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丽芙·基特里奇》:平凡的活着是对生命最好的诠释

家长里短,满地鸡毛,这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琐碎日常,但正是平凡简单的生活才让我们更能体会人情冷暖,更能懂得只有爱与被爱以及活着才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事,那些愤怒、忌妒、背叛、伤害、流言,最终都将随风而逝,变得微不足道。

而这就是美国当代作家伊丽莎白·斯特劳特所著的《奥丽芙·基特里奇》的意义所在,这部小说还被译为《微不足道的生活》,2008年出版时就被《今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等多家媒体评选为“年度好书”,2009年荣获美国文学最高奖普利策小说奖。同时同名美剧获得了豆瓣9.3的高分和艾美奖6项大奖。

《奥丽芙·基特里奇》:平凡的活着是对生命最好的诠释

《奥丽芙·基特里奇》这部小说更像一本生活回忆录在你我面前徐徐铺开,琐碎的小事但充满温馨,悲哀落泪的同时又让人啼笑不得,一页一页翻开,你我如同已置身其中,与小镇上的邻人一起经历生活中微不足道的日常,感受夫妻与邻里间的情爱冷暖,也更深的体会到满地鸡毛的普通生活亦是艰难不易,跌撞磕绊的平凡人亦能开出坚韧的生命力之花。

就如作者所说:“我希望读者看过书后,能生发出对人类坚忍的敬畏之心,领悟到爱可以在重重磨难之后历久弥香,了解到平凡的生活同样不易,同样值得我们尊重”。

一、平凡琐碎才是真实的日常

这是一个平静温暖的海岸小镇,阳光照耀下的海湾波光粼粼,小白浪拍打着海岸,上涌的潮水把小石子冲刷的发亮,帆船停泊在岸,野玫瑰洁白的花朵散发着花香,花朵从山坡一直延伸到海边。

奥丽芙·基特里奇是一位中学教师,虽然儿子叛逆、与她日渐疏远,但丈夫亨利是个“好好先生”,他待人温和、亲切。

《奥丽芙·基特里奇》:平凡的活着是对生命最好的诠释

奥丽芙还有一群可爱有趣的邻居:

哈蒙和妻子邦妮已是人到中年,四个儿子早已长大成人各奔东西了,哈蒙经营着一家五金店,邦妮参加了读书俱乐部,平常忙着读书写作,无事的时候就在家织越来越多的地毯。

安琪拉·欧米拉在一家酒吧弹钢琴,她年轻时长得美貌动人,现在仍保养的很好,只是一直独身未嫁。

鲍伯夫妇已是七十多岁的白发老人,但两人仍然恩爱如初,她们喜欢牵手一起去教堂,一起去听音乐会。

拉金夫妇经历了一场可怕事件后,便整日拉拢窗帘,关紧房门躲在家里,断绝了与镇上所有人的交往。

玛琳·波尼是奥丽芙的学生,她的丈夫年纪轻轻就因病去世了,但奥丽芙觉得被儿女、亲朋好友满满的爱包围着的玛琳仍旧是幸福的。

吉姆·哈伍德一家也是鸡飞狗跳,女儿茱莉最近与人私奔了。

瑞贝卡·布朗年轻但没有家人和工作,她试图通过盗窃来获得人们的爱与关注。

杰克·肯尼森夫妇孤僻冷漠,奥丽芙与他们很少有来往。

小镇上所有的人的生活都水波不兴、井然有序。像极了身边无数个你我他,我们按部就班的工作、社交、生活,每个人看起来都怡然自得、开心满足。

就如《红与黑》中默默无声的于连和相夫教子的雷纳夫人;或是《包法利夫人》中整日待在闺阁中读书作画的包法利夫人爱玛;亦或是《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独身半个多世纪的阿里萨。

《奥丽芙·基特里奇》:平凡的活着是对生命最好的诠释

殊不知波澜不惊的表面下早已是暗流涌动,不安分的心早已蠢蠢欲动:每个人都不甘心于死水般的生活,不甘心于无性无爱的婚姻,不甘心于孤独寂寞终老。

而这无数的不甘心也为我们揭开了小镇丑陋的伤疤与不堪的一面:恐惧与孤独、背叛与嫉妒、愤怒与悲伤、流言与伤害,当然还有爱与希望。

二、爱与被爱才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费洛伊德曾说:"我们必须去爱,否则就会生病。”

是的,“爱与被爱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事”,这是个有爱有家的世界,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都是在寻找爱,用尽方法,头破血流,身败名裂都是为了爱。

这让我想起了小仲马的《茶花女》,茶花女玛格丽特虽然魅力四射,生活奢靡,但她内心一直是孤寂寒冷的,与她交往的男人只是贪图美色和享乐,直到她遇到阿尔芒,他带来了爱,也激活了玛格丽特内心沉寂许久的爱。

这份爱对于玛格丽特来说太过沉重与高贵,就如文中所说:“上帝几乎总是向她们指出两条道路:一条通向痛苦,一条通向爱情,这两条路走起来都十分艰难,那些女人在上面走得两脚流血,两手破裂。”但她甘愿抛弃奢侈生活、忍受流言蜚语来得到对方的爱,因为爱与被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奥丽芙·基特里奇》:平凡的活着是对生命最好的诠释

同样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也是为爱踏上了不归路,虽然她是婚内出轨,但我们只能说她对爱的追求用错了方式,违背了道德,但不能否定她对爱的渴望与真诚,更不能扼杀爱在她生命中的重要性。

的确,爱与被爱是人一生中永恒不变的美好,是每个人活着的力量和存在的理由。就如李二和所说:“爱,出自心灵,出自本然。是生命最美最自然最渴望的情愫和状态”。

《奥丽芙·基特里奇》中的奥丽芙和邻居们,她们无一利外不都是在苟延残喘的生活中期望得到一点爱与关心:

茱莉为了爱私奔;凯文因为无人爱而抑郁想要自杀;安琪拉因多年未解的一份爱而独身到老;瑞贝卡为了得到爱去盗窃;玛琳失去了丈夫的爱却有儿女和亲人的爱包围;哈蒙和戴茜偷偷燃起了狂热的爱情。

而奥丽芙一生脾气暴躁,说话刻薄,她像个孩子般毁坏儿媳妇的衣服,之后又长途跋涉住到儿子家哭闹,她所做所为都是希望儿子能爱她、温暖待她或是回到她的身边陪伴她。

丈夫去世后,奥丽芙犹如跌入黑暗的牢笼中,“好好先生”的丈夫一生都惧怕她,与她若即若离,她曾爱慕的吉姆也出车祸去世了,如今的她孤独无助,她好几次想到了死,甚至想速战速决,幸运的是她遇到了同样丧妻的杰克,而年老孤独的杰克需要她。

爱不分年龄,无论哪个年纪对爱的渴望是一样的,爱不是餐盘上一块等待分发的果馅饼,错过这轮还有下轮。爱易逝,爱经不起等待,如果爱就在眼前,一定要紧紧的抓住。任何时候都不要把爱随随便便放走。

《奥丽芙·基特里奇》:平凡的活着是对生命最好的诠释

奥丽芙和杰克虽然已年老,苍老与皱纹布满躯体,但她们的身体和生命同样需要爱来支撑,生活夺去了她们太多的东西,但此刻疲惫的她们仍然渴求爱,能感受到爱,同时也感恩活着,只要活着就能享受爱。

三、这个世界让我挫败,但我还不愿离开

奥丽芙感觉自己像是中了彩票一样,眼看着朋友们一个个失去伴侣,跌进无边的空虚与孤独中,但自己仍然健康活力的活着,重要的是年老的她终于懂得了一个道理:时间会冲淡一切的记忆与感觉,唯有活着才是真实。

而只要活着,就有希望与爱,就能早起散步享受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就能看见春天绽放的花蕾,还能帮助杰克解除困境,与他聊天、倾诉与聆听,重要的是杰克需要她,他的这份需要给了奥丽芙一个在人世间最好的位置。

即使奥丽芙与杰克都已是暮年,心中充斥着脆弱与恐惧,都有对过往的悔恨与自责,但此刻他们都感恩活着,并祈求活着。

《奥丽芙·基特里奇》:平凡的活着是对生命最好的诠释

这里不免让人想起了余华的小说《活着》,主人公徐富贵本是地主少爷,但因赌博输光了家业一贫如洗,求医途中被抓,后来回到家乡后母亲早已过世,儿子为救县长夫人抽血过多而死,女儿因产后大出血去世,女儿死后三个月妻子也离开了人世,外孙因食用过多豆子而撑死,总之亲人一个个先他而去,到了最后只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毫无疑问,徐富贵的一生就是灾难与悲剧的一生,是极其挫败与悲哀的一生,但他没有抱怨,也没有绝望想不开,而是依然与老牛相依作伴,虽然艰难痛苦,但仍要乐观的活着。

活着的意志是徐福贵身上唯一不能被剥夺的东西,也是奥丽芙和杰克身上不能被剥夺的东西,更是你我他身上不能被剥夺的东西。

就如余华所言:“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所以这个世界会摧残、折磨我们,它会无情地层层剥开我们千疮百孔的生活,但我们仍满怀希望,追着爱,守着恋恋不舍的灵魂不愿离开。

《奥丽芙·基特里奇》:平凡的活着是对生命最好的诠释


分享到:


相關文章: