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男,硕士毕业一年,在事业单位工作,每月到手3000,感觉日子没法过,怎么办?

qzuser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面,公务员、事业单位都是比较稳定的职业,这种体制内的新人一开始的薪酬都是不高的,既然你选择了安稳,那你就应该对这个薪酬有所认知。

你有着比较不错的学历,也还很年轻,未来还是有非常多的机会和可能性的,既然觉得月入3000日子没法过,那你就该考虑清楚自己未来的路要怎么走?坚持还是跳槽,要好好想清楚。接下来给你几点建议:

一、试着去了解事业单位的未来发展趋势、你所处单位得发展潜力?

事业单位主要是为了填补行政空白,比如科研、环保、学校、医院等等。

近年来,一些省市全面开展了政企脱钩、事企分开、事转企改革工作。事业单位的改革大潮已经形成,行政职能突出的事业单位向行政单位靠拢,经营型的事业单位转制成为国有企业或者流向市场,公益性质如学校、医院等等向无编制、按岗位需求聘用的管理方向发展。

事转企很可能成为未来很多事业单位改革和转型的一种方向!

在这种大方向下,你可以根据自己单位的性质了解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看看这个方向是否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同时,评估自己的技能、性格是否能够适应未来本单位的发展需求。

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你要去评估你单位未来的发展潜力。比方你单位现在主要是依靠政府垄断性资源去拿一些项目做经营,如果在未来改革,全面流入市场竞争中之后,是否还能有这种竞争力,如果没有,那可以考虑提前跳槽。

二、评估你现有的工作内容能否让你的能力得到提升,能否积累你的资源和人脉?

因为你刚毕业一年,所以说起的薪酬低可以理解,但如果说这份工作没有办法在未来给你带来发展,或者带来能力的提升,带来更好的一个收入,那你应该考虑跳槽。

在事业单位,如果是偏向行政辅助类型的单位,你平时又都是很基础的工作,待久了会像温水煮青蛙一样,逐步的散失市场竞争力。

很多人在事业单位看重的是它背后的人脉资源。我曾经的一个下属小磊,从公司离职后跳槽去了一个事业单位,主做市政项目。前阵子刚好遇见闲聊了一下,他也遇到了跟题主一样的烦恼,每个月到手的工资就3000多,扣除房租就刚好吃饭了。不过他想得比较明白,希望自己熬几年能够做个科长,积累些人脉资源,为自己发展副业做一些积累和准备。

如果你现在的岗位能给你带来一些人脉和资源,这些资源在未来可以给你带来你想要的收获,那你也可以坚持看看,但如果这份工作对你的能力也没有很好的锻炼,也不能给你带来你想要的资源,那你还是趁早跳槽。

三、不要怕跳槽,毕业的前3年是你寻找自己理想职场的过渡期。

日子都自己没法过了,你还在问大家怎么办?证明你害怕改变,害怕跳槽!

跳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工作一直都是双向选择的过程。你有很好的底子,更应该满怀信心。我的职业生涯也有多次的跳槽,跳槽不一定会更好,但它有更多的可能性,只要你够努力,结果往往都是更好的。

但在跳槽之前,你还是需要充分去认知自己职场的优劣势,去思考自己擅长且富有热情的工作领域、尽量想清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不要盲目跳槽,要有针对性的跳槽。

四、找到自己的职场优势是你能够实现逆袭的关键!

你的优势存在于那些你能保持“持久且接近完美的工作表现”的各项事物中;存在于那些你能处理好并且强烈渴望的一件件具体的事情之中;是你擅长且喜欢的事情。

职场优势由三大基本元素构成:才能、技能、知识!

才能,比如:执着、果断、有竞争力等。哪些才能是你与生俱来,并一直尾随着你的?

技能,比如:知道如何写一份产品定位报告,或者如何运营一个头条号等。技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习得的。

知识,比如:在市场上有哪些类似产品的成功/失败的案例,又或者在头条号上什么样的标题和文章阅读量高?很明显,知识也是后天习得的。

举个栗子,如果把这三种元素放在一起,也就是,能力(有竞争力)、技能(写一份定位报告)和知识(大量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把这三者结合起来就创造出了“在激烈竞争中仍能做出好的产品定位”这一优势。

优势的四大标志—SIGN,S代表成功(Success),I代表直觉(Instinct),G代表成长(Growth),N代表需求(Needs)

自身优势的真实感觉就是:

S-在做的过程中,你会感到很充实、很高效

I-在做之前,你对此事已充满了期待

G-在做的过程中,你的求知欲很强,非常专注

N-做完之后,你会感觉很有成就感和真实感

总结起来,你的优势是指那些让你感到自己很强大的事。找到了你的职场优势,你才能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而实现有针对性的跳槽,实现职场逆袭。

我是厦九九,上市公司品牌总监,头条号签约作者,写作培训师,《撑过去,你终将成为更好的自己》作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成长,一起进步。写作专栏、职场力提升专栏火爆销售中。

厦九九


我17年硕士毕业,考入事业单位,第一年实习期工资3000左右,转正后好点,扣完五险一金刚过4000,但几乎存不下钱。我也有过徘徊,跟你分享一下:前段时间去石油大学培训,看到校园里努力的他们,加上单位的不如意,我萌生了辞职回校读博的想法,斗争了一段时间,慢慢被现实逼回了原形。

1.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更多的是体现年轻人在岗位上的内心想法,有时工作很枯燥、机械式重复,有时又会遇到工作、人事上的烦恼。事业单位的属性处于中游,相对于公务员,薪资和晋升要弱一些;但相较于企业,无论国企央企私企还是个人创业,更多体现的是稳,每周工作五天(不包括乡镇基层和业务口),每天8小时,工作时间可支配弹性很大,每天做完安排的工作,还会有一部分时间用来学习,这样稳定的一份工作,吸引力还是很大的。

2.吞舟之鲸,不行支流。当初选择事业单位,不管是父母的游说,还是现实的压力,既然选择了,就该去接纳,去包容,不要因为工作的繁重、人事的复杂而放弃了自己。社会不是象牙塔,是江湖,需要我们学习很多。坚持做下去,工资会慢慢涨;坚持走下去,收货的不仅是工作经验,还会有晋升机会、人际关系,机关事业单位的人际关系,对你的工作和生活,影响力是无限的;把握机会,提升工作能力与素养,可以通过遴选,去更高的平台。

3.有舍有得,柳暗花明。如果真的不喜欢,不在乎,可以放弃,去更开放的平台发展自己。身边有个同事,家庭与单位相聚千里,加上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工作几乎是条平行线,毫无交集,在纠结了一个月后,怡然选择了辞职,现在在厦大读博。我坚信他博士毕业后会有更多的选择,选择他中意的领域和工作。

无论去或留,扪心自问,我想要的是什么,思想不同,选择不同,不同的人给予你的是不同的建议,机关事业、高校科研亦或企业平台,总会有适合我们的。


张讨厌喜欢吃葡萄


我是24岁研究生毕业,原本已经签了一个国企,但后来有了留校的机会就选择了留校,事业编制。留校前,本科毕业已留校的同学就告诉我,在学校做行政工作收入不高,属于撑不着饿不死的职业。不过,当时刚进校,每月那些1000出头的工资,还是感觉清贫了一点。看到其他年长的同事买车买房,感觉距离自己好遥远。

工作一年后,我也考虑过跳槽,都已经收到一外企的offer,扣除五险一金月薪4000,是我当时收入的4倍,一个月工资能买一平的房子。不过,当时父母强烈反对,闹得非常不愉快,后来就作罢了。现在我在高校行政管理岗工作10来年了,也到点快上副处了,每月到手1万出头,而我之前面试的那家外企已经撤出中国市场了。想想有些事真是难以预测。

题主的情况和我当年有相似之处,但具体处理也要分情况。

第一,要看看题主的身份

如果题主是事业单位的正式员工,即事业编制人员,那辞职的风险就比较大,可能会得不偿失,现在是事业单位改革阶段,编制控制得很紧,能获得事业编很不容易了。题主可以看看自己的老领导、老同事的情况,他们的现在就是你的将来。但如果题主只是编外人员,即人事代理人员,那拿这个工资就很没意思了,赶紧辞了再找吧。

第二,要看看单位的情况

我个人当年没有选择辞职,现在过得也还可以,不是因为我能力多强,而且因为所在单位还不错。中国高等教育这十来年发展迅猛,高校员工收入提升也很快,目前学校新招的硕士每月也有5、6K,比之题主的单位,肯定是要好不少。如果题主是事业编还只拿这么多,要么是因为题主单位不太好,要么就是因为单位所在城市不太好。这都预示着题主将来的发展可能不太理想,收入提升空间不太大,如果是这种情况,那题主选择辞职也是有必要的。

第三,要问问自己内心的想法

题主要问问自己,想辞职完全是因为钱?还是有其他原因?比如有其他爱好专长。如果只是为了钱,那可以参考上面两条,而如果是因为精神层面的因素,那题主就要考虑一下,自己是否喜欢现在这份工作,如果不喜欢,那是否有更喜欢或者非常喜欢的工作。其实辞职本身并没有风险,其最大的风险在于辞职后不知道做什么,甚至找了一个还不如现在的单位。题主现在刚工作一年,要说工作经验,跟应届生没有多少区别,题主怎么确定自己就能找到比现在更好的工作呢?怎么确定找到的工作自己就喜欢呢?要么就只有牺牲事业编的身份,去一二线城市的企业工作,挣一些辛苦钱,选一个风口行业,再图发展。

总得来说,对于换工作这种人生大事,我个人不好给出具体建议,题主可根据上面说的几个方面,综合考虑,最后的决定还是要题主自己来做。如果要辞职,那就尽快,趁自己还没被温水煮透,如果不辞职了,就踏踏实实好好干,争取走得高一点远一点。


高校人才真经


感同身受

我,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性质属于事业单位,但实质是编外人员,在学校下属部门做办公室行政工作。

虽没见过猪跑,但吃过猪肉。(没有编制,但工作一年下来对体制内的事多多少少有些了解)我属于合同工,试用期是一年,一年到期后签订聘用合同,而我还没等到签合同就辞职不干了,原因是,体制外和体制内差别还是有点大,不患贫而患不均。

如果你是属于编制内,研究生学历是你独特的敲门砖,只要能熬过前三年,以后的发展(工资待遇)还是很好的,前两年一般是干事,工资也就三千多,五险一金买过拿到手也就两千多,三年会转为副科级,然后再到正科……只要你有能力有本事,五年后一般会聘用到主任岗,这就又多了一份岗位工资,一般都会有三千多。年终还有绩效奖,多少没有定数,但6000元是肯定有的。

事业单位工作还是很悠哉的,平时不是很忙,像我们单位,最忙的算是领导,还有办公室人员。(大会小会太多,芝麻大的事也要开会,都怕承担责任)

双休正常休息,几乎从不加班,除非举报庆典活动,排练节目啥的。

如果时间允许你再熬两年,不妨一遍学习进步,一遍好好工作,如果不允许那就赶紧跳出来,事业单位说实话,大部分岗位都很适合养老,与外界接触较少,时间久了,一个年轻人基本就废了。我就属于第二种,现在在一家国企上班,工作也不是很忙,所有节假日正常休息,平时兼职家教、写手等工作,因为我没时间蹉跎,农村户口,没钱没背景,只能靠自己。

希望我这么多的废话可以帮助到你,有时候坚持就是胜利,而有时候选择大于坚持,重要的是听从己心,别问东西,怎么活的都是人生,但求问心无愧。





乱世山城


我儿子今年研究生毕业,就职医院,事业编制。

我问他工资拿了没有?他告诉我9000元。

我说,工资挺高啊。

他腼腆的说,三个月的工资。

我问他,如何提高收入。

他告诉我,转正、考试后奖金比工资高。

我告诉他,在职场上,不要把收入放在首位,踏踏实实的工作,爱岗敬业,做一名优秀的员工。



顾小兵1


我跟你一样,12年研究生毕业,进入了县里的事业单位,一个月工资还不到3千,刚开始几年,每天都在郁闷。身边同事,朋友,都在说你研究生毕业干这干啥??无数个夜晚睡不着。当时已经结婚,如果辞职本地有没啥好的单位,只能出去外面找工作。

后来一个同事一席话开导了我,他说我们这种单位就是一个平台,你上班八小时保温饱,下班八小时谋发展,通过这几年的经营,自己的收入达到理想水平。也不用抛妻弃子,两地分居,在家乡过着安逸生活,假期带着老婆孩子四处旅游。生活无比惬意。

所以结论就是,年轻人,踏踏实实做事,你是金子在任何岗位都会发光,任何地方都会很亮。


薛大伟2


题主硕士毕业,27岁,正是青春大好时光。对于工作来说,要看自己的梦想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如果你喜欢你现在的工作,到手三千也无妨,人都是会进步的,我不信你们单位所有的人都是到手三千。如果说这不是自己喜欢的,在这个单位只是稳定,所谓的铁饭碗,那就真的没必要留了。

父母的选择

可以理解,我们这个年纪的人的父母,还是很信丰铁饭碗一说的,比如说我,在我上大学的时候,父母的期望就是当老师,或者考个公务员,进入事业单位,一辈子不愁吃穿。说实话,我不是一个安分的人,所以我也受不了那样的工作,最终还是没有按照父母期望的路线走。

如果题主也是因为父母的选择而选择的话,我建议放弃现在的工作,你值的拥有更好的。你硕士毕业,在学业上付出了很多,你想好了要在剩下的几十年中过着食之无味的生活了么?舍得,有舍才有得,舍弃现在的,或许你能收获更多。现在正是该拼搏的年纪,学业有成,自己再努力点,事业会更好。

自己迷茫之下的抉择

当然也有一些人,在毕业的时候不知道干什么,就选择了考事业单位。结果就考上了,工作之后发现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丢了又觉得可惜,在这又很枯燥。这是每个人生活中必然遇到的选择,你做了,选择了,尝试了,有了不合适的结果,不如果断放弃,或许柳暗花明又一村。

生活需要不断的尝试

生活就是在尝试中探索,在探索中选择和放弃。我是本科毕业,毕业之后就从事专业相关工作,有着在别人眼中相当不错的薪酬。但我现在正在探索我的第二职业,我现在的副业两三份,有时候觉都不够睡,但我并不觉得自己辛苦,反而觉得很充实,因为我做的都是自己喜欢的。凡事都需要尝试,尝试之后才知道合不合适,不合适及时放弃,更好的在等着你!

工作的最主要目的是生活

题主硕士毕业,到手三千,不知道该怎么生活。是的,现在三千的工资解决温饱都是问题了,如何养家养孩子?所以说有些工作看似好但未必适合。工作的首要目的是生活,如果一份工作连生活问题都解决不了,哪还有什么可留恋的呢?!所以,如果是我,我会果断离开,寻求更大的舞台!


职场小辣椒


我是农业大学毕业的高才生初中毕业,十六岁八四年上班每个月二十四加补助三十二。学习印刷机学徒,学习上铅字板排书,学习对开机印刷,每天吃饭一毛五到两毛钱,半年出师计件工资六十多元一个月开心死了,终于靠自己的努力拿到了第一桶金。你硕士生又怎么样你理论知识有,你没有实际操作经验,你都不知道哪个是什么东西。人家平什么给你高工资呀,那些高管他们也是不断的学习实践才到这个位置,你知道生命的潜能吗,是高级管理的必修课程。你以为你是人才。闲钱少那你就拿出点本事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是庸才学历在高也是废物。


zjyoyr


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题主27岁,男硕士毕业,多么好的资历,搁在哪家企业都是很好应聘入职的,现在却在事业单位每月3000元,讲真的我认为有些屈才了。

5年前我本科刚毕业就进入企业工作了,每月到手4500,算不上什么高薪,但当时我很知足的,一个小小的本科学历,专业知识也不是特别懂,我觉得单位能给我一个机会我就很感谢了,但是我不是一个容易满足的人,虽然暂时给我4500,但我觉得我能发挥的价值远远不止4500元,随后利用工作之余摸索学习,看书等,5年下来横冲直撞,跌跌撞撞,算是一路狂奔而来,薪资也是翻了几倍,但我觉得自己可能还能再好一点,真不是盲目的自信。

而对于题主这种事业单位的底薪工作,我个人有三点建议供参考:

一、弃之可惜、食之无味,很鸡肋

对于事业单位的编制来说可能人人向往,有了这个编制,那么是底薪也是个铁饭碗端到老,虽然不能发家致富,但也饿不死,处于穷不死富不起来的边缘,因为当初为了考取这个编制,几百上千人抢一个职位,终于考上了结果才发现月薪3000元,一路王者级的杀来结果拿着青铜级别的待遇,着实鸡肋,所以题主如果只图个安生,也可以继续干到老,微薄的收入坚持到老就行,如果心怀梦想,也可以舍弃编制出去闯荡,27岁不是一个很小的年纪了,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毕竟现在00后都开始当老板了。


二、社会即是江湖,你也可以做个侠客

事业单位不是象牙塔,社会也不是,非常重的江湖气,如果你是遵从父母之命考取的编制,如果不是内心真实想干的可以和父母协商,在事业单位的这段时间绝对对你来说是一件很宝贵的历练时间,无论是人情世故还是待人接物,拿到社会这套游戏规则里面依然有用,在很多不懂江湖规则的年轻人面前你也是一个老司机,所以职场的玩法你一定游刃有余。

而对于具备高学历的人群来说,进入企业一般不是特别难,进入后待遇和本科生也不在一个档次,即便是从基层做起,工资也远远比事业的3000元高。

三、有舍才有得,柳暗花明又一村

事业单位是稳稳当当一辈子,但是待遇低,企业里面是高薪,但是有不稳定的因素,高薪和稳定好比鱼和熊掌,企业的高薪是凭借能力拿到的,事业的高薪是凭熬年限拿到的,如果在企业里面想要熬年限获得高薪迟早是要被淘汰的,所以想要图稳定就安心待在事业单位,想要持续奋斗进入企业拿高薪,那么就选择企业,必须做出取舍,才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前牵后挂时,干工作一定没那么顺心。


所以做选择还是得看自己,条条大路通罗马,在我自己独自在外的这几年,我并没有发现职场有多么的可怕,我觉得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就是职场求生的硬核,能力过硬时,前行的路绝对无人能阻拦,所以年轻人该闯就得闯,不要畏首畏尾,人生只有一次,闯一闯成败就出来了,成了就成了,败了就越挫越勇,成功是迟早的事。


笔记簿杏豆


非常理解你的感受,因为我有一个朋友跟你的情况类似。她是在银行上班,才开始的一两年工资也非常低。但是过两年之后,大幅度的涨了一次工资,生活就宽裕了很多。

现在不是都流行斜杠吗?很多年轻人都有自己的副业,有的人甚至副业的,收入比主业还多。

现在自媒体这么发达,不管是写文章,发音频,拍视频都有你的生存空间。你可以发掘一下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看看有哪些可以发展成被挣钱的副业。

比如说我认识的人,一个在软件公司里面做视觉设计的男生,他也是觉得工资不够花,然后就在自媒体平台上面教人画画,过了几个月之后,慢慢的就开始有收入了。

然后我认识了另外一个男生,他工资也不是很高。开视频发音频那些他也没有兴趣,所以就专注在写这一块。

因为他自己平时喜欢读书嘛,所以就经常在豆瓣,微信读书,网易蜗牛上面写书评,慢慢的就有人找他约稿了,一篇书评大概有两三百块钱呢,一个月如果你写个三四篇的话,也有1000多块钱的。

或者你可以在今日头条上面做兼职,今日头条方面的原创文章可以参加青云计划,当然获奖有一难度。你可以专注在悟空问答这一块,悟空问答,门槛相对比较低,你专注做两三个月,找到方法每个月就会有一两千的收入了。

关键是你要有耐心啊,所有这些东西一开始都不会像上班一样立刻就有钱的,需要把握一下自己的技能,了解游戏规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