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山區的金朝皇家陵寢,被誰割斷龍脈?

北京房山區可是赫赫有名。即是“北京人”周口店遺址所在地。西周燕都遺址,1300多年曆史的佛教聖地雲居寺都在此地。

北京歷史上第一座皇家陵寢,金朝十七位皇帝安葬在房山區。

北京房山區的金朝皇家陵寢,被誰割斷龍脈?

金朝第四位皇帝完顏亮完顏亮,用時3年,將首都從北方的上京遷到中都,加速了女真與漢族融合;並大膽改革,精簡機構,將政體從原來的"三省六部制",改為"一省六部制"。完顏亮在北京建立金中都後,為了達到長久目的,決定將原在黑龍江阿城的祖陵遷至北京。派司天臺的官員在北京尋找風水寶地,後來終於選定房山區的金陵現址。經過七八個月的建設,1155年10月份金陵竣工。日後,形成了金朝陵寢群。

有趣的是,這位開創者,卻沒有埋葬在這裡。

北京房山區的金朝皇家陵寢,被誰割斷龍脈?

大定二年(1162年)四月,死後的完顏亮降封為海陵郡王,諡號為煬,所以又稱海陵煬王,葬於大房山鹿門谷諸王的墓地中。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正月,由於為海陵王所弒的金熙宗於大定十九年供入太廟,完顏亮又再被降為海陵庶人,改葬于山陵西南四十里。

2013年房山長溝村發現墓地。符合完顏亮改葬于山陵西南四十里的位置,又發現了金國錢幣,初步認為是完顏亮的墓地。最終考古結果是唐時盧龍節度使劉濟墓。

完顏亮的墓地,至今下落不明。

金朝陵寢在元至明天啟之前,一直享受祭祀。明熹宗(天啟帝)登基以後,崛起於東北的滿族,是女真族的後裔,所建國為後金,常犯明朝邊境。於是在天啟二年、三年(1622至1623年)兩次大規模地毀壞金陵。

北京房山區的金朝皇家陵寢,被誰割斷龍脈?

天啟二年,金陵遭到毀滅性的破壞,他們把太祖睿陵(完顏阿骨打)主陵脈的龍頭砍掉一半,在咽喉部挖一個深洞,裡面填滿鵝卵石,以斷其“王氣”,還把金陵地面上的建築全部砸毀,甚至扒開墓道,掘開地宮,連金陵以外的金代墓葬也幾乎無一不毀。並在金陵的原址上修了許多關帝廟,遺址留存至今。睿陵的主龍脈上有一座,道陵享殿基礎上也有一座。以求震懾金陵的王氣。

此舉並沒有阻礙於大清入關,取代大明王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