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竟然向石頭要兒子,只見石頭裂開一道縫,結果一男孩跳了出來

自古以來,世人都非常看重自己的地位和權力,以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和權力作為人生的最高目標。因為,堯舜的前車之鑑,禹對權力的把控十分嚴格。據說,在堯舜晚年的時候,希望將首領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最後,卻遭到了群臣和部族首領的反對,導致失敗收場。

那麼,堯舜當初到底是怎麼做的呢?不外乎三種情況:發怒、辯論、耍手段。

此人竟然向石頭要兒子,只見石頭裂開一道縫,結果一男孩跳了出來

然而,與堯舜的手段相比,禹的手段就比較直接,他殺掉了那些反對的人,雖然,這個手段非常冷酷但卻十分有效。為了將權力集中到手中禹曾召開塗山大會,在會上禹向那些部族首領展示了自己的威望,還宣佈各個部族都必須向他繳納賦稅,而此舉,卻違背了平等的部落制度。

當時,有一位名叫防風氏的部落首領,因為,拒絕了禹的這條提議,直接被當眾處死,這招就叫做“殺雞儆猴”。從前,那些部族首領在堯舜面前爭吵,就是覺得自己不會被處置,因為,他們都認為:除非像共工一樣與舜爭奪地位,才會招致殺身之禍,平時提些建議是沒什麼的。

直到禹的時代來臨,讓部落首領沒有想到的是:違抗禹的命令就要被處死。在經過這一事件之後,這些人中,就沒有人敢挑戰禹的權威了,畢竟,這是要掉腦袋的事情。

此人竟然向石頭要兒子,只見石頭裂開一道縫,結果一男孩跳了出來

禹的統治手段要比堯舜嚴格許多,在堯舜統治時期,部落只能管理黃河流域。但是,到了禹統治時期,部落的控制範圍就擴大了數倍。當初,禹為了治理水患,翻山越嶺,即使是離部落很遠的地方,也都聽說了禹的治水能力,他們不遠萬里來向禹求助,請他施以援手。

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禹利用戰爭和水患,漸漸將天下都聯繫到了一起。他將這些地區分為了九個州,分別派遣自己的心腹前去管理,從源頭杜絕了爭位之人。在禹死後,他的兒子啟順利的繼承了父親的王位,並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

啟,也稱夏啟、帝啟、夏後啟、夏王啟,這個名字正是從一個變質的神話故事,向世人揭露禹這位當之無愧的強者,在功成名就之後家庭的失敗。

此人竟然向石頭要兒子,只見石頭裂開一道縫,結果一男孩跳了出來

在禹取得成功之後,幫助他建立大業的髮妻塗山氏,卻沒有站在他這邊。在神話傳說中,禹為了治水不斷開山,最後,竟變身為熊。一天,禹的妻子塗山氏在為禹送飯的時候,突然看到丈夫變為了熊,不禁嚇得拔腿就跑。

然而,當時的禹卻窮追不捨,最後,妻子塗山氏就變成了一塊石頭。無奈之下,禹只好向這塊石頭要兒子,只見石頭裂開了一道縫,禹的兒子啟就跳了出來。當然,這個故事過於神化,現代人沒有人會相信,但是,從這個故事中人們依舊可以推斷出禹背後的感情悲劇。

雖然,禹統治的那個時代以父系為主,但是,有著女媧一般的神話人物,這也說明:在當時還是有許多部族依然維持著母系社會的繁衍方式。據記載,塗氏發源於滁河流域,長久以來是江西省、安徽省一帶的盛族,尤其宋、元、明、清之際,他們人才輩出 ,備享盛譽。

在古代,這條河不叫滁河,而叫塗水,塗氏家族的祖先,便由於居住在塗水之旁,因而,“以水為姓”,這就是《名賢氏族言行類稿》所說的:“洪州人,因水為姓”。據記載,由於塗氏當時的軍事實力非常強大,禹其實是以入贅的方式與塗山氏結婚的。

此人竟然向石頭要兒子,只見石頭裂開一道縫,結果一男孩跳了出來

在結婚之後,禹更是因為治水一事而長期出門在外。而身為妻子,塗山氏雖能理解丈夫,但是,也不免整日憂思。

這一過就是十多年,禹曾三過家門,都沒有進去看望妻子。在開始的時候,塗山氏還能痴情等待,如《呂氏春秋》中記載的一首情歌:“候人兮猗”。然而,身為丈夫的禹,卻一去不復返,塗山氏第一次聽到丈夫要歸來的時候,還派侍女前去山口迎接,結果,卻是空歡喜一場。

大禹沒有踏入家門,第二次、第三次··· ···大禹都沒有走進家門,塗山氏終於受不了... ...這個故事就像《一千零一夜》中漁夫與魔鬼的故事,魔鬼因為觸怒天神,被封入玻璃瓶,丟進了大海。魔鬼就暗暗發誓,如果,一百年內有人救他,他一定會報答恩人數不盡的財富。

到了第二百年,他又發誓要為恩人挖盡地底的寶藏,可是,一直都沒人救他。等到第四百年的時候,魔鬼就發誓,要殺掉解救自己的人。可以說,塗山氏的心理變化就像這個魔鬼一樣,在長年累月的等待中,她已經失去了對丈夫的所有期望,從前的思念也變成了仇恨。

此人竟然向石頭要兒子,只見石頭裂開一道縫,結果一男孩跳了出來

十三年後,禹終於回家了。當他出現在妻子面前的時候,塗山氏卻怒不可遏。塗山氏看到自己的丈夫鬚髮過膝,身形粗壯黝黑,已經不是從前那個翩翩的公子,心中的怒火就噴薄而出。在沒見到丈夫之前,塗山氏只是憤怒,可見到丈夫之後,塗山氏就是憤恨。

於是,她一言不發,扭頭就走了。禹只好默默地跟在妻子的身後,一直跟到塗山氏居住的洞穴。但是,塗山氏並沒有理睬禹,直接就關閉了石門。在外漂泊多年的禹,已經忘記了哄老婆的手段,最終,他只是痴情的在門前等待。

只聽見塗山氏大喊道:“你拋妻棄子這麼多年,沒有盡到夫妻的義務也就算了,現在還把自己的身體和容貌弄成這個樣子。現在,你既沒長相又沒責任心,我還要你幹什麼。”說完,她就讓禹趕緊走。禹磨破了嘴皮,也沒能說服塗山氏開門。

無奈的之下禹,只好說:“既然如此,你就把兒子還給我,畢竟,我倆結婚太晚,現在也沒機會再生兒育女了。”塗山氏聽後,生氣的說道:“給你就給你,反正我們部落是母系社會,女孩才是最終的繼承人,要兒子也沒啥用。”

此人竟然向石頭要兒子,只見石頭裂開一道縫,結果一男孩跳了出來

於是,塗山氏打開了石門,就把兒子交給了禹。這個孩子就是啟,“啟”的意思就是打開,是指:塗山氏將門打開,把兒子交給了禹。

作為禹的兒子,啟不僅是夏朝的開國之君,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建立世襲王朝的君王。夏朝王族的姓氏是“姒”,這種帶著女字偏旁的姓氏,幾乎就是最古老的部種。因為,它是從母系社會分離出來的,所以,姓氏就帶有女字旁。

從禹開始,夏朝歷經了十七位君王,存在了四百多年,中間還經歷了一些變故,但是,最終還是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而新一輪王朝也正在延續。

【《左傳》、《尚書·夏書·禹貢》、《史記·夏本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