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玩的同事,自从知道我买车和买房以后,渐渐地他们就疏远我。这些人到底是什么心态?

鑫辰82187334


人性劣根性在于见不得身边人发财!至于马云也好、王石也好都是然并卵!


高低之別


可能是自卑心理吧,我也是有这种经历的。

之前有个老师,还不是领导,我跟他都敢开玩笑,有说有笑那种,后来他当了领导,当上主任后,我就主动拉开了与他的距离,倒不明显觉得他对我有什么变化,不过我就主动拉开了距离。

至于自己为何这么做,我觉得有下面原因吧。

第一,从小形成的等级观念。

我自认为自己比领导们低人一等,都不是一个圈子的,所以还是要有点距离好。当然,如果日后我能成为主任,那就与他们平起平坐,距离当然就会拉进了。我们学校还有一个领导,跟我很熟的,可以经常互相开玩笑那种,他也从来没有以领导的资格教育过我,反正跟他就有朋友的感觉,所以就不会很疏远。

第二,不喜欢被教训!

跟领导交谈,哪怕一开始是开玩笑或者什么,讲着讲着,领导肯定会借机教训、教育我们这些小的(要不然怎么体现出他是领导,他比我们强?),我不喜欢这种感觉,有不懂的,我会主动请教你,自己有做得不够好的,大家当然可以指出来,我绝对欢迎大家的批评,这也有利于我的成长,但就是不喜欢这样本来很轻松的话题,聊着聊着就聊成教训、教育……


明17890714


我大学同学,学生时代玩的很好。毕业后我因为工作不稳定落魄过一段时间,再之后家里资助加自己出了点弄了个首付买了房。我知道他心态不好也很少提让他过来玩的话,当然他也从来不问。之后有一次他路过这边说过来玩下,我去地铁站接他,一下车嫌弃偏,远。进房子之后说户型不好,也不隔音(楼上弹钢琴🤣),总之没有一句好话,也没有一个笑脸,当然了也是空手。记得我们另外一个大学同学买房我们两去看时,一再提醒我去新房要买东西去别人家恭贺。还发链接给我让我就买这个吸尘器。。。。不说了,之后近一年没有联系了,再之后他遇到事了基本每天跟我打电话诉苦抱怨,我帮忙想办法。现在嘛,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不值得吧。就是一普通同学的关系了


上墙看风景


个人认为,圈子不一样吧!我曾经也是别人买房,我租房的,和朋友聚在一起,他们聊的都是现在房价怎么样,哪个地段好,物业怎么样,我们全程都插不上话;后来我们买了房,还没买车,他们买了车,聊的就是车子性能,自驾游,我们同样只是在那儿听。

倒也不是说妒忌,只是参加一个只做听众的聚会,相信谁都没那个兴趣。


1024566137


挺有意思的。现实就是这样!

有一个原来一起玩股票的朋友,因为他尽是吹嘘他收入有多少钱!

我呢被套!

有一次他老婆得罪了我老婆,就这样互相没有来往,也没有也不必发生什么!

就像我有一段时间,跟朋友聊天,无形中聊到我儿女的学业(因为太过于优秀),所以!也失去了一些朋友,后来,我知道自己错了,就没有主动提及儿女的学业和事业发展情况!

一些朋友又恢复正常往来了。

谦虚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但是!能够做到的又有几多?知错能改,就不错了😣!


超新胜


其实我是觉得还是自己的心态至关重要,像我在买车和买房时候都是悄无声息的,同事大家都是知道的,经常在一起聊天的时候,扯到房子车的时候我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很注重那些没车没房同事的感受,我是从心里觉得这些他们迟早会有的时间问题,但是有些人买车了买房子了就炫耀个不行……谁不知道一样……我下班也从不问他们顺不顺路,都是他们主动说带一脚,所以还是要看自己的心态,看你是不是经常不经意的聊时候注意哪些没车没房的感受了……平常做个低调的人很有必要!各人观点不喜勿喷!!


游子忧天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请记住这一条定律:你可以过得很好的,但是不能过的比我好。这句话虽然说得有点残忍,但是人性这种东西本身就不能够轻易直视的,因为“惨、不、忍、睹”。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们越早地知道了这个道理,就越能把人际关系看的越来越透彻,曾经绞尽脑汁不明白的事情,也会变得一目了然特别的通透。

其实这种现象从小的时候就不断地换汤不换药地发生了,简单地举几个例子:

学生时代,本来学习都不好的小伙伴,天天称兄道弟的,可是突然有一天你开始发愤图强学习了,并且还取得了进步,之前一起无所不谈的小伙伴就开始莫名其妙地疏远你了;

走向了工作岗位,本来大家是一起吐槽领导的,可是突然间有一天你竟然升职了,你这更突然的是,你发现之前还能插科打诨的同事,平日里说话再也不像之前那么自然了,你们之前仿佛隔了一道无形的墙。

我想很多人都会见过或者经历过上面的两种经历吧?

为什么会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呢?这是因为当你发生改变的时候,你就和之前的你不一样了,你变得越来越优秀,就会越来越凸显出别人的平庸。

人性都有嫉妒的心理,当他们不能够找到更好地排解方式的时候,选择远离你,是最快的解决方式:眼不见心不烦。

这样做,既能够让自己继续之前的生活,又不会让自己的状态得到丝毫的打扰,从此你们不再是形影不离的朋友,因为从某种层面来说,你们已经不再属于一个圈子,这或许就是成人之间心照不宣的秘密吧。


夜泊痕


讲个小故事,一次一个主持人问吴孟达,周星驰出名之后你平时还和他在一起玩乐吗?吴孟达很淡然的回答:“怎么可能?现在大家身份都不一样了,他喝着五十万一瓶的红酒,我靠什么和他一起。”

故事很简短,结论很直接。因为阶层,人随着个人地位、金钱的提升,所处的阶层是有变化的。阶层这个词刺耳而又敏感。其实,为什么社会上天天宣传平等平等,就是因为人确实因为个人的地位的不同,所享受的物质、精神是有差别的。

你以前没有房子车子,是他们同命相怜的朋友。现在你都有了,会时时刻刻提醒他们和你的不同,他们的不足。

当然会疏远你,离你而去。

请记住,任何人都只会陪你走过人生的某一阶段,没有人会陪你走一辈子


流氓鹿


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人们都喜欢接近和自己状态、喜好、性格差不多的人。


从前经常和你一起玩,是觉得你和他们同处于同一“等级”。差不多的能力、工作、眼界,甚至原生家庭,能聊很多共同的话题,没有嫌隙有没有距离感,不存在谁凌驾于谁之上,大家彼此彼此。而现在你买车买房后,他们开始疏远你,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你不知不觉中表现出了一点“优越感”,话语或行动中涉及到他们“够不着”的东西,你谈到买房买车,他们插不上话,也不是很懂,或者即便很懂,但经济能力有限,买不起,你们关注的话题和圈子不同,出去玩耍可能会有不便之处,慢慢就疏远了。


第二种是他们眼界的狭隘,你只是正常的消费,没有刻意吹嘘也没有刻意隐瞒,但他们会有一种“气人有笑人无”的心理,本来以为你和他们“都一样”,结果发现你现在物质生活上“占了上峰”,他们的心理有些落差。其实就是自卑,严重点会嫉妒,渐渐就疏远你了。


路路有为


这个话题有点意思,我想用现在比较流行的一个词回答:圈子。

无论你身处何方,都会有各种圈子包围着你。在家里,家庭成员组成一个家庭圈;在单位,同事之间是一个工作圈;在业余,朋友之间又是一个朋友圈。

你所在的长期固定的圈子其实就是你自己层次的反射。

工作中,同事之间的圈子划分特别有意思。领导和领导表面上是一个圈子,同事之间又会划分很多不同类型的圈子。

不是谁刻意划出来的,而是一个无形的圈。怎么划的呢?根据你自己的喜好、性格和工资、经济等因素,逐渐匹配出来的,也就是找相同。因为只有这样,你和同事之间的交往才是纯粹的,你的心里也才是舒服和愉悦的。

试想一下,你工资3000、没车没房、每天上班挤公交,和一个工资6000,有车有房的同事相处,能做到吹牛、聊天、无所不谈吗?能成为知心的同事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你们不是一个圈子里的人,即使故意放在一起,也是别扭的,是有隔阂的,因为你们找不到共同的话题。

针对此问,题主原来的圈子,你们起点相当,话题自然就出来了。你买车买房后,你的生活质量提升,已经不属于原来的圈子,所以一个无形的圈主将你踢了出来。举例:上班了,同事抱怨今天的公交太难搭,等车等好久。你回应什么,如果你说实话“我今天开车来的,没有遇到这种现象”,是不是就要得罪人!说其他的话更不恰当,干脆别说了,慢慢地,就没话可说了。

所以别抱怨那些同事疏远你,只是你们圈子重组,你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圈子罢了,同事之间,就是这样,很利益、很现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