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五十萬在北京算有錢人嗎?

艾小城


01

寒假實習結束,幾個好朋友坐在一塊聊起了這樣一件事:

身處北京,一位在世界500強企業實習的朋友覺得住宿費用太貴,便和一位30歲左右的80後一起合租了房子。

在交談中,他了解到這位80後是某知名企業的部門主管,年薪50、60萬,還是北京名牌大學本科畢業。跟我的朋友一樣,他是一個來北京上學打拼的小鎮青年。

一次他們出去喝酒,我的朋友非常喜歡聊關於工作、人生設計這些話題,出於崇拜,朋友很想從這位長輩身上吸取經驗教訓,讓他指點迷津。

然而三杯酒下肚,這位長輩卻向朋友發起牢騷來。

“你說,這人與人之間怎麼這麼不公平呢?我也算是佼佼者了吧,在高考時從千萬人中衝出來,也進了不錯的企業,熬了7、8年坐到一個不錯的位置,但你看看我現在,還在租房子,還沒有女朋友,每天過得還是這麼拮据,你說,我還有哪裡做的不好,我還不夠拼命努力嗎?”

他嘆了口氣,吹了一瓶,又繼續說道:“學習成績沒我好的高中同學,依仗著父輩的資源,現在已經在北京買房了,一個月出國旅遊一次,身邊的追求者排成隊,他做了什麼,他只不過是出生好罷了!”

“而我現在呢,一年看著有50、60萬進賬,但這前提是建立在我不能生病、不停加班的基礎上。我的業餘生活也不敢去進行一些消費性的活動,不是不想,是太花錢,畢竟現在沒錢沒房沒女朋友,只敢存著些錢,為以後的生活作準備。”

聽完朋友講的這個故事後,我們一群人沉默不語。跟那位長輩相比,我們學歷不如他,能力不如他,發展的最好,至多在將來跟他保持相同的水平,我們似乎已經預見到了30歲時的生活。

02

為了一次課程作業,曾經去了一家樓盤調查房型房價。一直想不明白高檔的住宅區到底跟普通房子有什麼區別,是不是真的像馬化騰說的那樣:“我們只是普通家庭,只是房子比別人大了一點而已。”

到實地考察一看,才發現真的是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有錢人的生活和快樂你根本想象不到。

我們先是到了一個140平600萬的房型裡面,裡面也不算太寬敞,跟家裡的感覺和設計風格沒什麼大的區別。

接著我們來到了300平1800萬的一個房型裡,跟前一個相比多了個院子,裡面有草坪,並且可以種花;

最後我們去看了幾千萬的豪華住宅,看完之後不得不說值這個價。房子總共有四層,低下二層是一個帶有溫泉的房間,地下一層是一個私人電影院,還有一個酒吧裡的櫃檯,地上兩層是極為開闊的屋子,房間數量多如牛毛。樓梯也是精細化裝潢。

有錢人的房子就是一座城堡,然而幸運的人總是少數的,更多的是不那麼幸運的人。

在實習坐班車的路上,總要到一個村子停下,時間一般是早上6點半,拖著惺忪的睡眼,總能看到一批如喪屍一樣的人們從村子冒出來,上車嘟嘟囔囔個不停。

出於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那個村子下車打出租,出於好奇便進去逛了逛,裡面有很多出租屋,生活條件跟鄉下的農村差不多,然而,在這裡租房子的人是已經在我所處公司有工作的人。

同處一座城,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貧富差距過大”這句話在我腦中忽然地明朗了起來。

03

不得不承認的是,北京的資源廣,機會多,那麼自然競爭壓力就很大。但我們難免還是要問,到底哪些人才能在北京買的起房呢?

第一類人就是朋友口中的“富二代”,可以依仗著父輩的資源,不費吹灰之力地完成80後長輩前半生的任務;

第二類人是普通人家子弟中的精英,這裡的精英並不指必須是名校畢業,而是有著異於常人的獨特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極強,敢冒風險,通過個人的努力和運營獲得資源,從而在帝都站得住腳,有了穩定的生活;

第三類人就是北京的土著居民,他們有著先天的優勢,不需要做些什麼就可以擁有幾百萬的房屋產權。

第四類人就是權貴和明星,這個離我們太遙遠,不作討論。

第一類和第三類是我們控制不了的,而我們大多數人都屬於第二類人的範疇。如果按照常規出牌,考名校,實習工作,成房奴,每天忙死忙活地工作,這樣人生的趣味也剩不下多少了。

等於你這一生就為後代作鋪墊了,屬於你自己的生活只剩下可憐巴巴的一丁點。

04

“在大學,沒人會教你如何賺錢。”這是一位身居總裁位的老師告訴我的話。

在做好專業課的同時,我們需要自己學習賺錢的手段和本領。獎學金、兼職什麼的吃了上頓沒下頓,像發傳單、做家教都不是最好的辦法。

時下有個很流行的詞叫做斜槓青年,意思是說身懷多技的新青年。就像《戀愛先生》中靳東飾演的程皓,白天做牙醫,晚上做別人的戀愛顧問賺取外快。而他這個額外的技能都是在大學時期為了保護心愛的女孩顧瑤而研究發展出來的。

未來多數人都需斜槓,不妨從現在起,就去多做一些無用之功,鑽研某種社會需要的學問,讓自己精通到別人願意付費的程度,在未來會很大程度上幫助我們渡過初期的財務危機。

05

錢同素質相比,顯然是素質更加重要。然而財富資本,在當今這個社會上是如此的不容忽視。

如果你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在接受大學教育的同時,千萬不要忘了給自己上一堂“財富課”。別到最後,從大學畢業進入社會,成了一個高素質的“窮人”。

那時候再後悔抱怨,就晚了。

想在北京買一套像樣的房子,對於大多數拿工資的人來說是很難實現的。原因很簡單,首都的商品房從一開始就不是為一般打工白領階層設計的,而是為那些大咖、官商、土著和少部分通過自己努力爬上來的外來者。

自己曾經站在北京的立交橋上,看著來來往往的車輛,渴望著能成為其中的一份子。

不止北京,包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對於在這些大城市拿薪水打工的人來說,城市只需要你奉獻完你最有幹勁的青春,繼而作為禮物回饋給你一段回憶、一個吹牛的資本和一筆數目不小的存款。

然後用他商品房的價格告訴你:“留下還是離開,是你的自由。你來,我張開雙手擁抱你,你走,我也笑著歡送你。”

每年都有大量的人來,也有大量的人離開。進來的人有很多比在家鄉更加吃苦,我想支撐人們堅持下去的最主要原因,“北京”這兩個字就是最好的答案。



京城小夥


哥們。你想多了。50萬到手35萬。平均一個月才3萬塊錢。我現在正常不緊不松的花銷一個月也是2萬塊錢。給媳婦孩子大概也這些。所以我認為。50只是能滿足一個家庭正常的比較寬鬆的花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