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避免孩子“三年級現象”?

kayki


這個問題,我也正在面對。我的兒子今年也剛上小學三年級。

剛開學那陣子,我特別納悶:為什麼一、二年級成績很好,到了三年級反而下降了呢?不光是成績下滑,字寫得也潦草;總覺得時間不夠用,做完作業,來不及預習、複習;寫一篇300字的自我介紹都表達不清楚……

後來我才知道,這個被稱為“三年級現象”。

怎樣的現象,會被稱為“三年級現象”?

  • 成績下滑
  • 學習無主動性
  • 脾氣大
  • 字跡潦草
  • 不會寫作文

以上這些基本就是剛升入三年級孩子們的具體表現了,當然有的孩子可能沒有這麼多“現象”;可能有的比羅列的這些“現象”更為嚴重。

就拿我自己的孩子來說,以上這些“現象”,我家孩子都有過。

孩子在一二年級時,需要家長輔助,幫著讀題,檢查作業,督促他整理書包文具。學習成績都挺不錯,看圖寫話,也沒問題。

本來以為孩子升入三年級,我可以鬆口氣了。沒想到,開學的第一週,語文作業本上就被老師批了幾個大紅叉:不是寫錯字,就是少寫字,而且寫得模糊不清、東倒西歪。老師用紅筆寫著“把字寫周正、整潔!”。

第一篇作文是《自我介紹》,以前兒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是我引以為豪的,以前的看圖寫話沒問題,這個小作文,對他應該也是“小菜一碟”吧?

老師佈置作文的時候,當天的其他家庭作業就非常少,目的是留足時間給孩子們寫作文。萬萬沒想到,兒子給了我一個大“驚喜”:一篇300字的《自我介紹》,從晚上六點寫到晚上10點半,僅寫了100多字。字數不夠也就算了,寫得還很混亂,前面一段已經介紹自己是男孩,長得啥樣子了,後面寫興趣愛好時,又來上一段外貌描寫。100字裡面還有幾個錯別字,還有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代替。

我瞬間就崩潰了,對著兒子大吼大叫:“你不瞭解你自己嗎?怎麼連自己都描述不好呢?四個半小時,就寫了這麼一點兒,你自己讀讀,通順嗎?……”

兒子眼神迷離困得不行,被我一吼,眼淚嘩嘩流呀。唉,算了,可能他是真的不懂什麼叫“作文”。我得耐心一點,再耐心一點。

我簡單幫他梳理了這篇作文的思路。第一段:描寫自己的外貌特徵,性格特點;第二段介紹自己有哪些興趣愛好,列舉一個詳細寫,其他的略寫;結尾可以用一句話,比如:“這就是我,一個陽光可愛的小男生,你們願意和我做朋友嗎?”。可以發揮你自己的想象,說出你自己最想表達的意願就行。

兒子被我這樣一點撥,心情輕鬆了很多,思路也清晰了,準備繼續把作文寫完。我讓他抓緊睡覺,明天早晨起早一點再寫。並跟他說,以後要增加閱讀量,多讀課外書籍,有利於寫作文。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現在我家孩子基本上已經適應了三年級的學習。除了語文成績穩定,會寫作文之外,數學和英語也保持的不錯。最重要的是養成了自主學習的好習慣,每天按照自己定的時間表和計劃表逐一完成,每天練字,讀課外書籍,整理自己的學習物品。

就是小脾氣見長,說話有時候會急躁。我反思了一下,這個可能與我有關,因為我偶爾會失去耐心,對他嘮叨,發脾氣。都說父母的言行是一面鏡子,以後,我得嘗試著改變了。

為什麼會出現“三年級現象”,如何避免?

以前就聽很多家長說,一、二年級成績好,不能算。三年級是個分水嶺,三年級以後學習成績好,那才叫真本事呢。

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大概是因為,孩子在未入學之前,都上了學前班,應付一年級、二年級的知識比較輕鬆簡單。再說,一、二年級,有家長們幫助,孩子們學習起來也就沒那麼多壓力。

但正是因為之前養成了依賴的習慣,到了三年級,老師要求學生自己記住學校留的家庭作業,自己檢查。很多事情,都在逐漸地脫離家長的幫助。

那些自主能力強的孩子們就能很快適應,而那些依然依賴家長撥一撥,才動一動的孩子就會拉在後面,學習倍感吃力,漸漸形成了家長急,老師急,學生也急的“三年級現象”。

遇見這種情況,家長們不必恐慌和焦慮,既然有這種現象,我們就有避免這種現象的方法:

1.家長要學會放手,培養孩子的自主性

這個自主性包括:自主學習,自主寫作業,自主閱讀,自主整理自己的物品等。如果什麼事情你都幫孩子辦齊全了,孩子成了“巨嬰”,你還責怪孩子,這就是做家長的失職了。所以想讓孩子成長,就要學會放手,鍛鍊孩子的自主性。

2.掌握學習方法和時間管理

三年級的孩子已經有自己的思想和管理能力,讓孩子自己管理時間,當自己有了時間概念,TA就知道吃飯需要多長時間,做一科作業需要多長時間,做一張卷子需要多長時間。家長讓孩子自己規劃時間管理,什麼時間改做什麼事情,這樣孩子不會因為是家長給安排的任務,造成孩子的心理牴觸和叛逆。

讓孩子自己規劃自己執行,他會有自我約束和成就感,獨立的能力也會逐漸增強。

關於孩子學習方法的建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 語文是基礎,三年級的閱讀理解題需要孩子抓住主題,學會總結,提煉重點。每篇短文都需要按照題目要求仔細審題,按照要求答題。(許多孩子都不注意審題,不願意深度思考)

  • 數學的思考也需要建立在閱讀的基礎上,讀懂了,理解透徹了,做題就容易了。(但三年級的孩子都喜歡拿題就做,不習慣讀數學上的例題和分析,還有一點,就是馬虎,簡單的題也能做錯。)讓孩子把錯題整理在糾錯本上,針對錯題看教材上的講解或例題,分析做錯的原因。

  • 英語,目前有的學校開展了英語課程,有的學校還沒有。小學階段,英語只要求會讀會認識。可以讓孩子每天早晨多聽,多讀,先熟悉語感,再積累詞彙。也可以找一些英漢書籍和動畫片給孩子看。

3.鍛鍊孩子的意志力、培養孩子責任心

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肯定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這時候,家長一定要適時給予鼓勵,肯定。如果孩子遇到困難發脾氣,家長要耐心接納孩子的情緒,不要火上澆油打擊孩子。如果實在困難,家長可以輔助幫助完成。讓孩子堅持,不放棄,培養孩子堅韌的品質。

另外,孩子的學習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忘記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讓孩子懂得承擔和分享。比如在家裡,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的家務;在學校可以幫同學和老師做些事情。讓孩子從中獲得快樂。

4.好睡眠對孩子的重要性

孩子要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好的睡眠不僅促進孩子長個子,還能緩解學習的壓力,讓頭腦更清晰,思維更敏銳。

總之,“三年級現象”並不可怕,只要正確面對,一切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歡迎關注@孫小青,關於孩子的成長問題,我們可以一起學習,一起探討。

孫小青


我是小學老師,這學期也在教三年級的數學,都說三年級是個分水嶺,最近我也在考慮這個問題。

從九月份開學進入三年級,到現在已經快一個月了。我的數學教得很費勁,很多簡單的東西,重複講好幾遍,孩子們還是學不會,以前一個知識點,講一兩遍,班裡絕大部分的孩子就學會了,只有少數的孩子學習能力差點,需要反覆講才有點效果。可是到了三年級,就連班裡中上等的孩子,也是學得很慢。這就是大家常說的“三年級現象”。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我來給大家談談我的想法。

首先說說為什麼一二年級孩子們的成績比較高,全班的平均分高達98分左右。

孩子們在一二年級,尤其是在一年級,不得100分,家長和老師都覺得孩子沒有考好,為啥那個時候成績那麼高呢。

一是由於知識的確比較淺顯,二是孩子們大多經過了學前三年教育。三年當中,孩子們在老師和家長的幫助下,基本把小學一年級的東西學的差不多了。

剛上一年級,每個孩子的家長也高度重視孩子的學習,時刻盯著孩子寫作業,題不會做一遍一遍的教,小小歲數每天都會刷題,孩子就是學不會,泡也泡會了。

一年級相當於一個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時期。淺顯的知識,海量的時間,考查的時候,考試題目幾乎不換花樣,和課本知識一模一樣,講什麼類型,就考什麼什麼類型,不用過多的思考,只靠模仿和記憶就完全可以達到滿分成績,如果把考試的試題,換成那成那些稀奇古怪的燒腦筋的題,家長都感到頭疼,孩子們也是考不了這麼高分數的。

這是造成一二年級分數高的主要原因。

其次就是三年級學科內容難度提升,科目也增加了,要動腦的因素越來越多。

我們分學科進行分析下。

在一二年級主要就是對拼音和漢字的考查,有一些簡單的連詞成句,簡短的小短文分析,出的題,在原課文裡就可以找到答案。最後沒有作文,只有看圖寫話,寫一句或者幾句簡短的話,就達到了要求,可以說孩子們很容易能夠達到要求。

但是到了三年級出現了閱讀理解,寫作也從幾句話變成了小文章。1-2年級沒有過練習,這個難度就會越發的凸顯。這就需要在1-2年級就開始培養閱讀的習慣,增強寫作的訓練。有積累才不會在一跨入三年級就有突然的滑坡。

其次說說數學:

我本身就是數學老師,最近在講課的時候,明顯感覺有點費勁。一二年級的計算要求比較單一,並且孩子們已經大部分學的很好了。現在,數變得大多了,也由過去的簡單的加減,變成了混合計算,難度增加。有的孩子計算速度很慢。在規定時間內,根本就完不成。說明掌握的不夠牢固,甚至可以說就沒有學會。

在一二年級,做題的錯誤率在5%到10%之間。但是現在做題的錯誤率居然達到20%多,並且課堂練習時,有的孩子在規定時間內,根本就完不成,不叫我給檢查。

還有的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題,有的學生都讀不明白題意,自然也就無從下手去解決問題。

這都是三年級開始這一個月。我觀察到的實際情況。所以我只有放慢講課的速度。把所學的東西在細細地分析給孩子們。邊講、邊做、邊給孩子們歸納。就想在第一遍講的時候,讓絕大多數的孩子,把基礎知識搞明白。

新增加的科目:英語

三年級新增加了一門功課,就是英語。很多孩子對於新增加的這門功課,很感興趣,但是學起來卻不是那麼容易,萬事開頭難。教英語的老師天天給我嘮叨,課講不下去,就是有部分孩子,根本學不會。只有放慢速度來講課。

接著說說學生們學習態度

在一二年級,孩子們小,都比較聽話,老師和家長說什麼,就是什麼。雖然有的孩子達不到老師的要求,那只是他能力差,但是學習的態度,絕大部分還是很好的。老師每次檢查作業,基本上大部分孩子都能按時完成作業。

到了三年級,孩子長大了許多,也就有自己的主見了。對於家長和老師的話,就學會陽奉陰違了。最近收晚上的家庭作業,就有的孩子根本沒做,會找各種理由來騙老師。

而作業卻是對每天所學知識的監測和鞏固。沒有這個過程,當然不行

三年級哪些孩子會進步,哪些會退步?

在一二年級養成了好習慣的孩子,上課認真聽講,注意力集中,跟老師積極活動。老師留的家庭作業,能夠獨立完成。學習上不依賴家長,基礎打的比較牢靠。

學知識比較靈活,題目有了變化,還是能夠把難題解決掉。遇到難題,不害怕,而是興奮,想挑戰自己,很享受成功的樂趣。

也感受到了學習給自己帶來是樂趣。並且這樣的孩子都喜歡閱讀,識字量很大,理解能力強,這是孩子利於不敗之地的根本所在。

這些孩子到了三年級會進步,並且會越來與進步。

有些孩子,在一年級成績可能也不是很差,但是這成績的背後,有太多家長的辛苦付出,才造就出孩子滿分的成績,但是孩子的能力卻不高。學習沒主動性。依賴家長,學習品質差,遇到難題,就退縮,不自信。

學東西很死,基本屬於機械記憶,題目類型稍有變化,一定就會說“我不會”,尋求家長的幫助。好像學習是家長的事情。學習很被動,也學的很辛苦。孩子感覺不到學習的樂趣。學習對於他們來說,毫無樂趣,不逼到最後,絕對不想寫作業。

這些孩子愛看動畫片,愛玩手機遊戲,但是不愛閱讀,識字量很小,理解能力當然也就很低。

這樣的孩子,到了三年級會掉隊,不扭轉局面,以後到了高年級成績會越來越低。

三年級的家長要怎麼做,來避免孩子的“三年級現象”。

成績低了,家長心裡肯定著急、焦慮。但是這樣的情緒不要影響到孩子。家長也要保持平常心。成績的好壞起伏,都是孩子學習過程中的正常情況。

不要一味地批評責怪孩子,有的家長甚至會說孩子“笨死了”,這樣會打消孩子的積極性的。

家長要找到孩子成績弱的主要原因,進行幫扶。

這時切記一定不要孩子再對家長產生依賴了。學習是孩子個人的事情,他不主動學習,別人幹使勁沒用。一定要重塑孩子的良好的學習品質了。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專注能力,會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積極主動的去學習。

還有就是家長們都很重視閱讀,但是都停留在了口頭,都知道孩子的閱讀很重要,也買了很多書,可很多孩子的閱讀屬於無效閱讀。家長要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叫孩子真正的學會閱讀。從而提高孩子的識字量和閱讀能力。這是孩子今後學業上是否走的長遠的必要的保障。

三年級才開始,希望家長們看到孩子的不足,依然要一如既往地幫扶,不要覺得孩子經過兩年的學習,就可以撒手了。

人家在一二年級學習習慣已經培養好的,可以慢慢撒手了,但是還沒有形成好習慣的,這時你再要撒手,你孩子在學業上的前途,可就不是那麼光明瞭。三年級的確很重要。為了孩子更加美好的明天,家長配合老師,在繼續辛苦一年。

端正了孩子的學習態度,培養屬於自己的學習方式,會獨立思考問題,能夠專注地去做每一件事,也漸漸喜歡上閱讀。

那時家長就可以,退到孩子的身後,看孩子自己拼搏的背影了。

現在還沒有到那個時候。家長們繼續努力吧!過程可能有點辛苦,但是將來看到孩子學業上取得的成就,那時苦就會變成甜蜜的回憶。

屬於孩子的成長機會只有一次,學習機會也是錯過了再想回頭就難了。一定要把握機會,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加油孩子們!加油家長!

大家怎麼看待三年級分水嶺的問題,歡迎您來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


心中百合靜靜開


三年級現象是由於在一二年級孩子的學習習慣和思維能力沒有培養好的原因,那麼建議家長和孩子做好如下六件事情:

第一、興趣班方面,家長需要跟孩子一起坐下來討論一下了,最多保留1-2樣孩子感興趣的,有可能在未來成為一技之長的。

因為三年級之後,孩子在學習上會緊張起來,沒有那麼多時間去堅持學習那麼多興趣班了,這個時候該取的取該舍的舍,不能猶豫。

第二、把孩子的書房、至少書桌收拾乾淨,除了學習用具,如何玩具之類的雜物不能有,把孩子書桌周邊的2-3平方米的學習“場”培養起來,讓孩子一坐到這裡就只想安心學習。

“學習場”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專注力和學習效率,非常有效果,家長可以試試。

第三、準備一個錯題本。因為錯題本仿照刻意練習的原則,及時反饋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讓孩子及時把每天的錯題進行整理分析,最好讓孩子把錯題給家長講解一遍。

這裡應該注意,錯題本的整理應該是當天錯題當天整理,及時反饋調整,不能等到週末,為什麼錯都想不起來了。

第四、在孩子的學習方面,家長必須有充分的耐心。因為孩子的學習也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躍遷過程,在孩子量變的過程中時,家長不要著急為什麼還沒有質變,這個時候家長的責備只會打亂孩子量變的過程,毫無用處。

這就好比電子的躍遷,不同軌道之間躍遷所需要的能量是不一樣的,學習上就是不同知識點的掌握所需要的時間是不一樣的,家長不要一概而論,在孩子正處於量的積累階段就著急為什麼還學不會而大加責備,這隻會打斷孩子的積累過程,甚至對這塊知識產生逆反心理。

第五、各學科方面,數學不妨學點奧數,但是要以啟發式為主,每天3-5題為宜;英語語文要多閱讀,尤其語文,小學階段以每個月50萬字為最佳! 不急不躁,對孩子的學習要跳出來監控,不要跟孩子一起陷進去,空有焦慮。

第六、培養孩子自覺自願地學習習慣。規定好學校作業、家庭作業的任務總量,尤其是家庭作業要足夠的清晰明確,這樣孩子每天需要做多少事情他自己就會很清楚;完成作業之後時間交給孩子自由分配,可以自由玩耍,這樣孩子就有動力高效率完成作業。

切忌在孩子完成作業之後,家長一看時間還早,再給孩子額外加量,這樣就會使得孩子沒有動力盡快完成作業!

世上無難事,唯有用心和堅持。多年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講,“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對此筆者非常認同。會學習才是學習的靈魂!

但願每一個孩子,都能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成長得更好,今後無論身處什麼座標,他們的人生都會有出彩的機會。

如果大家覺得有用處,請點個贊,也歡迎評論區提問; 點擊頭像關注我,聽我聊聊教育那些事兒。


淺叔熬雞湯


之所以選擇回答這個問題,是因為去年這個時候,跟我對桌的同事婷婷就遭遇了這個煩惱。

讀一二年級常考100分,怎麼一下跌到80分?以前都是言聽計從,怎麼現在都敢頂嘴了?明明報了培訓班,怎麼錯誤率還是這麼高?本來挺愛閱讀的,怎麼連課外書都懶得看?別人家的孩子早放學了,怎麼他留下補作業?過去沒注意他有多粗心,怎麼現在丟三落四?

好好的一個孩子,上了三年級一下變成“問題兒童”,讓婷婷小兩口百思不得其解,最後在網上找到了原因,原來是“三年級現象”在作怪。但是,關於這個事,多數理論都是就“現象”說“現象”,現象來現象去,一年下來,“三年級現象”成了婷婷的夢魘。
一般來說,三年級易出現的問題有:學習的自控力和主動性不夠;探索難題的精神欠缺;讀書的質量不高;成績明顯下降。

對孩子來說,三年級是道“坎兒”,是小學階段很重要的轉折期,對孩子的一生有很大的影響。那麼,這個階段孩子的轉變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生理和心理特點變化明顯,是培養學習能力、情緒能力、意志能力和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

第二,孩子從一名兒童成長為一名少年,逐漸有主見。

第三,孩子的情感發展由易變性向穩定性過渡。從情感外露、淺顯、不自覺向內控、深刻、自覺發展。

第四,從被動的學習主體向主動的學習主體轉變。

所以,如果想讓孩子繞過三年級這道坎,讓孩子後勁更強,必須從學齡前抓起。

首先是培養孩子生活的好習慣,這樣以後才會有學習上的好習慣。良好的習慣對幼兒身心的健康、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品德的陶冶、個性的形成都是至關重要的,將伴隨幼兒一生,使幼兒終身受益。

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家長可以有意識的引導孩子觀察周圍的世界,比如在馬路上散步時就可以引導孩子看看左邊有什麼,右邊有什麼,讓孩子說出來。

這種觀察力的鍛鍊對孩子有幾點幫助:一是讓孩子的視野更寬闊,不會眼裡只有自己;二是幫助孩子看問題更全面;三是通過鍛鍊觀察力還可以培養孩子的記憶力。

家長要多和孩子討論問題,不要一天到晚訓斥孩子。哪怕孩子的想法是錯的、不全面的,家長也要和孩子進行平等的探討,引導孩子,培養孩子思考問題的方式方法。當然,要討論孩子感興趣的內容。

討論之所以重要,是因為討論的過程就是思考的過程,不會討論其實就是不會思考。

對開發潛能來說,動手、體驗非常重要,比讀書還重要。

動手的核心就是動腦,即培養思考,而且這種思考看得見摸得著,對孩子的智力開發非常重要。小學和初中都應該多增加一些動手的課程,家庭也應該更加重視孩子的動手能力。

在動手做和勞動的過程中,孩子會學會思考,會探索更好解決問題的途徑。有了這兩點能力,還有什麼事情做不好?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幼兒期的兒童自主意識開始發展,表現出一定的獨立性,開始自主做一些決定與行動。

家長可以依據孩子的獨立性發展特點,創立寬鬆的環境氛圍,讓其愉快地玩耍,自由地交流,自己做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最後,讓孩子在遊戲中成長。“遊戲是學前兒童學習的最佳方式”,孩子在合適的正確的遊戲中,通過適當的引導,會不知不覺就獲得了能力發展。並利用合理的手段讓孩子不斷獲得成功體驗,讓學習成為一件快樂的事情,讓孩子不斷增強自信,善於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御風者談育兒


您好!怎樣避免“三年級現象”?

首先,我們說“三年級現象”不外乎就是題目難度加大,知識量和理解力都會隨之加大!

那麼怎麼避免呢?要想避免就必須從根源出發。


一:一二年級必須要打好基礎,這就像我們平時都愛用的比喻:先打好地基上面才能“牢”,如果開始沒有牢固的基礎知識,往後就會越來越吃力,孩子就沒有信心,從而造成“惡性循環”!

第二:預習和複習必須要做好!上課聽的很明白做題依舊不會,或者過兩天又忘差不多了這都是沒有做好複習工作,再一個就是預習,預習真的很重要,預習中孩子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標記一下,帶著問題聽課必然會更認真!

這是我個人看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大家有什麼好的方法關係大家下方評論,共同成長!謝謝!


木子李的365


有些孩子剛上小學一年級讀書很好,門門功課都得100分,但三年級的時候成績突然下滑的厲害,這應該就是三年級現象。如何才能避免這個問題:

1.在上小學之前孩子以玩樂為主,不要過多的教他們小學知識。可以買一些有利於智力開發的玩具給他們玩,比如樂高,積木,拼圖和手工摺紙......這些東西是適合他們那個階段玩的而不是被家長硬塞不屬於他們年紀的知識,這些硬塞的知識有些他們無法理解只是機械般的死記硬背只會把孩子越教越笨。

2.幼小銜接真的很普遍,有些家長幼兒園大班就開始讓孩子上幼小銜接的課程了。我個人覺得幼小銜接要看自家孩子情況,如果孩子本身識字量還可以並且挺聰明的那麼就沒有必要再去上幼小銜接,只需要學下練鉛筆字,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如果有些孩子很稚嫩的,可以在大班畢業的那個暑假上下幼小銜接,讓他們腦海中有些概念就好。

3.家長告訴自己家孩子上課認真聽老師講課不管你是否已經會了。


潑潑一個


關於三年級現象,作為一名研究者,我有很透徹的理解。這是孩子經歷的一道坎,跨過去並不難。我從咋天開始在《頭條號》連載系列文章《關注三年級現象》,請各位家長朋友圍觀閱讀!https://m.toutiaocdn.com/item/6741889942634365447/?app=news_article×tamp=1569800580&req_id=201909300743000100260760210031A67A&group_id=6741889942634365447

也可以加我的公眾號《驪山腳下的家長課堂》,在專題欄目中系統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