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兒衚衕丨老北京城“權力沖天”的所在地


大大小小的衚衕縱橫交錯,織成了薈萃萬千的老北京城。乍一看,北京的衚衕都是古色古香,一個模樣。但如果您悉心瞭解,會發現每條衚衕都有個說頭兒,都有著自己的傳奇故事。


帽兒衚衕丨老北京城“權力沖天”的所在地

衚衕裡面的趣聞掌故、時代風貌,都蘊含著濃郁的文化氣息,好像一座民俗博物館,烙印著老北京各種的社會記憶。

許多衚衕都有自己獨特的傳奇故事,如果說史家衚衕是最有名望的衚衕,那說帽兒衚衕是“最有權力的衚衕”,可謂當之無愧!

帽兒衚衕丨老北京城“權力沖天”的所在地


帽兒衚衕位於北京東城區的交道口街道,全長585米,寬7米,東起南鑼鼓巷,西止地安門外大街,在北京倖存的25片衚衕保護區中帽兒衚衕是十大衚衕之一這裡曾經住了不少達官貴人。比如:末代皇后婉容、民國將領馮國璋、清代大臣文煜……

帽兒衚衕丨老北京城“權力沖天”的所在地

帽兒衚衕

文曲星“落戶”帽兒衚衕小學

文昌廟位於帽兒衚衕17、19、21號,建於元順帝至正年間,在明朝時,這裡被稱為梓潼廟文昌宮,是供奉文昌帝的地方。文昌帝即文曲星,是神話傳說中掌管文運的神仙。

帽兒衚衕丨老北京城“權力沖天”的所在地

帽兒衚衕小學(帽兒衚衕17、19號)

清代嘉慶六年(1801年)曾大修。據史料記載,每年春秋二季,這裡都會進行祭祀。春祭在二月三日,相傳這一天是文曲星的生日。直至辛亥革命後,文昌廟才停止祭祀活動。1950年,房佩庭等幾位熱心教育事業的先生在政府支持下,於廟址前半部成立了“新民小學”,1951年學校被政府接收,並更名為

“東城區帽兒衚衕小學”

《明御製護國文昌帝君廟舊碑》仍立於廟址院內,為東城區文物保護單位。

從北鎮撫司到國家話劇院

如今的帽兒衚衕45號,看上去並無特別之處,但在明代,這裡卻是令大臣和百姓不寒而慄的地方。明朝永樂年間,北鎮撫司在此成立,老北京俗稱“北衙門”。北鎮撫司是明朝錦衣衛所屬機構,專理皇帝欽定的案件。


帽兒衚衕丨老北京城“權力沖天”的所在地

錦衣衛印

帽兒衚衕丨老北京城“權力沖天”的所在地

錦衣衛牙牌

錦衣衛是明朝所特有的一種軍事特務機構,為明太祖朱元璋所設。明朝開創之初,文官集團權力很大,為了有效制衡及監察百官,朱元璋就在御用拱衛司的基礎上,設立了皇帝直管的軍事特務機構——錦衣衛。

帽兒衚衕丨老北京城“權力沖天”的所在地

錦衣衛飛魚服


在皇帝的命令下錦衣衛可以對滿朝文武、百姓,甚至皇親國戚進行逮捕、偵訊、廷杖及處決,不必經過其他司法機構的批准。除了這些外,錦衣衛主要功能還在於保護皇帝、皇室宗親、貴戚的人身安全,是皇家的貼身侍衛。

帽兒衚衕丨老北京城“權力沖天”的所在地

左:錦衣衛武官 身穿蟒紋曳撒右:錦衣衛武官 身穿圓領蟒袍


後來因為錦衣衛權力過大,再加上朱元璋發現錦衣衛在辦案中經常有非法凌辱、虐待囚犯的行為發生,所以又下詔焚燬錦衣衛刑具,以削其權,不再給予錦衣衛以秘密審訊的權利。

帽兒衚衕丨老北京城“權力沖天”的所在地

明神宗(中)與一眾錦衣衛(《出警圖》局部)

帽兒衚衕丨老北京城“權力沖天”的所在地

錦衣衛官員和校尉(《出警圖》局部)

直至明成祖朱棣即位並遷都北京後,才恢復並加強了錦衣衛的權力,於帽兒衚衕45號設北鎮撫司專理詔獄。

帽兒衚衕丨老北京城“權力沖天”的所在地

錦衣衛 (《繡春刀》劇照)

在此後的200餘年裡,錦衣衛便成了大明皇帝監視臣民的“秘密武器”,也使得群臣膽戰心驚,百姓惶惶不可終日。


帽兒衚衕丨老北京城“權力沖天”的所在地

京師九門提督衙門

到了清朝,北鎮撫司仍然延續了它的功能,是京師的衛戍、警備和治安的保衛機構,並更名為“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衙門”,簡稱步軍統領衙門。長官簡稱“步軍統領”,俗稱“九門提督”。

這九座城門即: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朝陽門、阜成門、東直門、西直門、德勝門、安定門,有點像現在的北京衛戍區,可見其權力之大。

直到1924年修改清室優待條例後,步軍統領衙門才撤銷。民國時期,這裡是保安隊部,功能依舊延續。


帽兒衚衕丨老北京城“權力沖天”的所在地

中央實驗話劇院

新中國成立後,公安部曾經落腳帽兒衚衕45號院。直至1956年,中央實驗話劇院成立,由於沒有辦公地點,經周恩來總理批准,公安部將這塊寶地讓給了話劇院。話劇院辦公樓就建在了“衙門”的原址上。

帽兒衚衕丨老北京城“權力沖天”的所在地

話劇院內塔樓

上世紀80年代,在話劇院內,蓋起了一棟方方正正的塔樓,鶴立雞群般矗立在青磚綠瓦之中。塔樓裡曾住過許多文化名人,

紅學專家劉夢溪,著名演員鄭振瑤、雷恪生等當年就住在這座塔樓裡。

2001年,中央實驗話劇院與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合併,組建成立中國國家話劇院,並搬入新址廣安門外,現原址為話劇院宿舍區


帽兒衚衕丨老北京城“權力沖天”的所在地

中國國家話劇院

數百年滄海桑田,昔日的北鎮撫司只剩下一對石獅子保存完好,這對石獅現今就坐落在中國國家話劇院門前。


帽兒衚衕丨老北京城“權力沖天”的所在地

坐落於中國國家話劇院門前的石獅


幾度變遷的文煜老宅

清朝光緒年間,武英殿大學士文煜在帽兒衚衕修了兩座宅院,兩座宅院東西相鄰連成一體,今天帽兒衚衕的7—13號,就是當年的文煜宅,其中的9號,就是大名鼎鼎的可園

帽兒衚衕丨老北京城“權力沖天”的所在地

可園

文煜宅佔地面積共11000平方米,規模廣闊,佈局謹嚴,在當時京城的私人住宅中,文煜的宅院頗有名氣,在現存的私家宅院中也很罕見。

帽兒衚衕丨老北京城“權力沖天”的所在地

文煜宅總平面圖

可園的建築風格仿照蘇州的拙政園和獅子林,有樓閣、亭榭、假山、幽徑,滿園花草、松槐濃蔭,園雖小卻極可人意,故起名叫可園。


帽兒衚衕丨老北京城“權力沖天”的所在地

可園內景

現如今可園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包括其他四座宅院。

帽兒衚衕丨老北京城“權力沖天”的所在地

可園外牆

文煜宅中的11號和13號為狹長的大型四合院,彼此相連。清政府被推翻後,失去經濟來源的文煜後人日益敗落,只能靠變賣家產為生。1917年,時任中華民國副總統的馮國璋代理大總統之職,是年文煜後人將這兩所宅子賣給了

馮國璋


帽兒衚衕丨老北京城“權力沖天”的所在地

馮國璋

1918年馮國璋去職,困居在帽兒衚衕這所宅院裡。1919年12月28日,因傷寒不治,馮國璋在帽兒衚衕去世。

帽兒衚衕丨老北京城“權力沖天”的所在地

朱家溍

馮國璋去世後,他的家人將宅子的一部分出租給了朱家溍的父親朱文鈞。朱家溍是我國著名文物專家和清史專家,還是著名的戲曲研究專家,宋代理學家朱熹的25世孫。朱家溍在北京曾經住過四所房子,其中有三所都坐落在南鑼鼓巷,而他住在南鑼鼓巷的第一所房子就是帽兒衚衕13號、15號。1922—1929年,朱家溍在這裡度過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時光。


“末代皇后”婉容的孃家

帽兒衚衕35號和37號,是末代皇后婉容的故居,俗稱娘娘府,婉容大婚前住在這裡。

帽兒衚衕丨老北京城“權力沖天”的所在地

郭布羅·婉容

婉容是末代皇帝溥儀的第一位妻子。婉容全名郭布羅·婉容,正白旗,1906年出生,其父為內務府大臣郭布羅·榮源。

婉容品貌端莊,才華橫溢,琴棋書畫無所不通。


帽兒衚衕丨老北京城“權力沖天”的所在地

溥儀和婉容

據史書記載,1922年12月1日,迎娶婉容的鳳輿出紫禁城,前往帽兒衚衕,拉開了末代皇帝溥儀大婚典禮的序幕。

婉容被冊封為“皇后”,按禮制其父榮源被封為“三等承恩公”,榮源府升格為承恩公府,作為“後邸”。

帽兒衚衕丨老北京城“權力沖天”的所在地

婉容故居名牌

帽兒衚衕丨老北京城“權力沖天”的所在地

婉容故居內東路花園

清廷對這所“後邸”花了很多錢,並大加修繕了一番。原是普通宅院的榮源府,改建為三間府門規格的府第。

帽兒衚衕丨老北京城“權力沖天”的所在地

花廳內玻璃牆

西路為四進院落,東路為三進院落。後院有假山、水池,東面還有家祠。西路正房即為婉容所居,正房五間內的隔扇、落地花罩雕鏤精細。東院花廳裝修基本保存原狀,花廳內迎面牆滿嵌巨鏡一方,相傳為婉容婚前演禮之處。

隱藏在衚衕裡的秘密電臺


帽兒衚衕2號,緊靠南鑼鼓巷。這裡曾經是中共晉察冀中央局城工部秘密電臺隱蔽地。

解放戰爭時期,中共晉察冀中央局城工部在劉仁領導下,向北平城內派遣人員,設立秘密電臺,其中一部就設在帽兒衚衕2號。


帽兒衚衕丨老北京城“權力沖天”的所在地

帽兒衚衕2號院

1949年1月,國民黨北平守軍在東單廣場修建了臨時飛機場,解放軍就從城外用炮火轟擊。開始命中率低,地下電臺及時將著彈點彙報給平津前線指揮部,炮兵據此修正彈道,終於用炮火封鎖了飛機場。

帽兒衚衕丨老北京城“權力沖天”的所在地

地下尖兵劇照


地下電臺為北平的和平解放做出了重要貢獻。這些故事,在電影《地下尖兵》裡再現。

帽兒衚衕丨老北京城“權力沖天”的所在地


帽兒衚衕東側,就是人聲鼎沸的南鑼鼓巷,而這些隱藏在衚衕裡的景色和深宅大院裡故事,是南鑼鼓巷上完全看不見的。

北京胡同裡隱藏著無數個傳奇故事,老北京的“喜、怒、哀、樂、憂、愁、歡、悲”就在這些衚衕裡真實地演繹著。帽兒衚衕作為老北京“最有權力”的所地,其昔日風光今猶在,然顯貴已隨煙塵去。


關注“遊遍北京”,帶您遊遍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