王)三十一年,假如,当时吕尚是60岁;周武王伐纣是帝辛五十二年,吕尚也已经八十多岁了。武王伐纣后,封吕尚于齐地营丘(淄博),姜太公率数十人就藩国。晚上寄宿在客店,客店主人说:“我听说得到藩国不容易,失去藩国却很容易。客人睡觉很安心呀,大概是去就藩国的吧?”

姜太公听了之后,连夜开拔赶往齐地,黎明的时候就到达了营丘。营丘的边上有个小国叫莱夷,莱侯乘着殷纣王之乱,周朝刚刚平定天下,还顾及不到边远的地方,就乘机而来要和姜太公抢夺齐国营丘。由于,姜太公提前到达营丘,已经接手了齐国的防务,做好了防备莱人抢国的准备,痛击了莱夷的侵犯,稳定了边远地区的秩序。姜太公就藩齐国修行德政,遵循当地的风俗,简化繁琐的礼仪,大力发展工商业,获取鱼盐之利益,周边的人民很多归化了齐国,齐国日渐强大。

周武王伐纣分封诸侯于天下,第二年的时候,周武王就生病了。《尚书•金縢》:“既克商二年,王有疾,弗豫。”周武王为什么封姜太公为齐国公,而不是在周王室继续留任呢?

【第一】武王伐纣灭殷是公元前1046年,姜太公已经八十多岁了,毕竟年事已高不适合继续辅佐周王室,分封齐国公治理东夷,拱卫周王室更合适。

【第二】参与灭亡殷商的有八百多个诸侯,封疆裂土拱卫周王室,是周武王考虑的重大问题,分封众多的各路诸侯功臣,既要公平合理适度,还要有战略格局。

【第三】周武王封姜太公为齐国公,给与他很高的荣誉和实惠,齐地沃野千里诸侯众多,东夷之属不归王化,必须有高明之人治理,姜太公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第四】周武王有没有害怕姜太公谋权篡位?应该没有如此狭隘,姜太公辅佐两朝周王居功至伟,但他不是实力派人物,自身的势力并不强大,周王室人丁兴旺能人辈出,用不着防备对周王室很忠心的姜太公。

周武王分封八百多诸侯,周王以下分封“公、侯、伯、子、男”,公爵是一等爵位分封的很少,食邑百里;侯爵是二等爵位分封也不多,食邑八十里;伯爵是三等爵位分封百余个,食邑六十里;绝大部分封为四、五等的子爵、男爵,食邑五十里以下。公爵多为中央官员,侯爵、伯爵多为地方官员,归周王室直接管辖,子爵、男爵为豪强,归侯爵、伯爵间接管辖。姜太公封齐国公,和周公、召公同列,地位相当显赫。

公元前1042年,周武王病故驾崩,成王姬诵即位年十四,周武王遗诏:周公旦和召公奭shi辅政周成王。公叔旦采邑于周(岐山),召公奭封于蓟燕(北京),采邑于召(岐山南)。周武王驾崩,周初天下形势突变,殷商遗民、淮夷、莱夷等部异动,成王诵年幼,需要强有力的人摄政,周公旦摄政召公奭为辅政。管叔蔡叔以周公旦摄政为借口,鼓动殷商武庚叛乱,周公旦以成王之名让召公使齐,授姜太公征伐之权拱卫周王室。

周武王封姜太公为齐国公,是深谋远虑的战略部署,周公旦辅政赐姜太公征伐之权,就是发挥这个战略部署,为周王室解除后顾之忧,周王室和姜太公的合作信任,不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当时的黄河向北流注渤海,黄河以东、大海以西、平原以南、商丘以北,几乎整个山东地区,姜太公拥有了征伐之权,姜太公灭了莱夷等五侯九伯14国,姜太公的子孙后裔灭40多国,齐国壮大为大国。

《史记••齐太公世家》:“及周成王少时,管蔡作乱,淮夷畔周,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由此得征伐,为大国。都营丘。”

姜太公的后裔之属,以他的姓名、名字为姓者有四:姜、吕、望、尚。以国名地名为姓者十五: 齐、丁、崔、聂、丘(邱)、高、卢、柴、年、恒、庆、贺、谷、栾、查(楂)。姜太公后裔历史名人不可胜数。2000年6月,韩国卸任总统卢泰愚,到山东寻根问祖,卢泰愚在卢庄村祭扫了卢王墓,植下了纪念树,在赴青岛途中又参拜了姜太公庙及衣冠冢。 香港著名的武侠小说作家金庸,其实他姓“查”(zha)不姓金,他的原名叫“查良镛”。

我是冷清先生,为您推送不一样的历史真相,如果您喜欢敬请关注“冷清先生”头条号,谢谢!








冷清先生


题主关于不用太公辅政而用用周的原因,有许多网友己回答。这个问题应该从多角度分析和研究。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两公身份不同

周公旦是皇弟,西周建国以宗法制度为国家核心制度。同宗亲兄弟辅政符合宗法制度要求,"用人以亲"是政策。亲亲尊尊是西周的组织纲领,疏亲和外戚或异姓功臣都排在至亲大后边。姜太公是军师,也是成王外公,属外戚,在宗法制度中排后,不可能由外戚越至亲叔叔上位辅政,这与宗法制度不合。



二、两公特长不同

周公旦善理政务及治民,仅从《逸周书》所记平定三监之乱后,周公所定殷旧地新政规定看,周公日确实为内政管理高手。那一套详细严宻的监督控制新规,把顽民地区的管理系统网格化,宻不透风。再从分封诸侯时给各国所定"僵索"看,没有超群管理能力是提不出的。为什么前几年把周总理比之周公,道理也在此。



而姜太公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见长,军事才能突出,治理民政则逊周公旦之细严。太公治齐,遵齐旧俗,简周公繁礼,3个月完成新国治理述职周天子;而鲁国治理全照周公旦条条框框,用3年完成而述职。只因丧礼规定3年细则,一直等到全部验收后才述职。姜太公治齐则遵旧俗,不再重新规定,宜粗不宜细。两公方法不同,齐鲁民风民俗差异很大。

三、目标任务不同

封太公于齐,利用太公的军事优势,便于临近守住东夷各地反周势力,太公在山东建八神主,名义上尊旧俗,实际上借代天子祭祀之名实施对诸侯国的监控。后来武庚及三监作乱,太公就近发兵,与周公灭薄姑(今淄博)、奄(今曲阜)拥商势力就方便得多。




周公旦总揽辅政时,兄弟们也有怨气。三监造谣周公篡权,起兵反周。一饭三吐哺,也未获同门兄弟拥护。如果用姜太公,说法就更多了。周武王这种安排是非常恰当的。《封神演义》神化姜太公,人们对周公旦了解不多。周公制礼乐一套文化建设对周代是大贡献。对中华文化也是大贡献。孔子学说,大部分源于周公文化。

四、至于武王所说太公年纪大等理由分封至国,不过托词而已,太公就国途中并不开心,行动迟缓,听到莱人入侵才急忙赶路。


左说春秋


武王伐纣,周公辅政是中国历史上被千古传诵的美谈。相传殷商末年,商纣王帝辛暴虐残忍,残害忠良,戕害百姓,引来天怒人怨。西陲小国周国,经历十几代人用心经营,文王武王父子相继东征,积累了深厚的实力一举灭商。灭商第二年,周武王积劳成疾,溘然长逝,遗命弟弟周公旦辅佐儿子诵,史称周公辅成王。


周武王灭商离不开重臣姜太公吕望的出谋划策,精心筹划,而牧野之战,一日灭商,更是离不开吕望的身先士卒,临阵冲杀,那么武王去世前为什么要任命弟弟周公而不是姜太公辅政呢?

姜太公钓鱼图


姜太公吕望和周公旦两个人的身份有很大的不同,周公旦姓姬,名旦,是周武王的亲弟弟,因为封邑在周邑因而被尊称为“周公”,姜太公姓姜,吕氏,名望,被周武王称为“师尚父”。


历史学家认为,周族的核心姬姓一族原本起源于黄土高原,因为气候变化才迁徙到渭河流域,和当地的土著居民姜姓融合,武王发和周公旦都娶了姜太公的女儿,这就是两族融合的表现。由此来看,姜太公属于外戚,是既要拉拢信任也要提防的人物,相比起亲弟弟周公来讲要疏远一些。


周武王为了筹划灭商这个几乎不可能的伟大事业耗尽了一生的精力,在灭商之前周武王一直生活在恐惧和焦虑之中,出现了多次的失眠和恶梦,这个时候一直都是弟弟周公旦陪在他身边,对他进行开导。在武王灭商后,武王又一次失眠恶梦,周公前往慰问,武王便交给他一个重大的任务,那就是在新都城修建明堂祭祀祖先,这实际上就是有传位给周公的意思。

周公像


周族历来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但是常有例外,如文王的父亲季历为第三子,故而武王传位周公虽然不合宗法制度,却也是政局不稳之下的英明举措,但周公为了维护宗法制度断然拒绝了,而是选择辅佐武王的幼子成王,自己摄政,“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所以,武王的本意是传位给周公,周公辅政其实是周公自己的选择。

周成王


事实证明武王选择周公是正确而英明的。周一日灭商,是因为精锐部队在牧野之战中迅速击垮了商朝大军,商纣王自焚身亡,而商朝残余势力仍然强大,尤其是东夷部族,完全不认同周朝的统治。周公摄政后,武王另外两个弟弟管叔和蔡叔心怀不满,煽动商朝残余势力和东夷部族造反,周公大举东征三年才彻底平息了局面,周灭商的大业才算是彻底完成,周公功不可没。


参考文献

《尚书》

《逸周书》

杨宽:《西周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