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大月饼”,又香又软,一口入魂!

潮汕,被称为中国美食界的一座孤岛,这里像沧海遗珠一样,“顽固”保留了秦朝至宋朝的美食文化,《舌尖》的导演陈晓卿说:

一个美食家如果没有去过潮汕,他都不能叫做美食家。

小v没有那般高度,但必须认真告诉你,如果一个吃货没能吃过潮汕的月饼,也还算不上顶级老饕。

潮汕“大月饼”,又香又软,一口入魂!

「 潮汕 手工月饼 」

中国四大月饼流派之一。皮酥馅细,油不肥舌,甜不腻口。

由非遗传承人监制,非遗保护单位手工制作,纯纯的古法,满满的地方风味。

潮汕“大月饼”,又香又软,一口入魂!

小v单单吃了红豆沙蛋黄馅的,就已经完全被它的口感、香气和胆识给折服了呀。

饼皮比纸还脆还薄,是千层状的,轻轻一碰,就会簌簌落下来,拿起来已经要小心了,吃的时候更是悬着嗓子,“掉了多浪费”。(这样的饼皮工艺非常复杂,并不讨好现代人,唯有吃过之后才知道酥香难得)

潮汕“大月饼”,又香又软,一口入魂!

它的红豆沙啊,跟小v小时候吃过的老式红豆月饼完全不一样。

豆馅软软滑滑的,带着油脂的丰润。

拆开包装,就能闻到很浓的翻炒过的豆香味。轻轻吸一口气,那灌进了肠胃了香软啊,让胃跟脑袋都一起化掉了,感觉要提前进入下午茶时间。

潮汕“大月饼”,又香又软,一口入魂!

潮汕月饼藏着的蛋黄也好给力,是吃红螺肉长大的海鸭蛋,颜色会比普通鸭蛋黄略红一些。

蛋黄并不会直接塞进馅料里的,要先过油,让它们香咸适口,再跟乌豆沙一起搭配。

潮汕“大月饼”,又香又软,一口入魂!

但最让小v佩服的是,潮汕月饼竟用了猪油做底色,简直大胆。

现在的人山珍海味吃太多了,最怕肥腻,点心的油脂基本都改为黄油了,难得潮汕人一如既往的坚持用猪油。

猪油拌面皮、红豆沙,太“中国”,太出彩了!

潮汕“大月饼”,又香又软,一口入魂!

潮汕月饼,也被称为朥饼。朥(lao,二声),在潮汕地区,就是猪油的意思。

它比广式月饼多了油脂的香气,比苏式月饼多了柔软的口感。这般,才有潮汕月饼难以动摇的江湖地位。

但是,小v的汕头同学说:“汕头已经没有几家做这种老派糕点了,我家那些小时候经常'买'的店铺,基本都关门了。”

潮汕“大月饼”,又香又软,一口入魂!

当一种美食已经到了要依靠非遗来保护的时候,传承它的人就真是太少了

〖 潮汕手工大月饼 〗

潮汕月饼其实对于潮汕以外的地区是有口味争议的,因为是

纯手工,又用了猪油,很多人第一次吃吃不惯,觉得油腻了些。

但对于广东人来说,它却有着另一个吃货们非试不可的理由——

吃多少都不怕上火。

潮汕“大月饼”,又香又软,一口入魂!

它的赤豆沙馅是用铁鼎翻炒出来的,当豆沙出香、起胶、闷透,带上些许反光的乌金色,还要入缸封油冷却40天。

等好久,要干嘛?退火气!让“火热”的炒豆沙拥有沙凉之味。

这样的月饼,小v也可以认真的多吃几块,不怕上火,也不怕痘痘找我!

潮汕“大月饼”,又香又软,一口入魂!

连最挑剔的潮汕人,吃了这个月饼,也要叹一声“好正!”

坐在小v隔壁的潮汕姑娘说,潮汕的点心如果寄到外面,风味其实会变的,不新鲜了。

但这个月饼,入口的时候竟然跟亲自在档口买的一样,就是刚出来不久马上下嘴的味道,饼皮很脆啊,馅料又那么香~

“我上周才吃了大半个,现在又好想吃了!”

潮汕“大月饼”,又香又软,一口入魂!

为了保证美好食物最要紧的新鲜,这个非遗保护大月饼的包装很神奇。

用了一个传统的大如海碗,透过瓷器让豆沙的沙凉味很好的保留下来,能够坚强抵抗住路程和高温。

潮汕“大月饼”,又香又软,一口入魂!

小v家上架的潮汕月饼,一个就是1斤多了,里面包了很多个咸鸭蛋黄,特别适合全家人分享。

马上就是中秋节了,带上一个潮汕的手工大月饼回家,家人团圆,一起享用美味,绝对其乐融融啦~

友情建议:吃月饼的时候,备上一壶乌龙茶或者花茶,不仅解腻、促消化,而且风月无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