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群體:80%的人感到焦慮,60%的人曾想過自殺……


這個群體:80%的人感到焦慮,60%的人曾想過自殺……

中國互聯網處於一個飛速發展的今天,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在夜深人靜後異常的活躍,他們臉色慘白,眼圈深重,佝僂著身軀,伴隨他們出場的還有忽明忽暗的光亮……(卡~~~這不是在說吸血鬼的故事,也沒有散播喪屍出場的恐怖)

他們就是“生命不息,加班不止”的程序員!

近幾年來,程序員猝死、自殺的新聞更是屢見不鮮。“Facebook硅谷總部園區員工從4樓(最高樓層)一躍而下”“42歲中興程序員跳樓自殺”“27歲程序員出租屋猝死”“金山公司25歲程序員猝死 IT業加班文化遭詬病”“深圳36歲IT男猝死馬桶上”等新聞比比皆是,令人咂舌。

根據《90後職場趨勢報告》報告顯示,從2016年,90後程序員以平均每天加班4.7小時遙遙領先,成為最“高危”的職業。除了加班,提起程序員,也許很多人腦海裡還是會出現這樣一些詞語:工資高、格子衫、沒有女朋友······

根據問卷網的調查結果,人們對程序員的印象最普遍是:宅、禿、聰明、工資高。

這個群體:80%的人感到焦慮,60%的人曾想過自殺……

根據《互聯網從業者生活品質報告》顯示,以程序員為代表的互聯網從業人員平均年薪19萬元,其中10%的程序員年收入高於50萬。

這個群體:80%的人感到焦慮,60%的人曾想過自殺……

但同時,有調查顯示,程序員是“十大猝死職業”之一。猝死的原因大多在於過度疲勞或者壓力過大,程序員工作強度大,經常加班,心臟會經常出現心律不齊等症狀,長此以往,就有可能出現猝死、抑鬱等狀況。

這個群體:80%的人感到焦慮,60%的人曾想過自殺……

人在什麼時候會抑鬱?

不要以為抑鬱離你很遙遠,高房價、工作壓力、失戀、人際關係無法妥善處理等等,都會對人的心理造成嚴重打擊。處理不好很容易形成抑鬱感受,甚至會發展成抑鬱症。研究表明,85%以上的自殺行為都由抑鬱症導致。對平臺上8734家互聯網公司,涵蓋大約80萬人的運動健康數據進行了分析(按照職位劃分),結果如下:

互聯網行業各崗位運動/睡眠數據分析

這個群體:80%的人感到焦慮,60%的人曾想過自殺……

80萬人的樣本歸屬分別來自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成都、廈門等12個城市的互聯網從業者。從上表可以看出,“開發工程師”也就是俗稱的“程序員”,是運動量最少、睡眠時間最短的崗位。在普遍的職業印象當中,程序員當仁不讓屬於“和他人接觸頻次最少、伏案工作時間最長”的崗位。

為了進一步瞭解“程序員”的心理健康狀況,隨機抽取了10,000名用戶進行進一步的問卷調查,他們年齡在30~40歲,都是開發工程師。該問卷主要從婚姻、職業滿意度,以及抑鬱傾向入手。

30~40歲程序員婚姻職業及心理健康程度問卷調查

這個群體:80%的人感到焦慮,60%的人曾想過自殺……

調查結果表明:僅有3成被調查者對婚姻滿意,高達8成對自己的職業感到憂慮。更恐怖的是,近6成的程序員都曾有過自殺的想法!

最新發布的高危職業TOP10榜單中,腦力工作者高危職業榜TOP10分別為程序員、記者、銷售/商務、公關從業者、房產經紀人、設計師/美工、網店運營、新媒體運營、法務、市場策劃;

體力工作者高危職位榜TOP10分別為高壓電維修工、保安、建築工、高空建築清潔;

這個群體:80%的人感到焦慮,60%的人曾想過自殺……

請關愛你身邊的程序員,少一點Diss,多一點關愛!

如何緩解程序員的工作壓力

  • 首先是注意調整心態,心態決定一切,面對bug和加班要學會調節心態,少抱怨,多思考。
  • 每天面對電腦上的一堆代碼,單調枯燥,建議辦公桌上放置兩盆綠植,綠蘿,吸毒草,或者自己更喜歡的其他盆景。這樣可以緩解單一的工作氛圍,增添幾分生機。
  • 適時休息一下,喝點茶水,聽聽輕音樂,或者找同事一起閒聊幾句,有助於緩解疲勞,更好的進去工作狀態。
  • 善待自己,不要對自己太苛刻,任何事情都沒有盡善盡美,包括你自己,放低標準的同時也能放鬆心情,減少壓力。
  • 培養興趣愛好,可以給壓力尋找一個釋放口,營養生物學家肖恩—塔爾伯特表示,業餘愛好和消遣活動能讓人以一種健康的方式釋放壓力,能夠讓人在忙碌而倍感壓力的的工作之餘留下念想。
  • 深呼吸,儘量想想那些讓你身心愉悅的事情。
  • 週末不要宅在家裡,能出去走走就走出去看看,置身自然是最好的減壓方式最重要的是,善待好自己的身體,身體是一切的成本,不對它負責就對一切不負責,每天堅持運動半小時以上,抑鬱情緒就會有明顯的降低。這裡的運動是指“專門花時間去運動”。除了運動,健康的飲食和良好的睡眠也對互聯網從業人員的心理健康改善有很重要的作用。
這個群體:80%的人感到焦慮,60%的人曾想過自殺……

睡前提醒

除去加班熬夜帶來的身體上的傷害,有很多時候,內心的壓力來自我們自己,專業能力不足會帶來的工作焦慮,有時不要太信賴你的技術、你要有更新自我的能力,所以,在工作之餘,一定要持續學習,要給自己留後路,在日常工作之外,時不時自問:「假如我現在離開工作,我能做什麼養活自己?」即使現在過上了穩定的生活,也要為「萬一」發生的事兒做最充分的準備,朝好的方向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

為了把風險係數降到最低,你十分有必要多掌握一門甚至幾門技能,開闢第二戰場,作為你堅強的後盾!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但也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會緩解工作帶給生活的壓力,才能在職場和生活中不斷進步。

最後,無論怎樣被生活虐待,還是要堅強活下去,人生有如聚沙成塔,辛苦一生修築的沙堡,只不過是瞬間崩塌的流沙,我們終其一生,不過是一個在海浪中揮舞著鏟子奮戰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