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觉得东北方言比其他方言更接近普通话?

莫言闭嘴勿谈


东北话最接近普通话,这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大概有两个 。第一,东北属于曾经属于伪满洲国,末代皇帝及其随从将紫禁城里的官话带到东北。第二是,东北属于闯关东移民,有来自关内山东河北一带,人们为了便于交流,便不自觉地学起官话来,但因移民来自各地,各地口音融合,便形成了接近普通话的东北方言。

不过,由于历史原因,即使同属东北三省,却形成了东北各地小有差别的语言。总体而言,长春、哈尔滨口音比较纯正。原因是,长春曾经属于伪满州国的都城,溥仪及其随从曾居住于此。而哈尔滨在清末到民国都是远东对俄开放的城市,聚集了来自东欧和俄罗斯等国的国际人士。人们为了交流更方便,尽量地说好普通话。

至于辽宁的普通话,虽然有说的好的,但总体是不敢恭维的。辽宁几乎是一市一口音。由于赵本山的大力推广,铁岭口音成了东北话的代表,而长春和哈尔滨人却很反感小品中东北话的山根子味儿,他们一听就说,那是辽宁话,不能代表东北话。

不过,正因为小品中的东北话的土,才让全国人民一听到那山根子味儿,就知道是东北人了。要是都根哈尔滨和长春一样口音,那就没有东北特点了。不过,很让人奇怪的是,本来有的东北人普通话说得很标准,为了让别人知道自己是东北人,却故意说一口赵本山小品的味儿,以便让人刮目相看。



若愚趣谈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我也觉得东北方言比其他方言更接近普通话。因为动北人不论在哪里说话,即使说的都是东北方言,外地人也基本都能听懂。

记得有一次和老公去山东,在去临沂的客车上,女售票员和司机师傅在说话,说的是他们的方言,女售票员说话的速度很快,我老公基本上是一句都听不懂,由于我爷爷是山东人,我还可以听懂一两句,老公说简直就像是在听外语。

中国太大了,我就想都是中国人,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说的都是汉语,怎么不同地域说出来的汉语就变得听不懂了呢?我是真正体会到了,假如你到了某一地区,那里的人如果只说地方方言而不说普通话,你就像是在听外语。


朝晨梦梵


尽管“普通话”一次从1902年就开始出现过,但真正明确定义为“普遍通行的语言”的是1955年10月,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的中国官方统一语言。由于普通话不是某个地方的方言,所以,各地的方言都不是标准的普通话。

改革开放之后,人员流动大了,语言便开始相互渗透,原来不会讲普通话的广东人也会讲不分前后鼻音、没有卷舌的普通话了;听不同粤语的北方人也开始听粤语歌曲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的结果是:东北人讲的话比其他地方的人讲的普通话发音都准确,而广东人似乎很顽固,给人的印象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广东人讲普通话”。你会发觉,东北的“方言”也很接近普通话。这是为什么呢?

2013年,我带着这个问题到东北走了一个月,真相却可能会令许多人意想不到!

古老的东北生活着很多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大多数没有自己的文字,但却都有自己的语言(至少有自己方言)。但是,这些少数民族中的相当一部没能延续下来。例如:建立北魏政权的鲜卑族,虽然曾经辉煌过,但现在却不见了,都融入了鄂伦春、鄂温克、汉族等民族里。像这样消亡了的民族,他们的语言很自然地也跟着消亡了。

然而,东北地区仍然有着非常复杂的语种,尽管普通话里有着北方胡人话语的根,但众多的民族之间语言的确相差很大,沟通起来是很困难的。

随着少数民族汉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他们的住房、服饰都已经没有民族特色了,而本来就没有自己文字作为基础的方言,也就慢慢地被汉语所代替,自己的母语也就消失殆尽,他们的孩子出生后所学的语言就是普通话。

而在其他地区,例如广东,他们的母语就是粤语,孩子一出生接受的就是母语,他们学习普通最大的障碍就是母语所形成的发音习惯。粤语有9个音调,他们无需用卷舌音和前鼻音、后鼻音来进行区分,光是不同音调就已经能区分了。而普通话只有四个音调,被迫卷起舌头来区分“是”和“四”,用前后鼻音来区分“船”与“床”。

结论:东北人说话很接近普通话,是因为他们的母语已经消失。


敬翔民俗文化


哈哈😄,看回帖也挺有意思,大家爱家乡的情感溢出夺人啊。

提问的焦点是北方,不是简单的那个地区,按照我国的划分,应该以长江为南北线,那么长江以北都是北方啦。

南方话很难,北方人一般听不懂,北方人如果不吐露土话,南方人还是能听的懂的。

这些都是相对而言,如果我说家乡的土语,估计其他北方人也听不懂。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维逻辑及语言向发达地区靠近,这个不奇怪。赵本山的小品普及了东北话,这也正常,小岳岳如果每天都使用河南话,也会普及河南话的。


洛阳车人


首先这不是谁“觉得”的事儿,东北(特别是吉林、黑龙江两省)话最接近普通话,是客观事实。

这和东北话的成因有直接关系。今天,我们听到的东北人讲的东北话的历史,也就是二百多年的光景。

清朝中叶以前,今天的东北大地上(特别是吉、黑两省)很少有汉人居住。本来就地广人稀,原住民都是少数民族。有满、蒙、朝鲜、达斡尔、鄂伦春、赫哲、俄罗斯…等。这些民族都使用自己的语言。所以,那时候是没有当今我们熟知的“东北话”的。

清中叶以后,朝庭日渐衰落。华北一带的人民生存状况日益艰难,为了活命,冀、鲁、豫、晋的一些破产农民和小手工业者开始“闯关东”。起初,朝庭害怕流民破坏了清朝祖先的“龙脉”、“风水”,对汉人进入东北严加限制。曾修筑“柳条边”并派军队驻守,禁止流民入边。后来国力不济,“边禁”废驰,才逐渐有了汉族的居民聚落。但是,大多是三户两户的零星村落。没有规模的人群,自然形不成系统的语言。那时的东北汉人都是这个村说山东话、那个村说河北话。彼此交流时,就尽量降低自己方言的口音,不使用土语,以期让对方能听得懂。民国以后,东北大地上的汉族居民超过了少数民族,而原来的滿、蒙也因“入主中原”而被同化,大多数也会讲汉语的官话。东北大地上开始有了系统的汉语方言。但依然是:张三拖着山东腔、李四带着河北味…,只不也彼此都能听懂罢了。

真正形成今天的东北话,是伪滿州国成立,要“法定”国文、国语。当时的康德“皇帝”溥仪和他从北京带来的,文武“大臣”班子,都是说北京话。自然,成了“国语”的标准。于是,一种以当时的北京语音为基础,杂揉着河北、山东乃至山西、河南土话的新方言__东北话就诞生了。

其实就是在建国初期,东北上了年纪的人群,依然有很多人操着浓浓的冀鲁乡音。而建国后出生的人群,已经全部是现代口音了。

由于东北方言是起源于满州国推行的北京官话,又经过几十年的普通话薰淘,东北话与普通话越发接近,也就不足为怪了!



橡木桶61955766


因为普通话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北方话为基础的:
而东北话的特点就是生动形象,发音也不费力。所以一个东北人可以感染到一个集体全都说东北话。


喜欢看星星的兔子


我们一起努力,东北近呀!和普通话接轨了。去过好多次了,这里的白山黑水养过好多我们这样的英雄儿女。十几年的抗战,以及后来的解放战争,百万大军入关。东北人付出了好多。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我们经过百年的奋战,才有了好日子。他们的足迹遍布各地,东北人豪爽热情,学说普通话快多了。


烟花季寞的


东北话很神奇拿辽宁来说,锦州口音和唐山话很像、大连话又和山东话一样、朝阳口音和陕西话又差不多、沈阳的大北关话才是独特的口音。东北话我觉得最大特点就是大家都能听懂,所以不少东北人一直认为他们说的就是普通话。


Duzsong


河北其实也和广东一样有三个民系,冀北燕幽民系,中部的冀鲁民系,西部的晋民系,燕幽民系的方言临近东北民系,北京官话和唐山话,都是比较容易听懂的,冀鲁和晋民系方言就比较难懂了,不但你,我们河北人跨民系也听不懂。


特别特别正经


可能人们最初的普通话就是依据东北话进化而来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