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052、052B/C首批都只建造了2艘,为何055万吨大驱首批就建造8艘?

3RD视角


从2017年开始,我国的055型驱逐舰已经陆续下水了4艘,其中055型驱逐舰的首舰已经确定舷号为101,舰名为南昌舰。而055型驱逐舰的2号舰、3号舰、4号舰都已经在去年下水,相信在2020年的时候,这些舰艇都能够在海军中服役。除了这4艘已经下水的055型驱逐舰之外,我国当前至少还有两艘055型驱逐舰在建。



根据一些媒体的消息,055型驱逐舰的首批服役数量大约是8艘左右,远超过以往的052型驱逐舰、052B型驱逐舰、052C型驱逐舰的首批服役数量。055型驱逐舰能够在首批的服役数量达到8艘,主要是因为当前我国的造舰水平不断提升,驱逐舰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而我国之前建造的052型驱逐舰、052B型驱逐舰和052C型驱逐舰都没有达到世界一流驱逐舰的水平,因此我国并没有大批量生产这三类驱逐舰。


我国的052型驱逐舰服役于上世纪90年代,因为当时国内的军舰建造水平不高,052型驱逐舰的很多关键零件都是采购自西方国家。正是因为这个原因,052型驱逐舰并没有能够成为我国大批量生产的主力驱逐舰。052B型驱逐舰和052C型驱逐舰是我国根据两种不同的思路建造出来的驱逐舰,052B型驱逐舰是我国根据从俄罗斯引进的现代级驱逐舰建造的一艘新型驱逐舰,052C型驱逐舰是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一款驱逐舰。

052B型驱逐舰采用了和俄罗斯现代级驱逐舰相同的防空系统,而且采用了从乌克兰进口的燃气轮机作为动力系统,因此也被很多军迷称之为“中华现代”。052C型驱逐舰的动力系统和武器系统大量采用国产装备,是一艘真正意义上的纯国产驱逐舰。不过052C型驱逐舰只装备了48个垂直发射单元,吨位只有6000吨左右,还没有达到世界一流驱逐舰的水平,因此我国在最初的时候只生产建造了两艘052C型驱逐舰。



其实不管是052型驱逐舰、还是052B型驱逐舰以及052C型驱逐舰都是我国驱逐舰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正是因为建造和使用这些驱逐舰积累的经验,我国才能建造出055型万吨大驱。我国最新型的055驱逐舰吨位超过一万吨,配备112个垂直发射单元,是我国第一艘从建造便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驱逐舰。因为055型驱逐舰的性能足够先进,我国的驱逐舰建造经验丰富,所以才会在首批便建造了8艘055型驱逐舰。


军武小咖


从吨位、火力、技术水平来讲,055万吨大驱至少要比我国第一型“盾舰”052C高出2个档次,055之所以能够首批次就建造8艘,主要原因是我们的水面舰艇设计、建造技术大幅提升,而且海军不缺经费,相对于建造052C驱逐舰时的情况,现在的条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052C、052D、055三型驱逐舰对比,见证了我国水面主战舰艇的发展盛大的055驱逐舰首舰下水仪式

052C驱逐舰满载排水量约6800吨,装备346型有源相控阵雷达和8座6联装垂直发射系统,是我国海军第一型“盾舰”。首舰170“兰州号”于2003年4月29日在江南造船厂下水,2号舰171“海口号”则于同年10月29日下水,自此两舰下水后,052C驱逐舰长时间都未再下水新舰,直到2010年10月28日3号舰150“长春号”才下水,中间隔了整整7年。052C驱逐舰之所以首批只建造了2艘,主要原因是包括动力系统、相控阵雷达、舰载武器以及其他配套技术都还不成熟。052C首舰170“兰州舰”052C驱逐舰2号舰171“海口舰”

动力系统方面国产QC-280燃气轮机性能尚未得到充分验证、在052C首批舰服役中也确实发生了一些问题;052C上的346型有源相控阵雷达虽然技术起点高,但由于元器件工艺问题,性能及系统设计还不成熟;所搭载的HHQ-9远程舰空导弹也是首次上舰的新装备,部分性能参数还存在需要改进的空间;此外,我国海军还未曾装备过类似052C这样的“盾舰”,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经验,而16年前的海军经费还远没有现在这么“宽裕”,也不可能花巨量经费去大批量生产体型采用大量先进但未经验证技术的主力舰艇。052C驱逐舰系统组成

055驱逐舰满载排水量约12500吨,采用一体化桅杆、装备S+X双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112具大尺寸通用垂直发射系统,整体性能和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首舰于2017年6月28日在江南造船厂下水,并举行了盛大的下水仪式,其风头超过了在同年4月份下水的国产首艘航母。2号舰于2018年4月28日在江南造船厂下水,而3、4号舰则于2018年7月3日同时在大连造船厂下水,据外媒报道5、6号舰也已经下水,7、8号舰正在船台建造阶段。055驱逐舰之所以首批就建造至少8艘,主要原因是相关核心技术已经在已服役的6艘052C和11艘052D驱逐舰上得到了充分的验证,而且近些年军方加大了对海军建设的投入,海军手中的经费十分充足。有技术又有钱,心中有底自然就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055大驱3、4号舰同时在大连造船厂下水

052C到055之间经历了大量技术验证055驱逐舰武器配置

055万吨大驱之所以短时间内大批建造,除了技术和经费充足外,还有一点就是我们目前面临的国际形势愈加严峻,尤其是海上力量的捉襟见肘大大限制了我国在应对周边威胁的手脚,而且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海外利益也需要有强大是海军提供保障!055驱逐舰作为我国海军未来20-30年内的远洋作战主力水面舰艇,必须要尽快形成规模,时不我待!海试中的055大驱首舰055驱逐舰服役效果图


威呐解析


长期以来,海军装备的水面作战舰艇,排水量都不大,90年代初期,最大的水面舰艇,依然是排水量3650吨的051型驱逐舰,数量较多的053H系列护卫舰,甚至排水量都不到2000吨,此乃当时国力有限所致。

4200吨级的052型驱逐舰,采用了先进的引进国外的燃气轮机,有别于051型驱逐舰老旧的蒸汽轮机,是海军现代级建设的发轫之作。

112舰和113舰,上了防空导弹、反潜鱼雷、直升机库和反潜直升机,这些装备是051型驱逐舰所基本不具备的,除了少数几艘有防空导弹和反潜鱼雷以外,直升机库和反潜直升机都不具备,唯有105舰在90年代中期试验性地改造有直升机库。

052B型驱逐舰,排水量不足6000吨,舰上的武器装备包括舰载雷达、火控系统、电子设备等大都是俄罗斯引进的,所以称其为“中华俄式现代级”驱逐舰,其装备的舰载设备对后来的054A型护卫舰影响非常大。

052C型驱逐舰,排水量6000吨,装备了垂直发射系统,共有48个单元,海军具备了单舰和舰队区域防空作战能力,对海军现代级作战能力的提高,具备非常重要的意义。

至于055型万吨大驱,海军事实上是分两批,即每批4艘成规模建造,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可以视作是首批就开建了8艘。

055型驱逐舰,排水量将近1.3万吨,是海军实现新时期战略转型的标志性战舰,在驱逐舰领域全面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成了别人追赶的目标,海军对其非常满意,所以才会一口气就建造了8艘。

052型驱逐舰,毕竟排水量只有4200吨,且舰上只有1座8联装海红旗-7近程防空导弹,仅具备有限的点防空作战能力,绝对不是海军建设的目标舰。

052B型驱逐舰,排水量不足6000吨,装备了2座俄制单臂防空导弹发射架,射程约40公里,没有装备舰载垂直发射系统,因此,也不是海军舰艇发展的目标舰。

052C型驱逐舰,排水量6000吨,尽管具备舰载垂直发射系统,但此垂发系统只能发射单一的海红旗-9防空导弹,不具备发射其他导弹的能力,所以也不可能成为海军驱逐舰的目标舰。

其实,在055型万吨驱逐舰以前,海军发展了052D型驱逐舰,排水量7000吨,装备了海军标准的舰载垂直发射系统,直径850毫米,具备冷热共架发射能力,能发射海军除了弹道导弹以外,所有服役的反舰、防空、对潜导弹,以及对地攻击巡航导弹,作战能力非常强大,所以此舰已经服役、下水、海试10余艘,但依然不是海军发展的目标舰。

就现阶段来看,055型万吨大驱,具备双波段雷达系统、优异的舰体和隐形性能,112个垂直发射单元、新型单管130毫米舰、1130近防炮、24联装海红旗-10近程防空导弹等先进武器,赋予了055型驱逐舰无与伦比的作战能力,难怪被官媒誉为“中国海军实现新时期战略转型的标志性战舰”。


国平军史


从小步快跑到全力冲刺,从量变到质变的背后体现的是我国军舰研制水平的持续提升。

近日,我国第一艘055型驱逐舰刷上了舷号,这艘舷号101、已英雄城南昌命名的我国最新型万吨驱逐舰很快就会服役,参加4月23日举行的海军成立70周年活动。

不用怀疑,055型驱逐舰是目前世界上现役综合战力最强驱逐舰。

目前我们拥有了世界上最强大的驱逐舰,这当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近20年来不断积累、不断提高的结果,正是因为052系列、051C、甚至是引进的现代级驱逐舰的经验,我们才有了如今的局面。

回到本文的问题。首先要说一下,虽然都为052系列,但是052与052B、052C/D实际上并没有继承关系(同样,051B/C与051型也没有继承关系,至于原因,笔者也很费解。实际上,052B与051B/C的技术继承关系更明显一些)。052是我国于上个世纪80、90年代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研制的一型驱逐舰,排水量4000吨左右,最大的特点是使用了法国响尾蛇近程防空导弹以及美国LM2500燃气轮机,这也是我国第一种使用燃气轮机作为主机的大型水面舰艇。052型驱逐舰总共建造了2艘,分别是112哈尔滨舰和113青岛舰。以我国海军舰艇的代系分类标准,052型是二代驱逐舰,而052B/C/D是三代舰。

052B很大程度上是我国对引进现代级驱逐舰的消化、吸收,使用了现代级驱逐舰上相同的防空导弹系统,使用悬臂发射的施基利-1,最大射程38公布给力,勉强具备区域防空能力,因此052B被军迷戏称为“中华现代”。除此之外,052B采用了6000吨的舰体,使用了从乌克兰引进的GT25000燃气轮机作为主机动力。可以说,052B为之后的052C/D验证了舰体和动力系统。由于052B防空系统射程较近,因此在052C开始建造后,只建了2艘。

052C继承了052B的舰体和动力模式,在船电和武器系统上更进一步,采用了国产四面相控阵雷达+国产轮型垂发系统+红旗9全程防空导弹,整体水平提升较大。但是由于集中采用了这一系列新技术,在建造和服役初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052C首批也是只建造了2艘(170和171,全部在2003年下水)。在解决了一系列的技术及可靠性问题后,后续4艘052C(150-153)在2010年后陆续下水,中间停了7年之久。

经过051B/C 、052B、052C这几个型号的小步快跑后,到052D这个型号上我们已经完全掌握了大型盾舰的研制方法。052D与052C有很强的继承关系,船体和动力完全一致,只是改进了雷达和垂发系统,因此技术成熟度和可靠性高。再加上我国拥有雄踞世界第一的造船产能,从052D后我们就不在谨慎的小步快跑,而是以让全世界瞠目结舌的“下饺子”的方式全力冲刺。从2012-2018年,短短的6年就下水了16艘052D。再次期间,我国造船业还顺手造了30条054系列、60条056系列、6艘071和2艘航母。从1998年至2018年,20年内中国海军总吨位从27.4万吨增长到了145.87万,可谓是爆发式增长!

055驱逐舰对052D而言是全方位的突破与提升,吨位大了接近一倍,动力也放大一倍,船电和武器系统也有了全面的改进,比如使用了双波段雷达等技术。055首批8艘的建造量说明我们已经完全搞定了万吨船体、动力技术,船电和武器系统,轻车熟路了。

从052B到055,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我国驱逐舰型号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步都有提高,积硅步而至千里,这体现了我国独特的优势。


从此萧郎是路人甲


总结来说就两点:技术成熟和经济提升。整个052系列驱逐舰可以看做是中国海军现代化的各个重要节点,所有的成果最终在052D和055上得到了体现,没有前面这些舰的发展就不会有055这么迅速的发展,055一次建造8艘就是基于技术的完全成熟。

052系列驱逐舰是中国海军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水面作战舰艇,他的发展从80年代就开始,一步步走向突破和成熟。包括052、052B、052C前两艘都是为后来铺路,可以说都带有一定的试验性质,不仅技术上是在摸索而且还受到当时国外的技术限制和国内经济的限制,所以每批建造数量都不多,直到技术完全成熟后才开始“下饺子”。不过看起来052系列的发展更像是一盘几十年的大棋,现在已经彻底将军了。下图为052C、052D和055

052驱逐舰项目始于80年代,借着当时中国和西方国家的“蜜月期”发展起来的新一代驱逐舰。与老的051相比,052将老式的蒸汽轮机更换为现代化的美制LM2500型燃气轮机,112舰“东拼西凑”的将西方的现代化装备凑在了一起,具备反潜、防空和反舰的能力。舰上还专门设计了战情中心(CIC),将现代化的统一指挥理念代入中国海军。但是052毕竟只是我们现代化的初步尝试,吨位只有4800吨,防空仅限于点防空,而且技术装备也依赖进口,虽然113“青岛”舰的国产化率已经比112“哈尔滨”舰提升了很多,但是LM2500燃气轮机技术因为中美的关系恶化而中断。112“哈尔滨”舰于1994年入列,113“青岛”舰于1996年入列,两舰都在2010年接受现代化改造,但是因为底子太薄,升级后作战能力也还是非常有限。

由于052的尝试基本成功,之后开始进一步的提升,也就诞生了052B型驱逐舰。052B继续沿用燃气轮机为主动力(乌克兰DA-80),舰上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但是052B摈弃了体型较小的052舰体,不仅融入了部分隐身化设计,而且将吨位提升至将近6000吨,防空系统也是由近程的“海响尾蛇”更换为俄制“施基利”防空系统,采用9M-317防空导弹将中国海军的防空网由10公里提升至将近40公里,是中国海军自行建造的第一型具备区域防空能力的水面作战舰艇。这样052B就成发展成燃气轮机+区域防空,比052有了进一步提升。168“广州”舰于2004年7月服役,169“武汉”舰于2004年12月服役。

接下来就是我们熟悉的052C了,它是中国国产“盾”舰的初步尝试,继续使用燃气轮机为动力,只是将DA-80实现国产化。052C首次搭载了346四面有源相控阵雷达,采用6000吨的大舰体和隐身化设计,使用HHQ-9中远程防空导弹和国产近防系统,进一步完善防空能力,使得国产舰艇开始达到世界级的水平,是一型划时代的作战舰艇。052C建造数量为6艘,然而首批只有170和171两舰在2005年正式服役,其余4艘拖了8年。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还是指向052C技术跨越非常大,国产后的DA-80燃气轮机中间发展“磕磕绊绊”,国产化率还不高,之后花费了一些时间解决零部件材料和加工的问题。再就是346型有源相控雷达和HQ-9防空导弹需要进行技术摸索和改进,官兵也需要进行磨合。当然了,这里面也有造船厂的原因,因为上海江南造船厂为了世博会进行过整体搬迁,直到2008年才完成搬迁,所以中间拖了一段时间。当2013年1月052C的三号舰150“长春”舰服役时上述问题都已经得到解决,无论是燃气轮机还是有源相控阵雷达都已经彻底搞定,这才有了下面的052D。

052D建造时最开始就直接进入“下饺子”阶段,目前订单数已经达到23艘,与052C相比更换了更先进的346A相控阵雷达,垂直发射系统也由“左轮手枪”垂直发射装置更换为通用型的850毫米大口径“巧克力”垂直发射单元,可以兼顾防空、反舰、反潜和对地攻击导弹的发射。055与052D一样都是直接“下饺子”,单批订单数量达到8艘,这就已经说明国产“盾”舰技术已经100%成熟,换句话说有大批量建造的底气和资本,不像当年052、052B和052C要进行技术摸索。这个就得益于这20多年来的不断积累和试验,可以说没有052C的前2艘的摸索根本就不可能直接建造8艘055,恰恰说明了海军发展的“快中求稳”而不是一味地求快。而且国内经济发展迅速,这就给大规模的海军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所以我们说055的批量建造是技术成熟和经济提升的共同作用,从052开始到052D/055我们一步步经历了太多,从燃气轮机+现代化指挥作战→燃气轮机+区域防空+现代化指挥作战→燃气轮机+有源相控阵雷达+中远程防空+更现代化指挥作战,这一步步就是中国海军的现代化脚步。


雏菊西瓜Peterpan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一个国家的海军建设也是同样的道理,“天时、地利、人和”诸多因素都是缺一不可的。052、052B/C的建造时间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到2000年初期,055的建造时间在2015年之后。在这段时期当中,中国海军发展建设的各种外部、内部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从当年的“小步快跑”到现在的一年下水一支舰队,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海军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

首先在“天时”方面,90年代我国的GDP总量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日本的五分之一,还处于咬紧牙关爬坡上坎的阶段。每年的军费开支更是只有可怜巴巴的几十亿美元,不要说跟美国、日本比,就连弹丸之地的对岸,军费也高出我们一大截。在如此拮据的大环境之下,海军这种烧钱军种自然不可能有什么好日子可过,大量建造装备性能先进的大中型驱逐舰实在是力不从心,就算造得起也养不起啊。

90年代的中国建造大中型驱逐舰力不从心

055时代的形势就大不相同了,我国已经跃居世界No.2大国,GDP总量超过美国的60%,接近日本的三倍,至于对岸嘛,早就被甩在身后无影无踪了。每年的军费开支上千亿美元,为各型军舰源源不断地下饺子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如日中天的造船业积累的完备基础设施和海量工程技术人员,也使得低成本、大批量建造军舰成为可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今日中国大兴海军恰逢其时。

近海防御的黄水海军通常以中小型护卫舰为主力

其次在“地利”方面,任何一个国家发展海军,其作战区域和作战需求都是决定主力战舰的类型和规模的关键性因素。90年代的中国海军属于典型的近海防御型黄水海军,任务范围基本不超过陆基航空兵的作战半径,再加上当时我军的主力战机歼7歼8普遍腿短,导致相当一段时期我军的驱逐舰都扮演着大号导弹艇的角色,以反舰导弹为主要武备,防空、反潜能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不需要前出远洋作战),性价比更高的中小吨位护卫舰和小型快艇才是海军的最爱。

052B/C首批均为2艘,合称“江南四剑客”

如今随着中国海军向着攻防兼备的蓝水海军转型,尤其是航母战斗群的出现,对于拥有强大综合作战性能、能够在深海大洋劈波斩浪为航母保驾护航的驱逐舰需求那是前所未有的强烈,抓紧时间恶补过去的欠账势在必行。最后是“人和”的因素,换言之就是海军装备的配套研发必须独立自主、成熟可靠,更不能受制于人。当年052只建造了2艘,最直接原因就是美国中途停止供应LM2500燃气轮机。052B建造2艘也是为了用掉进口的两套俄制施基利舰空导弹系统。

055直接开启下饺子模式

至于052C,由于首次采用四面阵有源相控阵雷达+主动雷达制导远程舰空导弹,技术跨度较大,系统可靠性需要时间进行磨合,因此首批也只建造了2艘,同时期还建造了2艘俄式神盾舰051C作为备胎。然而055则不存在上述问题,其主要的子系统(包括燃气轮机、舰载武器、垂直发射装置等等)均已在052D身上得到了充分验证,另外我国的舰载有源相控阵雷达以及综合射频技术经过多年积累也是炉火纯青,因此055才能一口气下了首批8艘的订单,实在是厚积薄发、举重若轻之故。


晨曦谈兵


謝邀请。二十多年前,我国没有建造大型驱逐舰的的经验,只有建造大吨位民用船舶的成熟经验。军用舰船有别于民用船舶,高速航行中的军用舰船对钢材要求高,需抗风浪,抗水压,抗曲扭,抗海蚀及动力的强劲持续性。自引进了俄罗斯现代级驱逐舰,我国军工相关部门对引进的舰船作了彻底的勘查,测绘,采集的数据经大型计算机整合,综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及武器系统,雷达系统,又引进了乌克兰的蒸汽轮机,先后建造了052各型号驱逐舰,受限于当时经济GDP总量和军费的枯揭和有些关键核心系统在国内尚处于短板,加之当时我国第一艘航母拖到大连,有限的海军军费全力用于航母改建,因此放缓了建造052驱逐舰的速度甚至停建。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飚升,由九流经济体(当时亚州的四小龙GDP人均远高于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瞩目的第二大经济体,面对敌对国家虎势耽耽,窥觑我国岛礁领海领土,日益迫切的世界格局,战略上的考量,亚太局势的走向十分明朗,东有日本狼子野心占我岛礁,南有印度妄图蚕食我国领土,周边小国侵占九段线内岛礁。为此,国家加大了海陆空火四大军种的投入,军方军工技术的日臻成熟,十年磨一剑,通过消化吸收俄罗斯和乌克兰舰船的技术,加之军工部门的技术攻关,突破建造万吨大驱的技术瓶颈,某些技术领域优势遥遥领先于欧美俄,借签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建造经验,闯出了我国独到的建船之路,加之第一艘航毌下水服役加入海军序列,由浅绿海军向深蓝海军发展,需组成强大的航母编队,一个重大的课题摆在高层面前,大吨位的导弹驱逐舰,护卫舰必不可少,带刀侍卫不能没有,航母少了绝对不行。当务之急,给壮士配上利剑,给航母配上带刀待卫,首艘国产航母和首艘055万吨大驱顺利下水向世界昭示了中国的科技实力的强大和综合国力的丰盈坚实,与万吨大驱相配匹的相关系统打破了欧美的技术封锁。无论是航母特种钢,舰船用钢,以及大型曲轴及大型罗旋桨的合金配比都已经能掌握制造。

有幸在大连,能看见双航母及双万吨大驱的建造过程,随着第一艘国产航母和双万吨大驱的顺利下水海试,不久,将加入海军序列。腾出的船坞将继续建造国产第一艘核动力航母。将继续建造升级版的055B,055C万吨大驱。

试目以待。

时不我待。



砚田剑影


一方面因为技术的发展愈发成熟可靠了,可以随便量产,另外一方面其实052C驱逐舰的首批不只是2艘,是6艘,但是因为生产完前两艘后,船厂开始了改造,因此造成了后4艘生产的延迟,从时间上看,052C的后4艘是和052D驱逐舰的前2艘同时开建的,这本来也就不是很正常。


而且,055驱逐舰也不是我国第一种首批次超过2艘的新型驱逐舰,第一种真正的首批次就造了快20艘的驱逐舰是052D,这款驱逐舰从172号舰开始生产到现在就没有停过,除了海里闷着的十几艘,还有船台上的十几艘,今后的产量估计要突破30艘的,因此052D极有可能在我国海军中成为美国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一样的定位和角色。


从技术角度来看,052C型驱逐舰之前,包括052C驱逐舰诞生之后,我国海军都一直有目标舰的说法,也就是说,我国海军的小步快跑,不断的建造多种型号,小批次的多种驱逐舰,为的是慢慢的向我国海军心目中的目标军舰靠拢。除了052B/C型驱逐舰首批是2艘外,052型驱逐舰也是两艘,是112和113两艘,051C也是两艘,是115和116,我国从90年代初到2010年前,一共制造了4型驱逐舰,每型2艘,每一次都距离心目中的目标更进一步。


052D驱逐舰诞生后,人们都说他就是目标舰,因为他诞生的时候技术是世界第一强的,如果没有055型驱逐舰,那么装备大孔径有源相控怎雷达和大口径垂直发射系统的052D型驱逐舰真就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驱逐舰了,因此一口气就建造了快20艘了,这说明他的技术可以在这个形态上多发挥很多年的作用,即便是20年后也不会落后和过时,因此成为目标舰。


但是055的出现让这个标准进一步提高,我国从赶超一下子变成了大距离的领跑,因此055也可以进入大批量的建造阶段,毕竟在2030年前都不会有任何军舰比他更加先进了。所以055现在又成了目标舰的新解释,也成为了我国海军的骄傲。


海事先锋


您好,军武杂谈为您解答——小步快跑式的验证海军现有的装备和技术。

中国海军在新世纪的海军技术装备有相当部分来自于国外,在仿制成功之后,需要不断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

052B和052C导弹驱逐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海军的“技术验证舰”,这两种型号的导弹驱逐舰第一艘基本上都是装备刚刚研制或者获得的技术装备,然后马上在第二艘的基础上验证调整后的技术和装备。

如果技术可行,并且满足目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海军的实际使用需求,那么则整合到新一级驱逐舰的身上进行大批量的生产,055大型导弹驱逐舰就是最后的集大成者。

相控阵雷达、热发射垂发、大口径舰炮、新型舰艇轮机、舰艇外形隐身设计和新型舰艇防空和反舰导弹,都是在052B/C导弹驱逐舰上进行了充分验证后得来的产物。

这种方法既有利于快速验证,也有利于节省不必要的经费支出,是海军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的最优选择。


军武杂谈


如果究其原因的话,主要在于055型的设计及基础设备等等都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我们在装备发展上强调的是:小步快跑,已通过这种方式把我们的水平提高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到055型时,很多技术都达到满级的水平,这个时候再继续小步发展就没有什么意义。

现在我们很多东西都已经成熟了,很多设备都已经不可能再升级什么,如果仔细对比一下的话,055型与052D型差距不是很大,许多设备都是通用的,关键的也就是核心雷达系统换了,但是在其他方面差距不是很大,这就意味着055型实际上就是052D的一个放大翻版,只是进行了有限的改进,这样就造成05型具备直接进入大批量生产的条件,把所有的前提条件都完成了,这是水到渠成的问题,不存在什么意外。

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我们的各方面条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能再用老的方式来看待问题,事实上现在已经进入转型期了,我们必须适应这种变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